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16:18:40
序論:在您撰寫物質文化的特征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這厚重的歷史積淀,無疑是我們民族的先輩給后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同時這也是留給我們的一付重擔。因為,保護的責任是那么重大,而保護工作的分量又是那么異乎尋常地沉重。特別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這項工作起步較晚,但發(fā)展相當迅速,從2003年啟動至今不到5年的時間,全國就已經確定了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總數達1028個,并認定了代表性傳承人777人。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更多的項目正在運作中,更多的發(fā)現(xiàn)正在進行中,更多的認識正在形成中,更多的經驗也正在積累中。
筆者有幸參加了本地的這項工作,并經歷了從起始階段到現(xiàn)在的過程,其間對許多具體問題進行過相對深入的思考,并通過進一步學習和實踐,形成了一定的認識。比如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界定,我們就應該根據以下三個突出特征,綜合地去進行把握。
一、傳承性
我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唇齒間傾談的、紙頁上流淌的、精神意識層面跳躍著的“活態(tài)”文化,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
文化是由物質和非物質兩種形態(tài)構成,而文化的進化是傳承和積累的結果。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化同樣也是通過傳承和積累來實現(xiàn),其細致周密和循序漸進的過程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經過傳遞實現(xiàn)傳承,另一方面經過長期的沉淀達到積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文化的自我選擇、對文明的自主抉擇。應該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經過特定歷史階段,特定種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圍內的人民群眾,世代沿襲所傳承的結果。其傳承過程,生動地保留并表現(xiàn)了這些人群的生存狀態(tài)、生產習俗、生活風貌、倫理觀念,并形成了對當時的社會形式、自然環(huán)境和等多方面的歷史發(fā)展狀況的反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依靠冗繁的傳承載體和龐大的傳承群體。其中,傳承載體重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而傳承群體離不開人們之間所依靠的“口傳心授”。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群體性的傳承,包括禮俗儀式、歲時節(jié)令和社祭廟會等,主要是依靠群體性傳承或者是家庭性傳承而構成的傳承鏈傳承至今??陬^文學、表演藝術、手工技藝和民間知識等文化,一般是由傳承人代代相襲而傳承延續(xù)。一個優(yōu)秀的傳承人,既傳承了先人的文化遺產,又以過人的聰慧,按照當時社會發(fā)展的節(jié)拍推動文化遺產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他對一個民族文化的延續(xù)起著重要的鏈接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手段離不開人的因素,傳承人作為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歷史重任。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最直接面對的是傳承人的保護問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其提供生存和發(fā)展延續(xù)傳統(tǒng)文化的環(huán)境和土壤,才能實現(xiàn)當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標。
二、“活態(tài)”顯現(xiàn)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個性和民族審美習慣的“活態(tài)”顯現(xiàn),它保持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
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示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xiàn)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從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和存在,既與相關生產方式、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有關,也與產生這種文化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和地域的獨特生活方式、文化傳統(tǒng)、文化心理、審美原則和風俗習慣有關。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通過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xiàn)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得以延續(xù)的“活態(tài)”顯現(xiàn),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我國古老的羌民族文化就是典型的活態(tài)案例。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業(yè);文化發(fā)展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我們的祖先曾在這片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為后人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財富。外國市場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興致盎然,一些傳統(tǒng)文化產業(yè)在國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卻在國外備受關注。雖然目前情況有所緩和,人們對于國學教育的認識逐步加深,但是還需更多的時間與機遇,才能發(fā)生更多轉變。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產業(yè)的組成部分,有其發(fā)展的必然性,因為人類群體的文化具有整體性,它不以某種單一的特質存續(xù),而以整合多方面關聯(lián)的形式存在,文化要素之間的互動關聯(lián)是文化產業(yè)最基本的特征。人、社會與文化之間的互動使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并不是涇渭分明而是互相依托、共生共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需要一定的載體,特定的人類社會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脫離了特定的群體和由他們所組成的文化環(huán)境,非物質文化將不復存在。同樣的,作為一個族群和社會所認同的文化,其核心是這個群體的綜合價值觀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現(xiàn)形式和存在形態(tài)往往更能表達這種文化的思維方式。華夏祖先從制造第一件勞動工具開始,就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地尋找、摸索并創(chuàng)造實用性強的勞動工具,在滿足了造物基礎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獨特審美的精神需求。由此發(fā)展出來的民間工藝美術,多就地取材、手工生產帶有形式美感的作品。它們造型多樣,色彩鮮明,質樸清新,具有獨特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生活色彩,以實用性為依托,既是工具又是工藝作品。它們從民間來又服務于民眾,融入了各個民族衣食住行、風土人情、禮儀禁忌的各個方面,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哲學、藝術學、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和人類文化學多學科的文化價值,體現(xiàn)了整個民族的文化意識、哲學觀點、感情氣質和心理素質,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也是非物質文化興起與發(fā)展的土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象體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民間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yè)
我國的民間工藝美術類型的非物質文化分布于全國各地,由于地理氣候、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民族文化、審美尚好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豐富的品類和多彩的風格,大多采用天然的材料和傳統(tǒng)的手工加工模式,成品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息息相關。如,以蛋畫、印花畫、扇面畫、唐卡為代表的工藝繪畫類;以剪紙、皮影戲、鏤刻為代表的剪刻類;以印花、蠟染、澆花布為代表的民間裝飾服飾印染類;以風箏、扇子、彩燈為代表的扎糊類以及刺繡類、雕塑類、編織類和陶瓷類共類民間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傳統(tǒng)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yè)
傳統(tǒng)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以傳統(tǒng)文化環(huán)境為基礎,以宮廷機構、民間班社、民間自發(fā)傳習的方式傳承,與社會經濟、傳統(tǒng)思想、歷史文化、民俗民風水融,是傳統(tǒng)文化環(huán)境下歷史對表演藝術的自然選擇。傳統(tǒng)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綜合藝術,融合了歌曲、舞蹈、文學、裝飾、制造等多個方面的藝術,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和現(xiàn)代文化產業(yè)的藝術寶藏。
三、其他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yè)
除上述傳統(tǒng)表演藝術、民間工藝美術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傳統(tǒng)制造技藝、民俗節(jié)慶禮儀和民間口傳文化三大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發(fā)展、傳承和改造形式上也面臨與前兩類藝術幾乎相同的問題。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雖然豐富多樣,但自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我國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受到影響,其存在和發(fā)展的條件也幾乎消失。很多以祈福、傳統(tǒng)信仰、表演審美為基礎的傳統(tǒng)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的生活中逐漸被人們遺忘甚至拋棄,一些傳統(tǒng)藝術形式逐漸喪失了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一些有著數千年傳統(tǒng)的中華文明所崇尚的倫理道德、藝術修養(yǎng)、民間風俗逐漸被淡化,這給我國的非物質文化產業(yè)帶來了不小的沖擊。總而言之,文化產業(yè)脫離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fā)展,將會削弱社會群體的歷史特性和文化多樣性,使社會的文化環(huán)境和價值觀念趨于大同而沒有靈魂與根基。所以,文化產業(yè)與非物質文化具有共生的聯(lián)系,保護、發(fā)展非物質文化對發(fā)展整個國家的文化產業(yè)具有特殊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昕.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重要的文化資本.廣西民族研究,2008(3).
摘 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漢繡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其圖案豐滿,裝飾性強,因極具楚韻遺風得名“漢繡”。在漢繡的紋樣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紋樣都是驅邪接福、諧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體現(xiàn),這些裝飾圖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國民間民俗思想的影響,充分表達了人們對健康平安、吉祥富貴的向往。成為民間藝術中最富美學價值、學術價值的一部分。
關鍵詞:漢繡;漢繡紋樣;吉祥圖案
中圖分類號:J5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136(2012)14-0145-02
刺繡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無論是四大名繡還是其他地方性繡種,都有著自己的發(fā)展歷程和變遷軌跡。漢繡同樣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自身獨特的發(fā)展脈絡。經歷了緣起、興盛、流變等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形成了以武漢、洪湖和荊沙為中心并覆蓋了湖北省長江兩岸和江漢平原廣大地區(qū)的刺繡體系。
民間繡品從刺繡工藝的角度反映了傳統(tǒng)圖案的精神品格。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普遍運用了象征性的表述方法,將祈福納祥,驅惡避邪的思想觀念,通過諧音、會意、借代、比喻等方法,曲折含蓄的化為圖案,并運用豐富多彩的刺繡針法,表現(xiàn)為精美的刺繡紋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漢繡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其圖案豐滿,裝飾性強,因極具楚韻遺風得名“漢繡”。
1 漢繡紋樣的內容形式
1.1 花草禽獸類
漢繡承襲楚風,在圖樣上多喜龍鳳鳥獸、花草或兩者結合。龍、鳳、花草是楚文化中歷史悠久,富有特殊感情價值的紋樣。我們從出土眾多的楚國絲織品中可以窺見一二,除了龍鳳、花草以外,還喜歡表現(xiàn)虎、鹿、蛇等其他動物,這些絲織品無不體現(xiàn)著荊楚大地人們充沛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隨著歲月的流逝,由這些動物、植物崇拜衍生出“龍鳳呈祥”、“龍飛鳳舞”、“福祿壽全”、“四季富貴”等吉祥觀念,連同那些楚文化遺產在漢繡紋樣中仍然鮮活的存在著。
1.2 金線人物類
漢繡中人物繡一般表現(xiàn)宗教人物較多。用漢繡手法來表現(xiàn)宗教中的人物,更顯得含蓄、寧靜、富貴。漢繡的金線人物類刺繡也是它的一大紋樣特色,用金線刺繡人物在很多繡種中都有。但漢繡的金線人物紋樣運用在漢繡中時其構圖、色彩搭配都和其他繡種迥異,極大的保持了漢繡來自民間的純樸氣質,又不失楚文化的飄逸、漢繡的富貴等藝術特色。
2 漢繡紋樣的藝術特色
漢繡紋樣從內容上講是承襲楚地對被賦予一定特殊意義的龍鳳、花草紋樣的崇拜,而從其紋樣的藝術特色上來說,它的藝術特色和內容緊密相關。
2.1 漢繡紋樣的造型
我們可以從豐富的楚文化的藝術遺存中看到:楚文化喜愛的紋樣造型無不是清秀、韻致俊逸、線條蜿蜒流暢的。而承楚文化脈絡而下漢繡龍鳳、花草紋樣造型同樣是這樣的特色。
2.2 漢繡紋樣的色彩
漢繡以紅、黃、綠、白、黑五色中的“上五色”亦即五色中最鮮艷的色調為主,色彩極其豐富、富麗。它的色彩的主要特點是濃墨重彩、對比強烈、絢麗多彩、富麗堂皇。它多用深色做底色,襯托畫面主要圖案,講究實繡,使作品完全不褪色,完全靠一針針把它拼起來。正是這些鮮明的特色,使?jié)h繡成為雅俗共賞的繡種。
2.3 漢繡紋樣的構圖
漢繡喜愛特殊的構圖形式。傳統(tǒng)的漢繡,色彩、畫工和構圖都極講究,繡品充分運用圓格、條紋組合的蘆席片、萬字錦、冰竹梅、竹龍錦等圖案,再結合抽象的條紋、圓格圖案來構圖,以表現(xiàn)裝飾圖案的夸張變形,描繪大膽想象中的人物花鳥、瑞獸祥云,從而使繡品呈現(xiàn)飽滿勻稱、敦厚古樸、濃重熱鬧的強烈效果。處處體現(xiàn)著漢繡藝術原始、神秘、艷麗、富貴的民間之美。
3 漢繡紋樣藝術特色的源頭
3.1 漢繡紋樣藝術特色的源頭是楚文化在民間的基因傳承
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大量漢繡紋樣藝術遺產無不是造型清秀、韻致俊逸、色彩富麗、線條流暢。顯示出楚人崇拜太陽,崇拜大火,喜愛亮麗的紅色,向往日出的東方;從中可以窺見漢繡紋樣傳承著這些藝術特色。這是楚文化在楚地民間的基因傳承:①楚地人們火辣、大氣、浪漫、熱烈的性格是其藝術特色得以繼承的內因;②楚藝術自身的美和氣質及其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審美趣味的影響,是其藝術特色傳承的外因和動力。這樣的基因傳承,是很難動搖和改變的。
3.2 漢繡紋樣藝術特色的成因是民間祈福、吉祥文化的體現(xiàn)
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社會是農耕文明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依賴自然環(huán)境,以農耕、繁衍為中心,對神奇的自然界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在生活中借現(xiàn)實中的自然物寄予美好的愿望等,在民間藝術中沉淀,形成祈福、吉祥文化。從漢繡的紋樣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紋樣就是驅邪接福、諧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體現(xiàn),這些裝飾圖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國民間民俗思想的影響,充分表達了人們對健康平安、吉祥富貴的向往。成為民間藝術中最富美學價值、學術價值的一部分。更體現(xiàn)了漢民族楚地人民生活中對豐衣足食、驅邪降幅的美好企盼。
3.3 民間藝術生存環(huán)境對紋飾的影響
漢繡繡品包括民情民俗產品、舞臺文藝用品、宗教文化用品、民間燈會廟會產品四大類,這些類別需求對刺繡紋樣有著特殊的要求。而漢繡的日用品過去繡品的消費對象,主要是富紳官宦人等,尤其是封建王朝,文武百官春夏秋冬的官服上,都要繡出與官階相應的花鳥魚蟲圖案來,在他們的家里,也免不了有繡品掛飾,是繡品的主要消費者。漢繡為了適應當時的市場環(huán)境、生存環(huán)境,發(fā)展出了以花鳥魚蟲等圖樣為主的紋樣內容和艷麗、富貴的藝術特色。
4 結束語
漢繡工藝復雜,對于從業(yè)人員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我對一些重要的漢繡藝人進行了走訪和調查,用最平實的語言記錄他們對漢繡的理解和表達,他們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有對漢繡默默堅守的老藝人,有后現(xiàn)代社會催生的對漢繡創(chuàng)造、革新的漢繡藝術家,有發(fā)展?jié)h繡產業(yè)的實業(yè)家,也有靠家人言傳身教的后起之秀。他們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為漢繡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他們的行為和精神是值得我們記載和發(fā)揚的。
參考文獻:
[1]李友友.民間刺繡[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2]王連海.民間刺繡圖形[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1.
Han Embroidery Patter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ong Wen
關鍵詞:高職院校;行業(yè)特征;專業(yè)文化;物質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2)12-59 -02
校園文化建設是體現(xiàn)高等院校教書育人實力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校園文化不但要體現(xiàn)高校校園文化的共性,更應緊緊圍繞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人才培養(yǎng)目標,突出“職”的個性,體現(xiàn)出職業(yè)技能、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人文素養(yǎng)的要求,把學生學得一技之長、服務社會的理念作為核心價值,建設與企業(yè)緊密聯(lián)系,具有行業(yè)特色的校園文化。
在校園文化體系中,校園物質文化是大學文化的物質基礎和外部形態(tài),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基礎和載體。它更直接、更具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形態(tài),其大到整個校園內的建筑設計、環(huán)境美化,小到校牌、?;?、信函的制作等,是被人們第一眼所感知到的實體文化。高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不僅要考慮到美化校園、陶冶情操、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正確認識職業(yè)生涯的主旨作用,還應把“以就業(y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這一高職辦學理念固化校園物質文化。結合行業(yè)職業(yè)的特點,呈現(xiàn)出明顯的行業(yè)背景和企業(yè)文化色彩,建設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
一、高職院校建設具有行業(yè)特征的校園物質文化的意義
高職院校建設具有行業(yè)、企業(yè)特征的校園物質文化,對高職學生的成人與成才、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都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職學生成人
企業(yè)文化的精髓是“質量第一”、“信譽為本”、“顧客至上”,這就要求員工必須具有質量意識、效益觀念、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校園物質文化中企業(yè)文化的滲透,能促進高職學生對企業(yè)發(fā)展的理性認識,糾正他們認識上的偏差和行為上的劣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對社會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二)激發(fā)學習熱情,有利于高職學生成才
學生在校園中接觸到大量的企業(yè)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可以使他們體會到行業(yè)的競爭壓力與職業(yè)責任。在還沒有走上社會之前,就提前清楚地認識到如果沒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技能,就很難在未來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從而產生危機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的內在動力。
(三)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有利于高職學生就業(yè)
高職院校畢業(yè)生大多閱歷淺,心理尚不成熟,缺乏對企業(yè)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其中一些畢業(yè)生在跨出校門進人企業(yè)時很難適應企業(yè)的管理環(huán)境。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通過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感受企業(yè)嚴格的管理和嚴明的紀律要求,感受企業(yè)員工積極向上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接觸到企業(yè)管理的模式和流程,能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逐漸實現(xiàn)與企業(yè)員工在價值理念、行為方式上的“零距離”對接,從而使其畢業(yè)以后減少磨合期,更快適應企業(yè)的崗位要求。
(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有利于高職學生創(chuàng)業(yè)
當今時代,只有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畢業(yè)生,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受到企業(yè)的歡迎。高職院校的企業(yè)特色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能為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有利的環(huán)境,讓高職學生及早參與到企業(yè)文化中去,更多地了解企業(yè)特別是那些重視技術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明確自己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就會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激情,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信心,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能力。
二、構建具有行業(yè)特征的校園物質文化的措施
高職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和載體。在建設過程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質為目標,在環(huán)境布置上體現(xiàn)行業(yè)、企業(yè)文化內涵,整體規(guī)劃,合理實施。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物質文化環(huán)境中,感受到行業(yè)特征、企業(yè)精神,對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生涯有較高的認知與了解,突顯學院鮮明的辦學特色。
(一)引入企業(yè)文化元素,在教學環(huán)境的布置上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的特色與內涵
在校園環(huán)境的布置上,可以引入企業(yè)文化元素,加強企業(yè)文化所要求的職業(yè)環(huán)境的布置和氛圍的渲染,努力使學生接觸到與以后的實際工作崗位十分相似的職業(yè)環(huán)境和育人環(huán)境,用優(yōu)秀的企業(yè)文化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全方位、常態(tài)化的影響學生,渲染出富有特色的職場氛圍,有效實現(xiàn)校園文化地輻射功能。
措施方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學校主體建筑物上突出具有職業(yè)特征的校風、校訓,在校園主干道建起富有職業(yè)感召力的模型和雕塑,在教學樓、實訓樓張貼有關職業(yè)及創(chuàng)造的名人名言牌,在校園馬路兩側增設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言行的路牌、燈箱等等,將校園內的樓、路、實訓基地等以合作企業(yè)或優(yōu)秀企業(yè)家命名;教室、辦公室的環(huán)境布置體現(xiàn)有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專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企業(yè)或企業(yè)負責人的相關資料等與職業(yè)相關的因素。各系部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yè)特點,建立展窗,辦出企業(yè)文化的精品。
(二)建設高仿真實訓室,全力營造與企業(yè)生產流程相類似的實習環(huán)境
高職院校在物質層面中應突出“職”的特點,形成以職業(yè)為中心,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重點的物質文化建設,強化實踐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職業(yè)性”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體現(xiàn)在實踐水平和動手能力上,而不是體現(xiàn)在理論水平上,因此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備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院校必須有科學的、仿真的實訓樓和專業(yè)實驗室。
措施方法:按企業(yè)的真實管理模式組織實訓,建立與企業(yè)生產車間大體相同的實驗實訓場所,實習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盡量與企業(yè)工藝流程相一致,盡可能將教學環(huán)境設計為“教學工廠”模式;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專業(yè)教室”,融教室、實訓、實驗、技術服務與生產為一體,使“專業(yè)教室”具有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實訓實驗等多種功能,營造出良好的職業(yè)氛圍。校園內要設立盡可能多的開放性職業(yè)技能培訓中心和各類考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訓練技能和考取多種證書的良好條件。
(三)建設數字化校園,以網絡為載體實現(xiàn)校園文化與企業(yè)文化的對接
數字化校園是基于校園網絡平臺,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xiàn)校園的各項資源數字化,形成一個數字空間,從而實現(xiàn)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的自動化和現(xiàn)代化。以數字化信息為基本形態(tài)的校園網絡文化,以其交互性和多元性,推動著高等教育模式的轉變,也是學生了解學院、了解系部、展望職業(yè)前景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因此,應該充分發(fā)揮校園信息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加強校企之間的文化交流。
措施方法:可在校園網站上建立“校企合作空間”、“系部BBS”等,校企雙方可就專業(yè)設置、課程改革、就業(yè)咨詢、頂崗實習、用人需求和畢業(yè)生回訪等事宜進行交流;各系部也可與合作企業(yè)在網上建立聯(lián)系通道,使企業(yè)的優(yōu)秀文化、求職信息、行業(yè)動向等都能及時、傳遞給學生,企業(yè)也可從學生那里直接獲得求職、咨詢等相關信息。兩者實現(xiàn)經常性的對接與互通,就能保持信息渠道暢通,形成良好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四)加強報刊媒體宣傳,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全員參與的意識
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不僅僅是實物形態(tài)的建設,還包括對內報導、對外宣傳等。只有大力宣傳和弘揚企業(yè)的優(yōu)秀文化才能讓更多的教職員工、學生了解行業(yè)、企業(yè)文化內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并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不斷提升學院的知名度,把學院的辦學特色和顯著成績。
措施方法:學院的院報、內部刊物等可以以“專業(yè)文化建設”為主題開辟專版、專欄,鼓勵教師、企業(yè)管理者、企業(yè)員工、實習學生、畢業(yè)生積極投稿,各抒己見。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成果,引起全院教職工對校園專業(yè)文化建設這項工作的重視,形成全員積極參與的氛圍。同時,在校園廣播、校園宣傳片中加大校企合作良好典范的宣傳力度,對優(yōu)秀企業(yè)的經營理念和文化內涵多加報道和宣傳,將具有行業(yè)特征的校園專業(yè)文化的輻射面擴大到全院乃至全省范圍。
校園物質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環(huán)境力量,會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注入到每個學生的心里,沉淀為深層的心理基礎并影響其行為,促進其發(fā)展。因此,高職院校應從自身辦學特點出發(fā),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統(tǒng)籌兼顧,做到軟件和硬件建設同步,與企業(yè)文化有機結合,使其與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促進與協(xié)調,從而實現(xiàn)校園物質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付萍.淺析高職院校學校文化建設[J].科技經濟市場,2007,(01).
[2]王雯姝.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與內涵[J].光明日報,2007,(03).
[3]許紅梅.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29).
[4]雷久相.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yè)文化對接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J].職教論壇,2010,(12).
作者簡介: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分布特征;帶狀分布
前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具有一定特色、價值,由各群體、團體、個人創(chuàng)造、繼承、保持的各類技能、工藝、表演等非物質的文化產物。截止2015年,我國共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7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300余種。對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空間分布特征進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文化產生、發(fā)展和傳播的歷程、規(guī)律,對我國文化歷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空間分布特征
(一)帶狀分布
帶狀分布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具體而言,是指自我國東北遼東開始,沿海岸線一直延伸到廣東、廣西地區(qū),這一帶狀空間里分布著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這一帶狀空間里,浙江、江蘇南部、山東、山西、河北大部、福建、廣東部分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遼寧、安徽、江西、廣西等地也有相當數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占據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的61%以上。
(二)河畔分布
河畔分布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分布的另一個特征,是指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出現(xiàn)在水源附近,并沿水流密集分布。
調查中,黃河、長江、錢塘江、珠江等主要水系在其流域空間內往往有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黃河為例,黃河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沿黃河河道周圍,分布著超過500處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在河道兩岸十分密集。同樣,長江、錢塘江等水系周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也具有類似特征。
(三)團狀分布
團狀分布是指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空間上出現(xiàn)成團集中的情況,包括浙江中東部以及山西、河南、山東、河北四省交界處,河北中東部等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帶有團狀分布的特征。
山西、河南、山東、河北四省交界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密集,其以四省交界處為圓心向四周擴散,密集分布地區(qū)的總面積幾乎與河南全省面積相當。浙江中東部地區(qū)的團狀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與之類似,總體看上,幾個較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團幾乎占據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的四分之一。
(四)邊疆分布
我國、云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治區(qū)等也有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盡管其密度較之浙江、山東有所不如,但總數上依然超過了重慶、安徽、遼寧等省、市[1]。
以云南省為例,其境內的孔雀舞、潑水節(jié)等均帶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和民族特征,作為少數民族的文化結晶得到了相當的重視,曾在建國初期親自到云南參加過傣族的潑水節(jié)。又比如地區(qū),藏族民族特色下的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得到了尊重和保存,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格薩爾王》史詩以及熱貢文化等。
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分布的影響因素
(一)人口遷移因素
人口遷移是我國歷史發(fā)展的一大特色,其往往受到戰(zhàn)爭和政治影響。在遷移后,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會被帶到被遷移地,并得到繼承和發(fā)揚。
比如我國的京劇表演藝術,是受到徽劇、昆曲、秦腔、漢調等各種表演藝術影響形成的。清乾隆五十五年,愛好南方文化的乾隆帝下令各地的著名戲班進入北京進行表演,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xù)進入北京,在北京城內,徽劇戲班又與湖北漢調戲班、江蘇昆曲戲班、陜西秦腔戲班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新的藝術表演形式,京劇。京劇的形成明顯是受到小范圍專業(yè)性人口遷移的影響。此外,西晉時期,大量漢族人涌入南方也大大豐富了南方的地方文化,促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人口遷移因素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分布的帶狀、團狀特征有一定的影響[2]。
(二)水源因素
水源因素在人類文明史上非常重要,文化的產生和發(fā)展傳播也離不開水源,這是造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河畔分布的主要原因。
文化的發(fā)展帶有明顯的傳承性,比如農業(yè)文化。我國最早稻米種植出現(xiàn)在今浙江寧波河姆渡一帶,南方地區(qū)如今的稻米種植也仍舊十分繁盛,學者普遍認為稻米種植文化是沿著錢塘江向上游和下游傳播的,因為早期人類的生活完全無法離開水源。我國最早的小米種植、野獸馴養(yǎng)等農業(yè)文化被認為出現(xiàn)在半坡一帶,該文化隨著黃河流域逐漸向下游傳播,漸漸影響到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如今在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浙江錢塘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均帶有明顯的河畔分布特征,這是水源因素影響的突出體現(xiàn)。
(三)交流因素
交流因素對文化的發(fā)展、傳播意義非凡,很多帶有繼承性的文化是在傳播的基礎上形成的。
以我國北方地區(qū)為例,本質上說,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文化都與黃河文化密不可分,是對黃河文化的細化和具體化。黃河地區(qū)在我國歷史上長期是統(tǒng)治的中心地帶,比如西周時期,四方諸侯到黃河一帶朝見周天子,各地的商貿活動也往往在當時的都城洛邑周邊進行,交流十分頻繁,魯國禮儀文化得以傳至巴蜀、楚國,晉國軍事文化滲透至吳越,這突顯了交流對非物質文化空間分布特征形成的影響。
(四)交通因素
我國西北、西南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數帶有明顯的少數民族特色,這是受到了交通條件的影響。
中原、江南等地交通便利,因而地區(qū)文化特色漸漸消弭,而維吾爾族、藏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生活在邊疆地區(qū),交通較為閉塞,與中原漢族交流不多,其民族特色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比如前文所說的藏族熱貢文化、傣族潑水節(ji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邊疆分布特色與閉塞的交通條件有直接關系。
總結:
通過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部分特征進行分析,了解了造成其各項特征的影響因素。人口遷移、水源、交流、交通是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且在文化歷史上得到了明確的印證。后續(xù)工作中,根據上述理論可以更好的進行文化生產、發(fā)展、傳播的相關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和“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內涵和外延不同的兩個專有名詞和各有評價標準的兩種遺產類型,共同點只在于,它們是由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宣布、在國際層面上加以保護的文化或自然遺產。作為熱門詞匯,比較容易被望文生義地理解為是一種統(tǒng)一的世界級的遺產;所以在討論學術問題時,宜謹慎使用“世界遺產”漢譯詞通稱World Heritage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這兩種遺產類型。
關鍵詞:
世界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保護與利用
收稿日期: 2010-11-09; 修訂日期: 2010-12-28
基金項目: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旅游產品研究》(CW0917);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旅游資源與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基地》(CLA601)資助。
作者簡介:
梁保爾(1953-),男,博士,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遺產旅游、旅游文化。張朝枝(1973-),男,博士,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旅游與遺產保護、旅游規(guī)劃與管理。
1 問題的提出
我國自1987年、2001年起分別有文化遺產項目入選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公布的《世界遺產目錄》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來,“世界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門詞匯。本文2010年底用“谷歌”搜索引擎①,以“世界遺產”為主題詞搜索到112萬條記錄,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詞搜索到119萬條記錄;在“中國知網”學術文獻總庫作檢索②,以“世界遺產”為題名的有1703條記錄,為主題詞的有4537條記錄;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題名的有6304條記錄,為主題詞的有26391條記錄③。與此同時,以英文法文兩種文字圍合的“世界遺產”徽
記也無可爭議地成為優(yōu)質旅游資源的身份標識(見圖1)。
“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和“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世界遺產目錄》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時使用的一種專有名詞,有特定的涵意。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學術界在一些場合使用時,往往以“世界遺產”通稱兩種類型的遺產,如羅哲文《世界遺產大觀》
羅哲文.世界遺產大觀[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69.
列有“中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章節(jié),劉紅嬰《世界遺產概論》
劉紅嬰.世界遺產概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12.
列有“世界遺產類別五:口頭與非物質遺產”章節(jié),且此類現(xiàn)象亦非個案
如孫克勤《世界遺產學》(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26209.)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世界遺產”章節(jié)并列,彭順生《世界遺產旅游概論》(中國旅游出版社,2008:25.)將這兩種遺產并稱為“中國的世界遺產類別”等。
。這樣一來未免令人感到有些困惑:“世界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兩種遺產類型究竟是同屬一個范疇還是分屬于兩個獨立的體系?倘若是分屬兩套獨立體系的話,那么這兩種遺產類型的主要區(qū)別何在?本文試就這兩個問題作一些梳理工作。
2 兩種遺產歸屬兩種不同的體系
“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都屬于UNESCO宣布的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72)第1條。
的遺產保護項目,然而研究發(fā)現(xiàn),這兩種遺產,其內涵和外延并不屬于一個統(tǒng)一的范疇。
2.1 有兩份獨立的公約文本
UNESCO第17屆會議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72)規(guī)定,由“政府間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委員會”制定、更新和出版《世界遺產目錄》。這份《公約》將“世界遺產”定義為“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兩個大類,1987年起增列“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1992年又增列“景觀遺產”,總計為四個類型。因此,嚴格意義上的“世界遺產”應指入選《世界遺產目錄》的遺產保護項目,除了“自然遺產”之外,“文化遺產”還應涵蓋“文化景觀”以及“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的文化遺產部分《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2005)第45-47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令第41號《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2006)第2條。
。
UNESCO第32屆會議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規(guī)定,由“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編輯、更新和公布《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份《公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為“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jié)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等五個類別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第2條。
。但UNESCO 2001年起在宣布入選項目時,又劃分出一個“文化空間”的類型(參見表5),曾一度引起了學術界很大的爭議(參見本文3.3敘述)。入選這份《名錄》
的遺產保護項目通常就被稱作“非物質文化遺產”,或徑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以強調是一種所謂“國際”級別的遺產類型。
由此可見,“世界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涇渭分明,是由兩個不同的遺產委員會獨立宣布的兩種類型的遺產保護項目體系,UNESCO因此為兩個相對獨立行使權力的“本公約的最高權力機關”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第4條第1款。
制定了兩個獨立的標識(見圖2)。
2.2 有兩套不同的遺產目錄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guī)定了兩個相應的目錄,一個是《世界遺產目錄》,另一個是《處于危險的世界遺產目錄》。UNESCO最新統(tǒng)計顯示
UNESCO官方網站http:∥。
,2010年第3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結束時,《世界遺產目錄》收錄項目總數達911項,包括:文化遺產(含文化景觀)704項、自然遺產180項、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27項;2010年在冊的瀕危遺產項目總數為34項。自1987年至2010年,《世界遺產目錄》先后收錄中國項目達40項
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羅列,可參見“維基百科”相關條目。
,包括:文化遺產26項、自然遺產8項、自然和文化混合遺產4項、文化景觀2項。中國的“世界遺產”2010年總量位居世界第三(意大利44項、西班牙41項)。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也建立了兩個相應的目錄。一個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另一個是《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UNESCO最新統(tǒng)計顯示
UNESCO官方網站http:∥。
,2010年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結束時,《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收錄項目總數213項,2010年在冊的急需保護項目總數達16項。自2003年至2010年,這兩個目錄分別收錄中國項目28項和6項,中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總量達34項
UNESCO官方網站http:∥。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總量位居世界第一。
即以《處于危險的世界遺產目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兩種目錄而論,其性質亦大相徑庭。《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guī)定,列入《處于危險的世界遺產目錄》的項目均須已載于《世界遺產目錄》中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72)第10條。
。如1995-2003年被列入《處于危險的世界遺產目錄》的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1978年第一批《世界遺產目錄》收錄項目;1992-2004年被列入《處于危險的世界遺產目錄》的柬埔寨“吳哥窟”是于1992年被《世界遺產目錄》收錄的項目(便于“吳哥窟”及時接受國際援助)
Google 譯自UNSCO官方網站的2010年《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在冊的35個項目名單以及經整改已陸續(xù)解除瀕危的25個項目名單。
。而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則未必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已列入項目,如中國2009-2010年被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6個項目,皆為UNESCO當年的新增項目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列入前一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那些盡管在社區(qū)或群體的努力保護下其存續(xù)狀況仍然受到威脅的文化遺產,申報國需要承諾制訂專門的保護計劃。
。
3 兩種遺產執(zhí)行不同的標準
3.1 遴選標準不同
UNESCO《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2005)以“突出的普遍價值”為準繩擬定了10條遴選標準
《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2005)第77條對世界遺產的遴選做了規(guī)定:()代表人類創(chuàng)造精神的杰作;()體現(xiàn)了在一段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qū)域內重要的價值觀交流,對建筑、技術、古跡藝術、城鎮(zhèn)規(guī)劃或景觀設計的發(fā)展產生過重大影響;()能為現(xiàn)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tǒng)提供獨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見證;()是一種建筑、建筑群、技術整體或景觀的杰出范例,展現(xiàn)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發(fā)展階段;()是傳統(tǒng)人類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開發(fā)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或者人類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由于不可扭轉的變化的影響而脆弱易損;()與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的事件、文化傳統(tǒng)、觀點、信仰、藝術作品或文學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lián)系(委員會認為本標準最好與其他標準一起使用);()絕妙的自然現(xiàn)象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區(qū);()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包括生命記載和地貌演變中的地質發(fā)展過程或顯著的地質或地貌特征;()突出代表了陸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動植物群落演變、發(fā)展的生態(tài)和生理過程;()是生物多樣性原地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包括從科學或保護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
,“文化遺產”、“文化景觀”、“自然遺產”只須符合其中的一條或多條相應的單一標準就會被認定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而入選《世界遺產目錄》,如“奧斯維辛集中營”、“九寨溝國家風景名勝區(qū)”是符合一條文化標準或者自然標準,“莫高窟”、“三江并流”是符合全部文化或者自然標準而入選(見表1)?!拔幕c自然混合遺產”則必須同時滿足雙重標準才具備入選《世界遺產目錄》的資格,如“武夷山”、“泰山”同時滿足了文化標準與自然標準,特別是泰山同時以7條標準入選,在《世界遺產目錄》中十分罕見(見表1)?!拔幕坝^”的“突出的普遍價值”在于文化,或本質上是一種文化遺產,這也可以從“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qū)”入選標準上予以識別(見表1)。
UNESCO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設立具體的遴選標準,只是表述了一些基本特征或要素,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突出的普遍價值”做了若干限定,如“各國人民集體記憶的保管者”、“能夠確保文化特性永存”
《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1989)第1條。、
“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證”、“密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之間進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面臨損壞、消失和破壞的嚴重威脅”等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引言。
。各締約國在此基礎上都建立了龐大的名錄體系。以中國為例,截至2010年,進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7萬項之多
據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司副司長屈盛瑞在2010年11月23日召開的新聞會上所的通報,7萬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中,有10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10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8186項“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3776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見中國民俗學網http:∥)。
,國務院并為之制定了6條遴選標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2005)第6條:1具有展現(xiàn)中華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力的杰出價值;2扎根于相關社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3具有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4出色地運用傳統(tǒng)工藝和技能,體現(xiàn)出高超的水平;5具有見證中華民族活的文化傳統(tǒng)的獨特價值;6對維系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因社會變革或缺乏保護措施而面臨消失的危險。
,主要涉及候選項目的杰出創(chuàng)造力、世代相傳、文化認同、高超技藝、見證傳統(tǒng)、瀕臨危險等“突出的普遍價值”。這些遴選標準對各層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適性。
3.2 類型標準不同
本文將已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各種類型的遺產項目嘗試著排列了一份比較直觀的通表(見表2):
本表綜合了兩個板塊。第一板塊,參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首先區(qū)別為“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兩個大類;參照《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再分列出“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和“文化景觀”兩大類;參照《世界文化遺產管理辦法》(2006)第2條:“本辦法所稱世界文化遺產,是指列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產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中的文化遺產部分”的口徑,繼而將“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拆分為“(文化部分)”“(自然部分)”兩部分列入相應類別。第二板塊,參照《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
作”條例》(1998)二分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五分法和《國家級非
4.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第31條:“應把在本公約生效前宣布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遺產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1/2003)(第一批《人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1/《公約》2003)
1.民間和傳統(tǒng)表現(xiàn)形式(注)
《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1989)第1條:“宣布的目的在于獎勵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優(yōu)秀代表作品,這一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文化場所或民間和傳統(tǒng)表現(xiàn)形式)將被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p>
(《條例》1998)
(傳統(tǒng)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
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風俗(民俗活動)、禮儀、節(jié)慶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tǒng))知識和實踐
5.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2005)第3條。
(《公約》2003/《暫行辦法》2005)28+6項
2.文化場所
《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1989)第1條。
(《條例》1998)6.與上述表現(xiàn)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2005)第3條。
(《暫行辦法》2005)(如媽祖信俗、端午節(jié)、麥西熱甫等)
2.自然遺げ(《公ぴ肌1972)
.文化與自然混ず弦挪(自然部し)(1987增列)
1.自然面貌
2.動植物生境區(qū)
3.天然名勝
4項
(總計8項)
資料來源:據《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1972)、《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2005)、《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1998)、《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2005)、《世界文化遺產管理辦法》(2006)等并參考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第293頁圖表歸納整理。
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2005)六分法擬定。通過一種通融辦法,把UNESCO宣布的兩種體系的遺產類型納入到一個統(tǒng)一的框架中顯示其相互關系,這樣似乎比通稱為“世界遺產”更妥帖、更容易理解。
相比較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情況要比“世界遺產”復雜。
第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guī)定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第12條。
:“為了使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確認以便加以保護,各締約國應根據自己的國情擬定一份或數份關于這類遺產的清單,并應定期加以更新?!币虼恕秶壹壏俏镔|文化遺產名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這種特殊的“清單”性質,旨在為中國項目前赴后繼地躋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或《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熱身”。很顯然,國家級項目和世界級中國項目之間有穩(wěn)定的對應關系,也就是說,國家級項目處于一種預備狀態(tài),隨時可向UNESCO申報“國際一級”的項目。限于篇幅,茲選取兩批被收錄的中國項目列表,以便說明世界層面與國家層面兩個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的對應關系(見表3):
第二,除了UNESCO的分類之外,還有一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應用性分類,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http:∥。
(2006-2008)的十分法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手冊》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手冊[Z].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1316.
(2007)的十六分法,這兩種分類也有一個明顯的對應關系(見┍4):
從表上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問題: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tǒng)醫(yī)藥”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手冊》中并沒有建立對應的類別,而只是在“民間知識”下設一小類;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類)分類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6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6類)的分類不能完全對應。
3.3 類型分歧不同
在“世界遺產”分類中的“文化景觀”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似乎難以截然區(qū)分。對于這個問題不妨這樣理解:其一從遺產性質而言,它是人類學的一個概念,代表的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文化遺產/遺址”所表述的“自然與人類聯(lián)合工程”
韓鋒在《世界遺產文化景觀》一文中認為,“文化景觀”在于“展示人類社會與聚落在自然環(huán)境的物質性制約或機會下以及在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內在和外在持續(xù)作用下的演進,突出強調人和自然之間長期而深刻的相互關系作用”(見 ,200918)。并參見UNSCO《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第47條。
;其二從遴選標準而言,“文化景觀”的入選項目只須滿足符合文化標準的一條或多條標準,而不必涉及其他的自然標準;其三從類型劃分而言,它主要包括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筑的景觀(園林、公園)、有機進化的景觀(殘余物景觀、持續(xù)性景觀)、關聯(lián)性文化景觀(自然因素、宗教、藝術、文化)三類。所以說,“文化景觀”的“突出的普遍價值”應該在于文化方面,或者說,“文化景觀”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遺產,這也可以從“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qū)”入選標準上予以識別
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這里的佛教和道教廟觀與代表理學觀念的白鹿洞書院一起,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景之中,激發(fā)了無數藝術家以美學的態(tài)度看待自然,開拓自然文化。
(參見表1)。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中關于“文化空間”(“文化場所”)的分類有頗多爭議。起因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明確分為五類,而實際宣布《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時卻多了“文化空間”的類別(見表5);與此相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明確有“文化空間”的類別,而實際上在國務院兩次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卻難覓其蹤跡
參見相關文獻。
――于是便引發(fā)了關于“文化空間”的學術爭端。
從源頭而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的“文化空間”概念來源于《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UNESCO,1989)“文化場所”
《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1989)第1條:“這一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文化場所或民間和傳統(tǒng)表現(xiàn)形式)將被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薄拔幕瘓鏊娜祟悓W概念被確定為一個集中了民間和傳統(tǒng)文化活動的地點,但也被確定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節(jié)、日程表等)或是以一事件為特點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和這一地點的存在,取決于按傳統(tǒng)方式進行的文化活動本身的存在。”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把“文化空間”解釋為“定期舉行傳統(tǒng)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第3條:“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分為兩類:(1) 傳統(tǒng)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tǒng)知識和技能等;(2) 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tǒng)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王文章認為
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48,300.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本身就不是一種邏輯的分類,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跨類現(xiàn)象。烏丙安認為
烏丙安《民俗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中之重》認為,“凡是按照民間約定俗成的古老習慣在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場所舉行傳統(tǒng)的大型綜合性的民族民間文化活動,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空間形式?!瓊鹘y(tǒng)節(jié)慶活動、廟會、歌會(或花兒會、歌圩、趕坳之類)集市(巴扎)等等都是最典型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間?!币姟爸袊俏镔|文化遺產網”http:∥。)
,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就是最典型的文化空間。但這些解讀聽起來仍然有些費解,關鍵在于要解釋清楚“文化空間”為什么是“非物質”的。相對而言,向云駒的解讀比較透徹
向云駒《論文化空間》20091026,《再論文化空間》20100101,見中國民俗學網http:∥。。他認為,“文化空間”是一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型,其存在的核心價值和理論依據在于它完整地、綜合地、真實地、生態(tài)地、生活地呈現(xiàn)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拔幕臻g”是“人類學”的概念,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型、類別、樣式之一的文化空間,首先必須有實在、實有的場所,這個場所必有物的存在(橋、民居、村落、廟宇、街道、廣場等等),或有固定的(如物的永固性)時間周期;其次,這個空間必與人的身體的棲居和精神的棲居相關聯(lián),才成其為“文化空間”。棲居必然建造,建造是人在場的象征和天然成分。也就是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空間”,是有人在場和出場的空間。因此,有人在場的“文化空間”才是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空間”,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空間”。如果沒有活的人在場,“此地空余黃鶴樓”的話,那就只能是文物、古跡和遺址(“文化遺產”)。向云駒的解讀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對“文化空間”的釋義作了必要的注腳。
4 結論與討論
4.1 本文結論
“世界遺產”是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在官方文件《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72)和《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2005)中正式命名、因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而入選《世界遺產目錄》、由UNESCO和國實施保護的遺產種類,英文名World Heritage,漢譯名“世界遺產”,包括了“文化遺產”、“文化景觀”、“自然遺產”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四個類別。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在頒布的官方文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中正式命名、因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而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UNESCO和國實施保護的遺產種類,英文名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漢譯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有UNESCO官方的中文文本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第39條“有效文本”:“本公約用英文、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擬定,六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p>
,這一文本將目錄譯作《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加“人類”二字,以表示這是一種“在國際一級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第4章:“在國際一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由此可知,“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和“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內涵和外延各不相同的兩個專有名詞和各有評價標準的兩種遺產類型,共同點只在于,它們是由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宣布、在國際層面上加以保護的文化或自然遺產。作為熱門詞匯,社會層面通常的興奮點在其UNESCO“出身”,比較容易望文生義地理解為是一種統(tǒng)一的世界級的遺產;所以,討論學術問題時,為避免產生歧義起見,宜謹慎使用“世界遺產”漢譯詞通稱World Heritage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這兩種遺產類型。
4.2 問題討論
兩個《公約》的根本宗旨在于確保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2005)第79-95條有關“完整性和/或真實性”條款內容。
。國家為確保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2006)第3條“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確保世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p>
,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貫徹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貫徹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方針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2005第二條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旅游資源分類表”分列了8個資源主類
《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第4.3條款,見國家旅游局官方網站http:∥。
,其中的A.地文景觀、B.水域風光、C.生物景觀、D.天象與氣候景觀、E.遺址遺跡、F.建筑與設施等類別多與“世界遺產”(自然、文化)有關,G.旅游商品、H.人文活動等類別則多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換言之,本文討論的兩種類型遺產的“合理利用”與旅游吸引物有著有高度的相關性。
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fā)展”為例。旅游通常由“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組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通過旅游要素進行生產性傳承,如昆曲(人類2001)(國家145 Ⅳ1)
人類、國家、國家三推分別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人類2005)(國家101 Ⅱ70)、京劇(人類2010)(國家172 Ⅳ28)等
參見表3。
是通過旅游“娛”的要素的發(fā)揮、通過劇場演出和票房收入解決一部分傳承發(fā)展中的問題,這是第一種方式;第二種方式是通過“購”的要素的發(fā)揮,使瀕危手工制作技藝在各類旅游攤檔令人愛不釋手的小商品形態(tài)中保持“活態(tài)”,如內聯(lián)升千層底布鞋(國家898Ⅷ115)、龍鳳旗袍、亨生和培羅蒙奉幫裁縫(國家三推Ⅷ6)、上海魯庵印泥(國家917Ⅷ134)、曹素功墨錠制作(國家三推Ⅷ73)、油紙傘、西湖綢傘(國家923Ⅷ140)、嘉定黃草(國家830 Ⅶ54)等;第三種方式是直接嵌入現(xiàn)實生活,成為居家旅行、日常用度的趣味盎然的選擇,最典型為“吃”要素的發(fā)揮,如存續(xù)我國城市歷史文脈的“老字號”項目等(見表6)。
令人矚目的是,在2010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和睦、味覺上的美好體驗以及人與自然間的平衡的“法國美食大餐”(人類2010)首次以一國美食而被UNESCO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參見UNESCO官方網站;并參見《文匯報》2010年11月20日報道《法國大餐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法國美食大餐”是慶祝個人或群體生活重要時刻,如:出生、結婚、生日、紀念日、慶功和團聚等活動時的一種實用的社會風俗,通過節(jié)日盛宴,法國人聚集在一起享受獨特的美食藝術?!胺▏朗炒蟛汀钡娜脒x,對旅游資源而言,意味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遴選將逐漸從諸如中醫(yī)針灸
王樂,吳越.申遺后針灸精髓如何傳承[N].文匯報,20101125;吳越,王樂.如何讓老外弄懂活血化瘀[N].文匯報,20101227.
(人類2010)(444 Ⅸ5)、中國活字印刷術
任思蘊.活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前世今生[N].文匯報,20101207.
(人類急2010)(國家918Ⅷ135)、中國書法
莫三相.漢字書寫――懷戀中國人的文脈載體[N].文匯報,20101227.
(人類2009)(國家839Ⅶ63)之類主要依賴于詮釋系統(tǒng)予以轉化的項目趨向于開始關注存活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通俗旅游吸引物了,這對于旅游資源利用和旅游產品開發(fā)的研究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非常鮮活的信號。オ
(鳴謝:謹對上海師范大學張萍、姚小梅所承擔的資料整理工作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羅哲文.世界遺產大觀[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69.
[2] 鄒啟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6:8.
[3] 劉紅嬰.世界遺產概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12.
[4] 孫克勤.世界遺產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26209.
[5] 彭順生.世界遺產旅游概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8:25.
[6] 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48,293,300.
[7] 馮驥才.符號中國[M].北京:譯林出版社,2008:上卷22、136;下卷200、202、210、220、270、302.
[8] 張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與遺產保護視角的演變與差異[J].旅游科學,2008(1):1.
[9] 任思蘊.活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前世今生[N].文匯報,20101207.
[10] 莫湘.漢字書寫――懷戀中國人的文脈載體[N].文匯報,20101227.
[11] 王樂,吳越.申遺后針灸精髓如何傳承[N].文匯報,20101125.
關鍵詞: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藝術特征;社會價值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1-0172-01
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經歷了二百多年發(fā)展演變。從地方小曲發(fā)展到今天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保護戲曲。發(fā)展過程滿足了當時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在戲曲發(fā)展中逐漸融入了萊蕪地區(qū)的地方語言特點,生活需求、文化教育發(fā)展等諸多地方因素。逐漸形成了地方戲的民間藝術戲曲,其來源于群眾,地域性強是人們生活中的娛樂方式之一,以廣大群眾參與為主,具有濃郁的民間傳承性,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的發(fā)展在民俗學、社會學、人文學、文化藝術等研究領域中都有著重要的體現(xiàn)。
一、文化藝術特征
從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的藝術發(fā)展看,貫穿著萊蕪地區(qū)的歷史發(fā)展,融入了萊蕪人民的力量,傳統(tǒng)戲的發(fā)展離不開萊蕪豐富的文化底蘊的積淀,造就了傳統(tǒng)戲獨特的民俗藝術文化,有著濃郁的地域性發(fā)展;從內容看,傳統(tǒng)戲曲的內容涉及面較廣,分為袍帶戲和生旦戲,前者包含皇帝、愛國、清官、忠臣戲等內容,后者包含愛情、人生、倫理戲等內容,用戲曲的形式把社會各個層面歌頌真善美、鞭策假惡丑的社會現(xiàn)象具有社會娛樂性;傳統(tǒng)戲的表現(xiàn)形式幽默風趣,大量運用民間歇后語,使語言通俗易懂鄉(xiāng)土氣息濃郁,有利于人們欣賞理解,加強了觀眾的觀賞性;傳統(tǒng)戲建國前共有324出,建國后演出的劇目共有158出,改變移植的傳統(tǒng)劇目56出,包含了地方歌舞和說唱藝術形式,與當地人文風俗結合起來,大批的民間劇團成立,加強了地方群眾的積極參與性;傳統(tǒng)戲的流傳形式從形成一直都是口傳心授的形式,直到現(xiàn)在大部分民間劇團一直在沿用這種教授模式,自1956年劇團正式成立,才開始搶救性政策,劇團實行曲譜記錄劇本。記錄老一代藝人的戲曲知識,更準確的學習傳統(tǒng)戲曲的精華,具有重要的傳承性。傳統(tǒng)戲曲獨特的地方民間藝術唱腔,豐富了萊蕪人民的生活,自2008年申遺成功,成為萊蕪人民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戲曲藝術形式。
二、社會價值
(一)從審美方面,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審美藝術,黑格爾“一部音樂作品的生命實際存在要靠每一次的重新演奏”。戲曲也是這樣,戲曲創(chuàng)作者把他的審美思維轉化為藝術作品,它的審美價值在戲曲中是一種潛在性的,通過觀眾欣賞轉化為審美功能。傳統(tǒng)戲內容來源于生活,包含社會發(fā)展各領域。通過戲曲的形式反映當時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和對生活的不滿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在舊社會人們娛樂的方式很少,戲曲的出現(xiàn)是他們娛樂的主要方式,通過戲曲傳播,人們了解并接觸審美,從傳統(tǒng)戲中最主要的戲詞、服飾、表演動作都與當地的方言生活相聯(lián)系,萊蕪屬于北方,語言發(fā)音比較呆板、平直豪放,不像普通話那樣柔和,戲曲語言與地方方言相結合,語言通俗易懂,動作簡單易學,在保持了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曲的特點外,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意識。傳統(tǒng)戲曲的審美思想真實體現(xiàn)了當地社會發(fā)展。
(二)在文化藝術價值方面,藝術“是人們實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應,也是藝術家知覺、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里活動的有機產物。在社會生活尤其是人類精神領域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流變,這種戲曲形式來自于人民生活,也對人們的藝術精神直接產生重要的影響。人們也通過戲曲形式反映他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是由當地民間歌舞演逐漸變而形成的,包含了多種地方藝術元素,高亢激昂的唱腔、地方方言與戲曲相結合,表現(xiàn)出了濃郁的地方文化藝術,形成了獨特的萊蕪地方民間戲曲藝術,代表了萊蕪地方的音樂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特點。
(三)在教育方面,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的內容一般都是頌揚“忠、孝、節(jié)、義”方面的道德觀,在觀看過程中就從潛意識中形成了正確的道德觀,形成了正確道德理念,戲曲是一種大眾性的戲曲藝術,戲曲題材來自于生活勞作之中,內容豐富、人物刻畫的生動逼真,反映現(xiàn)實生活。加強了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對錯區(qū)分,傳統(tǒng)戲表演形式風趣幽默,善于表現(xiàn)人們的生活,生動活潑的戲曲語言,巧妙的運用歇后語與風趣的打比喻,是傳統(tǒng)戲劇重要的喜劇因素。傳統(tǒng)戲說唱口語化、通俗化,貼近百姓生活真實的生活氣息。在感情方面愛憎分明,農民的樸實豪邁的性格,形成對感情表達方式的直接性,傳統(tǒng)戲曲中很多都是教導人們養(yǎng)成真確道德行為的戲曲,傳統(tǒng)戲曲不僅豐富了廣大人民的精神的食糧,更引導人們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的典范。
萊蕪梆子傳統(tǒng)戲是舊時期人們娛樂進行交流的主要手段,在學習和觀賞過程中學習,一方面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增強了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促進了傳統(tǒng)戲曲的傳播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