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 16:15:01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教育多樣化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高中;學校發(fā)展;多樣化
自從《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普通高中多樣化發(fā)展的方向和確定了改革試驗區(qū)以來,普通高中多樣化發(fā)展得到了教育實踐部門的積極響應。說明該政策符合高中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一、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勢在必行
首先,高中教育的應試傾向,已經影響到了教育的發(fā)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改變。長期以來,我國高中教育階段應試傾向嚴重,一切教學活動圍繞高考這一單一的目標旋轉,在高考指揮棒的誘導下,教育嚴重脫離了正常的軌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其次,單一培養(yǎng)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必須改變。在我國,普通高中普遍存在“同質化”現象,類型單一、培養(yǎng)模式趨同。這種現象已經完全滯后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制約高中教育健康發(fā)展。
二、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刻不容緩
首先,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客觀需要。當前,世界各國都在關注高中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不斷探索多樣化的教育模式,不斷提高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梢?,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是時展的要求。
其次,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是面向未來教育的重要舉措。面向未來的教育,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如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多樣化、教育內容的多樣化、教育方法的多樣化、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再次,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是高中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當前,高中教育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調整結構、提高質量、發(fā)展特色。高中要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群體和學校群體的多樣化發(fā)展,將過去標準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轉變?yōu)閭€性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學校之間有特色差別,教育才有活力。特色是學校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是學校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集中體現,是學校教育創(chuàng)新的集中體現??梢?,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也是高中教育自身發(fā)展的一個內在要求。
最后,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是建設我國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然要求。綜觀世界各國發(fā)展趨勢,知識與技能越來越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人力資源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資源,人才培養(yǎng)與儲備越來越成為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見,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要途徑。
三、教育服務多樣化
教育服務的內容很廣泛,有直接與教學相關的服務,如家校聯系的情況,學校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輔導、實習,學校提供升學指導,學校擁有的社會關系等;有與學生生活起居相關的服務,如住宿條件、飯?zhí)觅|量、管理方式等。隨著獨生子女時代的到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都對高中的生活條件、服務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一些特殊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也需要多樣化的教育服務供給,比如杰出人才的教育,國際化人才的教育,流動人口和其他處境不利人群的子女的教育。
四、教育內容多樣化
1.豐富的差異性。
多樣性來源于差異性。差異是多種多樣的,是立體的。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每個個體都以自己的獨特性來獲得自身認同;同時,其中的構成要素、結構及其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更是存在著差異,而且此種差異會隨著結構與相互作用方式的變遷而從低向高發(fā)展。沒有差異就沒有世界,如果有意去扼制差異,也就使存在失去了根基。
2.生命的創(chuàng)造性。
“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毕到y(tǒng)是有生命的,系統(tǒng)的生命存在來自于組織的能量。在自組織的作用下,差異性的互補、合作、交流、碰撞,帶來了創(chuàng)造。多樣性的存在成為自由表達、自由交流、自由創(chuàng)造的基礎,它保護獨特性,尊重多元性,在這種氛圍中,個人與集體的創(chuàng)造力因交流和互動得到滋養(yǎng),成為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
3.面向全體的充分性。
“普通高中辦學必須多樣化,但多樣化決不是縱向分層而應該是橫向分類??v向劃分等級不利于學校辦學,高中必須從以分數為標準的等級劃分轉化為依照學校特色的平等分類”,這是多樣化的實質性特征。相比于形式的多樣性,實質的充分性不易做到。比如,對于大多數普通學校、普通學生來說,因為成績不好,就更得拼命加班加點地應對應試,對他們來說,所謂的多樣性似乎就是多余的、無用的。所以,這里提到充分性,特別要強調那些對于非主流、非優(yōu)勢群體的精神支持和物質支持。
4.功能實現的完備性。
今天學校教育的功能不斷擴展,不僅要充當學業(yè)的指導者,還要承接從前家庭教育的職責,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谶@些原因,“在普通中等教育內容中,既應明顯地(即以教學科目的形式或以有相應主導方向的一類教學科目的形式)、也應隱含地包含那些保證形成普通中等教育內容的個性經驗的全部基本成分,并包含那些影響教育內容結構的其他主要因素的課程。”每一個科目都有自身的獨立價值,這種獨立的價值本身是不能被一個“其他”科目完整地呈現出來的。即使被取消科目的所有重要內容都得以分配到其他各門科目中去,也不可能得到解決相應教育問題的最理想目標。
普通高中多樣化發(fā)展要警惕“被多樣化”,在體制、政策環(huán)境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推動多樣化發(fā)展容易變成一場時尚運動,一陣風,作秀,趕時髦。所以,我們要辨析真?zhèn)?,避免出現簡單包裝,改頭換面,用華麗的文章和少數學生參加的小動作,替代使全體學生受益的真正的高中教育多樣化發(fā)展大趨勢。
參考文獻:
[1]孫孔懿.學校特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當前高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缺少自己的特色
學校特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學校、教師與學生的發(fā)展。但現觀我國高中教育,可以發(fā)現大多學校沒有自己的特色。在教師辦公、教學模式中大多形式基本相同,甚至不同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教育方法也基本雷同。不同的不過不是同一學校、同一教師而已。這樣的辦學形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當前的社會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對此,在新時期的高中教育中,為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學校首先應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并在教育中秉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原則,以不斷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多樣化發(fā)展。
1.2教學模式太呆板
高中階段的學生即將面臨高考,成績尤為重要。因此,在以往的高中教育中,大多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保證學生的升學率,過于注重高中生的成績。通常,會采用“灌輸式的”、“教條式的”教學模式,將教學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導致大多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不佳,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效率與能力的提升。另外,在實際的教育中,大多學校“重知識,輕實踐”,導致高中生逐漸成為學習機器,動手能力不強。這就可能影響我國將來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且不利于社會所需的專業(yè)技能型人才的養(yǎng)成。
1.3辦學的活力不足
分析當前我國高中教育辦學現狀,可以發(fā)現國家公立學校一般都由政府管轄,且教育中的一切事宜都由政府操辦(如:教學設備、資金籌集等),學校只需提提建議、配合政府工作即可。這樣安逸的環(huán)境中,導致大多高中學校逐漸喪失了自主辦學的權利與活力。在學校建設發(fā)展中,大多情況下都是聽從政府的安排,接受上級的命令。導致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動力逐漸喪失。這一不但影響學校辦學質量,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會為學生成長與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
2.高中教育多樣化發(fā)展的建議
2.1增加學校特色
為改善以上情況,促進我國高中教育的多樣化發(fā)展。首先,我國高中學校應積極增添自己的特色。例如,學??梢裕海?)根據學校的辦學時間、地點,歷史發(fā)展出發(fā),制定出不同其他高中的?k學體系。如:以優(yōu)良的校風(嚴謹、創(chuàng)新)與光榮的傳統(tǒng)(仁、義、禮、智、信)作為學校特色。(2)抓住自身優(yōu)勢,選擇具有特色的教育項目,以揚長避短。如:學校建筑、環(huán)境獨具特色;學生課程獨具特色(增加一些實踐類的特長課,如:游泳、農莊勞動、茶藝、跆拳道等);(3)教育與服務獨具特色。如: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本校教師參與特色培訓,在培訓中幫助教師樹立先進且科學的教學觀念,掌握多種教學方法與技能,盡量使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為學生之后的學習與成長奠定良好保障。
2.2教學應多元化
在以往的高中教育中,大多教師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且單一,阻礙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可能無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為改善這一問題,在新時期的高中教育中,學校甚至教師自身應重視教學的多元化,為傳統(tǒng)單一、呆板的高中課堂注入新的生機,進而以促進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為實現教學的多元化,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課堂,可以借助游戲、教學情境等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多媒體課件、教學軟件、網絡知識等)輔助教學,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加知識的可視性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以“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知識與實踐相統(tǒng)一”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另外,課后練習與家庭作業(yè)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題海教育”的教學模式,可以多組織學生以探究實踐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探索問題后,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3制度應多樣化
為改善辦學的活力不足這一問題,學校應加強與當地政府的協(xié)同,重視自身的辦學權利。在學校發(fā)展的過程中,分析社會發(fā)展趨勢,并找出學校在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促進學校的進步發(fā)展。同時,學??梢远ㄆ诮M織在校教師參與相關的考核,或組織教師之間進行一些競爭活動。以此改變傳統(tǒng)安逸與過于平靜的教育環(huán)境,提升教師在工作中的積極主動性,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教師自身應嚴格要求自己,并在工作中,教育中注重對自己的反思,提升自身的職業(yè)素質,從而可以為學生將來的學習與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進而使我國高中教育體系變得更加完善。
關鍵詞:高中教育;改革;社會需要;學生個性;特色化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420
面對新的教育形式,面對經濟時代的社會環(huán)境,面對個性鮮明理想各異的教育對象,我們高中教育該如何與時俱進,以適應社會眾多的需求,滿足眾多家長和學生的不同需要,已經越來越成為困擾我們高中教育發(fā)展的難題.多年來,我們學校也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嘗試過許多方式方法.普通高中要想在新的社會時代以及新的教育形勢下,不斷前進,再創(chuàng)輝煌,就必須走多樣化、特色化的發(fā)展之路。那么,要使學校走上可持續(xù)化發(fā)展的道路,是學校的發(fā)展走出這樣的瓶頸,我個人以為走多樣化,特色化辦學之路是我國普通高中內涵式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科學選擇。我在本文談談自己幾點不夠成熟的思路,以期和廣大教育者及關心教育的人士商討。
一.關于普通高中多樣化發(fā)展的思考
1、多樣化發(fā)展應當以強調共同基礎和個性發(fā)展這一培養(yǎng)目標為前提。
多樣化發(fā)展和我們一貫所強調的共同基礎與個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并不矛盾。多樣化發(fā)展也并非是排斥強調共同基礎與個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而是拋棄以往那種單純以升學為目的的工具化趨向。多樣化特色化下的普通高中教育,注重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與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雙層需要,我們的教育在本質上就是應當分階段確定不同的教育內容,從而適應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不同階段的需要,進而適應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
2、普通高中的多樣化發(fā)展應當是多層次的。
(一)辦學模式的多樣化。為了適應學生多元化的教育需要,普通高中在辦學模式上也應該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如20世紀90年代后,上海普通高中辦學模式經過改革大致形成四類:(1)偏重升學預備教育模式;(2)兼有升學、就業(yè)雙重任務模式;(3)側重就業(yè)預備教育模式;(4)具有獨創(chuàng)性質的特色高中。
(二)課程設置的多樣化。課程的設置直接影響著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各普通高中課程的設置建立在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yǎng)的基礎上,以適應多樣化的教育需要。要實現這些,首先應當依據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從嚴從實開齊開足必修課程,力爭使學生把應知應會的內容達到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測試要求,從
而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其次要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教育方式的多樣化。在高中教育多樣化發(fā)展的新形勢下,也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樣化。要努力改變過去那種保守落后的教育方式,特別是要改變目前課堂教學中比較古板的方式,積極嘗試全新的教育方式,如合作教育,探究教育,成功教育,和諧教育,愉快教育,激勵教育等等。
(四)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在高中教育多樣化發(fā)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就沒有高中教育的多樣化發(fā)展。要積極改變以往那種單純以學習成績?yōu)闃藴实脑u價方式,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評價學生。尤其是在高考的評價方式上要敢于進行大膽的改革,只有這樣才能真真的讓學校和教師放開手腳進行多樣化教學。
(五)教育資源的多樣化。我們都知道,沒有教育資源的多樣化是不可能實現學校教育多樣化發(fā)展的。因為教育資源的多樣化,是保證課程設置多樣化、培養(yǎng)方式多樣化、辦學模式的多樣化的根本保證。不同的學校類別,不同的辦學水平,不同的發(fā)展方向,也就決定了不同的地區(qū)普通高中教育也應該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二.關于普通高中的特色化發(fā)展
1.以人本理念引領特色化發(fā)展,普通高中的特色化發(fā)展應該有一個核心理念,那就是人本理念,即以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本。
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高中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
自主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學校以人為本就要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自主發(fā)展為本,這就要求高中教育要適合每一個學生。而要讓高中教育最大程度地適合學生,必須最大程度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發(fā)現每一個學生,特別是發(fā)現學生在興趣愛好、特長發(fā)揮方面的潛能。
2、普通高中的特色化發(fā)展離不開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上級部門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是普通高色化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行政部門在支持普通高色化發(fā)展的過程中,重點需做好五個“統(tǒng)籌”:(1)統(tǒng)籌師資調配。(2)統(tǒng)籌招生管理。(3)統(tǒng)籌特長班設置。(4)統(tǒng)籌特色課程開發(fā)。(5)統(tǒng)籌評價激勵機制。
3、普通高中的特色化發(fā)展要做到“三結合”
【關鍵詞】課程體系 分層教學 因材施教 學分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087-02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根本任務和最終目的,只有教育教學工作抓好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才有保障。然而,“傳統(tǒng)思維牽引下的中學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像一匹負軛難行的老馬,步履蹣跚,與時展?jié)u行漸遠”。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在論述普通高中教育時明確提出: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fā)展?!皩W校主導型的保障架構具有較強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它更強調學校對教育質量的自主管理與監(jiān)控,屬于一種教育活動內部的質量保障架構?!痹诙嗄甑霓k學實踐中,隨著學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學生個體差異也在逐漸增大,而社會對學校的各方面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直接推動了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程結構模式、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大膽地拓寬辦學思維,齊抓并舉地全面推進學校教育多樣化發(fā)展,形成自己的特色,為普通高中的多樣化發(fā)展提供了一些可資借鑒的經驗。
一 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落實素質教育
合肥一中作為安徽省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樣本校,積極主動地抓住新課程改革契機,構建自己的課程體系。幾年來,學校在課程體系建設與完善上做了很多艱苦細致的探索和實踐工作,并已逐漸形成獨具合肥一色的課程體系。
1.開足必修課程,奠定學生全面的知識基礎
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高中教育必須立足必修課程,以使學生普遍達到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必修課程的設置方面,合肥一中堅持按新課程要求,全部足課時設置語言與文學等14個科目。尤其是技術課程、體育與健康、藝術課程和科學領域中的實驗課等課程的開設充分體現合肥一中“全面施教、廣育英才”的教育理念。
例如,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作為課改后新開設的一門課程,可供借鑒的教學資源和經驗較少,很多學校開設這門課僅僅是為了應付學業(yè)水平測試。這樣做實際上不僅是忽視了學科發(fā)展的本質要求,而且還忽視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通用技術課程建設上,我們積極貫徹課程改革思想,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落在實處,與此同時,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2.落實綜合實踐課程,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生長點,包含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三個部分,這是學生必須完成的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個獨立的課程領域,在這門課程的設置上,合肥一中立足學校實際,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我們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自主研發(fā)、編印《合肥一中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主要包括自然環(huán)境、社會生活、歷史文化、個人發(fā)展、跨學科綜合五個類別的社會性活動設計、科技項目設計等內容。
在社會實踐課程設置中,我們采用的是學校引領與學生的參與相結合的方式,學校提供并設計實踐的主題,學生自主選題,選題后,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實踐,學生在完成“實踐考查―總結成果―展示評比”等一系列任務后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如合肥一中在全市乃至全省最先開展的修學旅行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在全市推廣并在全國引起一定的反響。
合肥一中綜合實踐課程設置的立足點不僅是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而且是學生人格的全方位塑造,從而立體地體現出合肥一中“全面施教、廣育英才”的教育理念。它以近乎完美的形式將必修課程的學習、新課程的多維目標、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學校的教育資源的深度發(fā)掘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知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技能等多維素質方面得到了提高。
3.重視選修課程,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
合肥一中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非常注重選修課程的設置。首先,學校開設各學科模塊選修課程。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全面和終身的學習能力,踐行“全面施教、廣育英才”的教育理念,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高中生的視野,學校拓寬必修課程的外延,將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選修模塊納入日常課程教學中,而在這些選修模塊中,大部分內容都不是高考的測試內容。
其次,學校還開設反向選修課程。普通高中的學生為了應對高考的甄選,一般在高二學年開始進行文、理分科的學習,合肥一中踐行“全面施教、廣育英才”的教育理念,不因高考而忽略學生知識的全面性學習,為了盡可能減少文理分科給學生帶來的文化知識的不完整性缺憾,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學校特地設置了反向選修課程,理科班級的學生要選修政治、歷史、地理學科模塊,文科班級的學生要選修物理、化學、生物學科模塊。同時,設置模塊分項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其中不同模塊進行學習。
二 實施分層教學策略,體現因材施教理念
合肥一中積極進行“有效、分層、特長、和諧教學模式”的構建。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立了以下班級分層的類型,理科:全科加強班、數理加強班、生化加強班、語言類(語文、外語)加強班、全科班、常規(guī)班;文科:全科加強班、數學加強班、語言類(語文、外語)加強班、全科班、常規(guī)班。家長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在不同類型的班級上課,開課前,學生可以自主填報志愿向學校申報自己所選擇的班級類型。
當然,分層編班并非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突出問題是會導致“教育不公”――教育資源特別是教師資源向“重點班”傾斜,但合肥一中的分層編班的做法不僅矯正了這種傾斜,更一貫堅持越是基礎較差的班級越要配備有經驗的老師。分層編班后,學校將對不同層次的班級在教師備課、講授、布置作業(yè)、輔導等環(huán)節(jié)上有所區(qū)別、有所側重。為配合分層分班改革,學校還實施了教師課堂教學的分層教學策略,并編制了體現不同能力梯度的分層作業(yè)。
三 積極拓展教學空間,大力探索走班教學制度
走班教學有兩層含義。一是教師的走班,這樣便于集中優(yōu)勢教育資源,解決教育教學的突出問題。學校開設培優(yōu)班和補缺補差班,這些班級的教師,都是學校專門選擇的,在考綱研究、考點把握上有一定經驗的老師,并且一個學科盡可能根據需要多安排幾個老師,從而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教育教學格局。二是學生的走班,這樣老師便于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集中力量開展針對性教學。還是以培優(yōu)和補缺補差教學為例,我們就是以學科的差異性為基礎進行編班組織課外輔導的,從而取得有的放矢、務實高效的教學效果。
總之,走班教學既有利于教育資源的整合,有利于教學問題的有效處理,又可以使課堂教學的彈性力量得到有力的釋放。
四 開發(fā)校本課程,滿足個性化需要
合肥一中充分利用“學校擁有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的指導思想,大力推進校本課程建設工作。我們在整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設置過程中,堅持兩大原則:一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只要學生選擇的課程,無論人數多少學校都堅持開設。二是大力鼓勵教師開設有個性特色的校本課程,學校盡可能為老師提供各種課程開設的場地、設備等條件,并積極創(chuàng)造各種平臺供教師展示個人或教研組的課程研究成果,鼓勵其著書立說。在學校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各學科教師擬訂課程計劃,整理課程內容,設定課程目標,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合肥一中校本課程。根據“每學期分上、下兩學段各開設40門以上的不同課程,學生分上、下兩學段各選修一門不同課程”的開設計劃,經過學校――學生――學校兩輪選排,學校最終確定校本課程的課程表,每周一個課時,學生自由選課。同時,學校還研發(fā)了A、B兩套校本課程,共70個專題,涉及高中課程的7個領域。
五 注重藝體教育,讓小學科有大作為
1.藝術教育方面
為促進音樂教學的開展,合肥一中組建了音樂社團,開設了專門課程――音樂指揮;為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合肥一中開設了繪畫色彩創(chuàng)造、造型藝術與審美培養(yǎng)、插畫藝術等課程。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合肥一中在高一年級選擇了10個班試點開設藝術欣賞課,音樂、美術分別以講座形式兩節(jié)連堂上90分鐘,每班每周有4節(jié)藝術課。這樣做既增加了藝術課教學時間,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藝術的熱情,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體育課采用“套餐選項模式”
體育課不再是常規(guī)的跑步等教學方式“唱主角”了,跆拳道、健美操、武術等項目也一一閃亮登場,并以套餐的形式供學生選擇。“套餐選項模式”開設的課程主要有球類、武術、體操、田徑、太極拳、技巧體操、跆拳道、散打器械、健身操等。這樣的模式不僅擴大了學生選修的范圍、提高了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而且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藝體教育的大力開展,在豐富學校校園文化、提升學生文體素養(yǎng)的同時,也使教育教學發(fā)展有了一個新的增長點。
六 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嚴格學分管理制度
按照安徽省教育廳的規(guī)定,一名高中生在校三年總學分達到144個學分后方可畢業(yè),而在合肥一中三年里有些學生修滿178個學分。比省教育廳的規(guī)定學分額多出的學分,學生要通過選修課和廣泛參與社會實踐獲得,這樣的要求既讓學生得到了學分、鍛煉了能力,又響應了國家“關于普通高中多樣化發(fā)展”的號召。
根據《合肥一中學分管理辦法》,教師有權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如“缺課在1~5節(jié)之內的,要按1節(jié)課增加1個學分的標準提高考試的合格分數”;“如果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多次發(fā)生違規(guī)違紀、不交作業(yè)等行為,教師可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提高不少于5分的合格分數,直至不予學分認定”。這樣嚴格的學分管理,有利于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監(jiān)控和評價。
同時,這種嚴格的學分管理,還有利于擴大師生接觸的范圍、活躍學生的思維。當然,這樣做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是一種促進。實行學分制,選課的主動權在學生,他們有選擇教師的自由,這無疑給教師造成一定的壓力。學生會選擇學識淵博、方法靈活、教學效果好的教師,而那些教學水平不高、不負責任的教師則得不到青睞。這樣就促使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提高課程實施的水平,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使自己的教學受到學生的喜愛,進而形成一種教學相長的局面。
七 關注學生長線發(fā)展,開設大學先修課程
大學先修課程可較好地解決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銜接問題。首先,學生從個人興趣出發(fā),提前體驗、了解大學課程內容,能為更好地完成大學階段的學習做好知識和思想的準備。其次,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提早開始接觸大學課程,可為將來理性地選擇大學相關專業(yè)奠定基礎。最后,通過有準備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更廣、層次更深的內容,能夠增強學生面對未來挑戰(zhàn)的自信、拓展思維深度和廣度、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合肥一中積極和北大、中科大合作,依托物理、生物、歷史等學科4位博士的專業(yè)優(yōu)勢,結合校本課程開況,率先開設微積分、中國古代文化、生物學等大學先修課程,拓寬學生視野,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服務。
學校教育多樣化發(fā)展本質上就是教育教學內涵的拓展。要真正推進教育多樣化發(fā)展,還必須把多樣化的辦學思路和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結合起來,把課程的具體設計思路和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從而,綜合多種因素,形成齊頭并進之勢,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合肥一中教育的多樣化,才能真正推進高中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棟.把中學辦得有點大學味[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2]祝新宇.構建多元融合的區(qū)域基礎教育質量保障機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11)
[3]康淑敏、李保強、馬秀峰等.互助協(xié)同發(fā)展:中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J].教育研究,2011(12)
有引導,“導”在哪里?
我國高中升學考試的種類很多,它們在實現選拔功能的同時,也以不同形式引導著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全國普通高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簡稱“高考”。不同的高中升學考試,其引導對象、引導作用是有所不同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普通高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這一考試的對象是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yè)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由于我國高考實行分省命題制,高考方案由各省制訂,因此考試內容也有所不同。大部分省、市、自治區(qū)實行“3+文綜、理綜”模式?!?”為語文、數學、外語,“文綜”為政治、歷史、地理綜合卷,“理綜”為物理、化學、生物綜合卷,考試科目基本涵蓋普通高中主干課程。
綜合分析我國各種高考模式,在對基礎教育引導作用上,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一是都把引導基礎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指導思想;二是考試科目以不同方式涵蓋普通高中主干課程:三是考試試卷分值力求與普通高中新課標規(guī)定的學分相匹配;四是試卷命題注重能力立意,強化考察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五是對體育、藝術類考生單獨進行專業(yè)考試,引導中學生特長發(fā)展;六是允許和鼓勵擴大高校招生自,引導中學生在合格的基礎上發(fā)揮特長;七是招生考試政策試圖引導高中既開足、開齊、開好規(guī)定的課程,又盡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
應當肯定,這些設計、規(guī)定、措施的出發(fā)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但也毋庸諱言,社會公眾對現行高考制度的質疑也是屢見不鮮,其中不乏認為現行高考制度導致了基礎教育的“擇校熱”和“負擔重”。
普通高校對口單獨招生考試。簡稱“對口單招”,是指普通高等學校從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應屆畢業(yè)生中間選拔新生的招生考試。中等職業(yè)學校應屆畢業(yè)生,包括普通中專、職業(yè)中專、職業(yè)高中、電視中專、技工學校及成人中專招收應屆初中畢業(yè)生的部分。考試內容一般為文化課和專業(yè)理論課。
這種考試也是高中升學考試的一種形式,招生計劃納入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之中,畢業(yè)生待遇與其他高校畢業(yè)生沒有什么區(qū)別。這種考試存在的意義在于:在制度設計上,給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開辟了一條可以繼續(xù)深造的通道,使高中升學考試制度更加完善,有利于構建“升學立交橋”和“人才培養(yǎng)立交橋”,也有利于引導初中教育后的分流。在考試形式上,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加強文化和專業(yè)理論教學、進行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由于這一考試面向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招生人數不多以及文化觀念、教育觀念等方面的因素,因此社會關注程度不高,贊揚和質疑者都寥寥無幾。
示范性高職院提前單獨招生考試。這種考試實質是統(tǒng)一高考之外的另一種高考,考試招生對象主要為普通高中畢業(yè)生,考試內容為文化課,筆試后招生院校再進行面試,并綜合評定成績擇優(yōu)錄取。
這種考試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精神,促進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的一種嘗試,也是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多元化選拔錄取機制,提升高職院校生源質量和辦學水平的一種舉措。由于考試招生在統(tǒng)一高考前結束,因而能夠使一部分升入本科院校無望或者選擇進入高職院的學生從統(tǒng)一高考中解放出來;也由于考試試卷的難度系數大大降低,因而有利于減輕這部分學生的負擔。這種考試對普通高中尤其是非重點普通高中具有很現實的導向作用。這類高中面對選擇進入高職院的學生。無需為提高升學率而加班加點,讓學生重復做題,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進行因材施教,認真實施素質教育。
引導難,“難”在哪里?
應當認為,高中升學考試是多樣性、多渠道的考試,為高中畢業(yè)生進入高校學習開辟了多條通道。如果把高考理解為高校招生考試,那么,高中升學考試的具體形式都應理解為是高考的一部分,其中國家統(tǒng)一高考只是高考的主體而已。高考對基礎教育的引導作用不令人滿意,有高考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有非高考的因素。引導難,究竟難在哪里?
破除傳統(tǒng)觀念難度大。中國傳統(tǒng)觀念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yōu)則仕”、“鄙視技術”等。在這些傳統(tǒng)觀念影響下。普通百姓在人才觀念上根深蒂固地存在著科學家比工程師強,干部比工人強,腦力勞動者比體力勞動者強等觀念,因此,上大學的最初出發(fā)點是未來做科學家、當干部,至少也要做一個腦力勞動者。老百姓的普遍期望與社會分工的客觀需求形成巨大矛盾,即使不可能進入“象牙塔”的人也不愿意輕易放棄對進入“象牙塔”的努力,而高考事實上是進入“象牙塔”的“敲門磚”。于是,普通高中就成為高考競爭的前沿陣地。普通百姓在教育觀念上根深蒂固地存在著學校教育比社會教育強,職前教育比職后教育強,文化知識教育比德育體育強等觀念。因此,上中小學的目標是參加高考,最終上個好大學。在這種傳統(tǒng)觀念指導下,僅僅依靠高考改革很難改變基礎教育的競爭狀態(tài),而要改變這種觀念也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破除錯誤的政績觀念難度大。中國人很重視政績,特別是地方領導的政績往往與老百姓的“口碑”以及干部的升遷緊密相連。所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一般地方領導的座右銘。這種政績觀落實到教育領域,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高考升學率。為了這種政績。一些地方每年把高考升學指標壓到中學,學校又壓到班級。形成一級壓一級的狀況,最終使學生的壓力增大。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把升入北大、清華,升入“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升入本科高校作為指標壓到中學,定到學生人頭。在這種政績觀的引導下,即使到普及高等教育階段,也很難減輕中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蛘哒f僅僅依靠高考改革很難改變這種局面。因為,無論如何進行高考改革,都不能改變高考的選拔功能,而選拔到高端高校的畢竟是少數人。假如地方領導把高考進入高端學校的人數作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績,并且明目張膽下指標、大張旗鼓做宣傳,那么,最終受害者必將是學生。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錯誤的政績觀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相當普遍。要破除這種錯誤的政績觀非一日之功能見效,也非教育部門一家努力能奏效,這需要大家都共同努力。
破除應試教育模式難度大?;A教育的主要任務應當是培育學生良好的品德,完善學生良好的人格和心理,傳授知識、開啟學生的智慧。促進學生具有良好的體魄和審美情趣等。學校和教師應當按照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采用科學的方法完成上述任務。使每個學生都能合格。這也是國家一直提倡的實施素質教育。而現實情況是相當一部分中學仍然存在著應試教育傾向,主要表現在:教育目標狹隘為提高高考升學率而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內容狹隘為高考內容而非規(guī)定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狹隘為提高學生應試能力而非開啟學生智慧。一些教師也習慣于應試教育下的教學,一些家長誤認為教育就是應試教育,社會公眾關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不太關注“不能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所有這些都說明,破除應試教育模式涉及面廣,涉及許多深層次問題,需要下大功夫或許才能見效。
需引導,“導”向何方?
基礎教育“擇校熱”、“負擔重”、應試教育等問題的解決,需要高中升學考試特別是高考的正確引導,關鍵是如何引導?導向何方?《教育規(guī)劃綱要》已經指出了方向,關鍵是如何組織實施。
以“分類考試”進行分類引導?!胺诸惪荚嚒笔侵覆煌愋偷母咝?梢圆捎貌煌母咧猩龑W考試方式,面向不同層次、類型的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高中升學考試方式。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再用同一張試卷進行考試、同一把尺子進行衡量已經不合時宜。目前的統(tǒng)一高考、對口單獨招生考試、示范性高職院提前單獨招生考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分類考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類引導的作用。但是,由于統(tǒng)一高考“指揮棒”作用強大、其他考試招生比例過小等原因?!胺诸惪荚嚒彼鸬降姆诸愐龑ё饔檬钟邢?。今后應當根據《教育規(guī)劃綱要》精神,變集中單一的招生考試模式為若干個供考生和高校雙向選擇的招考模式,實行“高端自主、中端穩(wěn)定、低端放開、分類引導”。“高端自主”就是進一步擴大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和權限,允許其把高考成績和學??己顺煽儼匆欢ū壤C合加權后進行錄取,或者直接依據學校考核成績或聯合考試成績進行錄取。這種方式可以打破單一依靠高考引導基礎教育的弊端,但必須保證考試的科學性、公平性。“中端穩(wěn)定”就是一般本科院??梢岳^續(xù)沿用現行的高考模式,同時對一些特殊專業(yè)可以適當增加面試等環(huán)節(jié)。這種方式可以保持統(tǒng)一高考總體穩(wěn)定,合理地發(fā)揮統(tǒng)一高考對基礎教育主要是基礎文化教育的導向作用?!暗投朔砰_”就是高職院校招生考試不再依據統(tǒng)一高考,而是依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或實行提前單獨招生考試,或實行“注冊入學”。這種方式可以使一部分考生從統(tǒng)一高考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提前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和接受職業(yè)技術教育,從而形成對基礎教育的另一種導向。
以“綜合評價”促進全面發(fā)展??荚囀窃u價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熬C合評價”就是要用多種評價方法來測量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高中升學考試中可采用的“綜合評價”包括:一是建立統(tǒng)一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以此作為高中畢業(yè)生升學的基本資格認證。二是以統(tǒng)一高考為主輔之以其他考試。三是參考學生平時成績和表現,部分中學校長、教授推薦等。四是各類高校自主考核、面試等形式的評價?!熬C合評價”要堅持公平、科學和規(guī)范。樹立評價的公信力。要建立健全“綜合評價”的規(guī)范制度,評價內容能反映學生的能力,評價形式能發(fā)揮學生的能力,評價程序對所有學生公平公正,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通過“綜合評價”,真正把有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jié)撃艿膶W生選。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多樣化;探索
體育教學是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發(fā)展的局勢下,新課改理念滲透于教育領域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高中體育教學也受到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僅是為了強化學生身體素質而開設的,更重要的是協(xié)助學生樹立終身鍛煉的體育精神,德智體美等各個方面有效提升與發(fā)展。實踐證明,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達到上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對多樣化教學方法應用的效果進行分析,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的優(yōu)化高中體育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為培養(yǎng)高中生健康的人格鋪路墊石。
1 當前高中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受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高中體育的現狀是教學方法很單調,教學模式一般都是以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教師指出錯誤并改正三個步驟進行,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僅是被動學習,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問題具體體現為以下三方面:
1.1 學生個性存在差異,發(fā)展不平衡
不同初中學校的畢業(yè)生匯聚在高中校園,組建班級,構成集體。尤其是擴招教育政策實施以后高中學校女生的數量大幅度的增多,再加上高中生平時學習壓力大,沒有長期運動的習慣,所以學生之間的體能素質存在差異性也是無可非議的事實,此時我們可以推測的是他們在領會體育精神、掌握運動技能方面存在差異也是必然的,那么高中生整體缺乏均衡性發(fā)展特點現象的存在,固然會導致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出現“吃不飽”、“吃不慣”以及“吃不下”的三類學生群體。
1.2 教材忽略學生從事體育活動興趣
高中體育教學應用的課本側重點在于培養(yǎng)與強化學生的體能素養(yǎng),大多數是借助專項動作技能培訓去落實上述教學目標的。在這種教材的輔助下,學生體能有所增強,豐富運動技能,但是并沒有激發(fā)他們參與體育競技活動的欲望,也就是說這樣的體育教材沒有將一定的注意力放置于培養(yǎng)學生從事體育活動興趣方面,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以及主動參與身體鍛煉精神。
1.3 未重視學生動作技能知識
縱觀高中體育的教學面貌,教師大都是以演示的教學方式將動作技能傳授給學生,學生繼而按部就班對其進行反復的練習。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掌握了某一體育動作技能的要領,卻沒有提高對動作技能理論知識的重視程度,只是輕描淡寫的對其進行介紹,沒有給予學生領悟知識與內化理論知識的時間,那么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位置,這對他們潛能的發(fā)揮、個性的發(fā)揚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2 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發(fā)展的局勢下,新課改理念滲透于教育領域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多樣化教學方法在高中體育教學進程中應用可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改革。
2.1 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提高教師創(chuàng)新意識
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在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事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發(fā)展的模式,以最強烈的職業(yè)責任心去感染與帶動學生,幫助他們走進體育知識的海洋。面對性格內斂的學生,教師可以對他們施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使他們接受啟發(fā)以后,強化自身的自主性,建立健全自信心理;而對于活潑好動的學生,教師可以適度的對其應用自由型體育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無拘束的環(huán)境中,自由的選擇體育技能訓練的形式,這一教學方法在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為了提升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全面貫徹落實新課改背景中教育部對體育教學提出的教學政策方針是基礎,將素質教育理念融入進各項教學環(huán)境中中。無論是在啟發(fā)式教學、游戲教學還是競技教學進程中,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盡最大努力將高中體育學科特色與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掌握體育技能的實際情況整合在一起,以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能,協(xié)助他們樹立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為教學宗旨。只有這樣,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才有效的被強化,從而對體育教學內容、方法、流程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筆者認為,教師確立創(chuàng)新理念是各種“金點子”產生的源泉,也是多樣化教學方法落實應用的基礎,從而達到使高中生身心素質同步發(fā)展、緩解考試與升學壓力、樹立團隊合作觀念與精神的教學目標??傊?,提升體育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有效的充實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優(yōu)化課程教學效率。
2.2 用多種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的多樣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興趣的導引下總會積極的探索事物的本質,而只有在專注的情況下才會有效的吸收各種文化知識。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為教學工作開展的基點,打造趣味性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這一教學輔助工作,借助其聲音、視頻、圖像的特征,將客觀的事物生動、形象而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豐富了課堂環(huán)境,營造了多彩的教學氣氛。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振奮人心的體育競賽視頻,使學生對體育課程有更深入的認知。多媒體還可以把教學課件以PPT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強化了學生對體育技能理解的程度。競賽教學方法的應用,輔助教師有效完成教學任務,也有利于學生樹立競爭意識,磨礪意志,最大限度的激起他們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熱情與興趣,強化學生間的協(xié)作能力,增進友誼。當然,游戲教學方法、分組教學方法的使用,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強化學習意識的同時,也扎實的掌握了體育運動技能,挖掘出自身的體育潛質,實現個性化發(fā)展的目標。
2.3 重視體育德育功能,促進多樣化教學
與高中語數外、數理化學科相比較,體育課程在落實德育教學目標上更具有優(yōu)越性,對其原因進行剖析,主要是因為體育本身就是集趣味性、開放性、競爭性為一體的學科,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熱情,同時打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優(yōu)質的教學環(huán)境中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正是因為高中體育課程具有德育教育的特色,更有利于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實施與實效性的取得。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為了調動參與體育知識學習的欲望,適時的融入德育教育的內容,如將我國優(yōu)秀體育運動員刻苦訓練的歷程講述給學生,以協(xié)助他們樹立不怕艱苦、勇于奮斗的信念,當體育教學的德育功能彰顯出來之時,高中體育教學成果將是豐碩的。為彰顯體育教學中體現德育教育的優(yōu)勢,教師還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法,例如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向學生展示奧運會上體育競賽的項目、戰(zhàn)術以及精神等內容,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拓展學生體育知識范疇的同時,使學生感悟到體育教學的本質與內涵。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體育教學這一特質的功效,實現多樣化教學方法應用的目標,從而有效的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綜合的發(fā)展。
根據現今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在新的教育情形下,多樣化教學方法在高中體育教學進程中應用是極為必要的,因其是對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奉行,使學生掌握體育技能與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優(yōu)質的道德品質,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對體育活動參與的興趣,豐富了業(yè)余生活。體育教師為了使更多的方法手段應用于教學環(huán)節(jié),務必要關注學生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斷的提升業(yè)余技能水平,融入創(chuàng)新的思維模式,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構建多元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強化高中生身心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 米衛(wèi)杰.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探析[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
[2] 楊程.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chuàng)新分析[J/OL].當代體育科技,2015).
[3] 林招龍.高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研究[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
[4] 陳進然.對微課教學與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整合的探討[J/OL].當代體育科技,2015.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教學方法 多樣化
在應試理念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中,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單一地選用灌輸教學模式,完全成為應對考試的工具,教師教得非常吃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在當前素質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廣大教師要著眼于新課程改革要求進行教學方法多樣化的研究,充分認識教學方法多樣化的積極意義,貫徹落實到教學實踐工作之中,筆者主要針對這方面進行了簡要論述。
一、廣泛借鑒成功教學經驗作為基礎
集聚他山之石為己所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當代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善于吸收他人的經驗,重點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多觀摩。高中語文教師要珍惜學習的機會,在觀摩課、研討課、公開課、示范課等各類活動中認真學習他們的教學技巧,將每一節(jié)課中所觀察吸收的技巧運用到自身教學活動中,為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創(chuàng)造條件。
2.多閱讀。教師不僅要閱讀語文教學刊物,而且要研究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相關的刊物,更要廣泛涉獵與教育工作相關的內容,將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與學科教學經驗融合起來,形成推動教學工作開展的強大合力。
3.多瀏覽。網絡是巨大的寶庫,鼠標輕輕一點可以搜集到海量的信息,無論是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進,還是一些先進經驗的介紹,都可以為高中語文教師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提供豐富素材。廣大教師應當利用課余時間積極上網瀏覽教學網站,瀏覽知名教師的博客,搜集語文教學改革相關的內容,收集與整理并且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服務于自身的教學工作。
二、立足教學實際吸收精華為己所用
在認真聽取他人教學課程、廣泛搜集資料信息的基礎上,教師必須形成自己的理念,對他人的經驗進行改造加工,使其更適應自身的教學。筆者經過認真的篩選、整理、感悟、吸收,在教學工作中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運用自主預習法。高中生在運行中必須養(yǎng)成課前自習的良好習慣,依靠課堂的45分鐘顯然無法全面達到教學目的,基礎性內容可以放在課前進行,布置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在課前對課文的內容有所了解,包括寫作的背景、作者的思想等,這些方面可以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筆者要求學生堅持課前預習,將預習作為首要環(huán)節(jié),規(guī)定預習活動必須制訂計劃,做到目標清清楚楚,無論是基礎知識內容還是課文內容理解,以及一些難點問題的思考,都要帶著目標針對性地進行預習,每一次的預習活動結束后都要形成預習成果,包括解決了哪些問題?還存在哪些問題?在預習方法方面有了什么新的感悟體會,久而久之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2.運用課內探究法。高中語文課堂應當更多地體現學生的自主地位,將語文課堂打造成自主探究的課堂。筆者嘗試改變教學模式,變教師的灌輸為學生的探究,將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和學生的自主探究作用有效融合起來。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學目標任務通常被濃縮成一組思考題,前后連貫、逐層深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在學生討論分析的過程中,筆者深入小組中進行巡視指導,這樣保證學生在自主獨立地開展思考和相互合作交流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獲得來自教師的畫龍點睛式的點撥,這對提高學生學習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運用課內探究法打破教師講解為主的陳舊模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擁有廣泛的參與空間,他們大膽交流表達觀點,相互討論完善學習成果,不僅有效提高教學目標達成的效率,而且極大地提高學習質量,更兼顧能力的培養(yǎng)。
3.運用篩選遞進法。高中語文教學中知識點非常豐富,每一輪的復習如果面面俱到,則難以達到理想效果。筆者在語文復習教學工作采取段段清的方式,每一種類型知識點復習之后進行階段過關,將尚未解決的知識點提煉出來進入下一階段的復習工作,通過這樣的遞進篩選方式確定每一輪的教學重點,使前后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依次遞進,這是篩選遞進法開展復習最顯著的特征,避免已經掌握內容的重復學習,使時間的運用更高效精練。筆者在教學中運用這樣的模式組織開展復習教學,同時要求學生在自我復習的過程中也篩選提煉,師生同步提高教與學的成效。
4.運用形象記憶法。高中語文學習內容有許多知識點需要進行機械記憶,特別是課文中需要背誦的內容,學生在這方面往往覺得難度較大。機械背誦就會前記后忘,筆者將枯燥的背誦活動與形象記憶結合起來,在一些課文特別是文言文的背誦過程中,將每一句的第一個字在腦海中形成形象的框架,一旦思維出現停頓則迅速彌補,有效增強背誦記憶效果。另外,在語文知識點的記憶過程中,筆者還要求他們將機械的內容與形象的事物聯系起來,在記憶過程中形成興奮點,這對于增強記憶效果大有幫助。
5.運用自我總結法。定期對學習方式方法及效果進行評估,幫助學生拾遺補缺,同時進一步提煉和完善學習方法。筆者要求學生每周每月對學習活動進行反思,從學習的方式方法到學習效率進行自我評估和總結,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
三、注重教學反思及時開展改進優(yōu)化
在多樣化教法運用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要注重教學反思,在運用過程中進行改進和提升。一是組織學生交流。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方法交流,大家交流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講述自己總結的經驗,在他人的經驗介紹中吸取有用的內容,運用到自身學習活動之中。二是重視信息反饋。要通過當堂檢測與課后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效率,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采取當堂檢測的方式獲取信息,這樣的信息最準確及時。三是及時調整改進。教師要從教學信息反饋中發(fā)覺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提高教學方法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顧牡丹.走出高中語文自主性學習的幾個誤區(qū)[J].才智,2010(34).
[2]馬炳德.高中語文課堂中多媒體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