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歷史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范文

時間:2023-09-26 17:28:39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歷史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初中歷史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第1篇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法 技巧

歷史學作為一門鏈接過去、現(xiàn)實與未來的綜合性學科,它的發(fā)展實際上是人類社會軌跡在人們觀念形態(tài)和知識體系中的反映。初中歷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傳授基礎歷史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歷史的學習可擴大學生的視野,對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每一節(jié)歷史課都有一個知識體系,確定教學中心是收獲教學效果的前提。教學的原動力在于學,因此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在于點撥學生,指引方向。在學生思維出現(xiàn)偏差的時候,糾正和指出錯誤的地方,帶領學生自主地從聯(lián)系和互動中去構建知識。

一、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歷史課堂教學,往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談話法、圖解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至于在歷史教學中到底運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關鍵在于老師。老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知識累積程度,自己的學術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學校的教學條件等因素,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法組合,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在此介紹幾種重要的歷史教學方法。

1.講述法。此方法有利于學生了解歷史的過程和內容,適于向學生傳授新知識,也適于復習鞏固舊知識??煞譃閿⑹?、描述和概述三種具體方法。

運用敘述時史實要確鑿。教師所述史實,應來自可靠的史料,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表象。敘述要具體生動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使學生如親臨其境,感受歷史真實場面。

描述法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自然的領悟有關的歷史結論。如講《》這節(jié)課時,著力描述譚嗣同拒絕出走、慷慨就義的壯烈情景,把譚嗣同這位維新志士的光輝形象深深銘刻在學生心中,使學生受到強烈感染,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對于教材中較為次要但又必須講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以便勾勒出歷史的全貌和線索。

2.講解法。講解歷史上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法令條約和科技文化等內容。講解的具體方法主要有釋義說明、舉例論證、分析綜合、比較、對比。

3.談話法。是師生雙方以談話或問答的形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識,還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4.圖示法??煽旖莸叵驅W生展示或提供完整的知識結構,調動學生的感官,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同時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法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方法。

5.討論法。討論中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等等。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最后通過具體史實向學生闡明正確觀點。

6.各種歷史教學方法的選用。俗話說:“教無定法?!蹦軌虬褟碗s深奧的歷史知識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呈現(xiàn)出來,這類教師用講述法教學可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初中歷史教學技巧

教學技巧的運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參觀教學。結合本地區(qū)有利條件,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

2.演講活動。結合所學知識舉辦演講活動,開展“人人學歷史,講歷史”的演講活動。

3.知識競賽。例如,可以舉辦歷史科學改正錯別字比賽、時期歷史知識競賽……

4.課外寫作。指導學生做課外閱讀札記、知識卡片,撰寫歷史小論文,開展歷史小論文征文比賽。

5.辦歷史手抄報。各班建立歷史手抄報興趣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可以進行評比,各班同學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三、結語

初中歷史教育不容忽視,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技巧,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們都需要不斷的通過試驗和實踐來充實總結,以求教會學生掌握更有效的學習方法。

盡管歷史的事實是唯一的,但歷史的結論卻可以是多元的。歷史教師把有效的信息傳授給學生,學生具備了能力,就會化解成認知,進而升華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對歷史的認識是稚嫩的,他們對教學中心的理解也許與我們預設的那個教學中心不完全一致,但這很好,說明學生“加工”了老師的知識,產生了自己的思想,對此,我們應該小心呵護,靜心傾聽,并給予鼓勵。

參考文獻

第2篇

一、圖表學習法

圖表學習法,即通過由文字、線條、箭頭等構成的圖表,使知識形成結構、體系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圖表相較于文字而言更直觀形象、簡單明了。在學習歷史事件時,對于其發(fā)生背景,可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分析,也可以從國際和國內、根本和直接等角度進行分析。如下表:

二、講故事法

歷史課本內容豐富多彩,其中很多故事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這樣,可以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fā)學習興趣,了解相關歷史知識,拓展視野,提高語言表述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演相關角色,可以使學生對歷史產生親切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如學習“英國君主立憲制”時,可以讓學生扮演首相、國王和議員,理清各自的職責和相互關系;在學習“雅典民主政治”時,可讓學生假設自己是當時的一名公民,分析自己必須具備的條件、享有的權利等,體會雅典民主政治的進步性與局限性。

四、記筆記法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庇浌P記可以深化學習內容,理清思路,加深記憶。歷史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善于記筆記,他們總是一邊聽課一邊記筆記。因此,歷史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記筆記的良好習慣。記筆記不能一記了事,課下還應對照課本認真整理筆記內容,直到全部弄懂為止,并經常翻看復習,溫故知新。

五、提問法

學習過程就是一個對新知識認知的過程。學生通過認真聽課、認真溫習、認真做作業(yè),許多知識點已熟記在心,但還會有一些難點仍未解決。這就要求學生不恥下問、善于提問,在提問中去掉自己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

六、閱讀課本法

要學好歷史,就要會快速、科學地閱讀課本,取得學習歷史的主動權。做到這一點,學生就能學得輕松自如,并逐漸掌握閱讀技巧。因此,歷史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使學生明白什么內容須詳讀精恩,什么內容可粗看了解,什么問題要邊讀邊想,什么問題要讀后再想,并設計有層次性、有針對性的問題,以疑激學、以疑促學。長此以往,學生不僅會合理利用、科學分配課堂時間,還能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日后自學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階級分析法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在分析某一歷史人物的本質、意圖,分析某一歷史事件的本質時,要先確定其階級立場,看清其反映、維護的階級利益,再給其定性。在利用階級分析法學習歷史時需注意以下兩點:第一,不能被表象所迷惑;第二,不能教條化。歷史是發(fā)展的,人是會變化的,因此在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八、跨學科學習法

第3篇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技巧

一、前言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現(xiàn)在的歷史教科書中語言簡潔、內容豐富,有時較多的內容形式還是以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故事為教育題材,所以,有的教師會認為初中的歷史教學內容相對比較“好教”,而且也認為學生對歷史產生“好學”的心理。但每次的考試成績多數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歷史老師沒有清楚地掌握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沒有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好課堂上的45分鐘,主要原因還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并不很理想,仍然需要教師對教學技巧進行改進。所以,需要教師們積極地探尋初中的歷史教學方法技巧,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運用靈活的多媒體技術與多種教學方式,給學生們再現(xiàn)豐富的歷史教學內容,感染學生,使課堂教學更加主題鮮明、生動活潑,直接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針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總結,并對照這些問題作出相應的改善方案。

二、形象性與情感性特點的突出

初中的教學需要教師面對的是一群12~16歲的青少年。教師授課時應該緊緊地抓住這些青少年喜歡在歷史課堂上聽并記那些形象性較強人物的事跡和故事這一特點,因勢利導。講歷史事件基礎的任務就是把簡單且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并具體的場面,再現(xiàn)給學生。同時,還要求教師要盡量去渲染歷史背景后再去講這個時期的歷史人物,還要講得有聲有色。這樣就會突出人物的鮮明性且富有特色,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栩栩如生。例如:在初中歷史教學講“”這段歷史時,就可以以豐富的語言,再現(xiàn)當時的場景,讓學生們感受到侵略者的罪行,描述可以這樣寫:“……殘酷的侵略者點燃焚燒圓明園的大火一直持續(xù)了3天3夜。整個北京都被籠罩在了久久不能飄散、長達50多公里的黑色的云團里。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的藝術杰作是中國歷史上最精美且最宏偉的皇家園林。這座皇家園林就這樣被這群野蠻的侵略者就給燒毀了。大大小小的灰星飄滿了所有的大街小巷,一片天昏地暗的場景,就像是發(fā)生了日食一樣?!边@樣的描述有對具體情景的描寫,也有對無比精美的圓明園被侵略者燒毀的惋惜,更有對他們這些強盜的野蠻行徑的控訴。給歷史以這樣有聲有色的敘述,學生一定會受到強烈的感染,學習的氣氛自然也會變得濃厚。

三、講清發(fā)展、注重關聯(lián)、理清條理、突出結構

現(xiàn)實的過去是歷史,歷史的發(fā)展是現(xiàn)實。在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該在講清了塊狀的知識點外,還要注意橫向或縱向的聯(lián)系,突出結構,注重關聯(lián)性,講出發(fā)展來。所謂的關聯(lián),應該具備三個方面的內容:(1)歷史與現(xiàn)實的關聯(lián);(2)一堂歷史課的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3)兩堂歷史課之間的關聯(lián)。現(xiàn)在古今中外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國內外重大新聞等,都可以選作聯(lián)系課文的好素材。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這章歷史內容,課文中首次提到用于戰(zhàn)爭時笨拙的坦克、簡陋的飛機和遠程大炮等非熟悉的軍用武器,在目前的教學中就可以聯(lián)系到現(xiàn)在先進的水陸兩用的坦克、隱形飛機以及海灣戰(zhàn)爭中的“愛國者”和“飛毛腿”導彈等武器。教師再對其略加講解,學生即可非常有興趣地了解武器發(fā)展的粗略歷史,懂得現(xiàn)代科技技術的巨大進步會給未來的戰(zhàn)爭帶來怎樣的殘酷性。再例如講“明治維新”這一章時,可從日本在隋唐時期向中國學習,然后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的歷史,以及日本向西方學習而獲得巨大社會進步的歷史事實,通過這些歷史讓同學們學會聯(lián)系歷史內容,并做出歸納總結。認識到:一個民族的發(fā)展與進步,不僅要有一定的歷史條件,還需要有開放性的胸懷,主動學習他國一切有利于本國發(fā)展的先進東西,認識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重要意義,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目前我國努力實施“改革開放”的認識。這樣聯(lián)系的學習方法,不僅拉近了歷史和現(xiàn)實的距離,還能讓學生們聽來非常有興趣,易于接受,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思想覺悟也相應地隨之提高。

四、結語

歷史的教育教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具體到初中的歷史教育,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無論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接受效率還是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技巧,都是教學者在教學道路上需要探求的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們都需要經過反反復復地試驗和再實踐去提升他們自己的內涵,以便達到在傳授學生知識時能夠更為有效地進行學習的目的。雖然歷史的史實是不變的、唯一的,但是對歷史的結論分析卻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將精力放在把有效并且正確的信息傳授給學生方面。當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自己分析等應有的能力時,就會把這些看似唯一的歷史結果升華成認知,而有了屬于自己分析出來的多方面內容,進而增加情感態(tài)度的價值觀。其實,多數的初中學生在認知歷史的方面較為遲鈍或可以說還是稚嫩的,他們對于教學內容的中心理解和教師預設的教學中心思想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這其實并不是一個不好的信息,這有力地表現(xiàn)了這些學生已經“發(fā)酵”了老師授予的知識,同時還產生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想法,對此,教師們應該加倍呵護,耐心傾聽他們的見解,并給予鼓勵。

參考文獻:

[1]王玉玲.中學歷史教學基本技巧的拾綴[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1,5(11):47-48.

[2]曾焰.淺談初中歷史開卷考試形式下的教學技巧[J].華章,2012,8(16):122-124.

第4篇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習

引 言

素質教育與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區(qū)別在于,素質教育更加看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強調學生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1]。但是就當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仍然較為單一,學生的學習也較為被動,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十分不利。因此,本文就應該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歷史進行簡要的探討。

一、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必要的知識,還要指導學生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高。尤其對于初中歷史學科而言,歷史學科涉及的知識較為廣泛,從時間上可以分為遠古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現(xiàn)代史,而從橫向來看又可以分為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大類,在內容維度上又包括政治、歷史、經濟、文化、科學等方面的內容[2]。因此,對于初中生而言,要學好初中歷史學科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我的主觀能動性,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

第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要重視預習的重要性。在過去的歷史教學中,教師也要求學生進行必要的預習,以便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事實上學生只是提前將課本內容了解一下,因此學習效果依然無法提高。要正確掌握預習的方法還要求學生能夠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有關材料和數據的查閱,并且對文章結構進行整合,對于不懂的問題要做好標記,課堂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習重點,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3];第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短期或者長期的學習計劃,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地監(jiān)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學生要學會主動思考

在課堂學習中,學生應該要學會主動思考,這樣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在過去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只知道對照課本進行知識的傳授和講解,而學生也被動地接受和記憶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地主動思考的習慣,導致學生的學習較為枯燥,趣味性較弱,因此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帶著問題去上課,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4]。例如,在剛開始上課的五分鐘內,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即讓學生將本節(jié)課中想要提出的問題列出來,課堂即將結束時再進行自我回答。當然,為了避免學生給自己提出簡單的問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提問,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集中注意力,并且充分語用自己的大腦思維進行主動學習,有助于提高的聽課效率和學習效率。

三、學生要掌握必要的記憶技能

初中歷史教學中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生進行記憶,其中包括年份的記憶、事項的以及各種條約內容的記憶等。要將這些內容完全背誦下來或者記憶下來是很困難的,因此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必要的記憶技巧,以便提高憶的效果。記憶的基礎是理解,只有當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性記憶時,學生才能夠對知識記憶得更加深刻。從知識的記憶策略來看,學生可以采用的記憶策略包括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以及資源管理策略等,如做筆記、列提綱、列圖表等,這些對于加強學生的記憶均有著明顯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效果,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提示,讓學生在課堂可以做筆記或者進行理解式記憶,以幫助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好二級乙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在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新時期要想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必須要求教師能夠從自身方面著手,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夠在課堂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個人魅力等進行合理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外也需要進行相應地學習,不斷實現(xiàn)自我專業(yè)素質的提高,學習并掌握多種教學技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規(guī)律,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初中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在情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素質教育下全面發(fā)展的人才[5]。例如,在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為學生講述歷史人物的先進事跡,還可以啟發(fā)學生向歷史人物學習,以便促進學生在價值觀和思想觀方面的發(fā)展,為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奠定思想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學科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歷史科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較為落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較為薄弱,因此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限制了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初中歷史學習效率必須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也要求教師能夠不斷提升自我素質,從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出發(fā)進行教學,實現(xiàn)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昌白.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應用[J].求知導刊,2015,23:67-68.

[2]魯德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85-86.

[3]毛良明.探析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38.

第5篇

關鍵詞:新課改;歷史教學;問題;對策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歷史的教學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改實施之前為了最大程度的適應考試的要求,歷史課上主要是老師講解,學生則是一個個的聽眾,而新課改則要求將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xiàn)老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因此新的形勢下,初中歷史老師應該尋求歷史教學的新方法,最大程度達到新課改的要求。

一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歷史的教學內容。新的課程標準出爐以后,初中歷史的傳統(tǒng)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除了要傳授學生基礎的歷史知識、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答題技巧以外,必須加入一些新的教學內容與之有機結合,以達到更好的歷史教學效果。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教師備課。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的備課環(huán)節(jié)對初中歷史教學來說起著關鍵性的重要作用。歷史教師在授課之前做足授課準備、精心的計劃和組織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在上課時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認真聽取教學內容,有效地減少了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時間,騰出更多的時間給教師更加深入的講解歷史知識,可以明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然而從近段時間以來的有關調查和研究來看,大多歷史教師對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把握的程度還遠遠不夠,教學思想仍停留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育觀念當中,還不能適應新課標所提出的各種新的具體要求,對于課前備課之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還不夠重視和用心,對教學內容的精心準備極度缺乏。

(三)學生對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歷史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性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同樣重要的,二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在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發(fā)揮了主導性的作用,還發(fā)揮著主體性的作用,大多數

的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占據了近乎整堂課的教學時間進行歷史知識講解,學生失去了主體性地位,成為了被強行灌輸歷史知識的客體,在課堂上沒有自我思考的時間,聽完就算,就算是教師安排了時間進行討論和思考,也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實際作用。

二 激發(fā)學生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

不論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忽略興趣的重要作用,而對于比較好動的初中生來說,其重要性更是不能否認的。因為初中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很難集中,所以調

動起他們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對于將來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xiàn)如今的學生所面臨的社會知識比以往要豐富得多,這就必然導致他們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學習上,所以如何能夠調動起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才是重中之重。

(一)抓住契機,合理調動。其實任何知識的學習過程都是提出疑問,并最終解決疑問的過程。因此,歷史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上不失時機地提出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回答參與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接著可以讓學生回答的最終結果如何。當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出失敗后,可以追加這次改革為什么會這么快地遭到失敗,學生的積極性已經基本上被調動起來了,這時候我們要抓住契機,讓學生們討論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參與之下大家總結出了運動失敗的原因是由于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過于懦弱,力量薄弱,以及反對派的圍追阻擾等等。通過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喚起了他們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點燃了他們學習的激情,最終培養(yǎng)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二)引入歷史故事,引發(fā)興趣。從人們一貫的思想認知來看,歷史不過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發(fā)生了某一事件。大多時候由于考試的需要,我們都要求自己的學生按照特定的條條框框機械地記憶這些歷史事件,這樣的結果就是磨滅了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其實,歷史作為一門學科并不是索然無味的,只是被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任何一個歷史事件的發(fā)生都是有它的客觀原因的,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具體情節(jié)也在不停地變化著,人物在歷史事件中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因此,初中歷史老師可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插入一些代表性的歷史事件中的小故事作為課堂的小插曲,喚起學生對于歷史的求知欲,還能適當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體的創(chuàng)新意識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涵蓋政治、經濟、自然、科學、文學等領域,在進行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和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推進,要加強初中歷史創(chuàng)新教學。利用歷史課堂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首先,應該在課堂上樹立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人格。歷史地課堂,教師應該對于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和信賴,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的機會,只有學生大膽的質疑,大膽的提問,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才能夠使得學生消化和吸收歷史課堂的知識,從而推動學生的對于歷史的充分認識,促進自身的人文素質的提高。另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堅強意志,創(chuàng)新是一個社會的普遍行為,但是,知

識的創(chuàng)新是非常困難的,在求知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有堅韌的意志和精神,才能夠不斷的收獲創(chuàng)新帶來的成果。在歷史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只有充分的學習和借鑒歷史,以歷史為基礎,不斷的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應當以科學的思想觀念為指導,立足于教學現(xiàn)狀,運用發(fā)展和辯證的眼光去探知目前及預測未來即將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運用各種資源和手段,不斷地完善和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作為湖南地區(qū)的教育工作者,更應當有機結合本地的歷史信息和其他資源。

參考文獻:

[1] 張劍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新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6.

[2] 饒燕.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5.

第6篇

作為在教學第一線的初中歷史教師,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慮這些問題是必須的,也是很實現(xiàn)的。特別是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可以說是老師們經常要思考的問題。但這些又都涉及到有關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問題不僅僅是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技術性、技巧性的問題,而且體現(xiàn)了深層次的教學理念問題。 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我們換一種角度來思考教的問題。這就是要把教師職業(yè)這一角色,放在社會發(fā)展與人才培養(yǎng)的大視野中來定位,從而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轉到注重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具體地說,就是把學生的學習放在首位。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據社會長遠發(fā)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初中歷史教學,雖然涉及的是歷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這是因為通過歷史教學,既可以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了解人類的過去;又能夠促進學生歷史學科能力的發(fā)展和歷史意識的生成,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使學生學會以全面、客觀、辨證、發(fā)展的眼光來認識人類社會。 在素質教育觀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歷史教學的很多領域,諸如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評估、教師培訓等等,每一個領域都可能會制約教學實際的創(chuàng)新。歷史學作為一門鏈接過去、現(xiàn)實與未來的綜合性學科,它的發(fā)展實際上是人類社會軌跡在人們觀念形態(tài)和知識體系中的反映。初中歷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傳授基礎歷史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歷史的學習可擴大學生的視野,對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的原動力在于學,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地方點撥學生,指引方向;在學生思維出現(xiàn)偏差的時候,指出錯誤的地方并指導學生糾正,帶領學生自主地從聯(lián)系和互動中去構建知識體系。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做一簡要論述。

1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聽,導致大部分初中學生都不愿意參與到歷史課的課堂活動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要巧妙構思每一堂課的過程,用心營造輕松愉快的氣氛,設計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等,以點燃學生的熱情。比如,教師在課堂的開頭講述一個離奇的歷史故事(如講到三國歷史的時候,可以講講“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關公刮骨療傷”等精彩故事),以故事開頭可以一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除了講故事,教師還可以說一段深刻的體驗、出示一幅有趣的漫畫、引用一首別致的詩句或者一則精彩報道等,從而有的放矢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初中歷史教師一定要設計多種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2準確講述

此方法有利于學生了解歷史的過程和內容,適于向學生傳授新知識,也適于復習鞏固舊知識。可分為敘述、描述和概述三種具體方法。 運用敘述時史實要確鑿。教師所述史實,應來自可靠的史料,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表象。敘述要具體、生動、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使學生如親臨其境,感受歷史真實場面。 描述法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使之自然地領悟有關的歷史結論。如講《》這節(jié)課時,著力描述譚嗣同拒絕出走、慷慨就義的壯烈情景,把譚嗣同這位維新志士的光輝形象深深銘刻在學生心中,使學生受到強烈感染,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對于教材中較為次要但又必須講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以便勾勒出歷史的全貌和線索。

3加強思維訓練

歷史學習不應該是促成思想固化的過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講,歷史本身和歷史學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種僵化的模式中。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需要發(fā)散式的思維、復合式的思維,需要廣闊的、全面的、客觀的、辨證的、變化的、發(fā)展的視野,尤其是對歷史上因果關系的思考,是對人的思維水平的檢驗。學生學習歷史,像學習數學一樣,也是思維的訓練和強化,是思考的過程,是獲得思維成就的經歷,是積累經驗的機會。所以,任何教學方法都要以激話、調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為主,促動學生歷史思維的活躍發(fā)展。

4加大史料運用

人們認識歷史的前提是獲取承載歷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獲取史料的過程也是掌握歷史學習方法的過程。在對歷史信息進行處理時,如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儲存,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學習歷史的本來意義,甚至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對學歷史感到厭倦。所以,要改變歷史學習是對現(xiàn)成知識的記憶這種傳統(tǒng)的模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要使學習的過程與結果得以統(tǒng)一,而不是分離。我們提倡把學習歷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認識歷史,這就要訓練學生去掌握和理解歷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過對史料的匯集、整理、辨析、推論,把史料作為證據,用以解決歷史的問題。所以,歷史教學方法的運用,是離不開對史料的運用的,尤其是學生對史料的運用。

5運用語言與情感創(chuàng)設氛圍

在歷史課堂教學這個教學大 “舞臺”上,歷史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與學生(演員)共演一臺戲。教師的功夫在于教師的教學藝術,為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活躍,意境生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沐浴在情感藝術的享受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教學語言的隨意性與教學語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重視語言的魅力,重視語言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

第7篇

我們在進行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課題調研時發(fā)現(xiàn),高一新生在常規(guī)文化課閉卷考試中歷史成績偏低,且種種因素導致班內學生的成績反差較大――百分卷答卷中,80分以上的學生只占學生總數的1%左右,30分以下的學生卻占到學生總數的37%左右。

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

我們課題組多次對此進行研討,認為解決問題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抓好課程標準的銜接?!度罩屏x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分別是進行初、高中歷史教育的國家標準,分別對課程性質、課程標準、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作了闡述和規(guī)定。二者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歷史教師要認真地對照這兩個標準進行研究。從課程標準的角度對于初高中歷史的要求有了全局把握后,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順利銜接就成為可能。

二是抓好教材的銜接。初高中歷史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歷史教學用書,是初高中歷史課程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初高中新教材,不僅體例不同,而且在內容上也有很大的區(qū)別。根據國家教材編寫“一標多本”的政策,每一省份或者市區(qū)選擇的教材可以各不相同。河南省同時選用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有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出版社和北師大出版社四個版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也有多種版本。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選用的初中歷史教科書和高中歷史教科書不是出于同一家出版社――我們南陽一帶初中普遍選用中華書局等版本。在編排體例上,初中教材基本是按照從古到今的時間順序編排,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分開;高中教材則是按照專題性質,古今中外的歷史排在一起,共三冊書(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史)為必修教材,另外六冊書為選修教材。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做好教材銜接工作。例如,針對初中教科書沒有涉及或講述較少的內容,教師可以進行必要的材料補充;針對教科書不同或相似的觀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多角度解讀,從而使知識的重點、難點在課堂上進一步得到落實和解決,使課堂真正做到高效。

三是抓好教學方法的銜接。與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自我意識、自我評價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意識都較強,并已具有相對較強的價值判斷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也明顯增強。針對高中生這些特點,高中歷史教學設計也要隨之發(fā)生變化。高中歷史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式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為此我校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實施具有我校特色的“學議導練高效課堂模式”,真正做到“以生為本”,解放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從而有效改變了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法,歷史教學不再僅僅只是關注知識的傳遞,而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收集資料、課堂模擬等活動,讓學生能夠做到主動參與、積極探求、體驗歷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