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范文

時間:2024-01-09 09:51:39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

第1篇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倦怠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德育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則現在的很多大學生并不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內容包括哪些,我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不斷地變更,直至形成了我們現在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論》、《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四門必修課和《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選修課等。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沒有興趣但是為了學分又不得不上課,從而產生倦怠。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倦怠的表現

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倦怠主要是大學生對純粹理論性質的課程缺乏興趣或學習動力而不得不為時之表現出來的思想倦怠和行為倦怠。對理論課沒有興趣,消極看待甚至是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逃課、曠課、課前不預習、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復習、拼湊作業(yè)、考前突擊背一背等行為。劉駕云老師曾對安徽省內三所高校的學生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狀況、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動機做了調查。其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開設的必要,對自身的發(fā)展沒有幫助,而且有興趣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而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動機中“學分”是主要因素,還有一部分學生則是為了研究生、教師和公務員等考試。從劉老師的這份調查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學多是被動性學習,缺乏主觀興趣和主動性,甚至可以說動機有些偏差,可見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倦怠之嚴重。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倦怠的原因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倦怠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長期的厭倦心理還會連帶的排斥對其他學科學習。其次,大學生的學習倦怠還會挫傷教師上課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中得不到滿足感和成就感,慢慢會喪失教學熱情,就會減少對新的教學方式的探索,甚至可能會產生教學倦怠。最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倦怠不利于“四有”新人的建設。曾有人說過,一個人如果體育不好,那就是“廢品”,學習不好,是“殘次品”,若德育不好,那就是“危險品”了。所以解決思想政治倦怠問題刻不容緩,要解決問題首先要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存在認識誤區(qū)。

學生普遍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古板,找不到興趣點。很難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而且課后根本不想看有關的書籍,甚至有些動機偏差。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只對考研究生或者公務員等才有些許作用,而對以后的其他工作并沒有什么用,尤其是在理工類,藝術類學生中,這種想法更顯著?,F在學生大多只重視實用性課程,而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實用性和啟發(fā)性使學生更加不重視這門課程,甚至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必修中的輔導課。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落后,缺乏有效溝通。

當然,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中占著相當大的地位。而在劉駕云教授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中教師的教學方式陳舊,落后,枯燥占一定的比重。一些老師較多重視科研而有些忽略授課,不注重教學方式的革新,并且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的交流少,課堂紀律差,甚至有的老師只是要求學生保持安靜,至于學生是睡覺還是玩手機并不在意,這些都會引起學生的倦怠。老師只是在完成教學任務,并沒有挖掘深層及的原因,不能使學生感同身受。

(三)家庭的環(huán)境作用弱化,不能積極影響。

杜威說:“教育即生活?!彼岳碚摻虒W應與各種生活各種環(huán)境有良性的互動。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逐漸的滲透的,是深遠持久的,是不可替代的。而現在的教學現狀中家庭對學生教育的良性作用正在弱化。比如,家長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不重視、只重主科,忽視副科等態(tài)度直接會影響到子女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態(tài)度。而在調查中發(fā)現在家庭中國并不是人人都關注時事,大多是男性關注時事新聞,女性大多關注娛樂等,這也使子女缺少對思想政治理論的關注和興趣,從而容易在理論課上出現倦怠現象。

(四)校園教育主陣地喪失,學習氛圍不理想。

學校是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主陣地,很多同學反映,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校風和班風都不濃郁,大學生在平時很少閱讀思想政治相關的書籍,只是考前學霸,本著60分萬歲的想法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而且,現在的網絡科技非常發(fā)達,一些網紅、關系戶的說法更引起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是空談社會主義,并沒有什么用。學校教育主陣地的弱化,使大學生并沒有接受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倦怠的措施

調查顯示,學生并不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采取否定一切的態(tài)度,而是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者實用性有選擇地接受。而且新穎的教學方式,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都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要改善倦怠的現狀,應從這三方面入手。首先,大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所以大學生自身的因素是引起倦怠的根源。大學生應用理論武裝自己,切記盲目跟風,要有自己判斷正誤的能力,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其次,教師是受教育者的引導者,所以提高教師素質是解決倦怠問題的關鍵。教育專家武宏偉說:“一個好校長便是一所好學校,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教師在授課時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允許學生討論,并且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興趣。最后,引起倦怠問題的內因是根本,但是也不能忽視外因即環(huán)境。學校應最大程度的為學生提供更加公正合理的平臺。大班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應改大班教學為應材施教。學校凈化校園環(huán)境,不能只是場上抓考風,還應場下嚴抓紀律,改變考前學霸,縮印答案等現象。

【參考文獻】

[1]武志宏.任命校長要科學民主[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09,09.

[2]彭.建設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J].光明日報,2014,12.

第2篇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問題;對策

中國分類號:G633.2

引言

當前,逃課現象在大學高校里已經是司空見慣,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逃課現象更加嚴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逃課現象,不僅造成資源的閑置浪費,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秩序,也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探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的現狀及問題

據網上關于大學生逃課現象的調查統計,在回帖的近兩千名學生中,曾經存在逃課現象的就占96%以上,僅有不到4%的學生未逃過課,可見,大學生逃課現象在大學里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學生常逃的一門課程。為此,筆者對武漢音樂學院的大學生進行了一次隨機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令人堪憂。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5%的大學生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純粹是為了拿到學分;有16%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對未來發(fā)展沒有用;僅有不到10%的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比較感興趣。目前,大學生上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著顯性逃課普遍、隱性逃課嚴重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來預防大學生逃課已經迫在眉睫。

二、預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的措施

1.完善學校管理,優(yōu)化思政教育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風

高等院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主要場所,完善其各項管理,不斷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環(huán)境,有助于良好學風的形成,而良好的學風對于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積極的作用。為了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減少學生逃課現象就必須不斷完善學校管理,優(yōu)化思政教育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風,為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供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環(huán)境。

一是廣大教師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生的各門課程中去,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自覺加強思想道德的修養(yǎng)。二是要多利用校園網、學生QQ群等新媒介,傳播主流價值文化,為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設一個活潑、生動的環(huán)境。三是學校要積極構建“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三位一體”、“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大思政平臺,營造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政治覺悟。只有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得以提高,才會對思想政治學習產生興趣,自然也就不存在思政理論課逃課的現象。

2.推進思政理論課課程改革,增強課程吸引力

推進思政理論課課程改革,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開放式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才能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及方法論變得富有時代感和新鮮感,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中接受知識,實現教學目標。思政理論課的教師,要走近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將其融入到理論教學內容當中,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變得生動化、形象化、生活化。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大學生關注的、事件等社會熱點話題來作為課堂的開始,通過現實中的實際事例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的結合,使學生自己融會貫通所學知識,其效果要比強硬灌輸好得多,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判別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3.提高思政理論課教師水平和素質,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得政治理論課變得嚴謹卻不失活潑,富有感染力,自然可以有效遏制學生逃課。作為政治理論教師,首先要保持敬業(yè)奉獻的精神,如果一名思政老師不熱愛自身的工作,上課敷衍了事,學生也不可能喜歡上該老師的課。其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同時要保持學科知識的與時俱進。只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儲備,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得心應手,才能深入淺出地講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作為政治理論教師,要不斷摸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技巧,靈活地運用教學力法和教學手段,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變得形式多樣、富有活力。首先,教師可以巧妙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引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學會思考、激發(fā)其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借助計算機等新媒介,用聲音、圖像和視頻等方式將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地表現出來,從而吸引學生的眼球和學習熱情,使抽象的、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4.完善思政理論課評價體系,實現課堂教學、考勤管理、課外實踐三結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對思政理論課的考評不能只注重理論成績,而忽視對學生思想道德和行為的培養(yǎng)。因此,必須要不斷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體系,改變當前逃課日益嚴重的現狀,實現課堂教學、考勤管理、課外實踐的三結合。

一是要完善課堂教學的評價??梢酝ㄟ^成立專門的督察小組,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檢查,嚴格要求教師的授課質量;引入競爭機制的職稱評價方式,讓每一個教師增強責任感,充分發(fā)揮其長處。二是要完善學生考勤管理。注重平時考察所占比例,實行平時表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從而確定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評成績。平時表現主要包括: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情況、出勤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同時,要將學生的課外實踐納入考評項目,從多方面對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進行考評,多了解學生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實踐中的整體狀況,在考查學生的理論學習情況的同時,又可以考察其平時的表現情況。

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現象屢禁不止的背后,既有學校管理的缺失、教師工作的失職,也有學生自身紀律觀念淡薄等多重原因。預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工作,需要學校加強管理、教師提高素質、學生加強自律等多方努力。本文提出了諸多預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現象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但在實踐中如何具體落實,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戴云.高校本科學生逃課現象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第3篇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8-0029-02

高校思想理論政治課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也是傳播理論的重要途徑與推進中國化、時代化與大眾化的重要平臺。目前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教學模式的探討偏重于理論探究,具有較強操作性與推廣價值的成果較少。本文通過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力圖為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與針對性做出新的探索。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與教學目標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基于現代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相關探索成果?,F代心理學和教育學探索認知與情感內在結構的研究由來已久。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S.布盧姆認為教學目標包括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其中情感目標的實現對認知目標的實現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情感之中的動機、內驅力和情緒是引起掌握認知行為的因素,認知目標的實現又是情感目標實現的手段。中國教育家冷冉提出的情知教學理論,將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辯證統一起來開展教學,主張認知目標與情性目標的統一,強調學生的認知心理活動與情性心理活動和諧和共進。

這些理論都強調了認知與情感不可分離的關系,但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應用而言,情感的內容與載體,情感與認知的促進與融合等具體過程都需要深入探討。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

第一,認知目標。通過情知教學模式的展開,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系統掌握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了解國史、國情,并能夠利用馬列主義、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為指導去觀察與分析社會。

第二,情感目標。通過多種情知教學手段,深入學生的思想與情感領域,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情感共鳴,增強學生的理論認同感,潛移默化地影響受教育者,從而幫助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將理論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第三,實踐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成功與否的最終標準應在于是否能夠通過學生政治認識的提高與思想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而作用于他們的實踐活動。這一目標的衡量既應該包含短期內對學生在校日常行為的考察,也應該包含長期內對體現人格素質與社會公共道德情況的社會行為的考察。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過程

在情知教學理論框架中,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包括情知并進、情知互動與情知交融三個環(huán)節(jié),它們循環(huán)往復、逐步深化。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與特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過程構設如下。

1.激活認知與調動情意的情知并進環(huán)節(jié)。在教學活動之初,一方面激活學生的認知,通過復習等方式喚醒學生的認知結構,例如對之前所學政治理論課基礎知識與其他相關課程知識的簡單回顧;另一方面調動學生的情意,通過具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采用案例法、情境法或實踐法,運用多種現代教學手段,感染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熱情,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情與知同時并進,使學生做好情與知互動及交融的準備,為下一步的教學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情知背景。

2.以知啟情與以情促知的情知互動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促成情知逐步深入的互動。一方面以知啟情,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把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情感和學習意志等激發(fā)起來。另一方面以情促知,在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的氛圍中,通過教師適時的引導促進學生有效地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情知的雙向推進是關鍵所在,教師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導向與推動作用。

3.知中有情與情中有知的情知交融環(huán)節(jié)。在情知互動的基礎上,將教學活動推向更高的階段,即知中有情、情中有知、情知交融。認知中融入情感因素,情感中蘊含認知因素,使學生對理論的認知從模糊到清晰,情感由空泛至豐富,對所學理論觀點由興趣萌發(fā)到自覺接受。情知交融的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循環(huán)往復,多輪推進,逐步深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接受新知,萌發(fā)新情,從而使情知交融不斷完善,教學效果日益提高。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特點

1.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實施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既強調學生通過以情促知,提高認知,也突出以知啟情,深化情感體驗,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興趣乃至品格。而學生在思維的探知與情感的體驗中,由發(fā)現問題到解決問題,認識與情感從量變發(fā)展到質變,不同的學習個體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此外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所激發(fā)的思維火花與所產生的情感愉悅也常常會在預料之外。所以,在教師備課之時,不可能提前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與課堂的氣氛準備細節(jié)完備的教學方案,而是基于教學的基本目標,理清教學思路,明確教學重點,選擇教學方法,并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過程予以引導與調節(jié)。

2.教學主體的綜合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中,教學主體并非簡單地由教師轉變?yōu)閷W生,而是轉變?yōu)槿w課堂成員。這一變化首先能夠適應當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性格特點,即一方面習慣于獨立思考與自我判斷,對空泛的說教拒絕接受;另一方面強調個性化,參與意識、競爭意識與表現欲望強烈。其次,教學主體改為全體課堂成員,對教師的角色承擔也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在與學生實現充分交流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情知教學模式的采用,克服傳統教學的單一性與平面性,教師面向學生單一傳授知識的點對點、點對面的結構,形成既有教師與學生之間、又有學生與學生之問、個體與集體之間廣泛的多方位的信息傳遞與情感交流;可以改變思想政治理論課當前普遍呈現出的邏輯嚴密但嚴肅、沉悶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與求知興趣,創(chuàng)造樂學的氛圍。

3.教學方法的融合性。互動式教學法與啟發(fā)式教授法相融合。情知教學模式中的互動式教學法既要求師生互動,也要求生生互動,教學成為情知結合背景下不斷發(fā)展、不斷深入的教與學、學與學相互促進、相互統一的過程。教師對重要理論的準確闡述與對當前社會重大問題的深入分析,以及對學生的正確引導應基于學生的認知基礎、思想實際與情感實際,使學生在自覺探索與排除困惑中形成正確的判斷。

案例式教學法與情境式體驗法相融合。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關注現實社會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方法,可將現實案例材料引入教學過程,將嚴肅的理論與鮮活的現實相結合,這樣容易觸動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引起學生的態(tài)度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利用理論對現實的分析,會在學生的頭腦中產生深刻的印象,增進學生對理論的理解。

研究式教學法與實踐式教學法相融合。教師通過選題與開題論證、資料收集、調查研究與理論分析、結題與成果交流幾個基本階段,幫助學生開展自主研究學習。每個階段都可以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組織引導學生走入社會,貼近生活,在實踐中選定問題,在社會大課堂中開展調查研究,使學生了解社會,有所感并有所思,情知結合,觀察與思考相融合,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的同時,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評價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評價與該模式的教學目標緊密關聯。所以,設定評價標準與選擇評價方法時均應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狀況展開。通過設定新的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改變傳統思想理論課教學評價重理論而輕實踐,重能力而輕德育,評價主體片面化,評價方式與評價標準單一化的缺陷。

1.評價內容的多維度。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評價包括對認知目標的評價、對情感目標的評價與對實踐目標的評價。由此,構建以學生對基本理論與國史國情的掌握為基礎,以德育效果為核心,以政治認識的提高與思想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為重點的多維度的評價內容體系。

2.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評價主體應該是多元的。評價體系中包括教師自評、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同行評價、以及家長、社會的評價等。而同行、家長與社會的評價有助于在橫向與縱向的比較過程中更為真實地反映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成長狀況與思想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情況,并形成學校、家庭與社會的良性互動。

3.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情知教學模式的評價方式是多樣的??梢詫婵荚?、小論文與課堂討論發(fā)言相結合,將教師觀察、訪談與學生自我總結相結合,凡是可以體現學生學習之后所表現出的認識的深化、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體驗及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等效果的方式都可以考慮作為評價方式的組成部分。

在具體的教學模式的構建中,可以按照以上三個方面制定完整的教學模式評價指標體系,為教學工作的開展作有效的引導、鑒別與激勵,同時要建立完整的評價與反饋機制,通過評價與反饋,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B.S.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M].羅黎輝,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第4篇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疲勞

[前言]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所以應該注重對大學生政治思想的培養(yǎng)。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說是一道橋梁,將教育者的思想和大學生的思想緊密連接起來;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教育者和大學生都可以展現自己思想。然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卻逐漸失去了橋梁和平臺的作用。

1.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存在的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是指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傳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進行選擇、理解、整合與內化,最終實現外化與踐行的過程。[1]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出現接受疲勞現象,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不能只是簡單的從學生本身分析,而是要兼顧教育者和作為教育媒介的教學方式。以下我提出的問題和對問題的分析都是圍繞學生、教育者和教學方式這三種因素。

1.1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興趣缺失,缺乏求知欲望

興趣源于人對于事物的好奇心。人生來都具有一顆好奇心,對新鮮的事物總是滿懷期待,希望去了解新知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求知欲望,大學生也不例外。不可否認的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科書上的知識有些在初高中已經涉及,部分大學生對于在初、高中階段已經接觸到的內容選擇避而不聽,他們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這些內容已經是陳詞濫調,繼續(xù)聽也沒有意義和作用,導致大學生喪失了學習欲望。加之目前高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有一些教師授課方式單一,只拘泥于課本知識,照本宣科,授課內容枯燥無味,與現實脫離,本來就存在一些舊的知識卻沒有新的教學方法,大學生對于這些枯燥無味的東西產生抵觸,對于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也就無心了解,學習興趣也逐漸下降,因此大學生也就失去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好奇心,喪失了求知欲。

1.2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態(tài)度消極,缺乏學習熱情

隨著社會各種思想文化的不斷沖擊,大學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也反映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當中。部分大學生對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的不清,認識模糊,他們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yè)知識無關,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用處。與此同時,教師的人格魅力也影響著大學生的課堂態(tài)度,良好的人格魅力可以影響和感染學生,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積極的表現。教育者自身對授課的態(tài)度影響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如果教師能夠以飽滿的熱情來教授課程,一定會給課堂帶來積極影響;但相反的,如果教師只是被動的完成教學任務,就一定會給課堂帶來消極影響。目前,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存在被動完成教學任務的現象,他們上課只是照著書本念,念完本堂課應該講授的內容就結束,不考慮大學生的需求,甚至有極少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利用課堂來發(fā)表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言論。大學生自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模糊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課堂的這種應付態(tài)度直接導致了部分大學生的課堂表現不積極,出現了上課遲到、逃課現象,學生即使來上課,也是盡量坐在后排,上課做與課堂無關的事,玩手機、與同學聊天、睡覺等等。

2.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疲勞的思路及對策

我國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國家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法律政策來保障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接受的效果卻很不理想。所以解決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疲勞問題成為時下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下面我針對我所提出的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興趣喪失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態(tài)度消極兩個方面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思路及對策。

2.1激發(fā)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求知欲,以此引起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

求知欲反映了一個人對于知識的渴望。如果一個人對于某件事物有很強的求知欲,那么他就一定會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取關于這一事物的信息,來達到了解這一事物的目的。然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正經歷著大學生對其求知欲望的喪失,所以要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就一定要激發(fā)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求知欲。我們可以通過教育者的心理引導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時會發(fā)現自己所欠缺的知識,進而激發(fā)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的渴求。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展示相關案例,讓大學生認識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從而自主的去接受思想政治理論課以此來彌補自己思想的局限。教育者也可以通過讓學生做課堂展示,表達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通過準備展示內容大學生也會發(fā)現自己知識上的欠缺,發(fā)現所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并不是都與初高中所學內容相同,只要大學生發(fā)現了其中的差異,就一定會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充滿興趣,以此來達到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疲勞的目的。

2.2提高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改進教學方式,激發(fā)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熱情

教育者授課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而要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就要求教育者必須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政治理想和堅定的信仰。只有具有堅定的政治理想,才能引導大學生,感染大學生。同時教師也應該強化責任意識,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專業(yè)知識,只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才能說服和教育學生,才能以理服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也應精心備課,以飽滿的熱情授課,用生動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才能做到以情動人。同時,高校應該完善教師考評機制,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效果作為考核教師的關鍵因素,以此來激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斷改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式。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式的教學方式,在安排學生上理論課程的同時安排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見聞、使自己更加深刻地領悟知識,而且可以使大學生看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獨特魅力。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教學逐漸被引入到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授課應該貼合大學生的實際心理需要,結合大學生好奇心強和關注時尚的特點,不斷更新課堂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將大學生喜愛的一些時尚元素引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就會使教育活動更加具有吸引力,切實提高他們的接受水平,改變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疲勞問題[2]

[結束語]

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神圣的使命,高校應該嚴格把關,為社會輸出有德有才的青年,少年強,則國強,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大學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大學生。大學生必須要擁有堅定的社會主義政治理想和信念,因此我們要齊心協力共同努力,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疲勞問題,使大學生用科學的思想武裝頭腦,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吳欣洋( 東北師范大學 城市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心理研究.[A].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第5篇

關鍵詞: 大學生 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 思路 與對策

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那么,這種教育是否真正發(fā)揮了作用,收到了實效呢?大學生是不是“真心喜愛”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呢?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和制約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美譽度呢?如何改進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呢?對于上述問題,本文在相關問卷調查的基礎上,作一初步分析探討,旨在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一、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的具體測定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際效果如何,一直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從事這項具體工作的實際工作者非常關注的問題,因為它涉及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目的的實現和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接班人培養(yǎng)的大問題。但過去對這個問題的關注,主要集中于“三進”工作,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設置的問題上。如今,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強調“三貼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問題。

那么,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到底是一個什么概念?如何測定和獲得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技術問題。簡單地說,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是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中實際的感受和收獲與其希望收獲和感受的比值,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滿足大學生心理預期的程度。它是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過程中的一種感覺狀態(tài),是大學生對實際的教育效果與自己原來的期望進行對比的結果。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是思想政治課教育活動對自身目的性的關照及確立在整個社會系統中旁者無法取代的基于特定價值關系的價值屬性。制約和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的因素很多,除了課程和教學因素外,還有非教學因素,如社會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政治清明、職業(yè)穩(wěn)定、個性、未來預期等。也就是說,課程內容的設置和課堂教學水平并不是決定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的唯一因素,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是許多因素的函數。如果將各種因素定義為:課程設置A、課堂教學B、教師風格C、考試方式D、教材E、社會環(huán)境F、經濟發(fā)展G、政治狀況H、個性I、未來預期J,等等,那么,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M的函數表達式就為:

M=f(A、B、C、D、E、F、G、H、I、J……)

我們可以把A、B、C、D、E、F、G、H、I、J或者更多的變量,運用等價的概念轉換成相同的福利水平,用希望的收獲來表達,這樣就可以給出一個衡量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程度的公式。即,

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實際收獲/希望預期

在一般情況下,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實際得到的收獲總是其希望得到收獲的一部分(大喜過望的情況也會有,但極少)。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的系數一般大于零,小于1。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系數越是接近1,表示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越是滿意;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系數越是接近0,表示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越是不滿意。顯然,滿意度是一個能夠比較科學、全面、深入地反映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際效果的科學指標體系。

為了能更全面、科學地反映大學生群體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程度,我們選取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接受程度、歡迎程度、滿意程度、美譽程度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認可程度五個指標來分析獲得群體滿意度的結果。根據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公式所涉及的因素,2008年12月,我們對杭州下沙高教園區(qū)14所高校作了一次隨機抽樣調查,具體了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程度。此次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3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213份,回收率為96%,調查人數占園區(qū)學生總數的2%。計算結果為: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接受程度=83%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歡迎程度=85%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程度=52%(良好率)91%(滿意率)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美譽程度=51%(良好率)86%(滿意率)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認可程度=68%(優(yōu)秀率)

如果套用學生考試標準,即60―69分及格,70―79分中等,80―89分良好,90―100分優(yōu)秀,那么,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總體滿意度應該處于良好水平。

二、制約和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的因素分析

應該說,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否滿意,主要取決于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所提供的“全部產品”和服務滿足大學生期望的程度。當然,制約和影響這些產品、服務及大學生期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教學性因素,也有非教學性因素;有學校性因素,也有社會性因素。由于非教學的社會性因素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應該專文進行論述,這里我們將主要對其中的教學性因素進行分析。故此,我們認為,制約和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的教學性因素主要有:

(一)課程體系邊界不清挫傷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現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與高中階段雷同重復,學生已失去了對思想政治理論的新鮮感和求知欲。心理學上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理,就是需求度決定行為的態(tài)度。由于相關的內容在中學階段已經接觸和學習過,所以,很多學生認為,課程內容重復是他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的不適應影響大學生的滿意度。

多數學生普遍反映,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本身缺乏嚴密的結構和規(guī)范,幾門課程之間或內容重復,或課程體系龐雜。給學生的感覺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什么內容都講到了,但什么內容都沒有講透徹深入。所以,有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現在正在失去自己的特色,變得越來越像專業(yè)課了。下表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的意見和看法。

表1 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方面的意見(多項選擇) (單位:%)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空洞呆板,語言枯燥,大道理太多,對大學生缺乏親和力。

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策性強,所以,現有的教材都比較嚴肅。教材的理論性太強,教訓人的語氣多,引導人的話語少,讀起來不可親可近,拿起來一看就犯困,直接影響學生的興趣和動力。下面的兩個調查數據可以真實地反映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的具體意見。

表2 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的意見和滿意度(單位:%)

表3 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編寫的滿意程度?搖(單位:%)

(四)教學安排有違教育規(guī)律。

現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由于受制于師資和場地等多方面因素,基本上是混班編排的大班上課,并且還多數安排在下午和晚間上課。少則70―80人,多則150多人,這樣的大班型教學,師生互動、辯論演講、答疑提問都很難進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有的學生戲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在最不應該上課的時段安排學生最不情愿上的課程。這樣,難免陷入惡性循環(huán),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證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五)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手段單一,氣氛沉悶,理論教學離社會實際生活太遠,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是制約和影響大學生滿意度的最主要原因。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也越來越激烈。社會的上述變化必然會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來,也會反映到高校政治理論課上來。這些變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新挑戰(zhàn),學生要求吸收各種新鮮知識的愿望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缺乏變化就成為一對現實矛盾。再加上部分老師講課片面求“穩(wěn)”,課堂內容缺乏新意。于是,講臺上老師捧著教材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懶洋洋地打瞌睡或者看課外書的課堂生態(tài),讓一些學生“忍不住想逃”,怎能期望大學生會滿意這樣的課堂教學?下表調查結果很說明問題的所在。

表4 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主要行為(單位:%)

表5 學生不愿意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原因(單位:%)

表6 學生對不同類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接受程度(單位:%)

(六)學生的成績考核方法陳舊,難辨良莠,不能夠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和動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最重要的是進頭腦。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考核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過考核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體會。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但考試能對一門課程的系統學習起到激勵、約束和檢驗的作用。完善的考試形式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樣,考試的方式方法就應該有助于這一目的的實現,其方式方法也就應該靈活多樣。但現有的考試操作比較整齊劃一,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年齡情況。其結果必然造成課上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試考筆記,考試結束“丟”筆記,學生的真正收獲不大。由于考試的方法單一,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很難反映出來,結果是好的不香、壞的不臭,學生成績的高低關鍵是臨時突擊的效果怎么樣。長此下去,學生怎么會有更大的積極性來學習這門課程。

表7 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方式的接受程度(單位:%)

(七)教學內容同大學生的求職就業(yè)關聯度不大,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和關注。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學生要交費上學,自然對自己的投入回報比較關心。特別是在就業(y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部分大學生更是比較實際。對那些在未來的就業(yè)中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課程往往興趣不大。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這樣的課程。學得好,專業(yè)技能不見得就高;學得不好,專業(yè)技能業(yè)不見得就低。很多學生更是直截了當地說,從來還沒有聽說哪個同學是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的好而在就業(yè)市場上找到比較好的工作的。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未來的就業(yè)中“不實用”,“沒有分量”,自然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和興趣,也直接影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

(八)學科建設滯后,難以聚集最優(yōu)秀的人才和隊伍,這也是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名師才會有好的課堂教學,才會對學生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一直以來,很多教師都不愿意從事公共課教學,而愿意從事專業(yè)課教學。這樣,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留不住人才,更難聚集人才,總是處在失血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反映到師資隊伍和課堂教學上,就是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隊伍中缺少大師和名師,課堂教學缺少更多的精彩課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自然會下降。

三、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的對策選擇

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是一項意義重大但又十分艱巨的任務。說它意義重大,是因為,只有不斷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真正走進大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大學生對、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真學”、“真懂”、“真信”、“真實踐”,才能接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完成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任務,體現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完成高等學校的教育職責,使大學生最終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真正的接班人。說它任務艱巨,是因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這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協調配合,尤其需要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擔當者付出更多的辛勞和努力。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改革以來的成熟經驗和有效做法,我們認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滿意度著重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時效性,不斷滿足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體驗。

為什么科學的政治理論和革命的政治內容,難以留住有些學生的心?原因是多方面的。毫無疑問,這和我們的教學方法過于單調枯燥,一成不變有關。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相關調查顯示,高校領導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針對性強的僅占6.2%,而認為一般的則占到43.1%,不強的占到20%。大學生并非排斥思想政治理論課,他們所排斥的是那種死氣沉沉的理論灌輸。應該說,在特定的條件下,一定的灌輸是必要的,但必須講究方式方法。灌輸本不應該是一廂情愿地把知識照本宣科,而應善用說理、啟發(fā)、引導的方法,要注意學生的主觀感受,滿足他們的參與欲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是靠理論壓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教學方法必須多樣化,要把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與課題討論、專題辯論、參觀調查等多種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增加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直觀性。

教育家加里寧說:“教育是一種艱苦的事業(yè),優(yōu)秀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不僅是科學事業(yè),而且是藝術事業(yè)?!痹诟倪M教學方法方面,應確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增強其主體性的參與意識。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要為學生設計科學探索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并力求做出自己的見解。要采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各種形式,如專題研討、案例教學、課堂辯論、互教互學等,盡可能創(chuàng)造師生雙向交流的和諧氛圍,使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時,化被動為主動,并通過這種雙向互動,充分發(fā)揮理論教育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育人功能。

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相關的問卷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為此,學校要把拓展社會實踐資源、建立實踐基地、豐富實踐內容、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作為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和措施。主要做法應包括以系、教研室為單位設計學期社會實踐教學內容;依托我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各種社會教育資源,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基地;圍繞社會熱點問題和課堂教學中的難點問題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報告納入課程成績并將優(yōu)秀報告匯編成冊等。

此外,還要延伸課堂教學的范圍,加大教師教育的長度。隨著網絡在高校學生生活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要加強對網絡的利用,建設網上課堂和網絡教育體系,讓它們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補充,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傳導和先進思想教育滲透功能得以在更為廣闊的空間延伸。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師資隊伍的狀況直接關系到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應該說,同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期望相比,我們的師資力量在學歷、年齡、知識結構和教學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相關調查顯示,只有15所院校認為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很好,占11.5%。從調查的整體情況來看,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在一般和一般以下的占到74.7%,未回答的占到14.6%。學校要制定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長期規(guī)劃,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師資隊伍建設納入到大學建制、學校人才引進的整體規(guī)劃當中;要加大教師培訓的力度。現在,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設置對原有的教學內容變動很大,教師應盡快掌握新課程的基本要求,熟悉教材,了解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課程形象的代言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的形象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先要加強自己的政治理論修養(yǎng)。只有教師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才能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其次要強化敬業(yè)精神。如果一個人缺乏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和對工作盡職盡責的境界,也就不會下功夫花氣力去加強理論學習和業(yè)務鉆研,豐富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和知識結構。一個知識和理論貧乏的教師,是難以說服教育學生,更談不上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再次要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能力體現主要反映在課堂教學水平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以淵博的知識、認真的態(tài)度、優(yōu)秀的口才、適度的自我表現令學生嘆服,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聽課熱情和對教學內容的認同感,才能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滿意度,減少抱怨率;最后要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保持教師本人鮮明的人格魅力。一個具有較強人格魅力的教師往往可以提高學生對其所授課程的興趣,增強課程的感染力?!皭畚菁盀酢笔菍W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學生通過對教師的欣賞,不斷強化對課程和教學內容的認同。作為一名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有較為寬厚的知識基礎,善于旁征博引,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耐心的教學態(tài)度,有飽滿的講課熱情,有自然大方的教態(tài),善于運用形體語言,把理論講得生動、有趣,吸引學生,從而增強課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搞好宏觀指導,加大領導力度,遵循教育規(guī)律,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工作機制。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在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搞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意義重大,任重而道遠。中央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16號文件,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針對性和操作性,是新形勢下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綱領性文件。落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措施,重點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機制,努力營造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目前確實存在著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夠重視的現象,往往是“口頭上重視,行動上忽視”。突出表現是:課程定位低,資金經費不落實;師資編制不足,課時往往受到削減,等等。處于這樣一種不良好的輿論氛圍中,無疑加大了改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形象的難度。

第6篇

[關鍵詞]理工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師生互動

[作者簡介]侯繼虎(1974- ),男,江蘇淮安人,淮陰工學院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學。(江蘇 淮安 223003)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子課題“高校思想政治課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2JD710034)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30-0132-03

現代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參與雙向交往互動,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為目標的教育實踐活動過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工作長期以來備受國家和社會的關注,但當前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過于抽象,理論深刻,較為枯燥乏味,加之教育者常把自己定位在傳授者的身份上,習慣于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式,因此,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佳,這種現象在很多理工科院校中尤為突出。筆者擬結合自身多年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分析當工科院校部分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缺失原因,進而闡明當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的內涵及其價值,力圖探究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某些新思路和模式。

一、當工科院校部分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缺失

理工科院校的大學生是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大多思維嚴謹,工科基礎比較扎實,實踐能力也較強,但對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常表現出輕視的態(tài)度,課堂教學中開小差者比比皆是。筆者認為,產生此種反?,F象實與當前我國理工科院校的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缺失有密切的關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文基礎薄弱,知識面窄,表達能力差。理工科院校的許多大學生在學習目的上存在著明顯的實用主義傾向,對自己專業(yè)以外的知識和教育,尤其是那些與就業(yè)無關的人文知識缺乏興趣,常常把高校開設的人文課程看成是不必要的。這種功利的傾向造成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大學生人文基礎薄弱,知識面窄,表達能力差。如有些大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知之甚少,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相當缺乏,對藝術作品、音樂、美術的認識和理解幾乎是個盲點。

2.挫折承受能力低,心理素質差。一些高校的大學生挫折承受能力低,心理素質也很差。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疏導和合理解決,就會嚴重地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部分大學生會產生焦慮、強迫、神經衰弱、抑郁和情感危機等心理問題和障礙,久而久之會演變成心理和精神疾病。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疾病發(fā)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而精神疾病已成為阻礙大學生健康發(fā)展的主要問題。①

3.思想消極,人文精神缺失。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思想消極,難以抵御各種錯誤思想和不良文化的滲透和侵蝕,造成他們人文精神的缺失。有些大學生奉獻精神差,考慮個人利益多,自我中心的傾向明顯,毫不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對他人和社會的感情淡漠,還沒有實現向“社會人”的轉變。

當代我國理工科院校部分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缺失不僅關系到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和學習生活的正常進行,也直接影響到當工科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如何擺脫當前理工科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困境,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要改變以往理工科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步建立以師生互動為核心的新課堂教學模式,把師生互動的理念真正內化到課堂教學中去,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程教學活動中去,才能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而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二、理工科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是指發(fā)生在師生雙方間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響,它是一個鏈狀、循環(huán)的連續(xù)過程,也是師、生各自人際互動系統中的一種特殊和主要的形式?!皫熒印边@一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說自古就有,無論是中國古代孔子與弟子的座談,還是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在形式和內容上成為“師生互動”的先導?,F代研究表明,普通教師與專家教師在課堂教學方法上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后者更加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善于發(fā)現新問題,再及時解決新問題。②當前要在理工科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建立以師生互動為核心的新課堂教學模式,必須要做到:

第7篇

【關鍵詞】大學生 思政課 缺課

調查介紹及缺課情形

本次調查在問卷的內容設計上并未直接體現對學生缺課行為的調查,而是將學生的生活情況、生活習慣及缺課行為聯系起來進行調查。此外,我們也調查了學生的專業(yè)課缺課情況,之后針對大二、大三學生開展了“關于大學生生活與學習情況的調查研究”。本次受調查的學生共600人左右。

首先我們要了解思政課的缺課情形。問題“如有缺課,在下列課程里面,你經常缺的是 ”共有539人回復,回答“思想政治課”的占大多數,有329人,占比61%,其次是“英語課”,共101人,占比18.7%,而回答是“高數課”的只有57人,“專業(yè)課”的只有52人。很明顯,作為工科院校的學生,他們認為專業(yè)課、高數課比思政課重要,這反映了當前思政課面臨的先天困難。

對問題“對你所學思想政治課,你缺課的經歷是 ”,在調查的566人中,回答“沒有”的有153人,占比27%,回答“有一些”的有127人,“偶爾”的有248人,二者合計占比66%。可見超過半數的人有一些缺課的經歷,但絕大部分人是偶爾缺課,只有38人回答“經常缺課”,占比僅為6.7%?!皩δ闼鶎W專業(yè)課,你缺課的經歷是_”,在調查的530人當中,回答“沒有”的占138人,占比26%,“有一些”的有105人,“偶爾缺課”的有254人,合計占比68%,僅有33人選擇“經常缺課”。這種比例和思政課缺課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可見,盡管從前述調查來看,學生對專業(yè)課還是相對重視,但無論是思政課,還是專業(yè)課,大部分人仍免不了有一些缺課的情形,應該說這是大學生很難避免的。缺課成了高校大學生的一種普遍現象。

在“你認為是哪些課程占用了你較多的時間”的問題中,認為“專業(yè)課”的有409人,占比67%;“數學或英語課”的有101人,占比16.6%。過去很多人都認為思政課占用了學生較多的時間,但是在本次調查中,只有58名學生表示該門課程占用了較多時間,占比僅為9.5%,和選修課的人數(41人)差不多。

缺課行為中還有一種行為是“隱性缺課”,即人來了,心思沒放在課堂上。在問題“如果你覺得上課無趣,你經常會_”的回答中,443個受調查者中,有164人選擇“看別的書”,95人選擇“做其他作業(yè)”,“睡覺”的有98人,“聊天”的有46人,“玩手機或聽歌”的有40人。從對600余人的調查結果來看,選擇回答的有443人,占比約74%。

“你對任課教師點名查到的態(tài)度是_”,被調查的596名同學中持“歡迎”態(tài)度的有164人,“反對”的有96人,持“無所謂”態(tài)度的有336人。從中我們發(fā)現,實際上大部分學生對任課教師點名的行為并非持反對的態(tài)度。有的任課教師長期不點名甚至會引起學生的不滿。

關于缺課的原因

“對思政課,你缺課的原因有 ”的問題,回答的530人當中,認為“沒興趣”的有120人,占比22.6%;想自己看看書或做作業(yè)的有163人,占比30.8%;其他教師或輔導員有事找的有67人,占比12.6%;認為教師上課無趣的有62人,占比11.7%;其他原因的有118人,占比22.3%。對“專業(yè)課缺課的原因是 ”的調查中,在回答的557人中,反映教師上課無趣或聽不懂的人有168人,占比30%;想自己看看書或做作業(yè)的有114人,占比20.5%;其他教師或輔導員有事找的有78人,占比14%;其他原因的有143人,占比約25.7%;還有54人說是“起不來”。

在對思政課調查的530人當中,認為教師上課無趣的只占11.7%,比例大幅低于專業(yè)課教師的30%。在專業(yè)課上選擇自己看書或做作業(yè)的占20.5%,而在思想政治課上選擇看書或做作業(yè)的人數則明顯高了很多,占比30.8%,這反映出更多的學生還是不重視思政課。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教師或輔導員有事找”的選項上,二者比例大體一致。說明存在一些其他教師或輔導員在上課時間找學生的情況。

在問題“你看到周圍有人缺課時,你的態(tài)度是_”的回答中,560名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回答“也不想去”的有52人,認為還是堅持去上課的人數最多,有233人,占比41.6%,反映了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為缺課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認為“偶爾也缺下課”的有88人,回答“這是個人的自由”的有187人,占比33.4%,反映了相當的學生對缺課行為的默認態(tài)度。

對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調查,可能也能解釋部分學生缺課是一種固有的習慣。

能否從容地在食堂吃早餐在一定程度上能判斷學生能否早起并按時上課。通過對576名學生早餐就餐方式的調查得知,有265人回答是“食堂就餐”,占比46%,這部分同學應該說早上時間比較充裕,缺課率較低;157人回答是“從食堂帶走”,占比27.3%,顯示部分同學早餐比較匆忙,有遲到的危險;在“校內小賣部買早餐”的有80人,這部分人更是沒時間進食堂了。

對“你所在寢室把握時間的方式_”的調查主要是想了解學生是否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在回答的586人中,373人表示是“自己設鬧鈴”,占比63.7%,這表明六成多的學生學習時間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130人是“看室友的行動”,58人表示要“靠室友的鬧鈴”,這兩項合計占比32%,我們可以推斷出近三成的學生按時行動的自覺性較差,容易遲到或缺課。“你外出上課或自習經常是_”的問題主要是為了調查學生的學習習慣。一般來講,結伴出行的比例越大,則遵循正常的上課時間的比率也較大。在該項調查中,選擇單獨出行的有190人,單獨出行的人中,既有可能是提前進入教室的,也有可能是遲到的;與室友結伴出行的有315人,占調查總數605人中的52%。如果假定單獨出行的人中有一半是提前進入教室的,說明能遵循正常上課時間的人大體上有三分之二左右。這也與我們平時在教室的觀察結果相仿。

“課余時間,你經常在_”的問題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地點以推測其學習狀態(tài)。一般來講,學習狀態(tài)好的傾向于在圖書館、教室自習。在調查的622人中,選擇在寢室的竟有357人,占比57%;而在圖書館的則只有150人,占比24%。在接受調查的591名學生中,有437名學生表示有手提或臺式電腦,占比74%。電腦的使用與缺課率也是有一定關系的。在“入學以來你所報的校外輔導班有_”的調查中,有595位學生都有過校外培訓的經歷,其中,進行計算機培訓的有209人,占比35%,上駕校的有166人,占比28%。這說明,校外培訓越來越成為導致學生缺課的一個因素。

“對于缺課,你持什么態(tài)度?”,在接受調查的582人中,有290人認為“因為個人事情,不可避免要缺一些課”,認為“偶爾翹課也可以”的人,也高達168人,二者合計占比78.7%??梢?,自主性意識的增強以及個人學習、生活情況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很容易導致大學生缺課。

結論

大學生思政課缺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對此門課程不夠重視導致的,與學習興趣沒有很大關系。通過與專業(yè)課的對比調查發(fā)現,學生對專業(yè)課還是相對重視,但無論是思政課,還是專業(yè)課,60%以上的人仍免不了有一些缺課的情形。在缺課的學生里面,經常性缺課的人很少,在7%以下。另外,隱性缺課的情況較為普遍。缺課的原因里面,對思政課沒興趣的學生只占20%左右。學生的生活習慣、行動自主性也影響了學生的到課率。

參考文獻:

[1]王羚酈、李明希、林小樺:《大學生逃課現象淺析》,《高教論壇》2008年第4期。

[2]王鳳鳳:《大學生逃課的原因及對策分析》,《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