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歷史活動課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9-08 17:00:30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歷史活動課教學設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初中歷史活動課教學設計

第1篇

一、歷史活動課的類型

《歷史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提出:“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遍_展歷史活動課,應該根據(jù)本地本校特點、活動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選擇適當?shù)姆绞竭M行。依據(jù)活動內(nèi)容對歷史活動課類型劃分如下:

研討交流類??梢哉驹诋敶说慕嵌葘v史人物、事件評頭論足;也可以模擬歷史情境,讓學生置身于古代的場景,對當時的歷史現(xiàn)象站在不同的階層、民族或國家的立場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演講表演類。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讓學生上臺演講、講歷史故事、進行某一個歷史專題的講座或表演歷史小品、歷史情景劇等。例如,以“新疆、、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為題舉行演講會。

競賽闖關類。例如,設計“春秋戰(zhàn)國歷史典故大闖關”活動,師生將有關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成語、典故設計為各類題目,學生分成幾組,通過必答、搶答方式輪番闖關。這類活動能讓學生運用并復習鞏固課堂上學習過的歷史知識,開闊歷史知識領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其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觀摩鑒賞類。主要是利用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組織學生觀看并討論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考察歷史遺址和鑒賞歷史文物,等等。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認同感,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

訪談調研類。讓學生走出課堂,深入家庭、社區(qū)乃至城市。如學生可調查自己的祖輩、父輩在與自己同齡時衣、食、住、行的情況,寫出報告,從中體會到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的巨變,以及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等,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多樣性的認識和理解。

編輯撰寫類。包括編寫歷史小故事、歷史小論文、舉辦小型歷史專題展覽,等等,如編寫二戰(zhàn)期間的著名戰(zhàn)役等。

模擬體驗類。此類活動要求學生在一個特設的歷史時空里,以假定的身份,去嘗試著解決具體歷史情景下的“實際”問題。如“假若你是一個漢代商人,從長安出發(fā),西去做生意,你將如何在絲綢之路上做買賣?沿途會有哪些見聞?”。

制作展示類。主要是讓學生動手仿制歷史文物,如古代錢幣、兵器等,或展示自己的一些收藏品,同時要求學生加以考證說明,全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技能。

總之,歷史活動課教學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我們應該在“減負增效、科學有趣、量力而行、靈活機動”原則指導下,勤于探索與實踐,使歷史活動課教學不斷得以優(yōu)化。

二、歷史活動課的設計原則

歷史活動課是歷史學科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彌補了歷史學科課程功能的不足,使學生鞏固、深化、驗證了所學的學科知識,并將直接經(jīng)驗的獲得和間接知識的學習聯(lián)系起來,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要體現(xiàn)出以下幾個原則:

歷史性?;顒诱n應充分發(fā)揮學生思維的作用,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歷史“鏡頭”,但也不能隨意刪減史實、增添不存在的歷史,這就要求活動課方案的設計必須體現(xiàn)歷史性。

自主性?!矫鎻娬{應是全員參與。另一方面強調在設計歷史活動課方案時,要注重反映學生強烈的參與、自主選擇與主動投入意識,著意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實踐性?;顒诱n有的時候需要教師講授,但更多的是學生親自進行實踐,參加或接觸學科實踐、社會實踐,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在實際中直接或間接地汲取新知識,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

多樣性。歷史學科的內(nèi)容上下幾千年,包括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給歷史活動課的開展提供了廣泛的題材和多樣的形式。

開放性。一是活動課的時間與空間的開放,活動不限制在一節(jié)課或學校之內(nèi),而要向課外、校外開放;二是活動的內(nèi)容開放,盡量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余地;三是活動過程的開放,每次活動之后的活動延伸就是新的活動的開始。

三、歷史活動課的教學要求

歷史是已經(jīng)消失的過去,要讓學生認識那些發(fā)生在遙遠年代的人物和事件,需要一種跨越時空的想象和理解。讓學生活動的本身就是促使學生去體驗,在活動與體驗中去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追根溯源,將過去的歷史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因此活動課教學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要做到主題明確?;顒诱n是眾多教學組織形式中的一種,對它的使用需要重點考慮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育對象。只有主題明確,才能使歷史課外活動具有感召力、吸引力,從而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

要注意學生的參與性。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的活動能力雖然有差別,但是活動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各類學生都有所收獲。歷史活動課必須選擇“大眾化”的題材和形式,在活動中盡可能創(chuàng)設人人都能參與活動的機會,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

要進行有效的指導。歷史活動課不但要突出學生的活動,還需要折射出教師的科學設計、適時點撥、統(tǒng)攬全局,以及把活動不斷引向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教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指導,但是不可包辦代替。

要做到多鼓勵學生。教師要經(jīng)常用鼓勵和贊美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不要排斥學生的失敗和錯誤,要引導學生從錯誤中學習,從失敗中獲得經(jīng)驗,從而形成師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學民主的活動課堂。

第2篇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活動;途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逐漸轉變。經(jīng)過不斷總結,教師發(fā)現(xiàn)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有利于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歷史,感悟歷史,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歷史素養(yǎng)。

一、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的意義

初中歷史教學活動是以教學課堂為媒體,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探究為基本特征的教學形式。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以教學活動促進教學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是為了讓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給學生帶來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以及自主性。

二、初中歷史教學活動開展的有效途徑

1.確定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題

在活動開展之前教師應該確認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題,這是必要的準備工作。在中學歷史教學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并根據(jù)各個教學目標的性質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所以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意見。教師和初中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也可以提高課堂質量。在歷史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在課堂上應該開展怎樣的活動還有怎樣開展活動。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前也有所準備。教師在課上準備開展的教學活動主題也應該同初中歷史課本密切結合起來,同歷史的實際相結合,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去。例如,在講授“中國古文化發(fā)展”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古代生活圖片或者生活環(huán)境來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2.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新教材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結合史實、真實的圖片來增加歷史課的真實性。因此教學都是以人為本,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要像教材一樣貼近學生。形象性和生動性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要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后的探究與活動及每一單元的活動課設計,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華夏之祖”,可以讓學生通過收集、選擇古代神話故事素材來講述神話故事,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險的勞動、正直無私、為廣大人民謀福利的高貴品質。實踐證明,教師只要善用教材內(nèi)容進行歷史知識拓展,根據(jù)學生本身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就能開發(fā)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能力。

3.抓住歷史活動的特征

歷史課堂活動有幾個基本特征,只要抓住這幾個特征才能使學生學到更多歷史知識,要想掌握它首先要了解它。一是歷史性。初中歷史活動的主題,一般都是與歷史史實相關,因為歷史知識要結合歷史事件,因而歷史活動應當與教材相結合。初中歷史活動課的主題均取自于初中歷史教材,活動課的內(nèi)容都與一個歷史事件或是某個階段的歷史特征有關系。綜合以上可以知道,初中歷史活動課具有歷史性特征。二是多元性。初中歷史主要分為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兩大部分,在歷史課本上,我們也能看出初中歷史是一門多元化的學科,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知識。三是興趣性。初中歷史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最大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對初中歷史學習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歷史的學習而言,歷史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增加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濃厚興趣,使其在歷史的學習上有極大的動力。所以在活動中教師要牢牢吸引學生的興趣。四是自主性。歷史活動應反映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自主選擇與主動投入,著重自我顯示聰明才智,因此,教師應讓學生成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學習歷史知識。

4.歷史活動要與歷史知識相結合

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完成教學目標,還要求教師還原歷史,這是對歷史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為了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對歷史史實產(chǎn)生真實的情感反應,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教學語言進行正確使用,即無論是在課程導入還是在對主要和重點知識的傳授過程中都要通過自己的語言來為學生描述歷史史實,讓學生覺得歷史知識貼近生活,形成輕松無壓力的氛圍。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述我國時期的歷史時,教師在尊重歷史史實的基礎上,為學生列舉戰(zhàn)爭時期各個事件、戰(zhàn)役,并以此來形成一個詳細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事年表”,同時以“年表”為基礎通過語言進行富有感染力和帶入感的描述,從而使學生這個主體融入教師授課過程中所建構的歷史大環(huán)境,從而對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學生也能根據(jù)教師所講的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

5.關注學生個體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沒有被動方一說,因此,教師要在過程中時刻對學生的各種反應進行關注,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方法,根據(jù)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表現(xiàn)進行學習方法的調整。學生既是整體又是一個個個體。因而在傳授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班級學習進度,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好歷史,更好地為學生歷史知識的傳授和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服務。與此同時,不同的學生又是各個不同的個體,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人具有差異性。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要尊重學生的班級主體對學科的感受,又要關注各個學生個體對學科的接受能力。教師要時時刻刻以人為中心,為學生服務??偠灾?,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是一種學習歷史的好辦法。歷史活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以及提高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都具有一定的意義。歷史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歷史學習中來。歷史活動讓學生能得到感情的釋放當然能更好地學習歷史。學生也要思考一下這樣的活動課對于自身的影響。只有這樣,歷史活動課才會開展得更加有意義。

作者:顏清忠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六中學

參考文獻:

第3篇

一、構建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層次理論

1. 感知教學層次理論

這一教學理論以體驗、觀察、操作和感知為特點。以《梯形》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切實把握住梯形的概念和性質,可以通過設計一個需要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這一實踐中對梯形進行觀察和度量,在具體的折疊過程中感知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點以及各種梯形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這樣一種直接感官的教學實踐,可以將教學的內(nèi)容形象化,并且能夠將學生的手、腦、口等器官全面調動起來,讓學生從梯形形成之初認識梯形特征,有利于學生對于梯形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并建立起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

2. 思維激發(fā)層次理論

作為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第二維度理論,思維激發(fā)理論以討論、交流、探究、推理和歸納為特點。承接上一例子,學生在實踐活動之后依然會存在諸多的疑問,這就需要教師設計一個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交流中自主解決疑問,之后,由老師趁勢導入課本理論,讓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進步。這一理論層次在引導訓練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推理歸納、數(shù)學說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當然,思維活動是以原有認知為基礎的。第二層次理論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必須建立在第一理論層次的設計之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讓思維激發(fā)層次理論成為新課標要求下的有效教學方式。

3. 情感體驗層次理論

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其價值觀的形成是學生對于課堂活動中某一具體現(xiàn)象的主觀看法。因此,老師要對學生情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走出情感誤區(qū),以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和熱愛學習的精神。

二、數(shù)學課堂活動設計的有效實踐策略

1. 情景教學

初中學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思考性,并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數(shù)學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特點,構建恰當?shù)臄?shù)學情景,這種情景既可以是課堂模擬教材例題的情景為形式,又可以以老師帶隊深入自然、親身探討為形式,當然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這一技術手段為學生再現(xiàn)原理推到的當時情景,讓學生在自我參與中感受到數(shù)學來自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的根本性特征。此外,老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以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以此為基礎讓學生結合課本理論,提出新的數(shù)學問題,之后由老師帶隊、小組討論的方式,修正問題的缺陷。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數(shù)學成績,還能讓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傊?,情景教學是數(shù)學課堂活動設計中的重要方法,這一方法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學生自主求知的學習習慣,不斷推動學生的學習進步。

2. 建立數(shù)學實驗室,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

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實驗室的作用。在實驗室這一平臺之下,學生能夠親自參與到數(shù)學教學活動,并且有助于學生數(shù)學知識的吸收。此外,實驗室中還應當配備所必須的多媒體設備,將教材理論以視頻、音頻的形勢展現(xiàn)給大家,讓學生了解數(shù)學理論的歷史根源,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且實驗室教學還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形象化的教學活動中理解數(shù)學概念的前后邏輯順序,建立起完整的數(shù)學概念體系。

3. 趣味式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中,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中的趣味點,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這樣的一種氛圍必然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情感和興趣,驅動學生內(nèi)心深處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得學生用飽滿的熱情和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進入到數(shù)學的學習中去。要想真正實現(xiàn)趣味式教學,教師必須認真分析學生的特點,探尋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然后對教學題材進行有效的加工,將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豐富有趣味,最終將數(shù)學變成學生所熱愛、樂學的學科。

4. 開放教學空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第4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地理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179-02

改革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在教育改革中隨著教材的不斷更新,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研究,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初中地理這門課,更要求教師要適應新教材,在對新教材完全了解的前提下,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摒棄原先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教育領域的全面革新。

雖然我國的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但是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依舊存在一些客觀性的問題,例如:

一、學生學習地理缺乏動力和自覺性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與以前版本的初中地理相比,更具有特色,更能體現(xiàn)地理教學的鮮明特征。但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很快的適應新課改下的地理教材,不能很好的掌握學習方法,這樣一來,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對地理的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同時,在現(xiàn)行的教育改革下,地理這門學科不納入考試的范圍,所以學校通常只著重抓緊學生對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三門課程的學習,很少強調對地理、歷史等學科的學習,所以,學生自然會認為地理學科不重要,導致學生在平時學習中不去深刻的研究這門學科,進而就會對地理的學習失去興趣與動力。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正確的掌握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下,地理教學的重點是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合作。地理新教材與以往的舊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更具有先進性,即新教材更能體現(xiàn)教學的新思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與心理的全面發(fā)展。但大多數(shù)老師在教學中依舊受到原先的教學方式影響,不能正確的把握新教材的特點,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散,也不利于新課程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

針對以上問題,教師要想在新課改下提高教學質量,就應努力創(chuàng)新、探究出新的教學方法:

一、與時俱進,改革教育觀念

1)情感具有遷移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情感的這一特征,鼓勵學生學習。即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懂得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通過一個眼神或動作,讓學生知道自己是受老師重視的;同時教師還應該適當、合理的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并且要時常與學生談心,和學生做朋友,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根據(jù)地理學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任何枯燥無味的學科都可以變得有活力、有趣,地理這門學科也不例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地理學科的特點,把握學生的心理,如舉辦各種有趣的關于地理的活動或課外實踐,通過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打破傳統(tǒng)地理教育的枯燥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角色互換,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

1)所謂角色互換,就是指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闡述自己的觀點,給其他同學講解疑難點,與此同時,老師要做好傾聽者,認真聽學生在課堂上的講解。這不僅能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師教學要解放思想,活躍課堂氣氛,巧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才是教育的主體;老師在教學中還要抓住地理教學的特性,靈活的運用教材中的知識點,針對不同學層次的學生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3)增強在教學中言語的幽默性。不管是在老師的教學中還是在學生的學習中,語言是傳播知識的必備工具,同時也是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樞紐。因此,學生對地理學科感興趣的程度就取決于教學中老師的表達能力。老師的表達能力高,并在教學中運用幽默搞笑的語氣,不僅能讓學生對其所講的知識點印象深刻,很快的理解與接受,還能改變傳統(tǒng)地理課堂上枯燥無味的現(xiàn)象,讓新課改下的地理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三、通過教學手段的轉變來創(chuàng)新初中地理教學

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新時期,人類文明程度逐步上升,教育的發(fā)展迫在眉睫。在社會持續(xù)進步、科技不斷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緊跟時展的步伐,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讓老師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有趣、形象、直觀的信息。多媒體教學是新時期、新階段最適合地理學習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以最快的速度呈現(xiàn)出所需的信息,也能更直觀、更準確、更深刻的記住教材上的知識點。

四、將教材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

眾所周知,生活出真知。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回歸到生活中去,合理的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與生活中的常識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獨立思考,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總結經(jīng)驗,學習地理,自我探索,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要想在新課程改革下提高對初中地理的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依舊存在的客觀性問題,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要意識到學生在學習地理過程中缺乏動力和自覺性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正確的掌握教學方法等問題的嚴重性,并通過以下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①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改革教育觀念,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根據(jù)地理學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角色互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學習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和平臺來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還要增強在教學中言語的幽默性,活躍課堂氣氛,巧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③通過教學手段的轉變來創(chuàng)新初中地理教學。老師在教學中要革故鼎新,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興趣。只有這樣 ,才會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才能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實現(xiàn)對初中地理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殷云霞,韓艷紅.淺談新課標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學[J].時代教育.2010(07).

第5篇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探究式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

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包括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預設問題、確定探究方向、進行探究、得到結論。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做好探究式教學活動設計,必須要對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充分了解。

(一) 預設問題

預設問題即將初中物理課本中的知識生活化、情境化以及問題化,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指導方向,讓學生能夠站在多角度來看待同一個問題。預設問題的內(nèi)容要能夠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興趣,并能夠在原有知識與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對現(xiàn)有知識進行構建與加強。預設問題可以采用這樣的形式,如“我們?yōu)槭裁匆骄窟@個問題?”、“我以前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怎樣?”等。物理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調查、案例分析、游戲活動等方式,來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問題的探究中。

(二) 確定探究方向

探究方向的確定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在教師設置的情境中進行預測、假設的過程。在教師預設問題之后,學生先會對教師的問題進行提煉,并生成新的探究問題和方向。其次,學生會在腦中對探究方向的確定進行思考,即“頭腦風暴”,讓學生能夠在一種自由、和諧的環(huán)境中進行討論和思考,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確定下待探究問題的方向。

(三) 進行探究活動

在確定下探究的方向之后,便要開始進行探究活動。探究活動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組織探究與收集、整理信息兩個部分。在進行探究活動時,教師要適當給予學生鼓勵與指導。初中學生處于身體與思想的發(fā)育、形成時期,而教師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群體,教師的指導與支持十分重要。教師不能單純的講知識、思想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扮演聆聽、觀察的角色,在適當時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原則

1.以學生為參與主體:新課程的主要理念之一便是將學生作為主體,以學生個人發(fā)展為本。因此,教師應當讓學生的主導地位得到充分凸顯,將課堂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來自己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例如在《內(nèi)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習方法交給學生,如類比法,讓學生通過類比的方式來將微觀世界宏觀化。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自己便會提出“如何改變物體內(nèi)能?”、“怎樣增加物體內(nèi)能?”等問題。當學生對課本知識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之后,自然而然便會主動的探究問題、尋找答案。

2.興趣為本:興趣是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并探究某種事物的根本出發(fā)點,也是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動機。因此,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要將激發(fā)學生興趣作為根本。例如在《滑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通過一個Flas故事來為學生呈現(xiàn)出滑輪的作用,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滑輪的作用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習熱情。

3.可操作性: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能夠將學生原有知識與現(xiàn)有知識進行結合,讓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潛力等得到充分挖掘與發(fā)揮。例如在《電能獲得與傳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讓學生自己來實現(xiàn)核能發(fā)電過程的能量轉換,也無法讓學生到現(xiàn)場進行觀看,那么教師可以拓寬自身教學思路,通過一些視頻、資料、圖片等,讓學生間接感受到電能的獲得與傳輸過程,將不可操作的探究式學習轉換為具有操作性的探究式學習。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的問題、興趣往往能夠從情境中產(chǎn)生。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夠幫助問題的生成,也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物理學科本身就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情境來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例如平時生活中常見的“頂針”,教師可以在《改變壓強的方法》教學時,請一位學生將縫衣針用力穿過一塊硬度較高的布,學生便會感覺到比較困難,然后教師再拿出頂針,讓學生在頂針的幫助下,來穿過硬布,學生便會感覺十分容易。兩次試驗的對比會令學生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兩次的感覺完全不同?”從而讓學生能夠自己主動的進行探究。

2.質疑猜想: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已有物理知識和經(jīng)驗,大膽的提出猜想與假設。例如在影響電阻因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導體電阻大???”來引出課題,讓學生對于影響因素進行大膽的猜想與假設。教師一定要對這些假設先給予肯定,然后再利用實驗對這些假設進行檢驗,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探究的過程與樂趣。

第6篇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創(chuàng)新思維

隨著初中歷史新課標的實施,教師的角色已經(jīng)轉變成初中生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讓初中生真正“活動”起來,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學歷史、體驗歷史和感悟歷史。形象、生動豐富多彩的課堂情景會使初中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這些活動會讓初中生的情感得到釋放,有利于初中生掌握歷史知識和學習方法。一些再現(xiàn)的歷史情景給初中生印象會更深刻,有利于培養(yǎng)了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下面結合本人近幾年初中歷史教學經(jīng)驗談談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的方法和意義。

一、活動設計要引導初中生學習歷史的學習方式發(fā)生積極轉變

新課改的實施,我們的教學方式要發(fā)生質的轉變,初中生的學習方式也要有相應的轉變。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營造能引導初中生積極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培養(yǎng)初中生掌握知識、積極實踐的態(tài)度和能力。 我們首先應該讓初中生積極參與各種課堂“活動”,讓初中生真正明白他們已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把自己當做課堂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主人。

二、有利于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讓初中生在歷史課堂中真正“活動”起來,我們要當好“導演”, 要真正做到我們搭臺,讓初中生唱戲。許多歷史課堂因為有了初中生的積極參與,如朗讀、表演、探究等,才是我們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生動形象,有了初中生的踴躍參與,教學可謂“熱鬧非凡”。但是初中生的活動不應該是盲目的,不能為了“熱鬧”而“活動”,不能“華而不實”追求形式主義。我們課堂教學“活動”必須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也就是我們要引導初中生不能只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動,而是要明確活動的目的,既要保證初中生的積極、有效、全員參與,又要防止初中生偏離中心。并在初中生“活動”中隨時提醒初中生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圖。如講“明清專制集權的加強”一節(jié)中八股取士時,我安排了初中生課前收集資料,課堂上表演八股取士歷史劇,看劇評史等活動,把課堂還給了初中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讓初中生表演八股取士歷史劇和看劇評史的活動,初中生非常踴躍,積極發(fā)言。我對初中生的發(fā)言都做了積極肯定和鼓勵,初中生觀察仔細,想象豐富并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意見,這樣留有余地又尊重了初中生的差異性,也避免了初中生太偏離主題。結果初中生很快高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深深理解了八股取士的危害性。 因此我們要引導初中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不能重形式而輕內(nèi)容,不能因活動而偏離中心和拋棄重點。讓歷史課堂中初中生的活動既要形式新穎又要主題鮮明,既要目的明確,又要任務清楚。

三、有利于初中生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

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不是簡單的要求初中生對歷史知識的閱讀、記憶等,而是我們要引導初中生在“活動”中探究和思考,讓初中生在感知歷史中不斷思考、探究和積累。讓初中生在活動中不斷開拓進而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歷史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初中生自信心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等。歷史教學中的“活動” 形式不是單一的,而是具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我們在引導初中生積極活動時要盡可能的讓他們自主有序進行,同時不要局限活動的形式和內(nèi)容,鼓勵初中生大膽開拓和創(chuàng)新。 例如 :“小老師”的活動我們都不會陌生,在講《近代前夜的盛事與危機》一課中我就組織了“小老師”上課的活動,具體方法把初中生分為三個組,分別負責“盛世”“近代化因素的萌發(fā)”和“危機”的教學。第一節(jié)課進行分工準備,每一小組的組長負責布置具體任務,并讓他們的每個組員分別都有具體的任務;第二節(jié)課讓三位“小老師”正式講課,“小老師”們也充分發(fā)揮了初中生的主體性,表演歷史劇、說快板、講故事等豐富的活動,使課堂氣氛非?;钴S,初中生聽的也非常入神。通過這樣的“活動”,初中生不僅有效掌握了歷史知識,還懂得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還體驗到了老師的苦與樂,那種對歷史敬佩、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這樣的歷史課堂的學生“活動”就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自主性,當然初中生不可能達到我們的素質和技巧,這就要我們歷史教師要做大量的課前準備,給予初中生必要及時的指點和幫助。

四、活動設計要符合初中生的實際

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我們初中歷史課堂中的學生活動要針對不同的孩子設計符合他們自身特點的“活動”。課堂中的學生活動還應該盡量讓全體孩子積極參與,活動中的分組和任務分工都要具體、合理、充分。既要面向全體初中生,又要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例如七年級、八年級的孩子表現(xiàn)欲望非常強,我們就可以設計初中生表演、背誦大比拼、歷史故事比賽等活動;而九年級的孩子不再喜歡那些過于表現(xiàn)的活動,他們的能力思維已經(jīng)更加深入,所以我們應該讓他們組織演講、專題討論、記者采訪等形式的歷史活動。所以我們歷史課堂的“活動”要具有針對性,符號初中生實際,對階段的孩子組織相應的學生“活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第7篇

Abstract: Experiment is a kind of inquiry activities. Activately carrying out the exploratory teaching based on it has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the science quality of students. The article took the philosophy of basic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new course reform as the base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junior physics teaching as the target, made concrete an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design on extracurricular inquiry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s.

關鍵詞: 課外實驗;探究性教學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experiment;inquiry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4-0279-02

1探究性實驗活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的重要意義

探究性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地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取與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有關聯(lián)的問題或項目,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1]。探究性教學有別于傳統(tǒng)的以知識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更加強調通過是學生親歷科學探索的過程,激活學生的認知情感和主體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將探究性教學引入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當中,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加快推進物理教學素質教育改革的進程。在2001年頒布的《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強調:重視科學探究的教學科學探究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它應該貫穿于物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2]。實驗是物理學習中獲取信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的主要渠道。實驗既是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又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的思維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過程。因此實驗是物理探究性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方法和手段。

2初中物理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多年的初中教學實踐,以及對兄弟院校數(shù)十位初中物理同行進行針對性的訪談,深感初中物理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中存在一些相似性的問題。

2.1 學校方面首先,學校對于課外活動指導工作量化缺乏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和激勵措施。其次,目前學校實驗室僅僅滿足課堂實驗活動的需要,服務于課堂之外的意識比較欠缺。

2.2 家庭方面某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無時間指導學生的課外活動,或受文化水平所限缺乏指導能力。有的家長只是給孩子錢,讓孩子自己看著辦。缺少對學校教育的配合,使所學知識和方法無法得到應有的強化和延伸。

2.3 社會方面給予的關注度和便捷度不夠。有些課外實驗或社會調查需要和有關部門協(xié)調,而學生協(xié)調能力有限,這就要學校、社會、家庭密切配合,形成三位一體的和諧統(tǒng)一機構實現(xiàn)對學生全方位的教育。

2.4 學科方面教學內(nèi)容固定、課時緊,加之班額太大,演示實驗無法充分實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即使安排分組實驗,每個學生的動手實驗的機會也各不相同,實現(xiàn)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具體指導也不現(xiàn)實。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無法隨時發(fā)現(xiàn)糾正導致實驗失敗,從而導致學生實驗探究的興趣受挫。

2.5 教師方面首先,陳舊的實驗教學理念導致教師、學生的物理實驗意識比較淡薄,致使實驗教學不能自覺開展。廣大一線中學教師常規(guī)教學任務重,從而無暇顧及對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指導。其次,由于是課外活動,老師的指導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活動之前,對學生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老師不能及時提供幫助,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外活動的效果。

2.6 學生自身方面有的學生因課業(yè)負擔過重,沒有時間和精力參與物理課外活動。另外缺乏自制力和主動性也是導致物理課外活動開展不順利的重要原因。

3初中物理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設計與實踐的基本原則

3.1 興趣性原則教師應從從日常教學和生活實際中結合學生和教材實際探索出更具價值和可行性的題材的活動,提供多形式和多層次實驗,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滿足各類學生的要求。

3.2 自主性原則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從選題、確定方案、查閱資料、收集證據(jù)、實驗、撰寫報告、匯報等方面逐步增大開放的程度。

3.3 實際性原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熱點課題。如噪聲污染、粉塵污染的調查和模擬研究實驗等。

3.4 合作性原則關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合作學習。在學生之間營造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的氣氛,鼓勵學生進行開放性的討論,多采用小組探究的形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小組工作,發(fā)揮各自所長,在匯報中鼓勵學生運用口頭、書面、繪畫、圖表、演示、模型等各種方式進行交流,通過這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

3.5 技術性原則關注學生信息技術意識和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在探究活動中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包括計算機網(wǎng)絡)收集與課題有關的信息資料,鼓勵幫助學生在匯報中運用多媒體技術。[5]

3.6 協(xié)調性原則學校、家長、教師和學生共同協(xié)調支持學生的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全方位加大對實驗的重視程度,為學生創(chuàng)設完整系統(tǒng)的探究環(huán)境,對學生自主探究提供最佳條件。

4初中物理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的教學設計與實踐具體內(nèi)容

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包括:課外小實驗、小制作,開放實驗室的探究性實驗,研究性實驗課題等類型。

4.1 課外小實驗和課外小制作課外小實驗、小制作是課堂物理實驗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形式,對一些需要用時間較長的觀察實驗,或不能在課堂完成的實驗非常有用。在某種意義上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和獨立工作能力。課外小實驗目錄應提前公布,學生對其中感興趣的實驗可以申請在課堂上進行獨立或合作演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收集實驗器材,并進行反復操作,從而保證了課堂演示的成功率。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探究經(jīng)歷中均得到很大增強。對其余同學也能起到極好的激勵作用。

課外小制作適宜以自制學具為主。自制學具存在一定的難度,其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仿制階段,即在現(xiàn)有的實驗器材的基礎上進行改裝。改造階段,在認真分析現(xiàn)有儀器的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對現(xiàn)有儀器作出的一些改進。自己設計制作階段。迫使學生深入思考:什么樣的實驗,什么樣的實驗儀器才能正確完成有效的教學。

自制儀器應符合科學、有效、簡明、廉價、有趣的原則?!坝行А笔侵甘箤W生意識到自制學具不同于自制玩具,重在實際效果而非觀賞性。“科學” 是指強調實驗原理的正確性?!昂喢鳌本褪桥κ箤W具做到構造簡單,易于制作、易于操作、易于觀察?!傲畠r”要求一般所需原材料盡可能使用廢舊物,只有少數(shù)原材料由學校出資購買。“有趣”是指要突出學具的新穎性,能夠更好的吸引觀摩者的注意力。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實驗,可以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通過體驗小制作成功完成的喜悅,可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提高實驗操作、實驗設計和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

4.2 開放實驗室的探究性實驗定期、不定期地開放物理實驗室,并一改以往教師為學生提供好器材的做法,而是讓學生自己選擇所需的儀器。學生感到這種做法很新奇,有趣。他們必須解決遇到的問題如:取彈簧秤選大量程的好還是小量程的合適都得動動腦筋。

培養(yǎng)學生使用儀器和操作能力。實驗中學生都采用教師準備好的配套儀器,缺乏對儀器的結構原理、性能和參數(shù)的了解,不會正確使用儀器,特別是一些是貴重儀器更是望而生畏,產(chǎn)生消極心理。學生自己挑選器材后,自己組裝,自己操作。教師為他們提供工具,不準裝錯、漏裝、不準損壞儀器,組裝好后必須認真地檢查才許使用。這些工作也難倒不少學生。

培養(yǎng)學生處理故障的能力。為確保實驗的成功進行,教師必須熟悉儀器的原理、構造、性能等。教師應增加實驗儀器知識的傳授,不僅讓學生會使用儀器,而且還會巧用儀器。當在實驗中一旦儀器出現(xiàn)故障才能迅速排除,在學生實驗中故意設置一定的障礙讓他們排除,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在使用儀器前認真研究儀器的習慣。

4.3 研究性試驗課題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實際可設計社會調查、查閱資料、參觀訪問或實地測量等研究性試驗課題。

組織學生或讓家長帶領學生參觀科技展覽館。激發(fā)了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傳播科學精神、思想和知識,滿足了學生親身體驗和主動學習科學技術的需要,增強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fā)展。

每學年計劃安排2-4次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需將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學習相結合,每次活動在課內(nèi)要安排一定課時,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調查過程和探究過程報告給大家?;顒觾?nèi)容既可以是物理知識的應用,也可以是與物理相關的問題,學生可以在教師提供的參考課題中自選,也可以根據(jù)自己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有趣事物另選課題。活動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延伸物理知識。

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教材中學到的理論知識,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具體問題,如在學生學習了水循環(huán)后,分小組考察學?;蛏鐓^(qū)附近水域的污染情況,完成報告,報告項目包括考察目標,地點,時間,水域情況,周邊情況,總體印象,給相關部門的建議等。實踐中,我們提供給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項目有:①考察校園受噪聲污染的情況②考察家庭所在社區(qū)附近水域的污染情況③家庭所在社區(qū)的光污染的調查④廢干電池的污染調查⑤調查電磁波在現(xiàn)代社會中廣泛應用⑤調查你家或學校的電路中有無違反安全用電之處。⑥調查并對比自家和親朋家10年前和現(xiàn)在,用電器的數(shù)量。

5結語

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將教學重點放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上。能夠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物理學的學科特點。一方面物理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特別是通過用腦思考,動手操作,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學生通過物理課外探究性實驗活動的廣闊題材,鍛煉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諸如獨立思考、文字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

學生通過進行形式多樣的課外物理實驗探究,體驗科學家探究的經(jīng)歷,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有很大提高,學生實驗意識增強,動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才能都有很大幫助。教師和學生的實驗探究意識和能力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參考文獻:

[1]郝志軍.論探究性教學方式的變革[J].教育科學研究,2005,(9):37-40.

[2]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2.

[3]靳玉樂,艾興.對探究性學習的再認識[J].教育科學研究,2003,(1):27-29.

[4]沈善良,郭海芳,張迎春.對探究教學的探討[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2(9):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