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老師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16:28:30

序論:在您撰寫老師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老師教育論文

第1篇

在當代,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主題是構建多元化的教師教育體制框架。[8]同志在北京師范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上談到:“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適應我國教育發(fā)展需要的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努力造就一支獻身教育事業(yè)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眱ν钪姓J為,人的主體性就是作為社會生活主體的人在各種實踐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根本特性,具有這種特性的人不僅能自由自覺地支配、占有外界事物,而且也能自由自覺地把握自身,成為自然界、社會和自身的主人。[9]教師教育發(fā)展只有遵循教育主體中人的主體性發(fā)揮,靈活自覺地利用資源,富于創(chuàng)造,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綜上所述,從最初的洋務大學堂到當代社會的多層次多局面的教師教育培養(yǎng)體制;從單一教學到復合結構的培養(yǎng)內容;從封閉到開放,每一時代變遷都體現(xiàn)出了教師教育主體的獨特性。教師教育應努力為教育實踐活動培養(yǎng)優(yōu)質的教育工作者,以適應新時代給教師提出的新的挑戰(zhàn)與任務,為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主體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教師專業(yè)化的提出與推進,帶來了教師教育的轉型和變革,一方面取得了一些預期效果,另一方面從教師教育的主體角度反思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受教育者生源質量下降原來各地師范教育大多是提前招生,許多優(yōu)秀的中學畢業(yè)生被吸納為教師教育的對象,但近10多年來,對師范生的相對優(yōu)惠政策取消,削弱了優(yōu)秀學生報考師范院校的積極性。加之近年來,教師在職業(yè)道德方面給人的負面印象大于積極的一面,導致了社會上存在對教育工作者的意見,完全與傳統(tǒng)上教師是受人尊重與愛戴的職業(yè)形象相悖。對從事教師職業(yè)的價值認同感降低,影響了學生和家長對教師教育的選擇。在一項對未來職業(yè)進行選擇的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想成為教師的青少年兒童很少,而且家長愿意送孩子上師范院校的人數(shù)也非常少。雖然根據(jù)調查認為中小學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較大的多達93%,而認為好教師不常有的人卻占大多數(shù)。[10]這一現(xiàn)象正反映了當前作為教育主體之一的受教育者自身質量的重要性,是教師教育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二)教育者主體積極性不高近年來,教師教育與一般性大學教育在教育模式上相混合。教師教育不再是師范類院校的特產,其他綜合性大學或高校都可以培養(yǎng)師資,另一方面師范類院校又不再出產單一的中小學師資力量,而是求全求大,在專業(yè)設置和教學重心上都有所偏移。吳遵民在《我國30年教師教育政策價值取向的嬗變與反思》中指出教師教育政策價值取向存在師范特色的弱化與泛化。[5]一些重點師范大學在教師教育的發(fā)展的轉型期為了追求綜合化,舍棄自身教師培養(yǎng)優(yōu)勢的趨勢,一味盲目地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靠攏,這又喪失了其基本的獨立性??梢妿煼对盒U谥饾u摒棄“師范特色”搞綜合化,不僅使師范教育的特色漸漸泛化與弱化,而且在非師范教育方面也會遭到不斷的挑戰(zhàn)與擠壓。這必然使得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沒有得到提高卻反而下降,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重建教師教育制度正在成為現(xiàn)實的必然。顧明遠在談及我國教師教育改革未能取得預期發(fā)展設想時提出以下原因:我國的教師職業(yè)還沒有成為一種讓社會尊重而羨慕的職業(yè);教師的勞動工資制度受到限制;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學校都想把自己辦大辦高。政策上有值得商榷之處,特別表現(xiàn)在中等師范學校的消亡上,直接影響了中小學教師的師資水平。[11]另外從某種程度上看,在政策導向上的教師教育現(xiàn)狀確實是打破了原先封閉僵化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有利于教師教育逐漸轉向多元與開放的形態(tài)。但因為學校氛圍的不同和教師教育主體性資源的相對缺乏,其擁有的學科優(yōu)勢一時還不能體現(xiàn),實際效果也不容樂觀,有學者甚至認為目前我國教師教育存在著虛化的危險。[12](三)教育模式決策的僵化教師教育模式可以理解為教師教育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影響和運行方式,包括:從事教師教育的教育者和培訓主體;受教育者和培訓主體;管理主體之間為教育與培訓教師而構建的教師教育理念、目標、政策;教育中介物等之間形成的復雜的交互關系及其運行方式———稱之為教師教育模式四要素。[13]在社會快速轉型期,經濟在發(fā)展,教育日益深化,承擔基礎教育師資培養(yǎng)任務的教師教育也在總結經驗,探索符合新時期教師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在教師教育模式中,國際上常用的是“定向教師教育”和“非定向教師教育”,也即封閉與開放式教師教育。這兩種模式之間的變化,實際上就是構成教師教育模式的四個要素本身的內容或客體及四要素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13]通過教師教育100多年的發(fā)史來考察,教師教育模式的變遷歷程更多地體現(xiàn)出了以下幾點不足:第一,行政色彩主導過濃[14],國家對參與教師教育培養(yǎng)的機構和準入標準都有明確的政策規(guī)定。第二,重心仍是新教師的培養(yǎng)教育,忽視教師的在職教育和教師持續(xù)的專業(yè)發(fā)展要求,教師的職前培養(yǎng)和職后培訓脫節(jié),是一種靜態(tài)的師范教育體系。[15]第三,教育主體的教育活動空間受限。教師教育的主體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更多地還是依賴于學校的課堂,在這里進行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所謂的技能課通常也是在教室里完成,即使給你模擬的中小學環(huán)境,也不能與真正的教學場景相匹配,因此,習得的技能在實際應用中不能適用,或是不能靈活掌握。第四,學制與學歷模式的提升不足。根據(jù)教育部規(guī)劃,到2010年,全國小學和中學教師要分別提升到大專和本科學歷,高中教師研究生學歷層次將達到10%。[16]當前中小學教師的學歷配置離規(guī)劃還有很大的距離,如何培養(yǎng)這部分高學歷的教師需要在教師教育培養(yǎng)的模式上進行調整,實行職前職后有機協(xié)調。只有克服教育主體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師教育中教育主體性的創(chuàng)造、能動和自主的功能。我國教師教育必然圍繞教育主體性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

第2篇

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對教師流動問題高度關注,1996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九五”期間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積極進行教師定期交流。打破在教師使用方面的單位所有制和地區(qū)所有制,促進中小學教師在學校和地區(qū)之間的交流。要建立教師流動的有效機制,采取切實的政策措施,鼓勵教師從城市到農村,從強校到薄弱學校任教。通過實行教師定期交流,促進教育系統(tǒng)內部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緩解農村邊遠地區(qū)中小學對教師的需求。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流動機制”,這意味著教師流動機制的建立在我國邁出實質性步伐的時機已經成熟。不合理的教師流動是困擾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大難題,良性的教師流動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政策背景下,教師流動機制如何建立,已成為我國教育發(fā)展迫切需要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

當前城鄉(xiāng)教師流動的實踐困境及其解析

當前城鄉(xiāng)教師流動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城市教師向農村流動,二是農村教師向城市流動。對于城鄉(xiāng)教師的這兩種流動方式,筆者對寧夏不同地區(qū)的部分城鄉(xiāng)學校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與這些學校的教師、管理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進行調查和座談,發(fā)現(xiàn)在實踐操作和現(xiàn)實效果上,這兩種流動方式都存在著一些問題,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難以擺脫的困境。(一)城市教師向農村流動的困境城市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是以特殊政策為主導進行的,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短期性的,如輪崗、支教、掛職等短期的政策性措施。二是較長期的,以特崗教師為代表。這兩種城市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鄉(xiāng)師資失衡的矛盾,部分地促進了城鄉(xiāng)教師資源的均衡,但就整體而言,其在實施過程中效果有限,且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短期性流動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首先,從教師方面看,被流動到農村的教師很多都是為了獲取某種利益而被迫流動,從調查結果看,這些流動到農村的教師,大多并非出自內心的需要去幫助農村學校,而是因為教育行政部門把到農村學校進行一定時期的任教與教師個人職稱評定掛鉤,迫使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其結果是這部分教師把到農村任教看作是敷衍應付的差事。調查結果還顯示,大部分流動到農村的教師無歸屬感和幸福感,無法真正融入到農村學校中去,認為自己是編外人員,是“客人”,只管上課,對學校的其它事情不敢也不愿發(fā)表見解。調查還發(fā)現(xiàn),流動到農村的城市教師面臨著家庭生活的極大困難,城市教師交流到交通不便的農村,很難照顧家人和孩子,無法安心在農村執(zhí)教。其次,從派出學校來看,有相當部分城市學校因為害怕自己學校教學質量會受影響,在選派教師方面重形式輕質量,只做表面文章。調查結果顯示,一些城市學??偸窍敕皆O法把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留下,而將教學水平一般或閑置人員交流到農村學校,甚至有的學校用按人頭排序的辦法來確定要流動的教師。調查結果還顯示,對于流動到農村去的教師,派出學校在流動期間一般是不管不問,認為既然該教師不在崗,就無法也無需對其進行考核。第三,從農村接受學校來看,對從城市流動來的教師很難管理。調查表明,農村學校認為這些城市來的教師是來幫扶的,自然是優(yōu)秀的,而且又是短期在農村執(zhí)教,不能和本校教師一樣進行管理,而采取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調查還發(fā)現(xiàn),交流到農村的城市教師的衣食住行,已經成為農村學校的一項負擔,并且派到農村的教師都是短期執(zhí)教,教師更換頻繁,使學生難以適應,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特崗教師是一種較為長期性的向農村學校進行教師流動的措施。特崗教師政策的實施給農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師資短缺和師資質量問題。雖然在數(shù)量上,特崗教師暫時緩解了農村教師不足的問題,但特崗教師的質量卻令人堪憂。在調查的157名特崗教師中,非師范畢業(yè)生竟有87名之多,占總人數(shù)的55%,本科學歷的僅有37名,占總人數(shù)的23%,非師范生充斥,學歷層次整體不高,教育教學質量難以保障。更令人揪心的是,特崗教師隊伍極其不穩(wěn)定,在調查的157名特崗教師中,有143名表達了在任期內有離職的可能性。而且,農村的特崗教師在滿三年服務期后,絕大部分都想方設法調離農村,在訪談中,一位農村校長不無感慨地說道:我們學校就是特崗教師培訓基地,辛辛苦苦培養(yǎng)三年,結果都調到城市學校成了那里的骨干,去年到期的14名特崗教師,只有一人留了下來。(二)農村教師向城市流動的困境農村教師向城市流動大致有兩種,一是政策性的流動,二是市場性的流動。政策性的流動是教育行政部門以政策的形式從農村選拔優(yōu)秀教師到城市任教,選調政策是一種常見的選拔方式。對寧夏不同地區(qū)15位農村學校校長的訪談中發(fā)現(xiàn),教育行政部門定期選調農村教師到城市是目前農村優(yōu)秀教師流失的主要途徑。一位校長談到,學校經過多年培養(yǎng),打造出了物理、英語兩個較強的學科,不料去年縣里把這兩個學科最優(yōu)秀的教師全部選調走,不但造成這兩個學科教師的突然短缺,而且使這兩個學科出現(xiàn)了巨大滑坡,至今難以彌補,數(shù)年的辛勞毀于一旦。有校長指出,縣里為了集中辦一兩所優(yōu)質學校,三年內將本校業(yè)務強、潛力大的老師幾乎全部選調走,使本來就缺乏優(yōu)秀教師的農村學校更是“雪上加霜”。政策性地從農村選調優(yōu)秀教師進城,雖然能為部分優(yōu)秀教師進城發(fā)展提供了機會,但卻人為地加大了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加重了城鄉(xiāng)教育的不均衡,嚴重損害了教育公平。一位農村校長不無感慨地說,培養(yǎng)一位農村優(yōu)秀教師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卻被選調到城市中去,這極大地傷害了農村學校和農村孩子的感情。隨著教師聘任制的實施,市場化機制在教師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市場性流動也成為農村教師向城市流動的一種重要方式。市場性流動以趨利為根本原則,由于農村教育教學條件和生活條件較差,市場性驅動的城鄉(xiāng)教師流動只能是農村教師向城市進行單項流動,流動到城市的大多是學歷高、工作能力強的農村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一位校長在訪談中談到,我們現(xiàn)在不敢讓學校的優(yōu)秀教師參加縣市的公開課,因為一些城市學校的校長經常在公開課上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教師后,直接把這些老師帶走。市場性流動還帶來了教師的隱性流動需求,即受利益的誘惑,隨時可能找機會流向城市的教師,據(jù)對15所農村學校的調查顯示,這些學校最低有56%、最高有87%、平均為74%的教師有流動到城市的傾向。市場性流動直接威脅到農村教師隊伍的穩(wěn)定,造成了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滑坡,嚴重制約了農村教育的發(fā)展。

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的教師流動目標定位

現(xiàn)實操作中的困境并不在于操作本身,而是有著更加深層的教師合理流動機制問題,困境的突破也不是某些權宜之計的對策措施所能從根本上奏效,需要的是具有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制度化的長效解決機制,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戰(zhàn)略的提出為教師流動走出困境帶來了契機。目標是使命、依據(jù)和指南,明確目標是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的教師流動合理機制建構的前提,也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師合理流動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屬?!俺青l(xiāng)教育一體化的目標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育公平”,[1]教育公平也就成為教師流動的首要目標。教育公平包括起點公平、過程公平、結果公平、平等性公平、差異性公平等,由于城鄉(xiāng)師資的差距歸根結底是師資質量上的差距,而師資質量表現(xiàn)的是一種結果差距,因此城鄉(xiāng)教師流動所追求的公平就是一種結果公平。由此,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教師流動目標首要的就是師資質量公平。但是,師資質量公平并不意味著將城鄉(xiāng)教師質量絕對等同化,達致城鄉(xiāng)師資絕對公平。因為師資質量公平還要以效率為前提,受到效率的限制,故城鄉(xiāng)師資質量公平只能是一種差異性公平,是效率基礎上的公平。效率在這個意義上也就成為教師流動的另一目標。由此,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教師流動目標可定位為公平優(yōu)先兼顧效率。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教師流動目標之下,還要處理好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矛盾。個體價值是指在城鄉(xiāng)教師流動中要充分尊重教師個體的流動選擇,為教師個體追求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需要提供條件和機會。社會價值是指城鄉(xiāng)教師流動必須以滿足整個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需要和對整個城鄉(xiāng)教育進步的促進。社會價值是以城鄉(xiāng)教育整體發(fā)展的長遠利益為出發(fā)點,它要求教師流動要服從城鄉(xiāng)教育的整體發(fā)展與進步的需要。個體價值具有個人性和現(xiàn)實性的特點,教師個體流動主要以能否滿足個人切身需要和體現(xiàn)自己生存意義作為選擇。在城鄉(xiāng)教育條件仍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教師流動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矛盾,個體價值必然會導致農村優(yōu)秀教師選擇向城市流動,社會價值又要求優(yōu)秀教師向農村流動。盡管從長遠看,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有助于個體價值的最終實現(xiàn),但從局部和暫時來看,教師流動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就會出現(xiàn)不協(xié)調甚至相悖的現(xiàn)象。因此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教師流動機制的建立就需要協(xié)調、兼顧和融通教師流動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以社會價值主導,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同時又要積極找尋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結合點,充分發(fā)揮教師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教師個體價值的實現(xiàn)提供良好的條件和機會。

第3篇

安排不同的體育項目在小學體育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體育老師會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活動,比如,集體跑步,集體跳遠等。老師組織這些活動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但是與此同時卻也忽視了學生的想法。小學生做著自己不喜歡的體育項目,很難在體育課中快樂學習。舉個例子,小學的體育課經常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上課的,一個班級里面有男生也有女生,男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和女生喜歡的體育項目是不一樣的。如果小學體育老師將他們放在一起共同進行一項體育運動,難免會有一些人是不情愿的,不開心的。這就要求老師根據(jù)學生性別的不同將他們進行分類。比如說,男孩子可以進行一些打籃球,踢足球的活動,女生則可以進行踢毽子,跳皮筋等。根據(jù)學生的性別將學生分開,這樣有利于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喜好讓他們盡量去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從而在體育課中找到快樂。再比如,很多體育老師會喜歡組織男生進行打籃球或者是踢足球,似乎籃球就被貼上標簽一定是男孩子喜歡的體育運動,而跳繩踢毽子只能是女生喜歡的項目,在實際教學中,難免會有一些特殊的學生,他們跟大多數(shù)人的喜好是不一樣的,作為小學體育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分類運動的同時,千萬不可以實行“標簽主義”,這樣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對體育課程的興趣。所以說,快樂的體育運動一定要是適合學生的,學生喜歡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其中感受到快樂。

2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

很多小學體育老師可能認為,體育課就是要運動。其實不是這樣“,快樂體育”的推廣就是告訴廣大小學體育老師,生動的教學語言也是小學體育課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學生訓練時,體育老師給予分享和鼓勵,在學生遇到挫折時,老師給予安慰和支持,當學生感到無助時,老師給予幫助,當學生厭學時,用生動的語言魅力吸引他們的興趣••••••這些都是小學體育課中語言的魅力。舉個例子,當學生之間發(fā)生沖突,老師進行勸解時,可以說:古人常說,宰相肚里能撐船,男子漢大丈夫要有氣度。同學們一起看看,今天誰要是再打架,那就是小氣鬼。這么一說,兩名生氣的學生都不想當小氣鬼,就能夠破涕為笑。再比如,某位學生跑步很有天賦,總是跑得很快。老師可以說,某某同學真是“身輕如燕”,跑步快得都快要飛起來了,老師都趕不上你啦。這位被夸獎的學生受到鼓勵和贊揚會覺得備受鼓舞,從而更加投入練習。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就告訴我們,作為小學體育老師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多用生動活潑積極向上贊揚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無論出于哪一種情緒下,都能夠在課堂中感受到快樂。

3利用運動器材和場地吸引學生

適當?shù)捏w育器材能夠激發(fā)學生一定的好奇心。在很多小學體育課中,很多老師僅僅只會組織學生進行跑步以及跳遠之類的常見的運動項目。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對體育課失去興趣。體育老師可以適當?shù)乩靡恍┬路f的體育器材來調動學生的情緒。比如說,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老師可以帶來一根長繩,讓兩名學生負責搖繩,其他學生從左往右一次跳,到誰那里跳掉了,就要受到懲罰。再者,老師可以適當變換學習的環(huán)境,比如說扔鉛球時候需要沙場等。這些體育課程地點和器材上的微小變化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投入到教學中去,讓小學生愿意參與到課堂中去,并且在課堂中找到快樂。

4結語

第4篇

指導教師的選拔與培訓

(一)指導教師選拔

如何選拔指導教師,古德里奇、費曼南瑟、克拉克等都提出了相應的標準[9],總結起來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知識與技能方面,指導教師必須掌握卓越的課堂教學技能,擁有充足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科知識,能夠成為實習生效仿的榜樣。2.指導過程與方法方面,指導教師應該和實習生在教學年級或學科領域保持一致,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實習生專業(yè)知識掌握的水平和需要哪些方面的援助;指導教師要有良好的交流技能,擅長同實習生建立友好、融洽的關系,當指導教師和實習生就某些問題交換意見時,不用擔心這些問題的探究會影響他們的關系。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指導教師必須自愿參加實習生的指導工作,愿意同實習生分享教學經驗,對實習生的工作和生活感興趣。此外,奧德斯基等研究者還指出,要盡量避免選擇學校的領導承擔指導實習生的工作,因為學校領導通常沒有足夠的時間指導實習生,同時,由于領導的特殊身份,實習生會感到拘束,從而影響實踐活動的開展[10]。我國教師教育資源緊張,中小學實習學校課業(yè)壓力大,教學工作繁忙,目前基本沒有正式的實習指導教師選拔標準,大學指導教師通常由大學從事課程教育專業(yè)的教師甚至是研究生來承擔,中小學指導教師也通常是由中小學校長隨機指定某些教師擔任,通常假定所有擁有教師資格證書的教師都具備指導教師的資格[11],但是,好教師不一定是好的指導教師,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夠勝任指導教師的工作。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一些指導教師并不情愿承擔這份工作,他們擔心實習生打亂已經建立起來的明確的、潛在的課堂規(guī)則[12];因為學生的升學壓力,一些指導教師不愿意讓實習生承擔教學工作,擔心實習生的教學會影響學生成績;指導教師不善于同實習生交往,不能及時有效地幫助實習生解決遇到的難題;指導教師工作繁忙、負擔重,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身于對實習生的指導工作。上述因素都影響實習生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在教育實習初期,要對指導教師進行選拔,挑選具有良好專業(yè)素質和人格素質的教師承擔指導教師工作。

(二)指導教師的培訓

指導教師崗位培訓除了能夠促進實習生有效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以外,還有助于指導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教師的組織能力和技能訓練能力,恢復教師工作的活力。恰當?shù)闹笇Ы處煃徫慌嘤栒n程能幫助指導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增強指導教師的工作技巧,提高指導工作的效果,接受過正式培訓的指導教師比沒有接受過培訓的指導教師更加擅長鼓勵實習生的教學活動,而實習生指導工作的失敗通常是因為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做得不夠充分[13]。指導教師培訓活動方式和內容多種多樣:圍繞實習生指導活動開展研討會活動,來自大學和中小學的指導教師可以分享各自的觀點和意見,通過會話,增強工作技能;大學開設專門的指導教師培訓課程,挑選經驗豐富的大學和中小學指導教師擔任培訓教師,還可以開設指導教師技能培訓課程,鼓勵指導教師學習指導技能和指導方法;倡導指導教師自我反思,總結教學經驗,更新教學知識和教學觀念,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盡管學者們普遍認同對指導教師進行培訓有利于指導教師更好地引導實習生,但是指導教師的培訓內容和方式的研究還不確切。目前,我國一些師范院校已經開展了指導教師培訓課程,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培訓對象單一。我國指導教師培訓課程的培訓對象主要是中小學指導教師,培訓課程主要由師范類高校教師教育部門承擔,而大學指導教師通常被默認為實習生指導的專家,能夠承擔實習生指導工作。2.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以D師范大學為例,該大學每年會為實習基地的中小學教師開設教師短期培訓課程,目的是提高基地教師參與教育實習的積極性,提高中小學教師指導實習生的水平。然而在實際培訓中,由于實習基地的現(xiàn)實條件、中小學教師的需求和參與培訓教師的特點,培訓內容多傾向教育基本理論的學習,指導教師培訓課程內容無法順利開展。3.指導教師間缺乏溝通。我國教育實習工作中,一名指導教師需要指導幾名甚至十幾名實習生,此外還要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工作時間緊,壓力大,一些教育實習基地,尤其是師資條件相對較弱的學校,對教育實習重視程度不夠,很少組織指導教師進行交流,指導教師缺少溝通、反思的機會。

指導教師的指導策略

教學實踐同教學理論學習不同,教學實踐的對象———實習生以及教學實踐的情境不斷變化,新的教學問題不斷涌現(xiàn),指導教師只有實施有效的指導策略才會降低不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促進實習生獲得專業(yè)知識,提高個人能力。1.弗雷德•科薩根認為,教師主要通過三個層面構建個體教學角色,即格式塔、模式和理論[14]。教師的個人體驗與感知是出發(fā)點,通過經驗和感知,教師形成最初的教學格式,該格式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的驗證,形成某種教學模式,通過教師進一步反思,形成個人教學理論。教育實習中需要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是指導教師要尊重實習生的個人體驗,學會處理實習生由于個人經歷、個性差異、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背景不同而體現(xiàn)出的差異性,換句話說,每個指導教師需要根據(jù)實習生各自的教育以及生活經歷構建具體的教學指導策略。2.帕杰克認為,教師的教學風格存在個體性差異[15]。教育實習中,指導教師同實習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呈現(xiàn)各自的特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指導效果,指導教師同實習教師呈現(xiàn)的角色應該具有相似性。指導教師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和實習教師的教學角色特征,分析二者的相似性;其次,如果指導教師同實習教師的差異較大,為了提高實習生教學活動的效果,指導教師應當調節(jié)自身的教學角色或者考慮重新對實習教師和指導教師分組。3.格爾克認為保證實習指導效果的諸多策略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條是為實習生、大學和中小學指導教師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間。格爾克提出如果想要取得良好教學指導效果,指導教師和實習生需要有足夠的自由空間,他們可以自主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可以開展對話、協(xié)商;互相尊重,承認各自的差異,在大學指導教師同中小學教師的關系方面,中小學指導教師傳統(tǒng)的“幫助實習生擺脫大學教師們教導的不切實際的教學方法”的觀點會妨礙教師間教學資源共享和教學觀念的溝通,建立合作、信任的教師關系會加快教育理念的更新,豐富指導教師的工作方法[16]。我國教育實習中,一些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也會積極地為實習生搭建深層次思考和反思的平臺;還有一些指導教師能夠將正式引導和非正式引導兩種工作方法相結合,幫助實習生融入質疑、假設、調查、想象、辯論的情境中,鼓勵實習生分析、評價、反思教學經歷,構建教學法和行為準則;積極參與教育實習的指導教師會對實習生的課堂進行觀察和分析,觀察前,指導教師和實習生要確定觀察的目標,觀察后,在輕松、友好的氛圍下,針對教學,指導教師和實習生進行建設性的會談,共同探討實習生教學的優(yōu)、缺點以及影響教學的因素,并提出幫助實習生克服缺點和問題的方法。然而,目前還有絕大多數(shù)指導教師不明白究竟應該如何引導實習生開展教學實踐,他們常采用的指導方法包括:(1)個人經驗型。在一些條件較好的學校,指導教師完全忽視實習生的個人體驗,把自己的個人經驗作為指導實習生活的核心,認為實習生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的模仿;(2)無微不至型。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面面俱到,這種方式看似是關心實習生的發(fā)展,實質上卻完全剝奪了實習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指導教師工作的重點也不突出,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導致實習生對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缺陷認識不清。(3)放任自流型。這種指導方法在辦學基礎較差的實習基地較為普遍,在這種模式下,雖然實習生能夠承擔大量的教學實習工作,但是由于指導教師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局限性以及實踐基地學校教學情境的限制,實習生遇到困難時無法及時獲得幫助和解決。上述幾種指導方式都不能夠有效地促進實習生的專業(yè)成長。

第5篇

寧波社區(qū)大學老年教育中心是市教育局依托寧波廣播電視大學開辦的一家老年大學,是寧波大市區(qū)范圍內第一家由高校主辦的,教育局直屬的老年大學。所以該中心具有普通老年大學的所有特性,現(xiàn)在以該老年教育中心為例分析一下老年教育師資的一些情況。通過對老年教育中心的老師發(fā)放教師情況調查表,共發(fā)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問卷60份,調查問卷可見附圖1~6。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調查問卷進行了統(tǒng)計分類:從教師的性別和年齡層次來看,女性比例要稍高于男性教師,教師的年齡偏大60歲以上的要占到總人數(shù)的一半。從教師的職稱和學歷來看,具有高學歷、中高級職稱以上的教師占了教師隊伍的主流。但是教師整體素質還需要提高,還有部分教師學歷水平較低。由于老年大學中動態(tài)類的、藝術類的課程比較多,但是根據(jù)對該中心課程及課程任課教師的調查,80%以上高中以下學歷的教師都集中在此類課程中。而且根據(jù)調查在該類課程教師中不是科班出身的教師占到了70%以上的比例。從任教年數(shù)來看,老年大學的教師從教時間都比較長,教學經歷豐富。從教師來看,除了一名老師是老年教育中心的,其他老師全部是外聘教師。值得一提的是,在該老年教育中心有相當一部分的老師來自電大的在職教師,這是和其他老年大學有所不同的。

二、城區(qū)老年教育師資的現(xiàn)狀

我們對寧波市區(qū)其他兩所老年大學的師資情況也做了一些的定向分析,發(fā)現(xiàn)和老年中心師資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基本吻合。

1)城區(qū)老年教育基本有以下幾個特點:

1.老年大學的老師一般以兼職教師為主。

兼職教師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他們普遍在多個地方任課,在上課時基本都抱有“做客”的心態(tài),一般憑良心做事,沒有長遠的規(guī)劃打算,和學生進行交流時間不多。而且兼職教師流動性比較大,這對提高老年教育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2.老年大學的最大來源之一就是退休教師。

這是對退休教師資源的第二次開發(fā),也是退休教師“老有所為”的重要途徑。這批老師教學經驗豐富、熱心于老年教育,具有奉獻精神,對高水平的教學質量提供了一個可靠保證。

3.老年教育教師隊伍年齡一般偏大,這與教師的來源有非常大正相關性。

2)城區(qū)老年大學在師資建設方面給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老年大學教師基本上沒有接受過針對老年教育的培訓,基本都靠教師自己摸索。

老年教育發(fā)展時間不長,對這個領域理論、實踐的研究遠遠不如其他教育那么成熟。老年教育最近幾年蓬勃發(fā)展,教育規(guī)模不斷壯大,但是有豐富老年教育經驗的教師嚴重缺乏,現(xiàn)在參與老年教育的老師都是來自各行各業(yè),有的原來不是專職教師,這就更需要老年大學對師資開展針對性的培訓,這對整個老年教育健康發(fā)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2.老年大學教師薪酬較低,已引起各老年大學的關注。

老年大學的教師報酬普遍較低,特別是最近幾年CPI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老年大學的課酬基本沒有多大的變化。該老年教育中心中的一部分教師是電大在職教師或者退休老師,薪酬來源基本不依靠老年大學的課酬,所以對老年大學支付的課酬不是很計較,但是整體老年大學薪酬普遍偏低、全靠教師的奉獻、自覺,對于提高整個老年教育的教學質量、穩(wěn)定教師隊伍都是很不利的。各個老年大學已經在關注這個問題,2013年開始寧波市區(qū)各老年大學大幅度地提升了教師課酬,增幅在40%左右,對于提高教師積極性起到了正面導向作用。

3.老年大學教師缺乏激勵、約束機制。

在老年大學一般教師的工作質量如何是不會影響到薪酬的,教好教壞基本一個樣,全靠教師自己的責任心,沒有相應的約束激勵和約束機制,這對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不利的。加強教師管理,逐步建立老年教育的評價體系,是保障老年教育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前提條件之一。

三、高校參與老年教育帶來老年教育師資新亮點

通過對該教育中心與城區(qū)其他兩所老年大學師資的比較,該中心師資隊伍呈現(xiàn)出明顯的特點。該中心依托高校,優(yōu)化了師資。在老年大學任教的很多老師就是寧波廣播電視大學的在職教師,這支師資隊伍年齡一般集中在30-45之間,精力充沛,基本上都是高學歷、中級職稱以上的中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普遍較高,師資隊伍相對比較穩(wěn)定。雖然高校教師對于老年大學來說也是兼職老師,但是由于這兩所學校的相互滲透,關系密切,大大改善了由于兼職教師帶來的一系列問題?,F(xiàn)實情況下為老年大學配備大量的專職教師也是不太現(xiàn)實的,所以老年大學和高校緊密結合,借助高校的師資力量是快速發(fā)展老年教育的一個有益探索。類似寧波電大這樣的省級電大和一些高職院校其實擁有數(shù)量眾多、素質優(yōu)良的教師資源,在招生情況日趨下滑的大環(huán)境下,這類學校出于它學校本身發(fā)展的考慮有很強的轉型需求和動力,有需要的高校積極參與老年教育其實是一個共贏的局面。隨著各個高校的進一步轉型,很有可能有更多的專職教師參與到老年教育領域中來。這對穩(wěn)定雙方的教師隊伍,提高老年大學整體教學水平,發(fā)展壯大老年大學規(guī)模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個效果在社老年教育中心和寧波電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該中心良好的師資、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得到了廣大老年學員的肯定。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的形式對教師滿意度進行抽樣調查。分析數(shù)據(jù)表明:90.2%的學員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表示“非常滿意”、“滿意”;只有9.8%的學員認為“一般”;沒有學員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表示“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并且在這次調查中顯示老年學員對電大在職教師的評價普通較高,滿意率達到100%。而電大老師也由此得到了自己轉型的一個機會,對自己職業(yè)規(guī)劃多了一份選擇。

四、對于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老年教育是終生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一個方興未艾的事業(yè)。隨著老齡社會的全面來臨,老年教育肯定會受到人們的重視,加強老年教育的師資隊伍也變得刻不容緩。下面是我對于老年教育師資建設的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1.加強老年教育和地方電大、職業(yè)學校的結合

各地方電大、職業(yè)學校近年來招生數(shù)量總體萎縮。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直屬市校為例,最近兩年招生下滑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趨勢是非常驚人的。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各地方電大、職校都存在轉型的壓力和動力,都在積極主動的尋求各種辦學方式和途徑。而這幾年老年大學招生情況卻是非?;鸨?,很多老年朋友想讀書但是由于老年教育規(guī)模限制的問題被拒之門外。而各所高校經過長期的辦學積淀,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學管理模式、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辦學經驗。老年教育由于發(fā)展時間不長,現(xiàn)在的辦學規(guī)模遠遠不能滿足老年群體龐大的學習需求。合則兩利,對于電大、職校,一方面可以拓寬辦學途徑,部分解決生源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參與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可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對于老年教育則可以有效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快速地擴大辦學規(guī)模,大大緩解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與有限的教學規(guī)模之間的矛盾。寧波社區(qū)大學(寧波電大)已經在這個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建立一個長效的培訓機制

由于成規(guī)模的老年大學在我國出現(xiàn)的時間不是很長,現(xiàn)在基本沒有正規(guī)老年教育專業(yè)出來的教師,從事老年教育的教師隊伍中也基本上都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的針對老年教育的培訓?,F(xiàn)在具體由哪個單位,通過哪種渠道對從事老年教育的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職業(yè)培訓都還在進一步地探索中,老年大學作為老年教育的第一線,直接和廣大的教師接觸聯(lián)系。由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各老年大學配合,逐步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樣化的老年教育培訓體系,應該是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①有效發(fā)揮電大現(xiàn)代遠程教育技術優(yōu)勢,積極拓寬培訓的覆蓋面。教師能否得到有效、有針對性的培訓直接關系到老年教育教師隊伍的能否持續(xù)良性發(fā)展,也是老年教育教師隊伍成長的源泉。目前老年教育開展的培訓方式基本都是傳統(tǒng)的見面交流模式,比如各個老年大學每個學期初都會召開教師聯(lián)誼會議,不定期召開的老年大學理論研討會等;面向的對象范圍很小,基本是老年大學管理人員,而對最需培訓的廣大一線教師并未涉及到??紤]到現(xiàn)在老年教育中的一線教師大量都是兼職教師,在培訓方式上更要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應采用面授培訓與網絡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發(fā)揮電大在網絡技術上的優(yōu)勢,積極利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技術,采用時間上空間上交疊開展的培訓方式,這樣可以大大節(jié)約參與培訓教師的時間,擴大培訓的參與面;培訓形式上要多樣,靈活應用名師觀摩、技能培訓、專家講座、案例研討等多種方式以滿足教師多樣化的培訓需求。②加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引導教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老年教育的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和其他教學形態(tài)有著比較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在培訓內容的選擇上,要緊扣“老年”這個教育特征,結合一線教師的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內容。目前老年教育開展的交流研討基本都是關于老年教育日常運行機制及事務管理方面的,對于如何提高教師本身素養(yǎng)較少涉及。在培訓內容上我們要做到兩個突出:一是突出老年教育理論的培訓。目前有關老年教育的理論主要有自我完善理論、終身教育理論、社會參與權利理論等,但是在職的老年教育教師基本都是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老年教育理論培訓。適時舉辦各種關于老年教育理論的講座,讓教師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年教育本身,了解老年教育特點,對提高和老年群體的溝通技巧,提升老年學員的教育滿意度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二是突出教學技能的提高。教學技能是教師掌握的理論知識向教學實踐轉化的中介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增強教學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論與實踐的相輔相成,既能切實解決教師在教學上碰到的問題,又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理論素養(yǎng)。

3.加強教師管理,提升老年教育軟實力

老年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隨著老年群體教育需求的不斷增加,各級政府對這塊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大。但是過去幾年老年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老年教育的建設重點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硬件設備添置方面。隨著老年教育的不斷推進,為了提高老年教育的教學質量,老年教育的管理部門逐漸加大了對軟件設施方面的資金傾斜力度。建設一支素質良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師資隊伍的是提升老年教育軟實力的重要方面之一。我們既要加強教師管理,引導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理論研究上來,也要提高老年教育教師的待遇和地位,增加崗位吸引力,讓教師安心從教,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參與到老年教育工作中來。

4.建立相應的激勵措施,提高教師創(chuàng)新積極性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上好課,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還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對自己所在的領域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老年教育發(fā)展時間不長,關于這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比較匱乏,而且參與老年教育的一線教師大多都是兼職教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對于科研方面的興趣很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及其有限。在老年教育理領域中有這樣一個現(xiàn)象:搞研究的不教書,教書的不做研究。這樣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無論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是研究理論的提升都是極為不利的。老年大學作為老年教育的主要載體,應該正視這一現(xiàn)實,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廣大一線教師勤思考、多研究,積極申報課題,爭取在理論研究上有所建樹。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激勵措施,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新積極性,引導教師積極探索老年教育教學規(guī)律,把研究成果與教學實踐相互轉化,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既有實踐基礎又有理論高度的優(yōu)秀人才,擔負起進行教學改革、課程建設的重任。

五、結語

第6篇

本文作者:辛朋濤工作單位:南陽師范學院

教師勞動創(chuàng)造性“實然”與“應然”間的關系并非總是趨近一致。在強調以人為本的后現(xiàn)代場域下,教師勞動創(chuàng)造性的“實然”與“應然”間是一種貼近性均衡,內、外力的作用指向于人的充分發(fā)展。在不完全以人為本的專斷條件下,教師勞動創(chuàng)造性的“實然”與“應然”間則多呈背離形態(tài),教師所受內、外力的作用甚至有悖于職業(yè)訴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教師勞動創(chuàng)造性“實然與應然”的背離也有其力學原理:外部主要緣起于習得性無助,內部則受困于動力的式微。外部:習得無助外部習得無助是指教師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xiàn)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態(tài),其最常見的表現(xiàn)是:教師沒有意志力去戰(zhàn)勝困境,且相當依賴他人的意見和幫助。如果無法從外部獲助,教師就會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進而放棄繼續(xù)嘗試的努力。教師在創(chuàng)造性工作中的習得無助主要體現(xiàn)為引導機制引領不夠、教師互助開展艱難。一是引導機制。國家實行教育督導制度,教育督導員對轄區(qū)的教育工作進行督查、指導和評估。校長同樣肩負指導和引領教師的重任。唯有成為教師的教師,“人們稱之為塑造人的靈魂的藝術的東西,才會在你面前一點一點地展開新的境界”[3]465。然而,隨著“外行”入主教育,學校校長由“外行”出任已不是個案,他們把學校當企業(yè)經營,熱衷于制造表象效應,教育督導就愈發(fā)顯示出“指導不足”的病癥。督導者更多關注教師外在行為的約束,很少注意教師個人內在品質的修煉和培育,而教師只能在建構教學知識過程中扮演一個沉默的客體的角色,無法享有合法的知識創(chuàng)造空間和地位。不可否認,部分教育行政領導也曾是教師“出身”,但因教學與管理分屬不同的社會藝術,教學能手未必是管理行家,這樣,一線教師走上領導崗位后就不乏因循守舊的情形。在業(yè)務指導上,他們更多是從舊經驗中尋找啟示。另外,一些教師走上領導崗位后疏于鉆研業(yè)務已是不爭事實,這樣,在教師開展創(chuàng)造性工作時,他們就無法因勢利導,提出中肯意見,從而把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推向孤立無援的困境中。二是互助機制。同伴互助是教師賴以創(chuàng)造的支架之一。當代社會,教師群體的共同利益使人與人之間必須構成以積極的互動關系為經緯的社會支持網絡,很少有人能不依賴同伴的支持而得以獨自發(fā)展。美國學者肖恩(B.Showers)和喬伊斯(B.Joyce)開展的研究發(fā)現(xiàn),讓教師組成小型的同伴互助小組有助于教學實踐的改善,教師可以與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賴的關系,他們共同規(guī)劃教學活動、互相提供反饋意見和分享經驗,擁有“同伴互助者”的教師比那些獨自工作的教師更容易運用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相對于管理層和學生提供的教師評價而言,來自同伴的評價更有助于教師改善自我教學行為。[5]但統(tǒng)計顯示,為了維持專業(yè)優(yōu)勢,62.0%的教師表示不會輕易將自己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與他人共享。[6]身處“排名”“獎懲”等競爭氛圍中,教師作為“理性”的經濟人,難以完全脫離個人利益的考慮而真誠互助,因為互助意味著“優(yōu)勢”教師要犧牲部分物質或精神利益。由于教師并不從觀念上認同這種安排,當互助合作時,優(yōu)勢教師就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排斥性。內部:動力式微內部動力式微是指教師遇到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時所表現(xiàn)出的信心渙散、態(tài)度消極的心理傾向??涿兰~斯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最優(yōu)越的職業(yè)。教師職業(yè)的偉大不斷激勵入職者探求未知的問題域,從而改造和完善自己的行為。但必須看到,在外部功利主義、習得無助的影響下,加之教師認識的局限性,教師的創(chuàng)造內驅力正面臨嚴峻的考驗。一些教師不再追求對教育精深的分析、研究,而是隨波逐流,墨守成規(guī)。這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方面。一是專業(yè)自信不足。不少教師雖然教了多年書,但每當上公開課時,就顯得語無倫次,不知所措;對于課堂偶發(fā)事件,要么無限放大,要么置之度外;對于因材施教,更是苦無良策。造成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但缺乏專業(yè)自信是主要原因之一。在2008年河南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中,培訓者試圖以魏書生、劉永寬等特級教師作為參訓學員的榜樣,但近100位參訓學員中約97%的人認為“魏書生等名師高不可攀”。魏書生、劉永寬僅為高中文化,而參訓教師60%以上已獲大專及以上學歷,這怎會高不可攀?沒有來由的自信是一種自負;沒有來由的不自信則是一種自卑。2009年初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of2009),要求各州通過激勵資金推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強化教師的專業(yè)自信。[5]這些旨在提升教師專業(yè)自信的努力,在本土化視域下,也可為我國同類改革提供有益借鑒。二是事業(yè)忠誠不強。論及教師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很多人認為這是套話、空話。一些教師想要的是:通過一、二次的培訓,從專家那里拿來“短”“平”“快”的技巧,而不想精心勞作,更不想保持永恒的忠誠與責任。例如,被告知“讓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是注意課前、課中和課后的積累訓練”,教師會感嘆:“這是多么麻煩呀!”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凡在教師職業(yè)中有所建樹的人,無不以教育為己任。許多人“看空”的忠誠與責任,在名師身上無不具體而實在。魏書生是一個離開教書就無法生活的人,即使升任教委主任,他依然承擔一個班的語文課教學工作。固然教學有法,但“法”外仍須教師的不懈努力。對于名師來說,忠誠與責任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他們行動的準則與指南。能否履行教師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態(tài)度。換言之,欲成名師,賦予教師工作以創(chuàng)造性和價值,必須落實工作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

在外部“習得無助”和內部“張力式微”的合力下,教師會發(fā)生“傷身”性形變,而且易引發(fā)職業(yè)倦怠和前進的“抑制”。為此,無論是從保護教師的角度出發(fā)還是從關心學生的身心成長出發(fā),都必須對教師勞動創(chuàng)造性“實然與應然”的背離作出調適,這需要領導示范、教師自覺、同伴合作三方面的努力。領導示范領導示范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第一,信心示范?!敖逃I導的秘密之一,就在于激發(fā)起教師探索的興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興趣?!盵3]465領導要敢為教師之先,給教師以信心示范。領導的信心示范主要包括對行為難度的外在認知、情緒和意識三個方面所起到的表率作用。第二,行為示范。沒有榜樣,教師便難以知曉“如何創(chuàng)造”。領導的行為示范通常要經過“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原因”“角色扮演”和“實踐活動”四個環(huán)節(jié)。領導的行為示范即是無聲的命令,它自始至終發(fā)揮著引領教師前進方向的職能。第三,近身指導。領導需向參與的教師提供反饋,告知其行為表現(xiàn)程度,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地方應該堅持,這些都應作出說明。第四,應用規(guī)劃。領導要設立改進目標,明確可應用關鍵行為在實踐應用中的作用,并讓參與者做好面對可能阻止他們應用關鍵行為的環(huán)境因素的準備。作為規(guī)劃的一部分,參與者之間還要定期溝通,討論應用關鍵行為的經驗與教訓。教師自覺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空?!胺彩歉械阶约菏且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的能手。”[3]507教師要自覺將研究思考與教育實踐結合起來。一要自覺探討課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問題。我們不斷地從理論上強調因材施教的價值,倡導教育實踐者踐行這一原則,也形成了因材施教的諸多經驗和有效形式(如小組教學),但在實踐中如何因地制宜地運用這些策略,則沒有明確的規(guī)則,這就要求教師在工作中細加揣摩,結合實際加以創(chuàng)造。二要自覺研究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每種教學方法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和運用限域,要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整合,既不能一講到底,也不能甩手不管。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選用教法要根據(jù)實際統(tǒng)一酌慮。三要自覺提升教學機智的運用技巧。恰當運用教育機智,離不開情緒自控力、敏銳判斷力和隨機應變力三種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當學生言行不能吻合教師的思維模式時,教師需用智慧去分辨,用知識和經驗去化解,用“情緒自控力、敏銳的判斷力、隨機應變力”去應對。唯有如此,才能因勢利導,化“意外”為契機,推動教學穩(wěn)步前進。四要自覺建構立體化知識。分析課堂教學中的諸多非理。現(xiàn)代課堂僅靠浮淺的專業(yè)知識已不能適應現(xiàn)實的要求。這意味著,教師的知識儲存應立體化,不但要掌握學科知識和教育心理學知識,還要在實踐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在多種知識經驗間建立了豐富聯(lián)系,教師才能在課堂上廣泛遷移。同伴合作同伴合作作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模式具有獨特的意義。同伴合作中,教師不僅從自身的反思性實踐中得到學習,而且教師在相互尊重各自觀點的同時取長補短。同伴互助的實質是教師作為專業(yè)人員的交往、互動與合作,其基本形式有三種。一是交流,包括信息交換、經驗共享、教研討論。信息交流指通過信息會、讀書匯報會交流自己獲得的重要信息;經驗共享主要指舉行經驗總結會,互通教學得失;教研討論一般是教師圍繞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看法。二是協(xié)作。協(xié)作是指教師共同完成某項研究任務,在協(xié)作中,既有共同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責任。集體備課、聽課和評價是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共同反思的最主要實踐,是學校促進教學的有效內部組織形式。三是幫助。幫助是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言傳身教,幫助教學能力急需提升的教師,使其盡快適應教師角色和環(huán)境的要求。教師合作對象由教師自選或由學校安排,既可以是同學科的教師,也可以跨年級、跨學科組合,其層次可以涉及新教師、老教師,也可把校外的專家作為同伴進行合作。教師的勞動具有無限的創(chuàng)造性,這不但是教師靈活、獨特地行使職業(yè)權力的內在要求,也是教師職業(yè)被他人贊譽而引以為榮的重要所在。教師永遠是在創(chuàng)造中成長和發(fā)展的,因為創(chuàng)造是伴隨人始終的不可缺少的品性。

第7篇

(一)網絡平臺支撐自主研發(fā)的“江蘇學習在線”定位于三個方向

一是江蘇社會教育的門戶網站,作為全省社會教育政策宣傳、理論引領、信息的主流平臺;二是省內社會化終身學習網的導航基站,全省社區(qū)教育在線學習網站的展示窗口,并構建省域在線學習聯(lián)盟;三是打造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服務平臺,集社會教育課程學習、資源管理、成果認證等為一體的支持服務體系。主要功能包括:信息與管理、學習者資格注冊與自我管理、課程與管理、信息統(tǒng)計與分析、管理員分級管理、全省社會教育網站及資源導航、分類查詢、區(qū)域專項服務等核心功能?!敖K學習在線”運行以來,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關注,2010年8月“,建好江蘇學習在線網站”被正式寫入《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2011年江蘇開放大學被教育部批準為“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示范基地”。開展老年遠程教育的重要支撐之一是信息化網絡平臺。為老年遠程網絡教育專項建立了“夕陽紅•江蘇老年學習網”,依托“江蘇學習在線”面向老年朋友宣傳關于老年教育的政策,報道全省各地基層開展老年教育的訊息,展示豐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活動專題,為老年群體的不同學習需求組織學習資源,并承擔學習的支持與服務,通過網絡平臺為老年朋友的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提供有效載體。“夕陽紅•江蘇老年學習網”網站共分為“新聞資訊”、“空中課堂”、“七彩夕陽紅”、“證書廣場”、“課程中心”五大板塊。其中“新聞資訊”板塊包含“新聞速遞”、“扶老上網”、“通知公告”、“政策文件”四個欄目,致力于宣傳關于老年教育的政策,報道全省各地社區(qū)開展老年教育的訊息;“空中課堂”板塊分為“空中老年大學”及“開放大學欄目”兩部分,致力于學習資源庫的建設,提供個性化資源推送服務;“七彩夕陽紅”板塊包括“銀齡風采”、“專題展播”、“科普知識”、“老年大學簡報”四個欄目,主要展現(xiàn)了老年朋友們“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精神風貌和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證書廣場”提供了21個公共證書,老年人可以根據(jù)興趣進行選學,完成學習積分后,獲得相應的學習證書;“課程中心”板塊提供了13個類別2187單元的特色課程及九大類48個方向共16653單元的公共課程,所有課程均可免費學習。通過“人氣課程”、“精品課程”、“熱評課程”和“最新課程”四個實時更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向用戶進行推薦,并通過“興趣關鍵字”和“職業(yè)關鍵字”進行搜索,再通過“課程名稱”、“課程類別”、“授課教師”、“學分范圍”進行精確定位,使老年學習者在海量學習資源中能夠便捷地找尋到自己所需要的課程。

(二)教學組織形式老年網絡教育

通過平臺統(tǒng)一提供學習資源,線下提供教學場地、教學設備和教學指導的有組織開展學習的組織形式,如“夕陽紅•扶老上網”工程由“夕陽紅•江蘇老年學習網”提供系列學習資源,經申報批準的省級聯(lián)系點組織志愿者,安排一定的時間,提供學習的場所,自編學習指南,通過教學和持續(xù)的輔導,幫助老年人開展興趣學習。這種群體式的組織模式有效激發(fā)老年人的學習積極性,也為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新的樂趣。

(三)數(shù)字化學習開展老年網絡教育均

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遠程學習。如在“夕陽紅•江蘇老年學習網”網站進行用戶注冊完成后,可以登記為網站的實名用戶,需填寫真實的姓名、身份證號、性別等信息。注冊后即可登錄學習網站的視頻課程,網站對每一門課程提供斷點續(xù)看的功能,對于用戶第一次觀看的視頻,不可以對視頻進行拖拽等快進方式。網站提供個人課程表、證書表和學分情況表,個人課表里包含已學、待學和在學課程,用戶可以了解自己課程的學習情況,查看每一門課程的學習進度、學分獲得情況和對應的證書獲取情況。當證書所需的“必修”“、選修”和“輔修”課程全部完成的時候,可以看到完成的信息。通過審核后可以查詢到證書信息。

(四)學習成果認證開展老年遠程教育

適時進行有效的激勵和階段性學習成果的認可,是激勵老年人學習熱情的有效措施。江蘇開放大學將“夕陽紅•江蘇老年學習網”所記錄的學習成果與江蘇學習在線學分銀行和江蘇開放大學學分銀行進行有效地對接,為通過網絡學習的老年學習者建立學習賬戶,記錄學習過程,并有效轉換為對應的學習成果。學習成果的認定結果為學習積分。學習積分的獲得是以課程時長為計算依據(jù)。每20分鐘課程視頻計1個學習積分,一個課程視頻須全部學完后才可以得到對應的學習積分。課程學習設置多個斷點,學習者必須保持學習狀態(tài)才可繼續(xù)。目前網站已注冊老年學員10300人,總計870000多學習積分,其中個人達到10000學習積分以上的已有13人,共有16000個課程單元被選擇學習,其中,《東方大講壇•科學、藝術、教育》這門課程最受歡迎,學習率達14600多次。為激勵基層社區(qū)開展有組織的網絡學習,對130個“夕陽紅扶老上網”工程省級聯(lián)系點按照有組織、有制度、有師資、有學員、有場所、有經費、有影響的原則,首批評選出28家先進單位,為進一步推進老年遠程教育的開展打造示范樣板案例。

二、老年網絡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老年遠程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我們對其發(fā)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實踐問題認識還不夠深刻。

1.現(xiàn)行教育資源的渠道和途徑,制約了老年網絡教育的普及

目前我們的網絡平臺采取的是為社會提供免費資源,免費學習,但是沒有統(tǒng)一的平臺延伸到基層,在基層的普及性不強,輻射面不廣,實現(xiàn)老年遠程教育全覆蓋存在困難。

2.視頻資源制作成本高,資源不足,共享手段有限

老年學員的年齡跨度大,文化層次和興趣愛好不一,對課程內容要求較高,現(xiàn)有資源儲備不能滿足老年學員需求。

3.學員學習需求和學習手段之間存在矛盾

老年學員雖然對遠程教育學習的需求很高,但是由于對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接受使用能力普遍薄弱,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搞好學習。老年學員學習需求與學習手段、學習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矛盾,影響了老年遠程教育的全面開展。

三、進一步發(fā)展老年遠程教育的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老年遠程教育的認識

隨著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學校教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老年學員的學習需求,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突破時空界限的辦學優(yōu)勢,拓寬老年教育渠道,是發(fā)展老年教育的必由之路。老年遠程教育作為新時期老年教育的創(chuàng)新模式對完成規(guī)劃要求無疑起著重要作用。我們應當通過多渠道的宣傳使各級領導和廣大老年人深入了解老年遠程教育的優(yōu)勢,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的良好氛圍。

2.搞好老年遠程教育系統(tǒng)化建設

老年遠程教育從教學設施的建立、網絡的構建、教學計劃的制定、課件的制作和播放,到組織收看、反饋信息、技術保障是一條龍的服務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內外配合,多方協(xié)作,同時還要加強教學人員、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協(xié)調配合等一系列系統(tǒng)性的工作。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加強綜合協(xié)調的力度。

3.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充分實現(xiàn)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