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學生數(shù)學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8:06:44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生數(shù)學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小學生數(shù)學教學論文

第1篇

(一)通過促使小學生自主親身體驗激發(fā)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意識如數(shù)學應用題的題目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興趣點,鼓勵學生進行親身體驗,從而能夠更加容易理解題意,并且準確分析出應用題中隱含的“條件”和“問題”,并弄清楚未知條件和已知條件的關系,鍛煉學生自身解決應用題的思維方式,通過想象和思考清晰地把握問題的本質。例如,數(shù)學題:“體育課上,跳繩的每5人一組,扔沙包的每3人一組,全班42名學生全班參加活動,那么參加跳繩和扔沙包的各有多少人?”解決這樣的應用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組織這樣的課外或者課堂活動,讓學生輕松地進行親身體驗,在體驗的同時,他們要解決分組的問題,必然會先弄清楚題目的已知條件,然后整理解決問題的思路,并且解決問題后能夠自由活動,自然也會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來。這樣的教學實踐不僅僅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而且能夠使得學生學習輕松起來。

(二)通過鼓勵學生分組合作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學習意識,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百分數(sh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組,然后鼓勵學生對本組同學的興趣愛好進行分類和進行百分比計算統(tǒng)計。在活動進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和多種角度思考問題,拓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思維能力,從而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解題方式的現(xiàn)狀和弊端。在活動結束后,教師應當針對各組不同的表現(xiàn)給予不同的評價和表揚。也許有的小組是采用挨個統(tǒng)計計數(shù)的方法進行計算,有的小組是采用互相溝通然后統(tǒng)一計數(shù)的方法,有的小組做出了統(tǒng)計表格,有的小組做出了統(tǒng)計圖形等等這些都是學生集體智慧的結晶和活躍的思維能力的體現(xiàn)。教師應當及時給予表揚,并且激勵學生互相學習各組的優(yōu)點和長處,從而間接拓展了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體性。

(三)鼓勵學生在自身實踐的同時,學習反思與總結,弄清條件和問題的關系,這對解題和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小學六年級學生解題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往往弄不明白條件和問題的關系,尤其是條件和條件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從而理不順解題思路,進而解題思路特別混亂,導致解題時無從下手。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加深對數(shù)學認知和思維方法的基礎的理解,尤其是對于問題本身實質性的理解。例如,在應用題“一箱貨物,先拿出168件,又拿出剩下的2/3,這時箱里剩下的正好是貨物總數(shù)的1/7,這箱貨物共有多少件”的解答中,學生特別容易弄混總量和部分的關系,從而解題思路容易混亂,對于條件和條件之間的關系理解也一團糟,從而導致解題思路混亂。而題目并不是特別難,只要整理好解題思路,能夠弄清楚條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就很容易解對此題答案是294件。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能力。

二、六年級數(shù)學總復習中,系統(tǒng)地分析問題和抓好基礎問題

(一)系統(tǒng)地分析問題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復習階段,學生壓力大,而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是相當?shù)姆敝?。因此,教師應當認真把握好教學的目標,努力完成教學任務,擴展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范圍的同時,把握好數(shù)學的教學順序,將教學結構設計最佳化,促使學生充分了解數(shù)學基礎知識和教學重難點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shù)學素養(yǎng)。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做好課堂觀察和課堂課后作業(yè)的評價,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每個學生學習中的長處和短處,進行有針對性的補習,有針對性地根據(jù)他們的心理和學習特點鼓勵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數(shù)學知識做出符合自己自身特點的復習目標計劃。

(二)抓好基礎問題數(shù)學基礎問題在于四個方面,即概念、邏輯思維、方程的推導以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一是概念。教師應當改變學生容易將內容和關系混淆的現(xiàn)狀,讓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的本質內涵和特征。例如,判斷兩個圓柱體積關系,就是要看圓柱體的底面積是否相等,而且還要比較圓柱體的高,且其關鍵是比較底面積和高的最終乘積大小。二是要培養(yǎng)和拓展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數(shù)學復習中,對于同一個題目,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并且引導學生對各種解答方法進行比較,了解教學方法的各種效果。三是方程式推導過程。比如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的體積,這些計算公式的推導,比較繁瑣,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親自實踐,進行合作討論,自己進行推導。這樣,學生就會清楚地了解公式推導的過程以及本質內涵,用這些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不會生搬硬套一些公式,而是不管題型怎么變化,學生都能夠理順邏輯關系,能夠順利得解答題目。四是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之間的關系。公式、應用題、計算題、方程式、尤其是應用題,方程式的綜合利用,學生容易糊涂,這些學習弊端源起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因此教師應當促使學生真正理解數(shù)學方法論,督促學生學習好數(shù)學基礎知識,這樣才能為提高應用題的解題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結語

第2篇

我在教學中踐行“生本教育 ”的理念,遵循“生本教育 ”的“先學后教,不教而教”教學原則,總結出如下的教學流程:第一步,課前自學,也叫課前預習。就是對所學知識有個初步的認識,這個認識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面對新鮮生疏的知識,產(chǎn)生一種求知的欲望,在這種內動力的趨動下,主動地去探索知識,既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第二步,小組交流。通過小組交流,給學生提供一個“生態(tài)平衡”的學習環(huán)境,這個學習環(huán)境,特別為差生提供了一個學習與自由表達的機會。小組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生“取長補短”、“自我完善”、“相互促進”的過程。第三步,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中教師可以做必要的引導和提醒,在同學們的交流與爭辯中攻破每一個難點,構建知識系統(tǒng),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第四步,老師幫。老師根據(jù)同學們的自學情況,交流情況,針對同學們出現(xiàn)的問題對同學們進行引導和幫助。這種教學模式簡單地說就是:預習(前置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剛開始嘗試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我也曾經(jīng)著急過,迷惘過,生怕學生們言不由衷,跑題到九霄云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學生們知道了怎樣去討論。在課堂上我主抓13個小組長,讓他們各出奇招,各顯神通。每節(jié)課,我除了定出本課的課前小研究,就是讓學生們在自由自在的狀態(tài)下去盡情學習。我有時像一個舵手,修正一下航向;更多的時候,我是一個“隱士”,在一旁感受和欣賞著課堂的精彩紛呈。

印度哲學大師奧修說:“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蹦_被忘記,是因為腳處于“忘我”狀態(tài),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腳,腳疼了,就會被時時記起。同樣的道理,當教育適合學生時,學生就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在忘我的時刻,學生的能量就不會被教師的說教所消耗,真正出現(xiàn)投入和著迷的境界。失去多時的人的自然本性,這時會回到學生的身上?!八麜褡匀唤绲哪穷^鹿,毛色鮮明,忽閃著黑寶石似的眼睛,處處顯示活力”。平時要花幾個鐘頭甚至幾周時間才能“教”會的東西,現(xiàn)在也許有幾分鐘、幾十分鐘就足夠了。

郭思樂教授說:“他(教師)的核心任務,不是自己‘教’,而是組織學生‘學’、服務學生‘學’。他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機勃勃的、令學生‘忘我’的課堂?!惫淌谶€說:“牛們喜愛草,向往草,爭先恐后地奔向草,這時候,鞭子的作用就大大減少了。類比到教育,就是,我們讓學生喜愛學習的天性發(fā)揮出來,讓他們以最大的自由奔向學習,享受學習,這時,他們不肯下課,他們總是意猶未盡,課堂上風起云涌,這時外部評價的督促作用也就變得多余了?!?/p>

我在踐行“生本教育”的教學模式中,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特有的前置性研究。在生本教育體系的方法論中提出了“先做后學、 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前置性研究”就是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生本理念。前置性研究是教師根據(jù)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和學生情況來確定,讓學生自己先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這樣可以使學生有備而來,對課堂充滿自信,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如何設計前置性的小研究,如何使學生會做前置性研究作業(yè)呢?如,在教學《1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我會設計“說一說”、“畫一畫”或“擺一擺”的前置性的小研究。7 + 8=( ),請說一說你的方法(也可以用畫圖或擺小棒的方法)。又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時,我會先給出自學示范:

學習內容:加法交換律。

例題可知:因為40+56=96(千米)

56+40=56(千米)

所以40+56=56+40

用字母表示:a+b=b+a

我的發(fā)現(xiàn):在加法計算中,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我的例子:13+7=7+13

76+18=18+76

我會要求同學模仿我的書寫格式,完成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自學。給出一個自學模式,可以降低學生自學的難度。每次布置前置作業(yè)的時候我都會簡單說一說完成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比如:運算定律這一課,我會請同學們完成小研究的時候想一想:什么時候會用到這些運算定律?在記憶這些運算定律的時候有什么好方法?請把你的好方法寫下來,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

2、自主學習的方式——小組合作。生本教育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以生為本,提倡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那么學習小組如何組建?如何才能保證學生能夠成功、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呢?

對于小組的組建,我有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同桌的兩個人組成一個小組。第二種方法,由前后桌的四個人組成一個小組。這種方法我在教學活動中最常用當,我會盡量保證每個小組有一個優(yōu)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后進生。第三種方法,同學們自由組合式。組內的成員大多興趣愛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這種組合在期末復習、班級活動的時候非常好用。

小組組建好后,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幾個小組成員自由發(fā)揮,那么整個合作過程就會如同一盤散沙,學生從合作中得不到真正學習的機會和任何的提高。我一般會在分完小組后,給每個小組成員編號,并作好分工,比如:一號當組長,負責組織討論與合作,二號當記錄員,負責記錄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三號當紀律員,負責維持合作時的紀律,四號當匯報員,負責將小組合作的情況在全班作出匯報。在小組合作時,我會對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指導,如:小組內發(fā)言時要按照次序,要學會聆聽,要禮貌用語,要各司其職。當然每個小組成員的分工不是一直不變的,一般在一個月之后,我會調換他們的任務,這次擔任組長的下次去擔任匯報員,這次擔任紀律員的下次去當記錄員,讓每個學生對小組中的四個角色所擔任的工作都了解,都會做,明白這四項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四人小組的成員缺一不可,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

3、多元化的評價。評價是向學生反饋他們的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教育系統(tǒng)內部,評價不是目的,只是促進教學的手段,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呢?

在教學中,我常用的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口述評價:我常常會在孩子們有進步或表現(xiàn)優(yōu)秀時,及時鼓勵。

(2)文字評價:除了口頭上的表揚,我還習慣在他們的書上或本子里寫下一、兩句由衷的贊美,如:你真棒! 等等;

(3)同學評價。

“你的發(fā)現(xiàn)太有價值了”

“你的總結很到位,你就是我們班的小博士”

“你語句流暢,用詞準確、思路清晰,完全可以當一名小老師了”

“你太有才了”

“你都可以當教授了”

在我們四(1)班的數(shù)學課堂經(jīng)??梢月牭筋愃频脑u價,這些評價都有的來自同學。能得到同學的認可,對于被評價、被表揚的孩子來說,是最開心不過的了。我們班的王同學同學,是一個比較調皮、好動的小男孩,之前他很少參與課堂的討論,經(jīng)常一個人玩手指。但就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舉手了,也正巧被同學請起來發(fā)言。等他發(fā)言完,同學給他足夠的認可

“王同學,你聲音很洪亮,我們要向你學習。”

“王同學,你的思路很清晰,我要表揚你。”

“王同學,你是very good!”

“王同學,今天上課你不但沒玩手指,還能舉手發(fā)言,我要表揚你。”

“是啊,老師也覺得王同學今天表現(xiàn)的非常好,思路清晰,用詞恰當,上講臺大方得體,非常棒。趙老師也希望王同學以后能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繼續(xù)努力!”就在自己被小伙伴評價的時候,王同學聽得是多么的認證,從他眼睛里我找到了丟失已久的自己。得到贊揚的他,整節(jié)課都坐得直直的,聽課別提有多專心了!

(4)分數(shù)值評價。我們班有幾個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同學,起初讓我很苦惱,后來我改變以往的“批改作業(yè)”為“作業(yè)評分制”。每次作業(yè)只要能認真完成,就一次能獲得1000至10000分乃至幾萬分的獎勵,書寫越認真,分數(shù)越高,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如果書寫作業(yè)時還能對一些重點題目進行評研:舉一反三,寫出自己的思路,重難點提醒,將會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

評價方法一改變,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也完全變了。他們?yōu)榱四塬@得更高的分數(shù),整個課時作業(yè)被評研的密密麻麻,他們用自己喜歡顏色的筆,寫出自己對題目的分析,寫出自己對解題的思路??瞻椎牡胤綄憹M了,就寫在便利貼上,貼在課時作業(yè)里面。不寫作業(yè)的同學也按時完成作業(yè)了??吹剿麄冋撜搶懙拿苊苈槁榈脑u研,我問他們:“你們這樣寫,累不累,手酸不酸?。俊?/p>

“老師,我們不累?!?/p>

“老師,我這次拿的分數(shù)不高,我再補加點評研,能不能重新給我打分???”

“當然可以啊?!?/p>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稱贊、喜歡。當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別人的認可時,那一定是心情喜悅,干勁十足。大人如此,孩子們更是如此。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贊賞與喜愛。正因為孩子們渴望得到老師的贊賞,所以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中,就該憑借孩子們的這種需求,多元化評價孩子,深層次的鼓勵激發(fā)孩子自主學習的潛能。

4、靜待花開。

第3篇

文化藝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聲樂教學也應該順應時展的潮流進行改革。為適應時展的要求,中等藝術學校聲樂教學有必要改變舊的教學理念,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探索新的教學理念。一方面,從我國博大的聲樂文化中攝取精髓。我國很早就展開了聲樂理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頗豐,如唐代《樂府雜錄》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及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既可致遏云響谷之妙也”。我國聲樂理論中自古就有“氣為聲之本,氣乃音之帥”的說法。我們應當潛心研究并繼承和發(fā)展豐富多彩的民族聲樂文化,吸收其精華,才能推動我國聲樂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借鑒國外先進的聲樂教學理念。“對于聲樂訓練的本身,科學唱法和技巧是共性,是中外各種唱法共有的。在中國傳統(tǒng)民族唱法中有科學性,在外國聲樂中也有科學性。”因此,我們改進聲樂教學理念,僅僅繼承民族聲樂文化還不夠,更應吸取國外各種風格聲樂學派先進、科學的演唱方法和藝術表現(xiàn)手段,豐富和發(fā)展教學理念,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展我們的聲樂教學。

二、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

目前我國中等藝術學校聲樂教學課沿用“一對一”的小課教學模式,教師對每位聲樂專業(yè)的學生一周安排兩節(jié)小課。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是針對性強、因材施教,但是也有弊端,如費時費力、學生之間缺乏探討、束縛學生的視野等。時代在發(fā)展,我們面對的授課對象與過去不同,如果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勢必制約中等藝術學校聲樂教學的發(fā)展。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應根據(jù)授課對象的年齡、學習程度等實際情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必要的、適當?shù)恼{整和改革。

1.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應采取“一對二”的教學模式。

如今,中等藝術學校聲樂專業(yè)學生的入學年齡為14~16歲,比以往學生的入學年齡小很多。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如果一節(jié)課之內對他們進行連續(xù)的聲樂訓練,他們的嗓子容易疲勞、沙啞,影響其發(fā)聲器官的健康發(fā)育。因此,我們對他們應采取“一對二”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訓練當中不僅使學生的發(fā)聲器官得到休息,而且能使兩位學生互相觀摩,有利于他們對技巧的掌握。

2.對二年級的學生要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

通過前一年的學習,二年級學生掌握了一些聲樂技術技巧,有了較好的基本功,發(fā)聲器官的承受能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我們對他們應該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加大聲樂訓練力度,適當?shù)赝卣挂粲?,為三年級的高考沖刺打好基礎。

3.對三年級的學生應采取“一周三節(jié)課”的教學模式。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大多數(shù)要參加藝術類高考,他們的學習任務非常重,需要加強專業(yè)和文化課的學習。因此,對他們的聲樂課應從“一周兩節(jié)課”增加到“一周三節(jié)課”,使他們的聲樂水平得到提升,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

4.對演唱方面有問題的學生老師們要采取共同“會診”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當中,教師會遇到演唱方面具有不良習慣的、有問題的學生,這類學生教起來非常困難。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像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那樣輔導男女各聲部的學生,而且還能夠讓他們在國內外聲樂大賽上屢次獲獎的人,在聲樂界是罕見的。教學當中,有些教師善于解決男生提喉頭的問題,有些則善于解決女生真假聲不合的問題。因此,當聲樂教師遇到難教的學生時,聲樂教研室的老師們就會及時“會診”,各顯其能,彼此交換意見,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及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

三、聲樂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當前我國中等藝術學校還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聲樂教材。我們使用的教材基本照搬高等師范院校或高等音樂學院的聲樂教材。由于中等藝術學校與高等音樂學府在聲樂技能技巧要求、培養(yǎng)目標等多方面有著很大差別,二者在教學內容上有所不同。“聲樂教學內容決定于不同教育層次的培養(yǎng)目標。”聲樂教學內容的選擇是有針對性的。然而在教材的選擇上,有些教師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為學生布置練聲曲或聲樂作品,隨意性很大,缺乏明確統(tǒng)一標準和依據(jù);有些聲樂教師甚至列出一張聲樂作品名單給每位學生一份,根本沒有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缺乏針對性;有些教師布置聲樂作品時范圍狹窄,局限在舊作品上,不主動積極地布置新作品,曲目缺乏橫向突破,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可見,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聲樂教材就會影響聲樂課的實際運用和操作,進而影響教學質量。教育部門應組織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聲樂教師編撰一套適合中等藝術學校的聲樂專業(yè)教材。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可以參考高等音樂學府教材,對它進行提煉、簡化并在內容上進行適當?shù)脑鲅a。教材要明確體現(xiàn)出中等藝術學校聲樂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要強調教材的針對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寓學于樂”、易于理解和接受,為學生在專業(yè)學習道路上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基礎。教師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考慮到以下方面的問題:

1.教材必須有針對性。

在教學當中,有些教師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用同一個練聲曲;不論舌根緊的還是提喉結的都用i母音練聲;無論一年級學生還是二年級學生都用同一個聲樂作品進行訓練,缺乏針對性,嚴重影響學生的進步。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學習程度也不一樣,因此,教師選擇教材內容時必須有針對性,要考慮到學生的訓練程度、存在的問題以及哪些練習適合,避免盲目性。如對提喉結演唱的學生多用下行的u母音練習;舌根緊的學生多唱a母音的跳音練習;初學者唱《月之故鄉(xiāng)》《大海??!故鄉(xiāng)》《花非花》等簡短易唱的作品;具備一定演唱能力的學生唱《長城永在我心上》《妮娜》《草原之夜》等難度稍大的作品。針對性的原則就是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教師只有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才能使每位學生揚長補短,收到教學效果。

2.教材內容要豐富多彩。

在教學當中,我們基本上一直沿用那些舊作品,學生很少接觸新作品。當然有些舊作品是經(jīng)典曲目、經(jīng)典教材,諸如《紅豆詞》《叫我如何不想他》《我的太陽》《祖國慈祥的母親》等。然而藝術本身是發(fā)展的,人們的審美標準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fā)展的,新時代涌現(xiàn)出了一批被聲樂專業(yè)學生和廣大群眾喜愛的具有藝術性、思想性的新作品,如《往日時光》《跟你走》《呼倫貝爾大草原》等。這些作品不僅在聲樂技巧運用方面有較大的發(fā)展和提高,作品風格上也多樣化,深受學生們的喜歡,易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不僅要選擇舊的經(jīng)典作品還要敢于開發(fā)新作品。把這些新作品充實到教材內容中不僅起到豐富教材內容的作用,還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語

第4篇

一、趣動,以趣激思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操作同觀察、思考、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操作為主線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全部“動”起來。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玩一玩、說一說、畫一畫等方式,讓他們的眼、手、耳、口等多種感官都參與活動,并留足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想象、探索等,讓學生在“動”中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以動激情,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取新知。如,《三原色與三間色》一課的內容是認識三原色、三間色,學習色彩基本知識并進行調色練習。為了把枯燥單純的色彩練習變得有趣,教師可以利用色與色相加會變成另一種顏色這一實際操作作為激趣點。在授課前,可以用小魔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拿出三個裝有紅、黃、藍顏色水的玻璃杯,用剪成小塊的白色布分別在三個杯中染一些顏色,這些白布漸漸變成五顏六色的彩布。學生看著用紅、黃、藍顏色像變魔術般地調配出各種不同的色彩,都很興奮,迫切地想探知其中的奧秘。趁著學生興趣盎然,教師就可以邊指導學生觀察課本提示的色彩,邊講授三原色的有關知識。這樣,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課堂氣氛中積極主動地探知色彩基本知識,進行色彩的練習,無形中掌握了色彩知識,知道大自然中豐富多彩的顏色都是由三原色演變而來的。這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應用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樂中求實。

二、趣練,以趣促創(chuàng)

小學生最喜歡的事莫過于玩了,玩自己親手做的東西就更有興趣,并且在做做玩玩中,他們樂于學習新知識。為此,教師可以在美術課堂教學的表現(xiàn)形式上突出選擇性,讓每位小學生都能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現(xiàn)方式,在表現(xiàn)中都能突出自己的閃光點。如,在上《秋風瑟瑟》一課時,為了啟發(fā)學生回憶見過的秋天景象,增進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火紅的楓葉隨風舞動的場景,屏幕上映出了累累的果實、湛藍的天空、嬉戲的小動物、小朋友秋游的景象等,學生就會被這迷人的秋景感染。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xiàn)方法,把秋天的美景中自己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內容畫出來。學生在選擇中有了興趣,在選擇中有了自信,也就有了表現(xiàn)的欲望。小學生要“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活動,愉快地成長”。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是一種樂趣,使他們能主動學習。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繪畫的興趣,又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美術素質。

作者:韓翠翠單位:江蘇蘇州市姑香苑小學

第5篇

一、深入鉆研教學藝術,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導”要精彩。

教師是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直接創(chuàng)設者。教師“導”入的語言、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探索知識的欲望。因此教師導入語言必須適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提高語言的藝術性,只有這樣,上課伊始,教學便盡可能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投人到學習的整個過程中。

2.“導”要適度。

任何事情都有個“度”的問題,導入也要講究個“度”,要導的適度,教師就要做到語言精煉而不冗長,簡明而又準確無誤,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語言的魅力,使他們對所學習知識通過教師的語言表述而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愿望,使他們想學習。

二、重視啟發(fā)、誘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體作用

啟發(fā)學生主動去思考,合理運用教學手段,讓學生愿意去嘗試、探索,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整個過程。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節(jié)時,用直觀教學引入——建立數(shù)學概念——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運用遷移規(guī)律出示一個長方形,指出哪一部分是它的周長,并讓學生計算長方形周長。

2.出示“圓”導入新課,先讓學生找出哪一部分是圓的周長,然后讓學生拿出自己制作的圓,用手指出圓周。

3.讓學生動手演示,感知“圓的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點”,介紹圓周率,理解π的意義,掌握π的數(shù)值。

4.師生共同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C=πd或C=2πr,最后舉例一是求圓的周長,二是求圓的直徑。

三、掌握學生認識規(guī)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正處在心理和生理發(fā)展初級階段,思維水平比較低,對事物認識只能憑借直觀,從簡單逐漸到復雜,由個別到一般。理解問題的程度、水平有較大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用其認識方法去取代學生的認識過程。

例如,我在給學生講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學生通過對長方體的實物觀察,得出如下計算方法:

方法1:長×寬+長×寬+長×高+長×高+寬×高+寬×高;

方法2:長×寬×2+長×高×2+寬×高×2;

方法3:(長×寬+長×高+寬×高)×2。

這些方法說明學生的認識水平有差別,通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第三種方法既概括又簡練,提高了認識水平,使一些習慣于被動學習的學生轉變?yōu)橹鲃訉W習。

四、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增境,調動學生積極動腦思考

要想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上使學生有效地把耳、目、腦、口充分運用起來調動學生進行積極思考。

1.會聽。

課堂上,學生不僅要認真聽教師講,特別是自己搞得不太懂的地方。而且還要認真聽同學發(fā)言,特別是與自己思路不同處。為了訓練學生聽的能力,我進行了如下的練習:

(1)口算題由教師口述,學生直接寫出得數(shù)。

(2)教學口述應用題,學生直接寫出算式。

這樣可以訓練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

2.會看。

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少講,甚至不講,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比較,作出判斷。

3.會想。

首先要使學生善于想,這除了靠教師的啟發(fā)點撥外,更要靠教師去“激勵”、“促動”,促使學生去動腦想問題,教學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通過討論,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4.會說。

第6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生活化;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作業(yè)

在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們總是抱著一種復雜的態(tài)度看待數(shù)學,再加上小學生心智發(fā)育不夠成熟,生活經(jīng)驗較少,總是認為數(shù)學是一個復雜的學科,在生活中能夠運用到數(shù)學的地方很少,沒能夠認清數(shù)學的重要性。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充分的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數(shù)學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數(shù)學,認識到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性。同時,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將數(shù)學教學中抽象化的內容具象化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對數(shù)學知識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從而提高數(shù)學水平,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課前預習結合生活化,為數(shù)學開展做鋪墊

小學階段的教學主要是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而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能夠提高現(xiàn)階段教學的教學效率,還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做鋪墊,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前預習就是一種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提前認識到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課堂教學的終點,使得學生在小學過程中不再是“漫無目的”,覺得一節(jié)課的時間很漫長。而通過課前預習結合生活化的方式能夠很好的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效率。

在《方向與位置》這一章教學的開展之前,數(shù)學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化預習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首先,數(shù)學教師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方向進行了解,為數(shù)學教學開展奠定基礎。然后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想一想學校在家的什么方向,學校的大門在教室的什么方向,從而做好課前預習。在預習完之后,數(shù)學教師可以在課上通過讓學生進行預習心得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同時還能夠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以達到一舉多得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教學結合生活化,加深學生教學印象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因為小學學生心智發(fā)育不夠成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和發(fā)散性思維,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集中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數(shù)學教學的效率。而通過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清楚的理解到教師所講的內容,同時也更好的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通過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很好的彌補了小學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不足的缺點,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所學知識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實踐的方式鞏固學生數(shù)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在《克、千克、噸》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shù)學教師就可以充分的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數(shù)學教學。首先,數(shù)學教師在上課之前要準備好一個稱重器,以保證生活化教學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然后在教授學生教學知識之后,教師讓學生對身邊的生活物品進行重量的估算。如學生的鉛筆盒、鉛筆、課本或者是教師的教學工具等,然后數(shù)學教師再對學生估算的物品進行稱重,讓學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克與千克的區(qū)別,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提高教學效率。

三、課后作業(yè)結合生活化,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課后作業(yè)是鞏固學生數(shù)學知識,提升學生數(shù)學水平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相對于課前預習預習來說,課后作業(yè)就是讓學生再進行一次課后復習,做到“溫故而知新”,從而使得數(shù)學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數(shù)學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yè)內容都是與教學重點相關,只是對教學重點進行練習,這樣一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認識到知識點的意義,只知道這是考試的重點內容,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而通過課后作業(yè)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性,利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數(shù)學思維解決生活問題的習慣,從而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

在《面積》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數(shù)學教師就可以將課后作業(yè)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數(shù)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家中地板或者是瓷磚的面積,然后再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個多少塊地板或瓷磚,從而計算出家庭的實際面積。除此之外,數(shù)學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塊空地,在空地上畫出一個一平方米的正方形,發(fā)動學生站到正方形當中,直至占滿,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一平方米的面積可以站多少人,每個人的平均面積是多少。通過課后作業(yè)結合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的重要性,提高數(shù)學教學效率。

總之,生活中的數(shù)學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數(shù)學是生活中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數(shù)學教師不可忽視生活中的數(shù)學,要重視它并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它,提高數(shù)學教學效率,為學生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第7篇

一、教學觀念現(xiàn)代化

傳統(tǒng)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F(xiàn)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教育改革新思想、新觀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師的腦海和行動中,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其生命之樹才能常青。例如:義務教材"筆算乘法"中的例題:"一個糧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重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教材在講過"25×674=16850(千克)"以后,接著又給出"也可以這樣列算式:674×25=16850(千克)".這是以往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從未出現(xiàn)過的解法。甚至有的學生這樣做了,教者一概視為錯誤。其實不然,因為事物并非一成不變的,所列算式:"674×25"我是這樣理解的:從674袋面粉中,每次每袋取1千克并放成一堆,則一堆重674千克,而重復剛才的工作,總共可得25堆,要求總重量,故列算式674×25=16850(千克),完全符合情理,而且在學生已經(jīng)理解整數(shù)乘法意義的前提下,教材靈活地給出這一解法,正是對傳統(tǒng)解題方法的一種突破,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對學生就乘法應用題在計算上提供了新的天地,也可以說是一種"松綁".因此,教材不斷地變革,我們的教學觀念也相應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

二、師生關系民主化

平等的教學氛圍是師生關系民主化的體現(xiàn)。在學習面前,人人平等。在學校,老師成了學生最親近的人,追求老師的愛,使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將成為他們一切行為的動機和迫切需要。一般來說,學生往往因為喜歡哪位老師,也就喜歡他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但要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首先教師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他們要多鼓勵,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要及時幫助他們彌補數(shù)學知識上的缺陷,使他們有了對學習數(shù)學的勝任感,才能產(chǎn)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其次,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再次,教師應以精深淵博的知識,嫻熟的教學技巧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我在教學"20以內數(shù)的認識"指導書寫12時,學生對我的板書不滿意,大膽地說:"老師,您寫得不太漂亮。"我親切地說:"謝謝你,那你愿不愿意告訴我怎么樣寫才能更漂亮?"學生說:"十位上的1斜一點就好看了。"我說:"那你允許我再寫一遍好嗎?"我在學生的期待中又寫了一個比較漂亮的12,學生情不自禁地給我報以熱烈的掌聲。這種充滿濃濃愛意的良好氛圍,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與教師合作的欲望。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制約學法,并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

在教學中我采用最多的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開展探討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學:計算4+1=?。我在教學的時候,就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算法。有的學生說我是撥手指1、2、3、4、5數(shù)的;有的說我是從4開始,再往下數(shù)一個數(shù)(4、5);還有的學生是利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得出4+1=5.我肯定學生的3種不同思考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討論:這幾種算法中,你認為哪些比較簡便,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利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計算比較簡便。

此外,導入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游戲法、情景法、遷移法、故事法、比較法等。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好的課堂導入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良好開端。良好的新課導入,能迅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最小公倍數(shù)》的導入,可以從學生熟悉的"報數(shù)"游戲開始:先請所報數(shù)是2的倍數(shù)的同學站起來,再請所報數(shù)是3的倍數(shù)的同學站起來,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有同學兩次都站起來了?從而理解有關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知識。

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并能體現(xiàn)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多媒體教學體現(xiàn)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適時恰當?shù)剡x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chuàng)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如我在講"圓的認識"時,采用動畫引入,生動形象的畫面,伴以美妙的音樂,很快讓學生進入教學過程。這樣開頭:我想問一下,大家喜歡動畫片嗎?(喜歡)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硪欢蝿赢嬈肟磫??(想)請大家看屏幕,(出示課件)這四個小動物在舉行自行車比賽,最后結果怎樣呢?請往下看,現(xiàn)在比賽還沒有結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誰能得第一?(小狗)為什么呢?(因為小狗的車輪是圓的)那小白兔的車輪也是圓的,那你為什么不說它得第一呢?(因為小白兔的車輪的車軸沒在中間)這時老師停止播放,問:同學們,那為什么車輪做成圓的,車軸裝在中間,跑起來就又快又穩(wěn)呢?同學們想知道嗎?(想)學完這節(jié)課,你就會明白的。像這樣,播放一段錄像,傾聽一段錄音來引入課題,就會使整個課堂頓時活躍,不僅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學生的心一直被教師牽引著,教學緊湊,過渡自然,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還提高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