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范文

時間:2023-08-04 16:49:15

序論:在您撰寫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第1篇

關鍵詞: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功能;校園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023-01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安石一首小詩《梅花》給了我們一種淡淡的意境,讓一切盡在"暗香"中升華。而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校園文化就正如這"暗香",有形無形地彌散于師生之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校園文化,是學校長期辦學所形成的一種內在文化氛圍,既以它特有的形象向學生傳播著某種思想、規(guī)范和價值標準,也以它獨有的象征符號感染、同化著學生。它凝聚著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等。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對于引導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豐富文化生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校園文化內涵

1.1 校園文化的概念。校園文化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社會的一種亞文化,是學校在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中有意無意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這種文化現(xiàn)象反映著學校的特點、面貌和個性等。校園文化內容廣泛,它包括三部分,即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概言之,校園文化的內涵是:在校園內部長期的教育、學習和生活中,將各種力量統(tǒng)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種價值觀念、精神支柱、學校傳統(tǒng)、行為準則、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觀念的總和。校園文化通過校風教風學風、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人文和自然的校園環(huán)境等給學生潛移默化而深刻的影響。這種文化,它是超越于知識的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方法滲透的一種更高層次的自覺追求,它是一種健康的、和諧的、積極的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校氛圍。

1.2 校園文化的功能。校園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觸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園之中的人時時、處處可以感受得到。

一是提升功能。校園文化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素質的提升,不完全來自課堂,課堂之外的活動,包括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是提升素質的重要渠道。

二是育人功能。作為隱性課程,校園文化做到"潤物細無聲","熏陶人、凝聚人、引導人、鼓舞人"。良好的校園文化以鮮明正確的導向引導、鼓舞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規(guī)范學生。

三是導向功能。校園文化引導著學校的老師實踐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社會主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規(guī)律,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引導著教職員工教書育人、管理有人、服務育人,獻身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引導著學生奮發(fā)向上,努力進取。

2.校園文化建設

2.1 注重精神文化培育,形成優(yōu)良校風。精神文化乃學校文化之本,是學校文化管理的最高層次。精神文化表現(xiàn)為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工作目標。學校應堅持把精神文化融于思想文化中、特色活動中、校風校貌中。在這種精神培育過程中所形成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都能成為全體師生遵循的行為準則。

精神文化培育的重點是德育。現(xiàn)代德育理論指出:隱性德育課程發(fā)揮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論基礎。從心理學來看,人類的歸屬動機、受暗示性、無意識等 心理特征為隱性德育課程提供了根據(jù)。杜威認為,道德教育 不僅要考慮學生真正的道德思維能力與道德判斷水平的發(fā)展,更要通過積極的道德活動,"通過學校生活的一 切媒介、工具和材料來發(fā)展道德"。因此校園文化的成功更多體現(xiàn)于學校非傳統(tǒng)德育,因為校園文化比傳統(tǒng)德育說教更貼近學生生活,更易使學生接受并產生深刻影響力。

2.2 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huán)境。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實現(xiàn)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建設的必要前提。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系,無不反映了某種教育價值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整個校園,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課堂,要讓學生視線所看到的地方,都帶有教育性。如建設文化長廊,張貼宣傳畫、懸掛名人警示語;校門前后掛出警示標語;布置教室,抓好班級文化建設;更新陳舊設備,為教育教學提供保障等。"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環(huán)境無瑕點處處能說話"。做到讓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體現(xiàn)出一定的文化意蘊,讓它們散發(fā)出的文化氣息,都無處不在對全體師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浸潤、熏陶,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茁壯成長。

2.3 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要與教育改革和社會發(fā)展相適應,以健全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為依托,不斷向理性、科學、規(guī)范的方向發(fā)展。首先要健全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研究制定校園文化建設規(guī)劃,并就校園文化陣地、環(huán)境衛(wèi)生、綠化美化、校園保衛(wèi)等進行明確分工,確保責任到人;同時建立相應組織,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其次是加強常規(guī)管理,應進一步修訂完善一系列校園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級管理制度、課外活動制度、公物管理制度、衛(wèi)生管理制度、師生操行考核評定制度、治安管理制度等,把校園文化建設任務納入分級目標管理體系,并同教學科研工作一并部署,一并落實,確保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其他工作同步進展。再次是要從轉變傳統(tǒng)觀念和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兩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以便高質量地領導、組織和建設校園文化。

3.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3.1 更新觀念,高度重視學校文化建設在學校發(fā)展中的作用。學校的生命力與活力植根于學校文化,而文化來源于本土,來源于傳統(tǒng),學校要根據(jù)自身的傳統(tǒng),與時俱進,注入新的活力和時代特色,需要深刻的思考和長期的積淀使之成為全體師生的精神源泉。 學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學校要樹立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教育管理思想,要提出學校發(fā)展目標,不斷提升辦學思想的成熟度。學校文化建立起來,會成為一種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行為,學校文化的意義就在于這種力量,在于這種無處不在的影響力。

3.2 充分發(fā)揮學校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種精神氛圍與物質環(huán)境,每個師生員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這種精神氛圍和物質環(huán)境的建造與變革,又自覺不自覺地接受這一文化氛圍的陶冶、引導和塑造。為此,要充分發(fā)揮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共青團、少先隊的建設,充分發(fā)揮先進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努力營造具有鮮明時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園主流文化。再者,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形成高尚的師德、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以及民主創(chuàng)新的教育風格,從而對學生的精神面貌、知識水平、心理素質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3.3 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近年來,各校園的文化建設雖然已經(jīng)取得顯著成績,但與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相比,還缺乏科學、系統(tǒng)、綜合的研究與實踐。更多的時候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今后,學校一定要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理論的研究。認真挖掘和發(fā)揮校園文化建設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塑造作用,從而更有效地發(fā)揮校園文化的示范、導向、凝聚、選擇和輻射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園文化的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和社會性價值。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滲透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中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內涵,影響著學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響著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敗。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可以為廣大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環(huán)境,陶冶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精神,進一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魏賢超 《現(xiàn)代德育理論與實踐》

第2篇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迫切性

校園文化從廣義的角度講,一般指在大學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由學校師生員工所創(chuàng)造的體現(xiàn)學校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的學校內部一切活動的總和。狹義的大學校園文化主要指大學精神,強調師生員工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表現(xiàn)為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校園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其中,物質文化是基礎,是學校之形;制度文化是保證,是學校之規(guī);精神文化是核心,是學校之魂;行為文化是在其他文化作用下人的行為表現(xiàn)。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大學之所以稱為大學,關鍵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北本┐髮W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引領北京大學傲然前行、卓爾不群;清華大學以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成為學子向往的學術殿堂。大學校園文化在擴大學校影響力方面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

如何進行校園文化的建設,直接影響到校園文化的積淀,從而影響到學校的綜合實力的提升。只有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重點才能更透徹地了解校園文化建設的本質,從而更有效地采取相應措施。高等院校應視校園文化建設為一項綜合工程,突出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喚起教育者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意識,立足于學校實踐,著眼于學校未來,積極建設開放、民主、文明和諧的多校區(qū)校園文化,全面提升學校的品位,全力打造學校的品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使校園真正成為社會“精神文化生活的發(fā)源地和培育全面人才的基地”。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xiàn)大學使命的重要條件

現(xiàn)代大學的使命是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社會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引領社會文化,所有這些大學特質都需要相應的校園文化來培養(yǎng)熏陶。要實現(xiàn)大學的使命,就需要把握住諾貝爾獎得主James Tobin曾指出的實現(xiàn)大學使命的基本要素:第一要有有形資產;第二要有人力資源;第三要有文化內涵。因此,我們可以得出,文化內涵是一個重要條件,它是學校獨特的財富資源,反映了一所學校的歷史傳統(tǒng)、辦學特色和精神風貌,是其他條件和元素所無法替代的。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勢在必行,是實現(xiàn)大學使命的必然選擇。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

愛爾維修指出,“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猶如一個巨大的染缸,“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在物質文化的有形和精神文化的無形中對學生起著“潤物細無聲”的影響,陶冶著學生的人格和心靈,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別是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選擇。學生作為校園文化的建設主體之一,通過參與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從中找到發(fā)展自己的領域,看到自身的價值,建立起自信心和榮譽感,有利于他們正確人生觀的樹立、高尚道德的養(yǎng)成、審美情趣的提升。因此可以說,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心路之途”。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動力之源

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大學精神,具有穩(wěn)定性、執(zhí)著性和親和性,它能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每個層面,能夠培養(yǎng)和激發(fā)廣大師生員工的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使分散的力量聚合起來,使離心力轉化為向心力,最終實現(xiàn)“內求發(fā)展,外樹形象”的目標。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動力之源,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最好方法。

二、擴張過程中的高校校區(qū)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主體文化的影響力有待改進

校園文化的建設主體是全校師生員工,包括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但從目前國內高校和學校本身的建設情況看,主體對校園文化的影響不夠。其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

1.教職員工對自身的主體性認識不足。部分教職工沒意識到自己是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和享有者,有些"置身事外";一些管理干部忽略了"制度文化"在管理上的育人功能,沒意識到它對學生價值判斷的影響;個別教師存在"只要上好課就行"的認識誤區(qū),忽視對學生第二課堂的指導;還有的教師帶著個人情感上課,甚至在課堂上詆毀學校,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等等。

2.客觀條件的限制。由于一般大學新校區(qū)教師住房建設沒有跟上學校發(fā)展,教師一般不住在新校區(qū),特別像南昌航空大學只有極少數(shù)老師住在新區(qū),因而導致老師一下課就急著趕校車回家,學生課下沒有機會與老師交流的機會,傳統(tǒng)意義上教師的“言傳身教”只剩下了“言傳”而沒有“身教”,師生關系生疏;此外不同年級的學生由于缺少溝通交流的平臺,導致學生之間的交流減少,老生對新生的“傳、幫、帶”活動減少甚至斷層,校園文化的相互傳承作用削弱。

(二)物質文化建設缺乏歷史感,校園文化氛圍不濃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包括建筑、雕塑、教學、科研、師生活動與生活設施的建設,雖然現(xiàn)代氛圍較濃,但歷史性建筑、標志性等有形物質文化缺乏,無法像牛津、劍橋、北大、清華的建筑,深刻地反映出它們各自厚重的文化風格和精神風貌,達到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努力做到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的文化教育效果。

(三)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滯后

校園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倫理道德、團隊精神和習慣傳統(tǒng)等等,表現(xiàn)為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兩種形態(tài),它標示的不僅僅是高校的發(fā)展方向與目標,更重要的是全校師生員工的價值追求。精神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積淀過程,近些年來,學??缭绞桨l(fā)展,學生規(guī)模迅速擴大,新教師逐年增多,對精神文化在學校發(fā)展中作用的認識偏差和價值取向的不同等,導致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滯后于校園建筑規(guī)模的發(fā)展速度。

精神文化建設的滯后又影響到了行為文化:由于內在的精神凝聚不夠,出現(xiàn)個別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現(xiàn)象。一些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沉迷網(wǎng)絡、逃課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懶、松、散”在一些學生群體中司空見慣;個別教師在功利思想的驅使下忙于“趕場”,教學質量不高等等。

三、高速擴張的校區(qū)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和思考

以南昌航空大學為例,其新校區(qū)建設起點高、各項設施比較齊全,學校管理者應發(fā)揮其優(yōu)勢,采取各種積極措施,加快新校區(qū)的校園文化建設。

(一)調動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參與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與學校各個方面的工作都有聯(lián)系,與校園里的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需要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

領導要高度重視,從組織上保障校園文化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經(jīng)費落到實處,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學校園文化精神的凝煉,重視辦學傳統(tǒng)和特色的挖掘。學校職員工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升,充分發(fā)揮教書育人和管理育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傳承功能。教師要發(fā)揮個人學識,人格魅力對學生的潛移默化作用;豐富專業(yè)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在專業(yè)教學時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積極參與指導學生社團活動,把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精神落實到學生群體的生活和實踐中去。機關管理人員要以人為本,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使管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fā)揮其應有的育人功能。

此外,學生要積極參與,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首先要從新生入學教育抓起,通過組織各校區(qū)學生參觀校史展,輔導員、班主任對其進行校史校情教育等,使學生明確學校所追求的理念和精神。其次要充分發(fā)揮各級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

(二)凝煉大學校園精神,培育特色校園文化

大學精神是經(jīng)過學校全體師生員工長期積淀、發(fā)展而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學校一代又一代師生員工在不斷的教學和生活實踐中積淀的思想精華,是大學生命的源泉。加強南昌航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首先要進一步總結學校的辦學傳統(tǒng)和特色,凝煉形成學校的大學精神,以它引領廣大師生員工的行為,形成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旋律;其次根據(jù)學科特點、專業(yè)功能布局和學生分布于不同校區(qū)的實際情況,按照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主旋律制定不同的建設方案,提升師生員工素質,促進教師立業(yè),學生成才;最后是根據(jù)學校作為航空和國防院校的特點,大力加強航空情懷和獻身國防事業(yè)的精神的教育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育特色的校園文化。

(三)健全和完善校園規(guī)章制度,嚴格執(zhí)行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學校規(guī)章制度是全體師生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茖W的制度有利于大學精神文化的培育,有利于建立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秩序,有利于良好學風、教風、校風的形成。但任何制度的制定和使用都不可能一成不變,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科學高效的原則進行修訂和完善,使之與學校的發(fā)展相適應,以制度建設規(guī)范管理,以管理提高效率。

“徒法不以自行”,制度行而不嚴不如不行,對制度最經(jīng)常也最嚴重的破壞是令而不行,禁而不止。要使制度文化在校園文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成為廣大師生的行為規(guī)范,必須人人嚴格執(zhí)行制度,違反制度嚴加追究,使制度成為“活的制度”。

(四)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在不同校區(qū)間的平衡

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要針對各校區(qū)的不同特點“對癥下藥”。新校區(qū)應著力于它的精神文化建設,要快速適應校園硬件環(huán)境的建設,重點建設以人文精神為中心的精神文化,全力總結凝練好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等。加強對新校區(qū)文化的研究,使新校區(qū)的文化建設融入到老校區(qū)的文化建設;在課程設置上進一步考慮學生文化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多途徑促進各校區(qū)學生間的校園文化交流和合作,任何一個校區(qū)的文化活動,同樣“復制”到其他校區(qū),使校園文化建設步調一致。

(五)緊跟時代潮流,加強校區(qū)網(wǎng)絡建設和管理

信息時代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文化建設的一個主要載體,正如尼葛洛帝所說:“計算機不再只和計算機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本W(wǎng)絡在社會的政治領域、思想文化、價值觀領域的影響,廣泛而且深刻,網(wǎng)絡陣地對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要從組織、內容、管理各方面加以重視,加強網(wǎng)絡內涵建設,提高網(wǎng)絡建設的實效性。通過網(wǎng)絡傳遞先進思想和時代的最強音,當好“過濾器”和“把關人”,使它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

(六)凸顯媒體作用,加強校史校情的宣傳教育

校史是大學校園文化發(fā)展歷史之精髓,對師生員工進行校史校情教育,可以培育廣大師生的愛校情懷,引導他們投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學報、校報、廣播、網(wǎng)絡等載體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宣傳校園文化展示大學形象和塑造校園文化品牌的重要窗口。要充分發(fā)揮這些載體的宣傳教育功能,南昌航空大學的每一分子都要對學校有充分的了解,繼而產生對母校的自豪感和向心力。同時要充分發(fā)揮學校校史館、航空成列館、航空模型展等,組織廣大師生尤其是新進教師和學生進行參觀學習,增強廣大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fā)他們建設校園文化的熱情。

四、結束語

文化無處不在,文化建設問題是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的大問題,校園文化也是如此,它滲透在全校師生員工的全部行為和相互之間的關系當中。學校的發(fā)展不僅包括硬件設施的發(fā)展,校園文化的建設也非常的重要,高校的校園建設要形成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都發(fā)展的大好局勢。同時,校園文化的建設也不能只局限于某種形式,更要開拓思路發(fā)展多途徑的多校區(qū)校園文化的建設思路。

參考文獻:

[1]唐華生.大學文化建設與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8).

[2]楊海波,鄭永廷.創(chuàng)造富有特色的校園精神文化――當代高校精神文化發(fā)展研究[J].高教研究,2003,(4).

[3]占麗芳.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4]令狐彩桃.大學德育進網(wǎng)絡探索[D].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5]柳禮泉.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

第3篇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實踐;思考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校的發(fā)展,許多學校也已走上了內涵發(fā)展的道路,樹立了文化治校的管理理念。由此,學校之間的競爭從表面的教學設施、教師與學生人數(shù)等方面的競爭,轉向更深層次的學校文化的競爭。學校管理僅憑經(jīng)驗的人治已不能適應強烈的競爭態(tài)勢,不能滿足時代教育的發(fā)展需要,必須文化治校,文化立校,促使學??茖W、可持續(xù)地發(fā)展。

一、目前學校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一些學校,特別是普通學校,物質文化方面缺乏資金,缺少整體規(guī)劃,缺少具有特色鮮明或標志性的建筑文化,校園布局不盡合理,文化氛圍不濃厚、文化觀念和意識落后等問題。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存在片面性,存在盲目性。沒有對學校文化進行規(guī)劃、研究、挖掘,學校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沒有發(fā)揮出來。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和思考

校園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是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進程中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具有無形的教育功能,對師生的思想素質、道德情操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是全校師生員工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歷史積淀而形成的教育實踐活動所創(chuàng)造成果的總和。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培育學校精神――建設觀念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高目標,是學校快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原動力。不同學??梢杂胁煌慕逃L格,但生命意識是相同的,只要保持這種生命意識,無論是什么樣的學校文化,都可以變成學校自己的精神文化傳統(tǒng)。這種文化傳統(tǒng)一旦形成,就會以強大的影響力規(guī)范學校教育的精神氣質,并最終影響每一個教師的教育行為。①可見,文化是一個學校的靈魂,魂歸才能神安;而每一所學校的文化特色不同,又可以有不同的魂魄,其顯性的外象也可以各不相同。

(二)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建設物質文化

有人曾說:“美的環(huán)境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是一種以物質形態(tài)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表層學校文化。獨具風格和文化內涵的學校物質文化建設,對學校全體成員的觀念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校園環(huán)境建設包括校園綠化、環(huán)境衛(wèi)生、文化設施等方面的工作。在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建設物質文化時要遵循五個原則。即系統(tǒng)原則、互不相干原則、安全健康原則、超前性原則、量力行原則。

(三)完善學校規(guī)范――建設制度文化

學校管理制度是學校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制定的、起規(guī)范保證作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一個學校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摸索、選擇、積淀下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經(jīng)過驗證的規(guī)范精華,充分展示了學校悠久淵源的文化傳統(tǒng)。當學校的制度和學校文化高度融合之后,就形成了學校的制度文化。

(四)強化行為規(guī)范――建設行為文化

學校行為規(guī)范是學校教育、管理活動中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準則,包括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教師與學生、不同團體、不同職能部門之間關系的準則。應以學校理念為基本出發(fā)點,規(guī)范著學校的教學、科研和育人活動,對內建立完善的組織制度、管理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對外進行學校宣傳,交流活動等,使學校理念和學校行為保持統(tǒng)一和完整,通過學校的行為特征來強化學校的規(guī)范識。

總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是創(chuàng)建校園文化的最好途徑和突破口,四者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共同構成了校園文化的亮麗風景。

三、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和體會

校園文化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是全體師生員工長期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一個逐步匯聚的過程,只有不斷超越別人和自己的同時,才能完成量的積累而走向質的變化。不同的歷史造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產生不同的教育行為。相同的舉措在不同的學校完全可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中得出了以下四點體會: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必須真正認識校園文化在促進學校教育、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活潑主動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大力倡導校園文化,廣泛宣傳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二)加強規(guī)劃,強化管理

這是保證校園文化健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關鍵。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諸要素,促進它們和諧、協(xié)調、順暢地進行密切配合,促進校園文化的提升。

(三)增加投入,改善設施,創(chuàng)造具有思想性、情感性、藝術性的校園環(huán)境

校園環(huán)境建設是構建校園文化的前提和基礎。學校在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美化綠化校園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和體現(xiàn)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需要,為學校文化的建設和形象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條件。

(四)建立校園文化建設管理機構

學校應建立起校園文化組織機構,強化管理,有組織、有目的、有秩序地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注釋:

①喬治.麥克林.傳統(tǒng)與超越[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參考文獻:

[1]騰飛馬艷君《教育品牌與學校特色》,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第4篇

[關鍵詞]高校檔案;校園文化;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6-0019-02

校園文化是學生以及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當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文化,反映了校園的精神面貌以及文化環(huán)境等內容。其中,高校的檔案工作是對校園的各種活動、歷史、科研活動進行記錄,對于學校的文化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檔案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密切關系,并且提出了檔案工作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高校檔案管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們的知識,而且可以對學生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此外,校園文化具備傳播知識、宣傳教育以及組織能力等幾大功能。通常來講,大學的校園文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物質文化,是指具有文化特征以及文化氣息的物質環(huán)境和物質設施,屬于校園當中的文化物質形態(tài),比如,圖書資料、圖書館、建筑物、教研設備、網(wǎng)絡環(huán)境等,此外,物質文化包括全體的學生、老師等。二是制度文化,是指全體的學生以及老師在長年累月的教學當中應當嚴格遵守的工作守則、行為規(guī)范以及規(guī)章制度等,其中規(guī)章制度等高度彰顯了學校的治學思想,對于學生以及教師都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指導和約束的作用,促使學生盡快養(yǎng)成比較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以及治學習慣。三是精神文化,是指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實踐當中逐漸新形成的觀念以及理念,這種理念得到全體師生的一致的認可,主要體現(xiàn)在思想、政治、道德等多個方面,校園的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主體以及核心。

(二)高校檔案管理和校園文化之間的關系

高校的檔案管理主要是通過對教學活動、學校招生以及科研等活動進行記錄,通過其真實反映出本校的歷史、科研成果、文化傳統(tǒng)以及管理經(jīng)驗等,從而對學校的文化精神進行延續(xù)。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當中逐漸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質文化的總和,并且通過校園建設、制度建設、辦學理念以及人文關懷等多個方面綜合體現(xiàn)出來,集中顯示出校園的辦學理念以及辦學的特點,對于校園的發(fā)展以及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際的校園工作當中,校園文化的建設不但是校園管理的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對于促進學校其他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意義。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對于校園的文化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它們都是以學校的工作為發(fā)展基礎,并且傳授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提升校園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例如,在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檔案管理工作以及校園文化建設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素質。高校檔案工作是文化建設的副產品,是學校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檔案工作對于學校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必要的借鑒資料。

因此,在校園的檔案工作環(huán)節(jié),由于學校的文化多種多樣,導致檔案工作種類逐漸多樣化。其中,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的檔案管理也存在顯著的區(qū)別,主要的區(qū)別是檔案工作以靜態(tài)方式開展,并且是為了給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服務。然而,校園文化建設是動態(tài)方式開展,應用在發(fā)展過程中需要應用檔案資料等。檔案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一方面,通過檔案工作,可以有效促進文化建設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校園文化建設是為了幫助學校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高素質的人才,是學校形成品牌以及提升外在形象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高校檔案管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建設必須高度重視檔案管理工作。

二、高校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檔案建設以及管理工作對于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從對學校教育的作用以及校園環(huán)境兩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一方面,檔案建設管理工作可以對學校的教育起到補充的作用,另一方面,檔案建設可以輔助建設文化校園。

(一)對學校教育起補充作用

對于學校而言,開展教育工作的主要還是依托課堂教育,但是,高校檔案學習內容也不應被忽視。對于大多數(shù)高校來說,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歷代的學者、學生辛勤研究,積攢了很多的學術研究成果,也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榮譽。這也是一直以來,學校的檔案館和校史館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陣地的原因。前輩的辛苦付出不僅塑造著這所學校的豐碑,也激勵著后來者繼續(xù)努力,不懈奮進。同時,也能讓學生接觸到最前沿的科學成果,為他們的學術研究提供資料。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通過檔案工作,讓師生認識到高校是人文精神的搖籃,要讓學生的心靈在人文精神中氤氳,成長為國家、民族和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輔助建設文化校園

高等院校是教書育人、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無數(shù)的專家、學者、教授、老師,在這里揮灑汗水,為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yè)培養(yǎng)合適的接班人。在當今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學校更要成為一座寧靜的“象牙塔”,讓老師可以在這里安心的育人,讓學生可以在這里耐心的成長、成材。學校教育給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老師是學生心目中的燈塔,可以指引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尋找到合適的、正確的道理。在閱讀高校的檔案時,學生可以從前輩的為人處世中尋找到合適的行為方式,塑造出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悠久的辦學歷史,營造了獨特而又相似的人文氛圍,正直的辦學精神,也必定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子。特別是我國的很多高校,建校歷史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在艱苦的條件中堅守在治學一線,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偉大教育家們的事跡,又怎能不讓學生深受鼓舞而努力前行呢。所以,高校切不可忽略n案在建設校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發(fā)揚學校建立和建設歷史中先輩們的精神力量,建設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園環(huán)境,堅定學生向真理和向善的信心和勇氣。

三、高校檔案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通常而言,每所高校都具有獨特的文化發(fā)展的歷程,并且都具有一大批的學者、教授以及專家等,這些專家學者的信息是檔案工作的記錄主要對象。因此,學校方面應當充分認識到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將檔案工作運用在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當中,通過使用檔案管理促使高校逐漸形成獨具特點的人文景觀、建筑以及雕塑等,并且通過檔案管理工作賦予每個建筑、雕塑以及基礎設施以不同的內涵,從而營造出朝氣蓬勃以及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通過文化美以及思想美等對學生的心靈進行凈化以及鼓舞,促使學校的全體師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一)讓檔案與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充分結合

檔案的管理者和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必須加強合作,要在新的形勢下,不斷挖掘檔案中與時代緊密結合的內容,與校園文化的建設廣泛結合在一起。同時,單純的講課或者說教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要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檔案中的精神內容融入師生的日常教學生活中,要讓學生和教師自發(fā)的學習檔案中的積極內容,加強對于學校的歸屬感,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要讓檔案在高校的校園建設中發(fā)揮實質性的作用,而不只是單純走形式主義的道路。

(二)加大高校文化建設中的檔案比重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電子信息技術開始走進檔案管理工作中。當今,電子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數(shù)字博物館等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應接不暇。高校的檔案管理者應該從中尋找靈感,將新技術引用到檔案管理工作中。一方面,高校處在科技的最前沿中,應該主動的接收新技術,并尋求學科復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高校也應該廣泛利用校園網(wǎng)的平臺,推廣檔案管理和推廣的新模式。

(三)完善高校檔案建設的內容

當前,部分高校的檔案建設還存在不完整的現(xiàn)象。例如,學校的科研成果記錄不夠完整,對學生的宣傳推廣力度還不夠完善。學術成果是一個學??蒲泄ぷ鞯囊粋€重要指標,重要的科研成果一方面體現(xiàn)了學校科研工作的成功,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對所學學科產生一種敬畏感,更有動力繼續(xù)學習和研究。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宣傳的途徑過于單調,對學生而言吸引力不大,對學生的激勵作用非常的有限。校史館的建設不夠全面,也沒能及時對學生進行校史的必要教育,導致部分學生對自己就讀的高校還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學生連學校的建校時間或是校訓都不甚了解。同時,檔案建設還存在宣傳途徑太過老套的問題,總是采用講座或者課堂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說教,一方面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對檔案形成系統(tǒng)的印象。在電子信息技術于高校普及的今天,檔案建設管理人員也要開動腦筋發(fā)散思維,思考如何利用新媒體技術完善高校檔案建設的途徑和內容,讓學生更主動的了解學校的檔案,更便更好的接收信息。

(四)完善高校檔案數(shù)據(jù)和資源的領域

第5篇

關鍵詞:校史 校園文化 思考

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校園文化由來已久,主要是指學校師生員工在特定價值觀念基礎上進行物質與精神創(chuàng)造的結果及其過程。[1]而校史作為一個學校發(fā)展軌跡的真實記錄,記錄了學校全部發(fā)展歷程,主要包括學校的歷史沿革、文化傳統(tǒng)、辦學特色、教師和學生事跡、校風校訓等。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夠改善校園文化氛圍,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催人奮進的精神環(huán)境。而校史恰恰能為這種環(huán)境和氛圍的營造貢獻有形的實體,使校園文化建設變得更有高度和內涵,因此,校史的研究和完善對于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校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每個學校都有其自身的發(fā)展歷史,每個校園都有其獨特的校園文化,校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著傳承與凝聚的作用。

1.傳承作用

底蘊深厚的校園文化離不開大學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實踐證明,大學精神一旦形成,就會通過各種文化形式和活動載體,內化為師生一種堅強的內在精神力量,同時,校園文化也是大學精神的具體化和表現(xiàn)形式。開展校史研究能夠傳承和發(fā)展高校優(yōu)良傳統(tǒng)、培養(yǎng)師生高尚情操和品格、發(fā)揚高校大學精神的核心價值觀。[2]另外,通過對校史的挖掘和整理,可以為學校領導、廣大師生員工等提供學校歷史沿革和現(xiàn)狀的真實面貌,為學校的發(fā)展定位、戰(zhàn)略規(guī)劃、管理改革、學科建設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提供可靠的歷史依據(jù),傳承辦學過程中的教育理念與精神文化,發(fā)揚優(yōu)良校風、學風和優(yōu)勢特色,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愛校、榮校意識,逐漸形成了豐富而厚重的歷史底蘊。

2.凝聚作用

校史也具有增強師生員工凝聚力的重要作用。要想在廣大師生員工中形成為了學校的快速、和諧發(fā)展而努力奮斗強大凝聚力,則必須具備一個重要條件,那就是一個足以凝聚人心的精神內核。通過對學校發(fā)展的光輝歷程、優(yōu)秀人物的事跡的挖掘,升華群體的思想境界,是將校史中的精神樹立為共同理想的必要條件。將大學精神中的高尚品格作為學校群體凝聚力的精神內核,既可以統(tǒng)一思想促進學校的發(fā)展,又可以避免群體的精神凝聚力向僵化的方向發(fā)展。

二、校史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fā)揮推進作用。

1.建設校史館,推進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空間物質形態(tài),是校園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環(huán)境文化和設施文化,主要包括學校的總體結構和布局、校園綠化和美化、教學儀器、圖書、實驗設備、辦公設備和后勤保障設施、具有教育含義的教育和教學場所以及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等。筆者認為,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高校應當將校史館建設作為重要的項目,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建設。一般來講,校史館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記載學校歷史、展示辦學成就、彰顯辦學特色;二是開展大學生和青年教職工知校、愛校、榮校教育;三是作為對外合作交流的平臺;四是構筑全體師生員工的精神家園;五是創(chuàng)建學校文化品牌。[3]

校史館的建設,一是應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現(xiàn)代化的展示。采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模式建設校史館;二是建設網(wǎng)上校史館,擴大學校影響力。采用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構建校史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將校史資源數(shù)字化。

2.促進文化認同,推進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制度文化,是指校園主體進行文化活動時形成的各種行為準則。對于校園制度文化建設而言,核心問題在于如何實現(xiàn)制度認同。而文化認同作為考察制度認同的關鍵,也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謂文化認同主要是指個體對于所屬文化的歸屬感及內心的承諾從而獲得保持與創(chuàng)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促成文化認同,首先必須讓師生員工獲得“集體記憶”。在此基礎上,師生員工方能深刻體驗、理解學校文化,自覺保護、實踐學校文化,將學校文化作為自身的堅定信念,進而形成與之相適應的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4]

3.構建學校精神,推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tǒng)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tài),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學校精神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淀起來的、共同的心理和行為中體現(xiàn)出來的理念、價值體系、群體心理特征及精神價值傳統(tǒng)。學校精神是校園文化的主導和核心,根本決定校園文化系統(tǒng)的取向和性質,是“打上學校個性烙印的特色所在、以潛移默化方式長期發(fā)揮著復制與創(chuàng)造的功能”。[5]

由此可見,在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注重開發(fā)校史資源,在此基礎上凝練學校精神,抓住校園精神文化的根本與核心,進而以學校精神為中心點主導輻射整個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以校園精神為動力源整體推動整個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葛金國.校園文化:理論意蘊與實務運作[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67.

[2]張艾利.校史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N].安徽學院學報,2013(2):96-99.

[3]沈峻嶺.高校建設校史館是歷史必然[J].云南檔案,2009(3):58.

第6篇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pus culture, and makes rational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mpus culture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institutional culture.

關鍵詞: 校園文化;內涵;特征;意義;思路

Key words: campus cultur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meaning;thinking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5-0285-02

1校園文化的內涵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是當代中國文化自覺的理論標志。大學作為新思想的發(fā)源地,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和文化中心,理當是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中心地。

何謂大學校園文化? 這是我們研究校園文化建設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談及校園文化,不同的人或許有不同的理解。常見的是將其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設,甚至視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有的將校園文化政治化,認為校園文化就是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的中心就是貫徹各種指示精神;有的將校園文化文體化,認為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濃郁活躍的文學氛圍就是校園文化;有的將校園文化制度化和表象化,認為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加上優(yōu)美怡人的校園環(huán)境就是校園文化;更有的將校園文化口號化,認為學校有條校訓、有幾條積極向上的標語口號就是校園文化。

我們認為校園文化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等物質形態(tài),也包括學校的傳統(tǒng)、校風、學風、人際關系,以及學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行為準則等精神層面。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風格和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校園文化包含學校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包括校園環(huán)境建設和校園文化設施建設,是校園文化的載體;精神文化是一種高層次的校園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抽象和升華。包括學校師生認同的,有自身特色的價值理念、理想追求、道德要求等,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校園制度文化是指師生在交往中締結的社會關系以及用于調控這些關系的規(guī)范體系。包括各種規(guī)章制度、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和工作守則等。校園制度是約束、規(guī)范、引導、保護校園師生員工行為與利益,維護高校正常的學習、生活、工作秩序的根本保障。制度文化的實質是反映學校的調控程度、監(jiān)控原則和管理張力。

校園文化存在于社會亞文化系統(tǒng),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資源和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管理哲學和校園精神的核心,是一種凝聚師生歸屬感、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文化現(xiàn)象,強調“校園文化建設”,體現(xiàn)了一種“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導航”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是一種形成良好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規(guī)范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機整體。這種文化氛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風和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2校園文化的特征

2.1 校園文化的先導性與超越性大學是傳承知識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地方,也是信息匯集、文化交融、人才薈萃的地方。大學師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感性,使大學成為時代的晴雨表。在立足于本國、本民族當前任務的同時,大學總是同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大學所創(chuàng)造的思想、理論及科技成果和其他文化成果,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導性。

2.2 校園文化的繼承性與創(chuàng)新性任何一所大學的文化都是歷史沉淀的結果,同時也隨著學校的發(fā)展不斷的完善改進。創(chuàng)新是大學的靈魂和生命力之所在。傳承已知、探索未知是大學的使命,從一定意義上說,大學就是為了人類通過知識的傳遞和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存在的。

2.3 校園文化的約束潛隱性校園文化往往具有規(guī)范性,但這種規(guī)范性更多的是潛在的,不具有強制性,于潛移默化之中感染人的理性,陶冶人的情操。首先,作為校園文化核心的校園精神,體現(xiàn)了師生的價值觀念,集體榮譽感,自豪感和精神意志,它以潛在的規(guī)范性支配著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群體中的每個成員產生潛在的教育作用。其次,優(yōu)化的校園環(huán)境往往使師生的不和諧行為因受到環(huán)境美的無形約束而收斂,從而對生活其中的師生起著陶冶情操和規(guī)范行為的作用,使師生通過親身感受,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因此,校園文化的約束作用具有鮮明的潛隱性。

2.4 校園文化的多元性創(chuàng)造校園文化的主體是具有較高文化層次、較好人文修養(yǎng)的教師和作為青年才俊的大學生,他們的知識結構文化修養(yǎng)決定了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上相對較高。同時,各高校不同的學科專業(yè)設置、辦學歷史和傳統(tǒng),造就了不同的風格和品味,加上接受國外新思想、新理論、新科技使校園文化具有多元性。

3建設良好校園文化的意義

校園文化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起著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校、熱愛專業(yè),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意識、文明習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園文化的形成與其主體的心理特征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現(xiàn)代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顯然,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yǎng);重智育定形,輕人格塑造"的特點與現(xiàn)代化需要的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高素質人才之間構成了尖銳的矛盾,學生求知成才的強烈愿望對滯后于社會變革的現(xiàn)代教育體制形成了巨大的沖擊。這種矛盾沖突和巨大的社會變革一起引起了校園內諸種因素及其關系的變更,這主要表現(xiàn)為等教育改革的提出和深化。我國逐步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因此,建立契合大學生特殊心理需要,具有彌補教育某些不足的高校校園文化,便具有了積極的意義。從根本上說,現(xiàn)代高校校園文化,作為教育的一種合力因素,滿足和實現(xiàn)大學生求知成才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在當今社會開放的大背景下,原本相對獨立的校園文化業(yè)必然受到各種各樣社會文化的沖擊,其中有積極的方面,自然也會有一些消極的方面。比如有的有的學生沉醉于煙酒、打牌、電子游戲,有的學生迷戀于談情說愛,甚至打架,賭博,作弊及公共場所不文明,不守秩序的混亂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這些問題的存在充分說明了一些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實在令人擔憂,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已迫在眉睫。要改變對這些負面的文化現(xiàn)象,就必須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能放任自流。而主動積極的校園文化建設,正是對癥下藥的手段。同時應該指出,上述種種負面現(xiàn)象的消除并不是光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就能完成的,而必須依靠學校,社會,家庭的合力。我們不能過分夸大校園文化的作用,同樣,也不能忽視校園文化的獨特功能。

4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

4.1 精心設計,創(chuàng)建優(yōu)美的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物質文化是以物質文明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景觀,即通常所說的硬件,包括校容、校貌、學校的整體規(guī)劃、布局、校園的綠化、美化、凈化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實現(xiàn)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是最能給人直觀感受的部分。沒有完善的物質環(huán)境,校園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在全面設施和布局中要考慮到整體化、生活化、人性化、多樣化,精心設計。

校園文化建設在實行總體規(guī)劃的前提下,還要特別注意在人文特點、園林綠化與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更好地追求其物質效果和精神效果。精心設計,精雕細啄,從細微的設計中入手,使之更能打動人和感染人,使其別具一格,獨顯風韻,體現(xiàn)校園文化的特點和魅力,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體現(xiàn)學院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的濃厚氣息,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寓教育于景物之中。即使是校方的一個通知、喜報也應起到達境悅目的作用,給學生以形式美、言語美的示范,為廣大師生創(chuàng)造優(yōu)雅、文明、進步的校園文化氛圍。

4.2 加強精神文化建設,豐富人文底蘊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工程,包括校風、學風、師生的精神面貌及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等,體現(xiàn)著校園文化的方向和實質,是高校師生的理想、信念、情操、行為、價值和道德觀念水平高低的標志。通過設計體現(xiàn)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校訓、校歌、?;铡⑿F?,通過宣傳牌和櫥窗等載體將優(yōu)良校風呈現(xiàn)出來,讓師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勵。通過建立校史陳列室、榮譽室,舉辦校史展覽、校慶活動等,增強師生對校史、校風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志存高遠、立德樹人,嚴謹篤學、誨人不倦,以真心、真功充實完善自己,使自己成功、成名、成家。以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增強學習動力,積極營造文明向上的道德風尚和奮發(fā)進取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品質。總之,校園精神文化可以通過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xiàn)出來,師生們的一言一行,某種生活習慣,甚至食堂門口的遺失啟事,布告欄里的招聘廣告等,也能體現(xiàn)一所學校的精神風貌.校園精神產品可謂無所不在。這種精神產品是由校園人創(chuàng)造的,又反作用于校園師生,對他們的心理,思想觀念產生影響,從而推動校園精神文化的發(fā)展。

4.3 結合校情,創(chuàng)設“以人為本”的校園制度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tǒng)。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對于任何組織,制度和紀律都是必要的,對于以青年學生為主要對象的高校則更為必要。規(guī)章制度制定得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對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制定規(guī)章制度時,只有從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實際需要和社會要求出發(fā),做到情、理、法的有機統(tǒng)一,形成一個良好的制度體系,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去執(zhí)行,去遵守。

要建立良好的制度文化,必須要做到“以人為本”,創(chuàng)立有效的制度體系。首先要求規(guī)章制度具有科學性。所謂科學性就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期望目標必須積極健康,內容明確清晰,具體要求易被學生接受,操作施行簡潔方便等。構成有自己特色的校園制度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文化融入到管理之中,去激勵、凝聚和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校園文化人格化,形成學校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行為,體現(xiàn)學校價值準則。其次,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要保持其嚴肅性。一旦形成以后,就要按章辦事,發(fā)揮其應有的功效。制度貴在嚴,嚴格才有效,否則就會形同虛設。再次,規(guī)章制度應具時效性和針對性。對涉及各類規(guī)章的相關事件的處理一定要掌握適當?shù)臅r機,否則就難以收到應有的功效,使其激勵和約束作用大打折扣。

總之,校園文化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不竭動力。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要求有良好的硬件建設作支撐,而且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軟件建設相配套。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創(chuàng)新性、多元性、廣泛性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不斷積淀文化底蘊,使之成為學校各方面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 內涵式 校園文化 硬件設施 軟件設施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8(b)-0186-01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生命和靈魂,是學校整個體發(fā)展的命脈,是學校社會形象的根本。它對學校的發(fā)展具有價值引導、觀念整合、情感激勵、規(guī)范調節(jié)等作用。教育性是學校文化的最主要的特性,學校的文化精神是學校教育觀和人才觀的集中體現(xiàn)。校園內的一切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青少年學生、塑造著青少年學生。濃郁的文化氛圍、優(yōu)美的育人環(huán)境,體現(xiàn)一個學校的文化積淀和底蘊,沐浴在學校文化之中,在學校文化引領下,學生不僅能很好完成學業(yè)任務,而且在思想、行為、情感、習慣上受到感化和影響,這就是校園文化存在的價值。那么,我們如何進行內涵式校園文化建設發(fā)揮育人功效呢?

1 加強硬件設施方面的建設

美麗的校園給人以美的感受,充滿綠色和生機的校園不僅使人心情舒暢、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心境,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在環(huán)境建設上要有特色、有新意,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做到基礎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同步進行,育樹栽花植草與育人相結合,色、香、美與情致相統(tǒng)一。學校建筑排列有序,或高低錯落,相映成趣:校園四季常青、鳥語花香、生機盎然而又保持衛(wèi)生整潔,在教室周圍營造一個安靜、綠色的環(huán)境,并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間,對校園進行立體式、多層次的綠化和美化,以塑造美觀的校園視覺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

2 從軟件設施建設方面努力

所謂軟件文化,即說到思想文化,我認為學校應從“心”開始。那就是真心關心學生,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為本,這樣才能建設好積極向上,健康的校園文化。

2.1 在學校樹立一種理想信念

我校就提出了“勵志明德,為學生一生幸福奠基”的理想信念。這個信念鞭策著學校里的每一個人,尤其是我們老師,自發(fā)地努力,自主地奮斗,自覺地行動,為實現(xiàn)目標而堅定不移,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執(zhí)著意志和奉獻精神。而對于學生,學校更應該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因為如果沒有理想,學生就沒有明確的目標,失去正確的方向;沒有信念,學生的各種行為就缺乏根本動力,失去持久性和可持續(xù)性。所以,校園文化建設,就要從最根本的做起,那就是關注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心,了解他們所想,即理想,并對他們加以引導,讓他們?yōu)樽约旱睦硐電^斗。

2.2 充分挖掘自己的辦學特色

教育就是帶著仁與愛,最終讓學生成長和成人,在這種教育思想指導下形成的辦學理念,就是“學生的成長高于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彼詫W校要從實際出發(fā),真心關注學生成長,挖掘自己的辦學特色,找到自己的發(fā)展之路。

2.3 讓校園富有文化底蘊

我們可以在校園內設置黑板報、閱報欄,在醒目的地方懸掛或鑲嵌校訓等。在教室里張貼名人名言,學生守則、學生作品,在公共場所和專用室、實驗室里懸掛偉人、名人的肖像和格言,設置文化科技走廊、畫廊。創(chuàng)辦??_放文學社和愛心社。建設廣播站。我校在每層教學樓設置了文化墻,由學生自己動手,盡情發(fā)揮,展現(xiàn)自己在生活,學習以及理想追求等各方面的點點滴滴。文化墻不僅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揮,而且讓整個校園更加生動,校園文化更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學生時時處處可以看到文化墻,在無形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4 加強課余文化建設

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必須。根據(jù)學生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欲強的特點,要精心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社區(qū)服務活動,努力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盡情釋放潛能、展示特長,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皩W校搭臺”,給予必要的行為指導和物質支持;“學生唱戲”,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要遵循自主性、實踐性、愉悅性、發(fā)展性、教育性原則,成立課外活動小組如學科興趣小組、田徑隊、籃球隊、小樂隊、合唱隊、舞蹈隊、書法組、美術組等?;顒有问揭S富多彩,努力讓學生根據(jù)天資所好、揚長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樂,變命令式為倡導式,變禁絕式為誘導式,變接受式為參與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己組織、主動參與、寓教于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5 社團活動凸顯校園文化自我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