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勞動教育調查范文

時間:2023-06-02 15:19:39

序論:在您撰寫勞動教育調查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勞動教育調查

第1篇

一、勞動教育的意識及情感態(tài)度

1、關于幼兒:

小班幼兒的勞動意識比較薄弱,中大班幼兒相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勞動意識,但整體勞動意識都不太強,幼兒對于勞動的理解大多是幫助別人做事,對“勞動”的實際意義了解不全面。

在一些力所能及、趣味性強以及日常生活中經常參與的勞動中,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主動性較強,但對于一些耗時較長、對勞動技能要求稍高的一些勞動,孩子們就會因為怕苦怕累、沒有足夠經驗、失去信心等因素逐漸表現出畏難情緒,很多時候都不能堅持參與整個勞動過程。

2、關于家長:

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家長都認為有必要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家長想要培養(yǎng)幼兒勞動能力的意識較強,認為孩子的勞動教育應該從小培養(yǎng),并且十分支持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也有部分家長提出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勞動技巧,或是為家長減輕負擔。

3、關于教師:

根據調查,我們發(fā)現100%的老師都認為在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有幫助,90%以上的老師都認為勞動教育在“培養(yǎng)勞動習慣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自理能力和獨立性”、“培養(yǎng)勞動意識和興趣” 、“增進體質,鍛煉意志”、“培養(yǎng)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增強道德責任感”、“學習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巧”等幼兒能力提升方面有極大的意義和幫助,83%的老師都有意識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習慣,并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積極滲透勞動教育。

二、勞動教育的內容

1、關于幼兒

在幼兒園,大班幼兒在熟練掌握獨立生活技能的同時,更多是以值日生的角色參與到勞動當中,開始為周圍的人做力所能及的勞動,如幫助老師發(fā)放餐具、晾曬毛巾、收拾整理游戲材料、照顧自然角里的動植物等;小班幼兒則更多的是進行自我服務勞動,逐漸做到不依賴成人而獨立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穿脫衣服和鞋襪、獨立的盥洗、進餐、睡眠、起床等。

在家里,孩子們更多的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擦桌子、擺碗筷、倒垃圾、取快遞等。

2、關于家長:

家長在家更多的是引導孩子完成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70%由祖輩照的孩子顧,由于過分溺愛,很多時候都由成人包辦代替,參與勞動的機會較少。

3、關于教師:

在幼兒園的勞動教育活動中,教師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和為他人服務的意識為主,同時結合種植活動、區(qū)角活動、集教活動、場館活動,逐漸提升了孩子的勞動技能。

三、家長及教師在勞動教育中的教育行為

1、家長的教育行為

從家庭勞動教育實施情況來看,60%以上的家長對幼兒的家庭勞動教育只停留在意識層面,實際不太愿意讓幼兒承擔更多的家務勞動,原因包括擔心孩子做不好、有危險性、弄臟衣物、占用孩子學習時間等;有40%以上的家庭,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以父母示范為主,并沒有讓幼兒體會到勞動的趣味性,目的性較強,從而導致幼兒失去興趣而不愿意做的情況發(fā)生;還有將近5%的家長會用勞動作為懲罰孩子的方式,使孩子從小對勞動產生不良的理定勢。

2、教師的教育行為

教師雖然在意識上比較重視勞動教育的開展,但在實際工作中,勞動教育主要是在生活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參與實踐性勞動活動,更多地是對幼兒勞動技巧、自理能力、生活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引導,對于開展勞動教育的意義、 勞動教育中對幼兒勞動意識的各種意志品質的提升、幼兒在勞動教育活動中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相互合作、表現創(chuàng)造等各綜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引導和培養(yǎng)不夠。

四、目前幼兒園勞動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分析

1、關于幼兒:

幼兒喜歡做的勞動都比較簡單,并且能夠輕易完成,有63%的幼兒怕臟怕累,遇到問題和困難容易放棄,做事容易半途而廢,這也說明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對于成人的依賴性較強。

幼兒的勞動意識不強,不能真正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及意義,也不能在勞動教育中獲得更多的發(fā)展。

2、關于家長:

90%以上的孩子在幼兒園能夠積極參與勞動,在家顯得有些不太主動,60%左右的幼兒有參與勞動的意愿,但是家長沒有給予充分的支持。有的是家長包辦和溺愛的情況也比較嚴重,家庭觀念不統(tǒng)一,導致幼兒參與到勞動中的機會減少;有的家長會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設想各種各樣的結果,如弄臟衣服、耽誤時間、擔心受傷等等,從而忽略了幼兒渴望勞動的需求,不給幼兒嘗試的機會,幼兒進行的家務勞動更多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為自我服務的勞動,幼兒的家庭責任感并沒有良好的建立。

3、關于教師

教師對于勞動教育本質的理解不夠深入,更多是以掌握生活、勞動技能的練習作為勞動教育的內容,因此導致開展的勞動教育活動形式單一、內容不全,缺乏趣味性、探究性, 也未能充分利用活動、環(huán)境、社區(qū)、家長等豐富的資源來開展豐富有趣的勞動教育活動,從而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調動孩子們參與勞動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五、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1、關于幼兒:

除了在一日生活中逐漸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及基本的生活勞動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討論、實踐、探究、分享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其熱愛勞動、吃苦耐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通過在勞動中的不斷思考、不斷嘗試,鍛煉自己的勞動能力;通過體驗到勞動為他人帶來方便的滿足感,逐漸萌發(fā)為他人服務的勞動意識。

2、關于家長:

幼兒勞動教育的開展不能僅僅依靠幼兒園,家庭的勞動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幼兒園要向家長宣傳勞動教育理念,引導家長端正觀念,即勞動教育應該融入生活,勞動是生活,生活來源于勞動,從而更好帶動孩子更新勞動觀念,讓勞動意識深入幼兒心中。

在生活中,家長應該放開雙手,同幼兒園一起,形成家園合力,共同培養(yǎng)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充分給予幼兒參與勞動的機會,從小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情感,提高動手實踐能力。鼓勵家長從自身做起,利用下班或者周末等居家時間,帶領幼兒一起參與勞動,在親子共同勞動的過程中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勞動是快樂的體驗而不是懲罰性體驗。

3、關于教師:

第2篇

關鍵詞 幼兒園 勞動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Kindergarten Labor Education

Abstract The problems of labor education of early elder children developed are the babies' education-through-labor content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the condition provided by the kindergarten is insufficient for the labor education,and the way of developing the labor education is unitary.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we should perfect the security system of kindergartens labor education, guide parent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labor educatio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labor education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勞動教育的規(guī)定是“要與家庭、社區(qū)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yè)人們的勞動,培養(yǎng)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蓖ㄟ^勞動教育,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責任感能得到提高,并且勞動教育對幼兒身心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兒園教育對幼兒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以長沙市四所示范性幼兒園大班幼兒勞動教育為例進行探討,示范性幼兒園對其他幼兒園起到示范、領導和輻射作用,其綜合水平較高,是其它園所學習的對象,但當前幼兒園勞動教育也存在許多問題。

1 幼兒園勞動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幼兒園組織幼兒參加的勞動教育內容不全面。幼兒園組織幼兒參加的勞動教育內容偏重于幼兒的自我服務勞動、就餐準備和收拾、主動收拾玩具以及分發(fā)點心,而對于飼養(yǎng)小動物、養(yǎng)殖花草、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則很少組織,幼兒勞動教育的內容局限在幼兒的活動室,而沒有把場外的條件利用起來進行勞動教育。

(2)幼兒園提供的勞動教育條件不充足。由于場地的限制,很多幼兒園沒有提供幼兒進行勞動教育的種植園和花園等硬件條件設施。沒有這些場所,幼兒不能進行有些簡單的勞動,如:飼養(yǎng)小動物、種植花草、給花草澆水等等。由于時間的限制,幼兒園更多的是安排五大領域中的其他方面的活動,沒有給勞動教育留足夠的時間,因為時間的限制而阻礙了勞動教育的開展。另外幼兒園缺乏幼兒勞動教育方面的制度也是阻礙幼兒勞動教育順利開展的一個因素,幼兒其他方面的教育都有相關的制度作為保證,確保各方面達到要求,但勞動教育卻缺乏這方面的保障。

(3)開展勞動教育的途徑單一。幼兒園教師進行幼兒勞動教育所利用的途徑有限,沒有充分發(fā)揮各種途徑的優(yōu)勢,從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引導幼兒了解勞動者、培養(yǎng)幼兒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三個方面,老師們采用得都最多的是講故事、組織教學活動以及游戲活動中的角色扮演,其實幼兒身邊就有很多勞動者,比如自己的父母是醫(yī)生、是警察,讓幼兒了解這些勞動者最好的方式就是請一些勞動者來幼兒園與小朋友交流或者是組織幼兒進行實地參觀,如參觀消防隊,不僅可以讓幼兒親身體驗消防隊員的工作環(huán)境、了解工作的特點,還可以通過與消防員叔叔的交流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有關知識,并且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對消防員的熱愛之情。但是在調查中,讓幼兒了解勞動者并產生情感的途徑中,實地參觀和請有關勞動者來園與幼兒進行交流的途徑利用的比例比較小,更多的班級選擇的是其他簡便易行的方式。

2 改善幼兒園勞動教育的策略

2.1 完善幼兒園勞動教育的保障體系

(1)制度保障。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制定一些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如幼兒園勞動教育評估, 幼兒勞動素質考證制度等等,創(chuàng)建一種濃厚的勞動教育氛圍,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勞動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勞動習慣。(2)場地、設施保障。各幼兒園的條件都有所不同,因此各園要從本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建立各種類型的、不同層次的勞動教育基地和活動場所,盡量配備與教育內容要求相一致的基本設施,為幼兒勞動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質依托。(3)時間保障。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技能的形成與參與勞動的時間有關,因此組織幼兒集體勞動的時間要列入幼兒園教育教學計劃,并且要保證用于勞動教育的時間不得挪作他用。(4)師資保障。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幼兒園教師對勞動教育的實踐指導能力,從而保證勞動教育內容的落實。同時,對幼兒以個體為主的勞動行為要規(guī)定必要的時間,針對個體的特點,因材施教,進行即時的指導。

2.2 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幼兒勞動教育途徑

幼兒勞動教育除了組織教學活動、講故事和在游戲中角色扮演的形式,我們要更多地利用實地參觀、請幼兒身邊的勞動者來幼兒園與幼兒進行交流。在調查中許多老師為更好地開展勞動教育所提的意見中就提到要加強這兩種途徑的利用。這樣能夠在輕松自在的環(huán)境下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幼兒能夠親身體驗,更能激起他們心中的情感。

另外當前文藝作品、電影、電視等傳播媒介對幼兒的影響很大,作品和影視中的人物形象、言行、品格,深深地影響幼兒的發(fā)展。我們要充分利用它們對幼兒開展勞動育。但是這些作品的影響有消極的也有積極的,幼兒缺乏對作品好壞的區(qū)分能力,所以老師和家長必須幫助幼兒進行選擇,讓幼兒多看那些宣傳正確勞動觀念的作品,從而得到教益。

2.3 積極引導家長轉變勞動教育觀念

幼兒勞動教育的開展不能僅僅依靠幼兒園,家庭的勞動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家長要端正觀念,積極配合幼兒園的勞動教育。在家要配合幼兒園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自我服務是最簡單的一種日常勞動,通過自我服務勞動的鍛煉可以培養(yǎng)人的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質,也有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家長應讓幼兒從小開始學會自我服務,比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等等。只有這樣,幼兒才能養(yǎng)成良好習慣,學會依靠自己的勞動生存,為正確勞動觀念的形成打下基礎。當然,由于幼兒能力的局限性,父母要對幼兒的自我服務要加以引導。

要培養(yǎng)幼兒做家務的興趣,引導他們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城市里的幼兒大都遠離農村,許多常識都不知道,我們可以通過做家務來向幼兒傳授簡單知識,幼兒對做家務也會越來越感興趣。

給幼兒提供適當參與勞動的機會,不僅使能讓他們獲得勞動的教益,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提高動手實踐能力,而且能讓他們體驗到責任感,還可以讓他們懂得關心父母,關心他人,從而促進家庭成員關系融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多鼓勵少批評;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加以引導;對待他們的問題要進行耐心、具體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閆玲.如何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J].山東教育(幼教版),2000(36).

[2] 王青青.幼兒勞動教育不容忽視[J].安徽教育,2002(23).

[3] 陳劍梅.開展勞動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J].教育導刊,2003(4).

第3篇

摘 要: 學前教育是高職院校開設的重要專業(yè)之一其為提高我國學前教育質量、呵護兒童茁壯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從高職院校教學現狀分析,一些高職學生表現出職業(yè)責任淡薄、勞動意識缺失的特征。結合新時期高職院校辦學目標,進一步結合專業(yè),開展高職生勞動教育課程已經成了當前的重點教學任務。本文從高職院校教學特點出發(fā),結合學前教學專業(yè)教學實際情況,對基于職業(yè)素養(yǎng)的高職學生勞動教育課程進行探究。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 勞動教育課程

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技術型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同時社會崗位對人才的勞動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高等職業(yè)教育在讓學生掌握技能的同時,需要擁有更高的勞動素養(yǎng)。學前教育是高職院校開設的重要專業(yè)之一,其為提高我國學前教育質量,呵護兒童茁壯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勞動素質作為高職院校學前專業(y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其現狀還有待改進。

一、一些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勞動課程教學現狀

1.一些學生責任意識淡薄

由于學校、社會、家庭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使得現階段學生勞動能力下降,責任意識淡薄。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在就業(yè)過程中暴露出崗位適應能力弱、崗位責任意識淡薄等問題。當代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應的鍛煉,表現出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特點。另外,在當前高職學生生活環(huán)境中,由于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給大學生生活提供了大便利,但同時滋生了學生的懶惰思想,例如:食堂就餐基本實行餐廳花管理,學生吃完東西直接把餐盤往餐盤回收處一放就走人。加上受到偏頗教育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一種重視專業(yè)技能課程、輕視勞動品質培養(yǎng)的教學格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勞動素質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具體表現為一些學生不喜歡勞動,輕視體力勞動,把專業(yè)技能、文憑獲得作為奮斗的唯一目標和最終追求,甚至厭惡和逃避勞動,缺乏對勞動人民的情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等等。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都認為勞動是很辛苦的,近48%的人不喜歡勞動或拒絕勞動,部分學生不喜歡勞動甚至厭惡勞動,看不起清潔工人或勞動的學生。剛畢業(yè)的一些高職學生找工作,在選擇企業(yè)的時候不是以單位發(fā)展前途適不適合自己為標準,而是以“工作越清閑越好,工資待遇越高越好”為標準?!岸鄤诙嗟?,少勞少得,不勞不得,不勞而獲可恥”的勞動觀念正面臨挑戰(zhàn)。

2.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成果不佳

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成果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呈現出重視專業(yè)技能課程、輕視勞動品質培養(yǎng)的教學格局,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高職勞動教育課程中,學生學習態(tài)度往往消極散漫,認為勞動教育課程沒有意義;甚至一些教師未對勞動教育課程加以重視,認為勞動教育課程可有可無。二是教學體系存在缺陷,教學內容單一,沒有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教育方式過多靠學生在掃地、擦窗戶中領悟。對于這種簡單乏味的勞動教育課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熱情,更談不上從參與中獲得勞動素養(yǎng)。據問卷調查統(tǒng)計,69.8%的學生認為目前開設的勞動課程內容形式都過于單一,不能起到勞動教育的作用;50.2%的學生對目前開設的勞動課程的教學方式感到不太滿意;58.6%的學生希望勞動課程內容向更豐富有趣的方向發(fā)展。甚至在部分高職院校中,將勞動教育課程等同為崗位實踐,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基礎操作,這種單調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使得高職勞動教育課程枯燥無味,長期發(fā)展下去難免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三是勞動教育課程管理體系尚未健全。高職勞動教育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其更傾向于實踐教學。然而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實踐較短,相關的管理制度、實踐體系還不夠完善,校企合作項目不足,使得很多勞動實踐教學課程難以開展。

二、基于職業(yè)素養(yǎng)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探究――以貴陽幼高專為例

1.強化師生對于高職勞動教育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高職院校勞動素質培養(yǎng)的相關內容較為匱乏,勞動素質在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有占有一席之地,被排斥在課程體系之外,關于大學生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勞動精神的教育則是散落于各門課程教學之中,泛泛而談,內容甚少。《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勞動教育列入教學計劃,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辟F陽幼高專按照要求,把勞動素質培養(yǎng)納入教學教育計劃,并把其作為一門必修課進行考核。規(guī)定學生在每年必須修夠一定學時的勞動課學分,勞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成為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

貴陽幼高專開展高職勞動教育課程首先讓師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做好這一點工作,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出發(fā)。教師要擬訂相應的勞動課程教學計劃,以具體教學目標的形式量化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教務處制定相應的獎勵制度,對于完成教學任務較好的教師給予獎勵,以激勵教師切實開展好勞動教育課程相關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需要培養(yǎng)其責任意識,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未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向學生闡明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要性。

2.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并不是任何勞動都能教育人,只有那些按照教育原則組織的、作為教育過程總的體系的一部分的勞動才有教育意義。貴陽幼高專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從兩個方面考慮,即勞動教育課程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而言,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規(guī)劃為兩個部分――共同勞動課程教育部分和專業(yè)勞動課程教育部分。貴陽幼高專共同勞動教育部分安排學生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社會活動(調查、志愿者等),通過這些公共勞動教育,強化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在校生平均每學期要以分散或集中方式參加勞動課程學習,有專門的課程表、有專門的機構、有指導教師、有相關配套的規(guī)章制度,并以必修課學分制進行規(guī)范。專業(yè)勞動課程教育部分充分考慮到學前專業(yè)學生的學習需求,堅持以實踐為主,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延伸到勞動實踐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專業(yè)勞動教育課程開始之初,教師規(guī)劃好專業(yè)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以現場感受(組織學生定期參觀幼兒園,與幼兒親密接觸,感受其日后的工作環(huán)境)、教育模擬(教師模擬幼兒環(huán)境,學生客串幼兒角色、家長角色等,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為主,讓學生了解幼兒園各年齡段教學班的全日教學活動內容及幼兒園的工作性質與過程。完善勞動教育課程評價制度,增加勞動教育課程所占學分比重,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完善課程管理體系將勞動課程納入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范疇,不斷完善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勞動實踐機會。同時,在勞動實踐過程中,校方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明確相關人員的管理責任,督促其履行好管理義務,保障勞動教育課程的安全性。

3.加大對勞動教育課程的投入力度

高職勞動教育是提高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為了保障相關教學工作的穩(wěn)定開展,貴陽幼高專提高對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學投入。學校相繼建立蒙臺梭利教學、兒童閱讀等多個實訓中心,建立系統(tǒng)、全面的操作平臺,模擬相關專業(yè)的崗位操作模式,組織學習在實訓平臺上進行勞動實踐。勞動教育是關系到學生就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擁有教學必需的軟硬件設施),才能保障勞動教育課程教學取得顯著教學成果。

綜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勞動教育課程對于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勞動教育必須結合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和學生實際情況,緊密圍繞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目標,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對勞動的重視程度,加強其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適合高職教育特點的勞動素質培養(yǎng)的新方式、新方法,才能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真正德才兼?zhèn)涞母呒寄軕眯腿瞬拧?/p>

參考文獻:

第4篇

一、 指導思想:

為了貫徹市、區(qū)等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我?!皠趧咏逃睂嵤┯媱潯E囵B(yǎng)學生勞動的意識,掌握初步的勞動技術。樂于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和社會實踐,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二、教育目標:

1、在家能幫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務勞動。

2、在校能完成打掃衛(wèi)生等基本的勞動。

3、通過勞動基地等勞動,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術及熱愛勞動的品質。

三、具體措施:

1、加強學習,確立勞動教育的地位,理解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確勞動教育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同時,利用家長會,宣傳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協助學校開展這方面的教育。我們把勞動教育列入工作計劃,建立勞動教育檢查制度,保證勞動教育的正常性。從而確立了勞動教育的地位,促進了勞動教育的順利開展。

2、因地制宜,開辟勞動教育基地 勞動基地是進行勞動教育的物質保證。我們除在勞動課中認真進行愛勞動的教育和手工勞動實踐外,還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促進勞動基地的開辟與建立。 首先,開辟校內的勞動教育基地。我校的院區(qū)及綠化區(qū),我們把這項工作作為學生進行勞動鍛煉的一項任務,全部由學生承擔,負責定期拔草、除蟲澆水、修剪等工作。其次,我們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打掃街道等公益性勞動。此外,積極倡導學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幫著做,及時了解情況,使勞動教育落到實處。

3、舉行競賽,激發(fā)勞動教育情趣

四、主要工作安排:

9月份:校內勞動。打掃校園衛(wèi)生,給我們一個干凈整潔的學習環(huán)境。倡導學生開展“生活習慣五個一”活動。即每天做一次家務勞動;每周做一 次飯;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務性勞動。

10月份:開展秋季衛(wèi)生、清掃校園活動。

第5篇

記者:現在有不少家長認為,家庭條件好了,沒必要讓孩子勞動。于是,一些孩子勞動意識十分欠缺。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鄭滬生:勞動是人類生存于世界的一種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條件;勞動也是每個人必備的素質。我們中華民族具有熱愛勞動的傳統(tǒng)美德,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我們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家務勞動是對孩子進行家庭勞動教育的一種實踐活動,也就是說,家庭勞動教育就是通過家務勞動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生活意志、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它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形成健康的人格,發(fā)掘孩子聰明才智及動手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每一位為孩子的未來幸福著想的家長,都應讓孩子從小學做家務勞動,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放棄對孩子進行家庭勞動教育。這不僅是為了減輕父母的勞動負擔,更主要的是為了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

記者:具體地說,家庭勞動教育對培養(yǎng)孩子的思想品質有哪些作用?

鄭滬生:首先家庭勞動教育能引導孩子學會生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從小學會勞動,有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好的勞動習慣,是孩子學會生活的重要保證,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有研究證明,從小做家務、熱愛勞動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對生活充滿自信,人際交往能力強于不愛勞動的孩子。美國心理學家威蘭特對波士頓地區(qū)490名孩子進行了20年的跟蹤研究發(fā)現,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以后的失業(yè)比例為1∶15,犯罪比例為1∶10。愛干家務的人平均收入要比不愛干家務的人高出20%左右。

其次,家庭勞動教育有利于鍛煉孩子的堅強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孩子在做家務勞動時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每一個困難、挫折都是對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煉;每一次磨煉都會讓孩子增長克服困難的勇氣,抑制自身的惰性。在家務勞動中,孩子體驗到勞動帶來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的不斷積累,就會逐漸形成獨立自主、堅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質。此外,通過勞動實踐,能培養(yǎng)孩子珍惜勞動成果,養(yǎng)成勤儉樸素、艱苦奮斗的好作風;能鍛煉孩子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培養(yǎng)孩子自立、自理、自強的進取精神。

再次,家庭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人的社會化不僅要求人們學會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會行為規(guī)范,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孩子們在勞動中能學會關心他人,增進與人的感情,這對現在的獨生子女更為重要。孩子從小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就能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識到自己作為家庭成員應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并且逐漸養(yǎng)成為他人服務的意識,明確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有責任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很認真,很負責,一旦遇到困難,也會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去戰(zhàn)勝困難。相反,沒有責任心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甚至不顧社會基本道德準則,做唯利是圖的事。因此,責任心是做人的重要基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孩子長大后就能承擔起家庭和事業(yè)的重任,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

記者: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勞動太累,舍不得讓孩子干活。您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鄭滬生:勞動是累點兒,但可以使孩子身體得到鍛煉,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醫(yī)學科學的研究表明,勞動是多種生理器官協調活動的過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肌肉、骨骼的發(fā)育,促進新陳代謝,調節(jié)大腦疲勞,促進孩子的左右腦發(fā)育,對智力發(fā)展十分有益。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學家盧梭認為,培養(yǎng)身心兩健的人,必須在體力勞動中才能完成。在盧梭看來,勞動在“養(yǎng)成鍛煉身體和手工勞動的習慣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還養(yǎng)成了他反復思考的性情”。在勞動中,孩子雙手活動有益于左右腦的開發(fā),促進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fā)展,有助于提高學習能力。勞動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分析、判斷、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中國自古就有“心靈手巧”的說法,手巧會促進心靈,心靈又帶動手巧。

記者:當前家庭勞動教育缺失處于什么狀況?

鄭滬生:長期以來,勞動教育一直是我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但近幾年,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社會、學校和家庭忽視勞動教育的現象十分普遍。有關青少年勞動觀念、勞動能力的調查顯示,由于家庭勞動教育缺失,當代青少年勞動觀念日趨淡薄,勞動能力普遍較差,不善于料理自己生活,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備。

據上海某大學近幾年對錄取的新生所作的調查,有60%以上的人不會自己掛蚊帳,許多大學生在入學前沒有親手洗過一件衣服。我對長春市某高校一個班25名學生作過調查,有24名同學不會縫補衣服,不會釘扣子。某縣婦聯對該縣一所重點中學初一學生家務勞動調查結果表明,從沒有洗過一件襯衫的占79%,不會煮飯的占84%,不會或不敢使用電飯鍋、液化氣爐的占67%。據北京市家教學會對某小學一個班的調查,該班44名學生中,家長每天給他們整理書包的占39%,洗手絹的占66%,穿衣服的占59%。

記者:您認為,造成上述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鄭滬生:主要原因是家長忽視了家庭勞動教育。比如一些家長認為家務勞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不做家務最多變成懶蟲,而分數上不去則不能成龍?!庇姓{查結果表明:65.9%的家長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不讓孩子做家務;60%的家長不支持孩子參加公益勞動。由于家庭忽視了勞動教育,孩子缺少勞動機會,沒有勞動體驗,經不起勞動的苦累,依賴性強,自立能力差;心理上承受不起挫折磨難,一遇挫折往往采取極端行為,或離家出走,或選擇終結生命。

也有些孩子人格不健全,表現自私,缺少愛心,不懂謙讓,有怕苦怕累、厭惡勞動、貪圖享樂等不良傾向。對一些中小學生的調查發(fā)現,許多孩子生活上依賴父母,花錢大手大腳,但不懂得關心父母,缺乏家庭責任感。

記者:家庭勞動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您認為當家長的應如何做?

鄭滬生: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勞動意識,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使他們在家庭勞動的潛移默化中增長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這是對家庭勞動教育的總要求。我建議家長朋友們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更新觀念,走出勞動教育的認識誤區(qū)。目前家長們對勞動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誤區(qū):一怕家務勞動會影響孩子學習;二怕孩子不會做家務,反倒添亂;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要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家庭勞動教育經驗,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能力。

第二,放手讓孩子做事,從小培養(yǎng)勞動行為習慣。為孩子創(chuàng)設勞動實踐機會與環(huán)境,讓孩子從小體驗勞動的快樂和勞動的意義,在勞動中磨煉意志品質和吃苦精神,使他們終身受用。父母不要怕孩子不會做事,也不要求全責備。孩子做家務,無論結果怎樣,家長都應給予認可和贊許,鼓勵并幫助他們把事情做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不要因孩子不會做事而指責他們或包辦代替,那樣就會消減孩子愛勞動的熱情。

第三,創(chuàng)建勞動教育大環(huán)境,讓孩子有更多參與勞動的機會。近些年,輕視勞動教育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一些教師和家長甚至把勞動作為一種懲戒的手段,錯誤地把勞動教育當作“勞動改造”,使孩子鄙視、厭惡勞動。

第6篇

勞動技術課程;勞動體驗學習;生涯教育

張德偉,東北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世界勞動教育的兩大源流

從教育史的角度來考察,自學校教育這種正規(guī)教育形式產生以后,教育就與生產勞動分了家,教育與生產勞動的割裂狀態(tài)一直延續(xù)到了近代職業(yè)教育產生以后。雖然職業(yè)教育是與經濟和職業(yè)直接相關的,但是由于職業(yè)教育是與普通教育相對而言、作為雙軌制中的旁軌而出現并演進的,所以一直到19世紀末近代教育終結時,普通中小學仍然實施的是與生產勞動不甚相關的知識教育和學術教育。而將勞動教育引入普通學校之中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近代教育向現代教育過渡時期的事情。

從世界范圍看,在普通中小學中引入勞動教育有兩個源頭:一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沿著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德國教育家凱興斯泰納、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理論和實驗實踐的譜系發(fā)展開來,創(chuàng)立了“勞作學校”模式和“做中學”模式;二是在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教育和生產勞動關系的學說,創(chuàng)立了“統(tǒng)一勞動學?!蹦J健km然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一點上,這兩大理論體系具有共同性,甚至在新型學校直接針對舊學校的傳統(tǒng)教育這一點上,兩者也有共同點,然而由于這兩大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在理論基礎和終極目標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所以世界上中小學中的勞動教育可以說有兩個源頭。

二、世界勞動教育的兩個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許多國家將勞動引入學校課程和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創(chuàng)造了多種勞動教育模式。這些模式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重視勞動教育與經濟、生產、職業(yè)的關聯及其效果,單獨開設勞動教育課程,比較典型的有蘇聯及其后的俄羅斯在中小學中實行的勞動與綜合技術教育、德國中小學實行的勞動技術教育、法國中小學實行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其二,不特別注重勞動教育的經濟效果,側重于其人格陶冶功能,不單獨開設勞動教育課程,而將勞動教育寓于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比如,日本主要在社會科、技術與家政科、“道德”時間、綜合學習時間、特別活動等課程教學和勞動體驗學習等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

(一)通過專門的勞動課程實施勞動教育――以德國的勞動技術教育為例

在德國,各州普遍重視對中小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其勞動技術教育不是雙元制職業(yè)教育中的職業(yè)訓練,而是為雙元制職業(yè)教育奠定基礎的“職前普通教育”,具有“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yè)教育”的性質,[1]各州“把它視為學生職業(yè)生活和走上社會的重要準備和基礎,是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

早在20世紀50年代,德國就在普通學校里實行了基本的技術經濟教育。1964年,德國教育委員會提出《關于在主體中學建設勞技課程的建議》,主張將勞動技術教育引入主體中學之中,在主體中學開設勞技課,其“勞技教學”“具有自身獨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課的附屬”。這樣,勞技課就確立了獨立的學科地位。自此,德國的勞動技術教育大體經歷了學科建立階段、學科調整階段和學科改革階段三個階段。

德國的勞動技術教育貫穿在基礎教育的全過程之中。在小學階段(1-4年級,有的州把5-6年級視為小學的延續(xù)),各州勞動技術教育的課程名稱不一,一般叫作“常識課”,即勞技課程包含在常識課之中。例如,巴伐利亞州小學各年級常識課每周4節(jié),其中2節(jié)為史地、自然常識,2節(jié)為手工勞作[2](另有資料表明,該州小學1年級的勞作課為每周1課時)。其中的“手工勞作”就是勞技課,其教學內容主要有紙工、編織、木工、陶器等。巴伐利亞州和勃蘭登堡州小學勞技課的設置情況如表1、表2所示。[1]

在中學第一階段(綜合中學、實科中學、主體中學的5-9或10年級),開設勞技課,各州勞技課的名稱五花八門,有“綜合技術課”“勞技課”“勞動―經濟―技術課”等30多種。各州勞技課的基本目標在表述上不盡相同,其相同部分可以歸納為:對學生實施全面的勞動、經濟、技術教育,使他們具備適應目前及將來生活的基本能力;引導學生有責任心地、高度負責地從事生產和勞動,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害環(huán)境的行為;幫助學生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yè),使他們有能力在技術和經濟影響越來越大的社會中謀求發(fā)展。[1]其課程內容各州也不完全一樣,其相同部分主要有:自我服務方面的勞技分支專業(yè),如家政、營養(yǎng)與烹飪、紡織品材料與加工等;技術及職業(yè)準備方面的勞技分支專業(yè),如金工、木工、電子電工等;經濟學、信息學、環(huán)境科學方面的分支專業(yè)等。[1]巴伐利亞州、勃蘭登堡州和柏林州中學勞技課的課時分配情況分別參見表1、表2和表3。

表2 勃蘭登堡州技術和社會經濟教育概況

學段 小學 中學

中學第一階段 中學第二階段

1-4年級 5-6年級 綜合中學 文理中學 實科中學 文理中學高中部

形式 含在常識課中 必修課 必修課/選修課 必修課 必修課/選修課 技術、信息或經濟課作為選修課

課時/周 2 2/2或4 2 2/3 2

表3 柏林各類學校勞技課課時分配情況

學校類型 7年級 8年級 9年級 10年級 形式

主體中學 4 4 8 8 必修

實科中學 0/4 0/4 2/4 2/4 必修/選修

綜合中學 1/4 2/4 2/3-6 2/3-6 必修/選修

在中學第二階段(10或11年級-12年級),有的州(黑森州、不萊梅州、勃蘭登堡州等)也開設一定的勞技課,如表1所示,巴伐利亞州的部分完全中學在11年級開設勞技課;再如表2所示,勃蘭登堡州的文理中學高中部將勞動技術作為專業(yè)開設選修課。

德國開設專門的勞動技術課程有其特定的價值取向。比如,1964年,德國教育委員會對于在主體中學中設置勞技課提出的建議期望,勞技課能夠“幫助學生熟悉了解當代生產、服務等領域內各種職業(yè)的基本特征,并為其今后能做出明智的職業(yè)選擇奠定基礎”。[3]441969年,德國各州文化教育部長常設會議對改革主體中學提出的建議期望,主體中學7-10年級的勞技課要擔當經濟―勞動世界的入門指導的任務。[3]441987年,德國各州文化部長常設會議指出,學校勞技課教學的任務是使所有年輕人學會及時調整自己以適應隨時可能出現的與勞動、技術、家政、經濟等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3]45這些意見比較充分地說明了德國勞技課的獨特作用。

(二)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實施勞動教育――以日本的勞動教育為例

與通過專門的勞動課程實施的勞動教育不同,日本通過學校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實施的勞動教育是另一種模式。

二戰(zhàn)后,日本確立了智、德、體協調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因此勞動教育在日本沒有十分顯著的位置。然而,日本的中小學開展一定的勞動教育是確切無疑的。1947年制訂、2006年全面修訂的《教育基本法》對與勞動教育相關的內容作了如下規(guī)定:為了實現“完善人格”等教育目的,要實現“重視(教育與)職業(yè)和生活的關聯,培養(yǎng)尊重勞動的態(tài)度”等教育目標。1947年制訂、2007年重大修訂的《學校教育法》對勞動教育也相應地作了規(guī)定:義務教育要實現的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關于職業(yè)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尊重勞動的態(tài)度和適應個性選擇未來出路的能力”;高中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在發(fā)展、擴充義務教育的成果的基礎上,“(使學生)基于對在社會上必須履行使命的自覺,適應個性,決定未來的出路,提高普通教養(yǎng),掌握專門的知識、技術和技能”。

筆者以教育與經濟、職業(yè)、勞動的關系為線索,考察日本現行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習指導要領,發(fā)現日本的課程分為學科課程、時間課程和活動課程,三類課程中有關勞動教育的內容:

社會、地理歷史、公民學科。小學“社會”科:參觀、調查當地人們的生產和販賣工作;參觀、調查和查詢當地人們生活所需的飲用水、電、燃氣的確保和廢棄物的處理;調查所在縣(都、道、府)的主要產業(yè)的概況(3、4年級);調查和查詢日本的農業(yè)與水產業(yè)、工業(yè)生產、信息產業(yè)與信息化社會的狀況(5年級);調查和查詢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面與日本有密切聯系的國家人們的生活狀況(6年級)。初中“社會”科:在“地理領域”,認識日本國內產業(yè)的動向,概觀其特色;考察以產業(yè)為核心的地區(qū),把握其區(qū)域特色。在“歷史領域”,理解古代日本列島農耕的擴展與生活的變化、中世紀農業(yè)等各種產業(yè)的發(fā)展、前近代產業(yè)與交通的發(fā)展、近代日本的產業(yè)革命與近代產業(yè)的發(fā)展、現代日本的經濟高速增長和經濟迅速發(fā)展與國民生活的提高。在“公民領域”的“我們與經濟”單元,教授“市場的作用與經濟”“國民生活與政府的作用”等內容。高中“地理歷史”學科:“地理B”科目中設有“現代世界的系統(tǒng)性地理考察”單元,教授“資源、產業(yè)”等內容。高中“公民”學科:“政治與經濟”科目中設有“現代社會的各種課題”單元,教授雇用與勞動、產業(yè)結構變化與中小企業(yè)、農業(yè)與食材等問題。

家政、技術與家政、“家政”學科。小學“家政”科:了解在家庭中支撐自己和家庭成員的生活的是工作,能做自己分擔的工作;想方設法快樂地飲食;學習烹飪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學習衣服的穿著和整理以及房間的整理、整頓和清掃的方法;制作生活上有用的物品。初中“技術與家政”科:在“技術領域”,設有“材料和加工技術”單元,對“利用材料和加工技術的制品的設計與制作”等進行指導;設有“能量轉換技術”單元,對“利用能量轉換技術的制品的設計與制作”等進行指導;設有“生物培育技術”單元,對“利用生物培育技術的栽培和飼養(yǎng)”等進行指導;設有“信息技術”單元,對“關于數碼制品的設計與制作”等進行指導。在“家政領域”,設有“飲食生活與自立”單元,對“日常食物的烹飪與當地的飲食文化”等進行指導;設有“衣、住生活與自立”單元,對“衣服的選擇與整理”“住居的功能與居住方式”等進行指導。高中“家政”學科:“家政基礎”科目中設有“生活自立和消費與環(huán)境”單元,教授“飲食與健康”“被服管理與著裝”“住居與居住環(huán)境”等內容。“家政綜合”科目中設有“生活的科學與環(huán)境”單元,教授飲食生活、衣著生活、居住生活的科學與文化等內容。“生活設計”科目中設有“飲食生活的設計與創(chuàng)造”“衣著生活的設計與創(chuàng)造”和“居住生活的設計與創(chuàng)造”等單元,教授衣、食、住生活的設計與創(chuàng)造方面的內容。

道德。小學:感知勞動的美好,為大家而勞動(1、2年級);知道勞動的重要性,不斷地為大家勞動(3、4年級);理解勞動的意義,知道服務社會的喜悅,為公共發(fā)揮作用(5、6年級)。初中:理解勞動的尊貴和意義,具有服務精神,致力于公共福祉和社會的發(fā)展。

綜合學習時間。小學:各學校要積極地采取自然體驗、社會體驗(志愿活動等)、物品制作、生產活動等體驗活動,以及觀察與實驗、參觀與調查、發(fā)言與討論等學習活動。初中:各學校要積極地采取自然體驗和職場體驗活動,志愿活動等社會體驗、物品制作、生產活動等體驗活動,以及觀察與實驗、參觀與調查、發(fā)言與討論等學習活動。高中:各學校要積極地采取自然體驗和就業(yè)體驗活動,志愿活動等社會體驗、物品制作、生產活動等體驗活動,以及觀察與實驗實習、調查與研究、發(fā)言與討論等學習活動。

特別活動。小學:在“班級活動”中,理解清掃等值日活動的作用和勞動的意義;在“兒童會活動”中,協力進行學校例行活動;在“學校例行活動”中,參加勞動生產與服務性例行活動。初中:在“班級活動”中,對于“適應、成長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動的意義并參加該活動;對于“學業(yè)與出路”,要理解學習和勞動的意義,斟酌出路的適應性和利用出路信息,形成理想的勞動觀和職業(yè)觀,自主地選擇出路和設計未來。在“學生會活動”中,協力進行學校例行活動,通過志愿活動等參與社會。在“學校例行活動”中,參加勞動生產與服務性例行活動。高中:在“班會活動”中,對于“適應、成長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動的意義并參與該活動;對于“學業(yè)與出路”,要理解學習和勞動的意義,理解出路的適應性并利用出路信息,確立理想的勞動觀和職業(yè)觀,自主地選擇和決定出路并設計未來。在“學生會活動”中,要協力進行學校例行活動,通過志愿活動等參與社會。在“學校例行活動”中,參加勞動生產與服務性例行活動。[4]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日本勞動教育都是“隱居”在其所在課程之中的。其所隱居的課程都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體系,關于勞動的內容僅是其課程內容的一部分。

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實行課程改革時引入“勞動體驗學習”以后,日本表現出日益重視勞動教育的動向。日本的勞動體驗學習,是指“讓學生在一定的期間體驗實際社會的職業(yè),期望(達到)多樣化教育效果的學習活動”。[5]日本在1977年、1978年修訂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習指導要領時,將勞動體驗學習引入了中小學之中。當時,日本強調實行勞動體驗學習的背景大體是:其一,過去的學校教育陷入了“偏重智育”之中,學?!疤铠喪降亍苯淌诖罅康膶W科內容,而實行勞動體驗學習,就是為了糾正這種弊端;其二,伴隨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兒童們制作物品、培育生物的場合越來越少,因此希望學校通過有組織地開展“制作”和“培育”活動,讓學生體驗工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6]此后,日本的學校教育中關于勞動的體驗性學習活動不斷加強?!艾F在,作為兒童們直接體驗活動的一種,各地都在實施勞動體驗學習”。[5]從實施主體來看,日本的勞動體驗學習主要有三種:(1)以學校為中心進行的勞動體驗學習;(2)以行政機關為中心進行的勞動體驗學習;(3)以地區(qū)的組織和團體為中心進行的勞動體驗學習。[5]日本中小學在“道德”時間、綜合學習時間和特別活動中實行的關于生產、勞動的體驗性活動基本是這種勞動體驗學習。

三、當代勞動教育的新趨向:

通過生涯教育實施勞動教育

當代世界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國的教改趨向呈現多元化態(tài)勢。從宏觀上看,與勞動教育相關的教改趨向莫過于生涯教育(Carrer Education,亦譯為“生計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

在學校教育中推行生涯教育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時任美國聯邦教育總署署長馬蘭的倡導。馬蘭倡導生涯教育,最主要的是為了消除“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之間的鴻溝”,消除“學術與職業(yè)之間的藩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馬蘭倡導的生涯教育是一種“有組織的、綜合性的教育”。美國學者薩珀認為,不能把“生涯”作狹義的專門職業(yè)或者職業(yè)指導來理解,應該從廣泛范疇和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職業(yè)生活的人生全部生活之中來把握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多樣化的,這樣應當把“生涯”理解為人的生涯發(fā)展。[7]那么,生涯教育就是促使人們在人生的各個生活階段,掌握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yè)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實現生涯發(fā)展的教育。在美國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下,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形成了一場生涯教育改革運動。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的生涯教育又出現了新的發(fā)展勢頭。美國的生涯教育主要有四種模式,即以學校為基礎的模式、以家庭為基礎的模式、以雇主為基礎的模式和以地方寄宿制為基礎的模式。[8]其中,最基本、最廣泛的是以學校為基礎的生涯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把從幼兒園到中學后的職場或大學的期間分為四個階段:(1)從幼兒園至5或6年級的生涯認知階段;(2)6或7年級至10年級的生涯探索階段;(3)11-12年級的生涯定向階段;(4)中學后教育階段。[9]這樣,美國的生涯教育貫穿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各個生涯階段按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和接觸勞動世界,探索和參與職業(yè)生活,為學生將來的職業(yè)選擇和定向作準備。美國中小學實施的生涯教育有多種形式,包括組織生涯教育活動和把學科教學與生涯教育結合起來等等。

生涯教育在美國肇始以后,逐漸傳播到了西歐、美洲其他國家和日本等。生涯教育在被“嫁接”到輸入國的教育體系中時,其內涵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比如,日本自上世紀末和進入21世紀以來引入生涯教育后,其生涯教育成為自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重視與社會和職業(yè)的關聯的指導理念,在實踐中正在采取適應學生發(fā)展階段的系統(tǒng)性生涯教育政策。[10]但實際上,日本的生涯教育幾乎被當成了培養(yǎng)學生“理想的勞動觀和職業(yè)觀”的有效手段。

應當指出的是,生涯教育和勞動教育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只是由于生涯教育具有面向職業(yè)生活和勞動世界的特點,因而與勞動教育發(fā)生了交集,這樣,生涯教育只能說是實施勞動教育的一個平臺。

參考文獻:

[1]傅小芳,周儷.德國基礎教育中的勞動技術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5(2):35-40.

[2]姚靜.德國中小學的勞動技術教育及啟示[J].基礎教育參考,2007(10):26-29.

[3]蕭楓.各國學校的特色教育[M].沈陽:遼海出版社,2011.

[4]文部科學省.小學校學指бI案[EB/OL].http://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news/080216/002.pdf.

[5]m地孝宜.地域M主Г巍蓋禾弳Y學のg踐と抗[J].國立オリンピック念青少年t合センタ`研究o要,2003年,第3號:225-232.

[6]高.學校教育における「作I活印工韋玀囊馕丁―その二つの教育C能を分析して[J].橫浜國立大學教育o要,1985年,第25號:89-104.

[7]崎尚子,家城子.アメリカの家庭科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にvする研究――教科分析を中心にして[J].富山大學人gk_科學部o要,2006年,第1第1號:139-147.

[8]李亦桃,周誼.淺談美國的生計教育及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3(9):14-20.

第7篇

按理說,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勞動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眾所周知,人之所以成為“人”,正是勞動進化的結果。如果沒有勞動,就不會有人類。正是基于上述樸素的唯物史觀,古今中外的眾多有識之士都高度關注對下一代進行勞動教育,視培養(yǎng)下一代的勞動技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為己任。高爾基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盧梭語);“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馬卡連柯語)……由此不難看出,勞動教育是教育思想的基本點,是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不懈的教育方針?!吨袊逃桶l(fā)展綱要》明確指出: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勞動教育列入教學計劃,逐步做到制度化、系統(tǒng)化。

客觀公正地說,黨和政府對勞動教育是高度重視的。我國的勞動教育,理應不是目前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如此令人不容樂觀的現狀。追根溯源,筆者認為制約勞動教育的因素是應試教育、校園安全和家庭教育。我們現在的教育,主要就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只要考試分數高的學生,就是優(yōu)生,就是人才;學校怕學生發(fā)生安全事故,不敢也不愿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更不敢組織學生進行勞動;還有不得不說的是,由于實行計劃生育,每個家庭只有一至二個孩子,家長極易產生溺愛情節(jié),視子女為“小公主”、“小皇帝”。

正是由于學校、社會、家庭都不同程度地漠視對孩子的勞動教育,才造成了下一代勞動意識的嚴重扭曲和勞動技能的嚴重匱乏。但是,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沒有正確的勞動意識,未能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勢必會被社會淘汰。推而廣之,如果我們的下一代都是如此無能,作為成人社會的我們必定會感到臉紅心跳,失去希望。

基于上述原因,筆者認為,家長、學校應該齊心協力,家校聯動,讓孩子從小樹立勞動意識,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

怎樣才能實現上述目的呢?從學校層面來說,應該做好如下工作:

1、讓學生從小樹立勞動意識

學校要利用班隊會、升旗儀式等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讓勞動最光榮的理念深入人心。

2 、建立合理的勞動技術課程體系

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在課程結構的安排上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情況和從學校實踐基地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愛好和興趣,形成合理的勞技課程體系,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

3 、從實際出發(fā)建設實踐基地

勞動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要有一定時間從事勞動實踐活動,這就要求各學校要根據所開設的勞技課程,按標準建設配套的勞動技術專用實驗室和勞技教育實踐基地

4、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建立一支學科齊全,素質較高,一專多能,相對穩(wěn)定的專兼職的勞技課師資隊伍,是提高勞技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師資隊伍的來源,一是讓一部分具有一定專長的文化課教師專教勞技課,二是選派部分老師參加課相關科目的培訓學習后,兼職擔任勞技課程。只有加強勞技課的師資隊伍才能保證勞技課的教學質量。

5 、加強勞技教學管理工作

要提高勞技課的教學質量,學校必須形成完善的管理體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業(yè)務上有人管,主要要提高勞技老師的思想認識水平。勞技老師必須杜絕沒有安排實踐課的“紙上談兵”的教學方法,在實踐課中要改變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和“老師做,學生看”的教學模式。為保證勞技課的教學效果,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勞技教育考核手段,考核的內容要包括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四個方面的考核,同時要注重平時表現、動手能力、掌握基礎內容作為考核的原則。

從家長層面來說,應該做好如下工作:

1、家長要重視勞動教育

家長要以身作則,重視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讓孩子從小樹立勞動意識。千萬不能溺愛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以社會生活實際、社會發(fā)展歷史、家庭社會實例等告訴孩子勞動的重要性,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勞動的光榮,勞動的偉大,不愛勞動的人是沒有出息的。

2、教給孩子一些勞動技能

勞動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家長要教給孩子一些勞動的程序、操作要領、方法和技巧。家長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要給予指導,在孩子取得進步時,哪怕這個進步是非常微小的,家長也要給予鼓勵,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到快樂和幸福。

3、注重實踐鍛煉

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通過勞動實踐來進行。如果家長平時沒有參加具體的勞動,那么,孩子是不可能愛好勞動的。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參加勞動實踐,千萬不能心疼孩子。當然,勞動的內容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決定,從簡單到復雜逐漸過渡,切不可一開始就讓孩子做難度比較大的勞動,挫傷孩子的勞動積極性。

4、尊重孩子的勞動

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需要家長進行一定的強化。但是,家長必須注意不要單純地把孩子當作勞動力來使喚,不要把勞動當作懲罰孩子的手段,也不要過分用物質和金錢來強化孩子的勞動,而是應通過表揚、鼓勵等方法來強化;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多做具體的指導,多鼓勵,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從勞動中得到快樂,從而讓孩子牢固樹立勞動意識,強化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5、利用方法,“強迫”孩子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