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1:35
序論:在您撰寫乙肝免疫球蛋白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HB是乙肝的代號,IG是免疫球蛋白的代號,HBIG就是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簡稱。
很多病人都知道,乙肝免疫球蛋白難買,太難買了。電視上、報紙上、網絡論壇上,常??梢砸姷竭@樣的求救信息,可謂一藥難求,千金難買。
萬能的天涯,請給我一條“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線索吧
朋友們,孩子要出生了,他媽媽是個乙肝小三陽,孩子必須在出生12小時后打乙肝免疫球蛋白。請大家?guī)蛶兔?,給我點線索吧,焦急地等待中?。?!
――天涯論壇網友
滿城難買乙肝免疫球蛋白
我老婆是乙肝患者,現(xiàn)在懷了寶寶,年底就要生了。合肥市婦幼保健院的醫(yī)生告訴我們,寶寶出生24小時內就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預防乙肝母嬰傳播。醫(yī)生說乙肝免疫球蛋白很難進得到貨,現(xiàn)在合肥市婦幼保健院也沒有,她也不能保證孩子出生的時候醫(yī)院里有。這幾天,我?guī)缀跖鼙楹戏实尼t(yī)院,都找不到乙肝免疫球蛋白。眼看著老婆就要生了,我現(xiàn)在非常著急,想向社會求助,盡早找到乙肝免疫球蛋白。
――《江淮晨報》
“乙肝媽媽”難尋乙肝免疫球蛋白
市民李女士致電本報反映她是個乙肝病毒攜帶者,上個月剛生下寶寶,孩子必須在出生后24小時內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第二個月再注射一支。但就是這兩支針劑,她的家人跑斷了腿才買到。記者今天采訪我市12家醫(yī)院,只有兩家醫(yī)院有該針劑,但存貨極少,藥店更是買不到,已確實到了一針難求的地步。
――《濟南時報》
血液制品,制作復雜
HBIG屬于血液制品,是國家嚴格規(guī)定的處方藥。購買時,必須持有醫(yī)生處方,一般藥店不出售,要在有授權的醫(yī)院藥房才能買到。
制作HBIG需要健康人的血液。首先,用基因重組乙肝疫苗給健康人接種,讓健康人體內產生乙肝表面抗體――抗-HBs。然后采集他們的血液,從血液中提取抗-HBs,再進行病毒滅活處理,把可能存在的病毒消滅掉,這樣才能制成對乙肝病毒具有特殊療效的HBIG。
顯而易見,在制造過程中,健康人事先須注射乙肝疫苗,產生針對乙肝病毒的保護性抗體(即抗-HBs);沒有接種乙肝疫苗的健康人,由于體內沒有足夠的抗-HBs,其血液就不能制造HBIG。然而,含有抗-HBs的健康人的血液來源不是那么豐富,因此,使用他們的血液制成的HBIG就顯得金貴了。
HBIG三大用處
HBIG主要用來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注射HBIG就相當于給人注射“保護性抗體――抗-HBs”。
HBIG的三大具體用處:
一是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
二是意外暴露乙肝病毒的急救;
三是肝移植手術后預防乙肝的感染。
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
凡是乙肝兩對半檢查中HBsAg為陽性的孕婦(說明已感染乙肝病毒),在生下小孩后,立即(不得超過12小時)給新生兒接種一次乙肝疫苗,同時注射HBIG。這兩針不能一起注射,要分開,并在不同部位注射。孩子在20~30天后,可再注射一次相同劑量的HBIG;在小兒1個月、6個月時,還須各接種1針。
意外暴露急救
所謂“意外暴露”,就是健康者的傷口意外地被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所污染。這時,乙肝病毒可能直接進入健康者的血液中,造成感染。這是十萬火急的事情,必須補救。
根據我國《乙肝指南》要求:(1)立即檢測健康者的HBsAg、抗-HBs、轉氨酶(ALT)等,并在3個月和6個月內復查。(2)如果健康者已接種過乙肝疫苗,而且已知“抗-HBs”效價≥10mIU/ml,可不進行特殊處理。如果未接種過乙肝疫苗,或雖然接種過乙肝疫苗,但體內的“抗-HBs”<10mIU/ml,或者“抗-HBs”水平不詳,應當立即注射HBIG 200~400IU,并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乙肝疫苗(20微克),于1個月和6個月后分別接種第2針和第3針乙肝疫苗(20微克)。這樣,意外暴露的人就比較安全了。另外,如果既是HBsAg陽性者,又發(fā)生了“意外暴露”,就不需要注射HBIG和接種乙肝疫苗。
肝移植后預防感染
乙肝病人進行肝臟移植后,最怕的是再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真的感染了,移植就前功盡棄,所以要千方百計地預防再度感染?,F(xiàn)在專家主張在術后長期使用抗病毒藥拉米夫定和小劑量HBIG,第一周每天注射HBIG800IU,以后每周注射800IU,至每個月注射HBIG800IU;在注射HBIG后,還要檢測血液中的HBIG水平,并根據“抗-HBs”水平調節(jié)HBIG用量,一般要求抗-HBs在血液中最低值應>100~150mIU/ml,術后半年最好達到500mIU/ml。如此可保證術后不會再感染乙肝病毒。
HBIG VS乙肝疫苗
很多人常將HBIG跟乙肝疫苗搞混,以為它們都是治療乙肝的藥物,沒多大區(qū)別,甚至有人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物質。HBIG和乙肝疫苗經?!奥?lián)合作戰(zhàn)”,兩者之間具有互補作用,但在應用上還是有區(qū)別的。
給人體接種乙肝疫苗,是讓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產生保護性抗體――抗-HBs,從而預防乙肝病毒感染,因為是自己身體產生的抗體,所以叫做“主動免疫”;而注射HBIG,是直接給予人體外源性補充抗-HBs,以達到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目的,這叫做“被動免疫”。但是,主動免疫時需要一個“誘導”過程,不能立即產生抗-HBs,因此,接種乙肝疫苗,一般需要一個月以上才能產生足夠對抗HBV的抗-HBs,沒有“應急”功能。比如一個人受了外傷,傷口被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污染,他的血液中很可能已經有乙肝病毒入侵,這時接種乙肝疫苗就沒多大預防作用。只有立即注射HBIG,其中高效價抗-HBs很快中和入侵的乙肝病毒,才可起到救急作用。
HBIG比乙肝疫苗強?
從前面的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HBIG能夠“應急”,而乙肝疫苗屬于慢熱型,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發(fā)揮作用,但這并不代表HBIG就比乙肝疫苗強。HBIG也有不足的地方,它注射到人體內只能維持20天左右的作用,然后就消失了,但乙肝疫苗接種后,能夠刺激人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抗-HBs,雖然慢一點,但是一旦產生抗體,就能夠維持幾年到十幾年。
因此,乙肝疫苗后勁非常強,而HBIG應急能力強。所以,好鋼要用到刀刃上,二者各司其職,才能發(fā)揮最大作用。
HBIG可治慢乙肝?
醫(yī)學研究人員經實踐證明,HBIG治療乙肝是沒有用處的,或者說起不到多少作用,因為HBIG只能中和小部分乙肝病毒,在救急時使用,即在乙肝病毒尚未大量復制和傳播時使用。乙肝病毒的復制速度很快,對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來說,體內的病毒已經潛伏和擴散開了,如果用HBIG治療,就相當于“隔靴搔癢”,不僅費用很高,而且療效不佳,得不償失。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用HBIG來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都不可取。
第一種: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價格大約在兩百元左右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根據品種、接種點等的不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會有不同的價格。
第二種:一般接種的劑量不同價格也不同,一般200IU/瓶的都在300-400之間不同,到防疫站進行詢問就能知道。
第三種: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單位的大概150-160元一支,200單位的300元多,各個廠家的價格不同,上下差幾十元。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 乙肝母嬰傳播;乙肝免疫球蛋白;臨床療效
乙型肝炎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傳染病,我國是乙肝高發(fā)區(qū), 全世界大約有3 億例HBsAg 陽性攜帶者,而我國約有1.2 億例[1],HBsAg 陽性攜帶者中,約1/3 來源于母嬰傳播,乙肝病毒母嬰間傳播的主要途徑有,宮內感染:通過胎盤感染胎兒;產時感染:生產時接觸母血和羊水;產后感染:密切接觸、乳汁傳播。而宮內感染是乙肝病毒母嬰間傳播的主要途徑[2],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能有效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筆者通過對94例乙肝血清標志物陽性的孕婦進行乙肝免疫球蛋白肌注取得很好的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0~2004年在我科定期產前檢查并在我院分娩的乙肝血清標志物陽性的孕婦188例。年齡22~34歲,平均24.5歲。所選病例孕期均無先兆流產或先兆早產及妊高征史,無肝炎史及相應的癥狀或體征,肝功能正常。孕婦分娩新生兒188例,其中,男108例,女80 例,無新生兒畸形及胎兒宮內窘迫史。
1.2方法
將188例孕婦隨機分為治療組94例和對照組94例,兩組孕婦年齡、孕產式、分娩時胎齡、分娩方式差異均無顯著性。
1.2.1 治療方法:治療組94 例懷孕28周起開始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每隔1個月注射1次,共3次;對照組產前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2.2 觀察檢測方法:孕婦于孕20~24周抽靜脈血查乙肝血清標志物5 項,新生兒斷臍后,1 min 內在胎盤距斷端2 cm 處經酒精消毒后抽靜脈血查乙肝血清標志物5 項。檢測方法:乙肝5 項指標的測定:采用雙抗夾心ELISA法,試劑盒購自廈門泰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檢測儀器為美國DENLEY自動酶標洗板機、BIO2RAD450型酶標儀。操作步驟及結果判定按照說明書。
1.2.3觀察指標:觀察新生兒臍血HBsAg陽性(診斷為宮內感染)及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率并進行對比。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t檢驗、χ2檢驗。
2 結果
2.1新生兒臍血HBsAg陽性率
治療組94例孕婦分娩的新生兒乙肝血清標志物陽性5 例,感染率為5.3%;對照組94 例,新生兒乙肝血清標志物陽性45 例,感染率為47.8%。孕期應用HBIG可降低胎兒HBV感染率,孕婦HBIG治療組胎兒HBV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 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率
治療組94例孕婦分娩的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70 例(74.46%);對照組94例孕婦分娩的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2例(2.12%)。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率與孕婦應用HBIG預防呈相關性,預防組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0.001)。
3 討論
乙肝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多發(fā)性傳染病,母嬰垂直傳播是一條重要途徑,宮內感染是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據文獻報道,HBsAg 陽性及HBsAg-DNA 陽性攜帶者分娩的嬰兒血清HBsAg-DNA 達50%~60%[2]。多年來的研究資料證明,HBV攜帶者中35%~50%在圍生期被感染,而孕早、中期感染率較低,HBV 可以清除,很少發(fā)生宮內感染[3]。HBV 經胎盤感染主要發(fā)生在孕晚期。滋養(yǎng)細胞層變薄,乙肝病毒更易通過胎盤屏障[4]。
HBIG是乙肝疫苗免疫健康人后采集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制劑,屬被動抗體??笻Bs抗體可與HBs抗原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同時激活補體系統(tǒng),增強體液免疫,還可產生抗體,該抗體也可中和乙肝病毒[5],降低母血中病毒含量,可防止和減少正常細胞感染,也可能減少乙肝病毒在體內的復制[6]。孕20 周后,胎盤滋養(yǎng)細胞具有主動從母體轉輸IgG型抗體給胎兒的功能。新生兒體液免疫的主要成分為IgG,新生兒體內IgG主要來源于母親胎盤的運輸,妊娠后期4~6 周胎盤對IgG的活性轉運最明顯,孕晚期胎盤有從母體輸送抗體通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使其在宮內獲得被動免疫。
總之,孕晚期3 次注射乙肝免疫蛋白被動免疫方式對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時加強產時產后新生兒主被動免疫,減少了母嬰垂直傳播(宮內感染)的發(fā)生率,減少了乙肝傳播。
[參考文獻]
[1]董兆文,王德啟.母嬰傳播疾病診斷技術與防治[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6:46.
[2]陳敏,朱坤儀,來華,等.乙肝病毒攜帶孕婦被動免疫阻斷母嬰傳播的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3,11(3):65.
[3]郭永,馬振芝,王清圖,等.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子垂直傳播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1,(9):68.
[4]閆永平,徐德忠,王文亮,等.胎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宮內傳播的關系[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7):392-395.
[關鍵詞] 乙肝母嬰傳播;乙肝免疫球蛋白;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14.2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7(a)-062-02
乙型肝炎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傳染病,我國是乙肝高發(fā)區(qū), 全世界大約有3 億例HBsAg 陽性攜帶者,而我國約有1.2 億例[1],HBsAg 陽性攜帶者中,約1/3 來源于母嬰傳播,乙肝病毒母嬰間傳播的主要途徑有,宮內感染:通過胎盤感染胎兒;產時感染:生產時接觸母血和羊水;產后感染:密切接觸、乳汁傳播。而宮內感染是乙肝病毒母嬰間傳播的主要途徑[2],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能有效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筆者通過對94例乙肝血清標志物陽性的孕婦進行乙肝免疫球蛋白肌注取得很好的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0~2004年在我科定期產前檢查并在我院分娩的乙肝血清標志物陽性的孕婦188例。年齡22~34歲,平均24.5歲。所選病例孕期均無先兆流產或先兆早產及妊高征史,無肝炎史及相應的癥狀或體征,肝功能正常。孕婦分娩新生兒188例,其中,男108例,女80 例,無新生兒畸形及胎兒宮內窘迫史。
1.2方法
將188例孕婦隨機分為治療組94例和對照組94例,兩組孕婦年齡、孕產式、分娩時胎齡、分娩方式差異均無顯著性。
1.2.1 治療方法:治療組94 例懷孕28周起開始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每隔1個月注射1次,共3次;對照組產前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2.2 觀察檢測方法:孕婦于孕20~24周抽靜脈血查乙肝血清標志物5 項,新生兒斷臍后,1 min 內在胎盤距斷端2 cm 處經酒精消毒后抽靜脈血查乙肝血清標志物5 項。檢測方法:乙肝5 項指標的測定:采用雙抗夾心ELISA法,試劑盒購自廈門泰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檢測儀器為美國DENLEY自動酶標洗板機、BIO2RAD450型酶標儀。操作步驟及結果判定按照說明書。
1.2.3觀察指標:觀察新生兒臍血HBsAg陽性(診斷為宮內感染)及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率并進行對比。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t檢驗、χ2檢驗。
2 結果
2.1新生兒臍血HBsAg陽性率
治療組94例孕婦分娩的新生兒乙肝血清標志物陽性5 例,感染率為5.3%;對照組94 例,新生兒乙肝血清標志物陽性45 例,感染率為47.8%。孕期應用HBIG可降低胎兒HBV感染率,孕婦HBIG治療組胎兒HBV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
2.2 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率
治療組94例孕婦分娩的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70 例(74.46%);對照組94例孕婦分娩的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2例(2.12%)。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率與孕婦應用HBIG預防呈相關性,預防組新生兒臍血清抗-HBs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
3 討論
乙肝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多發(fā)性傳染病,母嬰垂直傳播是一條重要途徑,宮內感染是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據文獻報道,HBsAg 陽性及HBsAg-DNA 陽性攜帶者分娩的嬰兒血清HBsAg-DNA 達50%~60%[2]。多年來的研究資料證明,HBV攜帶者中35%~50%在圍生期被感染,而孕早、中期感染率較低,HBV 可以清除,很少發(fā)生宮內感染[3]。HBV 經胎盤感染主要發(fā)生在孕晚期。滋養(yǎng)細胞層變薄,乙肝病毒更易通過胎盤屏障[4]。
HBIG是乙肝疫苗免疫健康人后采集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制劑,屬被動抗體??笻Bs抗體可與HBs抗原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同時激活補體系統(tǒng),增強體液免疫,還可產生抗體,該抗體也可中和乙肝病毒[5],降低母血中病毒含量,可防止和減少正常細胞感染,也可能減少乙肝病毒在體內的復制[6]。孕20 周后,胎盤滋養(yǎng)細胞具有主動從母體轉輸IgG型抗體給胎兒的功能。新生兒體液免疫的主要成分為IgG,新生兒體內IgG主要來源于母親胎盤的運輸,妊娠后期4~6 周胎盤對IgG的活性轉運最明顯,孕晚期胎盤有從母體輸送抗體通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使其在宮內獲得被動免疫。
總之,孕晚期3 次注射乙肝免疫蛋白被動免疫方式對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時加強產時產后新生兒主被動免疫,減少了母嬰垂直傳播(宮內感染)的發(fā)生率,減少了乙肝傳播。
[參考文獻]
[1]董兆文,王德啟.母嬰傳播疾病診斷技術與防治[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6:46.
[2]陳敏,朱坤儀,來華,等.乙肝病毒攜帶孕婦被動免疫阻斷母嬰傳播的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3,11(3):65.
[3]郭永,馬振芝,王清圖,等.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子垂直傳播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1,(9):68.
[4]閆永平,徐德忠,王文亮,等.胎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宮內傳播的關系[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7):392-395.
[5]董得氓.兒科感染性疾病[M].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1220.
我國是乙肝大國,母嬰傳播是我國慢性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預防新生兒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長期以來,臨床上一直推薦所有孕婦產前篩查乙肝兩對半。如果孕婦HBsAg陽性,其新生兒除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外,還必須在出生后12小時內(免費)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而未要求乙肝父親所生嬰兒和家庭中有與新生兒密切接觸的HBsAg陽性成員的新生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理由一: 乙肝父嬰傳播率遠比母嬰傳播率低
以往的研究顯示,如果不采取免疫阻斷措施,HBV感染母親所生的孩子60%在兩年內可感染HBV;HBsAg和HBeAg均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孩子感染風險為70%~90%,HBsAg(+)/ HBeAg(-)的母親所生的孩子感染風險為10%~40%。據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國外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HBsAg(+)父親感染子代的幾率為9.7%~31.4%。我國一項調查顯示,乙肝父親的子女HBsAg陽性率為38%,但其中有12%其配偶也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本世紀以來,隨著乙肝疫苗的普及,父嬰傳播率明顯降低,土耳其和日本的研究顯示,乙肝父親的子女HBsAg陽性率為2.5%~13%。普種乙肝疫苗后的調查顯示,HBsAg陽性的父親導致嬰兒感染的幾率幾乎為0。
家庭成員造成新生兒感染乙肝病毒的幾率比乙肝父親更低。因此,在我國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后,HBsAg陽性父親的后代沒有必要像乙肝母親所生后代那樣,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理由二: 母親接種乙肝疫苗事半功倍
許多研究證實,母親體內的乙肝抗體(抗HBs)可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獲得對乙肝病毒的先天性免疫,新生兒一出生體內就能檢測出乙肝抗體。在這種情況下,乙肝父親所生的孩子出生后在乙肝疫苗還沒有發(fā)揮免疫作用時就可保護寶寶不受乙肝病毒感染。所以,HBsAg陽性男性的配偶應接種乙肝疫苗。這不僅能預防乙肝病毒的性傳播,而且可以有效地預防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而且,從經濟的角度上考慮,乙肝疫苗的費用遠比乙肝免疫球蛋白低。
另外,乙肝免疫球蛋白屬于血液制品,從安全性方面考慮,濫用血液制品不僅有不良反應的風險,還有經血傳播傳染病的風險。在美國,醫(yī)生推薦所有準媽媽都要進行乙肝抗體的檢測,并建議所有沒有抗體的準媽媽接種乙肝疫苗。因此,推薦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準媽媽接種乙肝疫苗,與推薦乙肝父親所生嬰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相比,可謂事半功倍。
理由三: 國際上沒有先例
在全球各國的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指南建議HBsAg陽性父親的后代和HBsAg陽性家庭成員中的新生兒出生后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檢索國內外文獻也沒有權威專家推薦這個預防措施。另外,乙肝父親所生嬰兒是否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屬于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預防范圍,我國應該將其納入慢性乙肝感染的防治范疇,系統(tǒng)整合規(guī)劃。
目的 探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孕婦所生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的最佳劑量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對預防乙肝宮內感染的作用,探討免疫失敗的原因和對策。方法 對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初在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乙肝母嬰阻斷產科產前檢查、分娩、隨訪的hbsag陽性母親及新生兒839例,根據新生兒出生后接種乙肝基因疫苗(hbac)劑量不同分成2組,a組:269例,孕期注射hbig; b組:570例,其中孕期注射hbig組 496例,未注射hbig組74例。觀察、比較2組新生兒12月齡乙肝表面抗體(hbsab)陽性率,乙肝母嬰阻斷率,觀察、分析hbig的宮內阻斷效果。結果 a組 269例,免疫失敗6例,乙肝母嬰阻斷率97.77%,12月齡hbsab陽性率84.39%;b注射hbig組496例,免疫失敗11例,乙肝母嬰阻斷率97.78%,12月齡hbsab陽性率87.70%;b未注射hbig組74例,免疫失敗5例,乙肝母嬰阻斷率93.24%,12月齡hbsab陽性率85.14%。a組和b注射hbig組比較,乙肝母嬰阻斷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性意義(p>0.05),12月齡hbsab陽性率分別為84.39%、87.70%,b注射組hbsab陽性率高于a組;b注射hbig組與未注射組比較,乙肝母嬰阻斷率分別為97.78%、93.2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hbsag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劑量加倍,12月齡hbsab陽性率增加;孕20周始注射hbig可提高乙肝母嬰阻斷率,母親血乙肝病毒含量<103拷貝/ml,孕期可不注射hbig,新生兒出生后接受聯(lián)合免疫即可;乙肝母嬰傳播與母血乙肝病毒含量有關,免疫失敗的重要原因是宮內感染。 【關鍵詞】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母嬰阻斷
我院乙肝母嬰阻斷產科自1994年致力于乙肝母嬰傳播和阻斷的研究?,F(xiàn)對2種阻斷方案效果進行總結、比較和分析,以確定hbsag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的最佳劑量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對預防乙肝宮內感染的作用,探討免疫失敗的原因和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初在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乙肝母嬰阻斷產科產前檢查、分娩和隨訪的839例hbsag陽性母親及其分娩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新生兒出生后接種乙肝基因疫苗(hbac)10 μg 269例,母親孕期注射hbig,設為a組;新生兒出生后接種乙肝基因疫苗20 μg 570例,設為b組,b組孕期注射hbig 496例,設為b注射組,未注射hbig 74例,設為b未注射組。a、b 2組孕婦年齡、孕產次、分娩孕周、首次發(fā)現(xiàn)hbsag陽性時間、妊娠并發(fā)癥及新生兒喂養(yǎng)方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a組、b注射組孕婦于20周始實施宮內阻斷,即孕20、24、28、32與36周分別注射hbig 1次,孕婦乙肝病毒標志物(hbvm)乙型肝炎e抗原h(huán)beag(+)或乙肝病毒含量(hbvdna)>103拷貝/ml孕期注射hbig 400 u/次;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或hbvdna>103拷貝/ml孕期注射hbig 200 u/次,a組及b注射組孕婦孕期均注射hbig 3~5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未注射組由于就診時間晚未能進行宮內阻斷。a組新生兒分娩后0.5 h內臀部注射hbig 200 u,另側上臂三角肌部位注射hbac 10 μg,同時沐浴,母血hbeag(+)或hbvdna>103拷貝/ml,新生兒半月齡注射hbig 200 u,1、6月齡注射hbac 10 μg,抽臍血查hbvdna及hbvm,6、12月齡采靜脈血查hbvm。b組新生兒接種程序同a組,僅hbac劑量不同,為20 μg。檢測hbvm:使用北京萬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酶聯(lián)免疫試劑。hbvdna定量檢測:采用熒光定量pcr法,試劑盒由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操作步驟按說明書,hbvdna>103拷貝/ml為陽性。
1.3 診斷標準[1]
乙肝表面抗體(hbsab)>10 u/ml為陽性;出生時靜脈血hbsag(+)或hbvdna(+),并持續(xù)至1月齡為宮內感染,持續(xù)至12月齡hbsag(+)或hbvdna(+)且hbsab(-)判斷為免疫失??;12月齡hbsag(-)且hbsab(+)判斷為免疫成功;12月齡hbsag(-)、hbsab(-)、hbvdna(-)亦為阻斷成功。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a組和b注射組12月齡比較
見表1。表1 a組和b組注射組12月齡比較例(略)注:與a組比較,p<0.01
由表1可見,2組乙肝母嬰阻斷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增加新生兒接種hbac劑量,對降低乙肝宮內感染率無效。2組hbsab陽性率b注射組雖然高于a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增加新生兒接種hbac劑量,嬰兒12月齡hbsab陽性率增加。臍血hbsag(+)或hbvdna(+)28例,a組復查靜脈血仍陽性并持續(xù)至12月齡6例。b注射組11例,故用臍血診斷宮內感染并不準確。復查新生兒靜脈血仍陽性者,再注射hbig 200 u,半月齡注射hbig 200 u,結果2組嬰兒仍有17例免疫失敗,此17例嬰兒出生時均靜脈血hbvdna>105拷貝/ml,為宮內感染。母血hbeag(+)或hbvdna(+)a組占29.73%,b注射組占44.3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影響2組乙肝母嬰阻斷率及hbsab陽性率,如將此因素加之比較,b注射組hbsab陽性率高于a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b注射組和未注射組12月齡比較
見表2。表2 b注射組和未注射組12月齡比較例(略)
由表2可見,2組母血hbeag(+)或hbvdna(+)所占比例比較,2組乙肝母嬰阻斷率比較及2組hbsab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組中未注射組樣本小(n=74),可能影響與注射組(n=496)比較效果。觀察注射組母血hbvdna(+)者孕20周前與分娩前乙肝病毒含量變化,發(fā)現(xiàn)注射組82%注射hbig后hbvdna拷貝數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5例hbvdna(+)轉為陰性,有3例臍血hbvm中出現(xiàn)hbsab(+)。說明孕期注射hbig可提高乙肝嬰阻母斷率,同時提高新生兒hbsab陽性率。b組免疫失敗16例,hbsag(+)、hbeag(+)、hbvdna(+)同時陽性14例,hbsag(+)、hbeag(-)、hbvdna(+)者2例,剖宮產(臨產前)5例,剖宮產(臨產后)3例,陰道分娩8例。說明選擇性剖宮產并不能降低宮內感染率。
3 討論
3.1 hbig與hbv宮內感染的阻斷
hbv母嬰傳播有宮內感染、產時傳播、產后傳播3種方式,對于后2種傳播方式運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已基本可以阻斷,但對宮內傳播目前的預防措施難以奏效,使其成為最主要的傳播途徑。hbig應用于阻斷hbv母嬰垂直傳播的機制,目前正在探討之中??赡軝C制如下:(1)妊娠20周后,胎盤滋養(yǎng)細胞具有主動將igg型抗體轉給胎兒的功能。劉海英等[2]對hbsag陽性孕婦在孕28、32、36周各注射hbig 200 u,結果新生兒臍血中hbsab陽性率高于對照組,提示hbsag陽性孕婦孕期注射hbig,hbsab可通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使胎兒在宮內獲得被動免疫而減少hbv感染。本研究b注射組有3例臍血hbsab陽性,從而印證上述機制成立的可能。(2)hbig對機體hbv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狀態(tài)有調節(jié)作用,hbig通過增加th1型細胞的活化,促進體內干擾素γ、白介素12的分泌,有利于孕婦體內hbv的清除,降低體內hbvdna的含量,有效降低胎兒hbv感染率。(3)另有研究表明,hbv攜帶孕婦產前多次肌內注射hbig,能顯著降低hbsag滴度和病毒數量。原因為hbig在體內可與hbv結合,激活補體系統(tǒng),增強體液免疫,快速清除hbv。本研究b注射組82%hbvdna拷貝數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5例hbvdna陽性轉變?yōu)殛幮?支持上述論點。
本文采用自孕20周始注射hbig,嬰兒12月齡阻斷率為97.78%,高于未注射組;嬰兒12月齡hbsab陽性率87.70%,高于未注射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考慮與未注射組樣本小有關。余敏敏等[3]報道于孕28周始實施宮內阻斷,即孕婦每月注射hbig 200 u共3次,新生兒分娩后0、1、3、6個月每次接種hbac 20 μg,肌內注射hbig 200 u,12月齡母嬰阻斷率96%。孕期未進行hbig治療,新生兒出生后接受聯(lián)合免疫,12月齡母嬰阻斷率90%。本研究阻斷率高達97.78%,故自孕20周始可應用hbig阻斷hbv宮內感染,hbvdna含量高,hbig劑量加倍。應用hbig治療孕婦及嬰兒均未見不良反應。本文b組免疫失敗16例,母親血hbvdna均陽性,且高滴度,據此可推出,若母血hbvdna陰性,孕期可不進行hbig治療,新生兒出生后接受聯(lián)合免疫即可。
3.2 2種阻斷方法效果比較
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是預防和控制hbv感染的有效措施,但仍有20%~30%新生兒接種后未產生hbsab。母親hbsag陽性新生兒宜加大疫苗劑量,以提高hbsab應答率及滴度。本文b注射組與a組乙肝母嬰阻斷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hbsab陽性率比較,b注射組高于a組,故加大乙肝疫苗劑量,嬰兒12月齡hbsab陽性率增加。
3.3 免疫失敗的原因和對策
目前的預防感染措施的實施使大部分新生兒免受hbv感染,但仍有免疫失敗病例。關于免疫失敗的原因目前認為與母血中hbvdna高滴度、hbv s基因變異以及近年來提出的hbv生殖遺傳傳遞有關。故孕前進行抗病毒治療,待hbvdna<103拷貝/ml后再懷孕可降低宮內感染。歐美醫(yī)生從孕33周起口服拉米夫定100 mg,能減少母血病毒含量,減少宮內感染率,尤其適用于hbv高水平孕婦(hbvdna>108拷貝/ml),但需慎重選擇。段恕誠等[4]采用對已發(fā)生宮內感染的新生兒按常規(guī)接種乙肝疫苗和hbig進行長期隨訪觀察結果提示,近期無效,晚期大部分表現(xiàn)出hbsag轉陰和hbsab(+)產生,這與接受被動免疫時間的早晚有關,hbig不能進入肝細胞內,只能在病毒進入肝細胞之前中和病毒,所以新生兒出生注射hbig越早越好。我院對1月齡宮內感染嬰兒未再繼續(xù)接種乙肝疫苗,無上述臨床資料,值得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主編.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32.
2 劉海英,馬玉燕,崔保霞,等.孕婦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動免疫阻斷hbv母嬰垂直傳播作用機理的研究.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02,11:128130.
【關鍵詞】 阻斷 乙型肝炎病毒;宮內感染;乙肝免疫球蛋白
全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大概有4億多人。我國就占1.3億,其中有半數以上是母嬰傳播所致。接種乙肝疫苗使我國兒童的表面抗原攜帶率已從9.8%下降到1.3%。但是,乙肝疫苗不能阻斷母嬰傳播中大概10%~20%的高危嬰兒,這些所謂的高危嬰兒阻斷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宮內感染所造成的。因此,阻斷HBV宮內感染是阻止母嬰垂直傳播及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我們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來控制乙肝宮內傳播,獲得了明顯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間在我院門診和一廠醫(yī)院婦產科就診的HBsAg和(或)HBeAg陽性的孕婦80例。將其分為用藥組42例,未用藥組38例。
1.2 方法 用藥組孕婦指導其在孕28、32、36周分別在三角肌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U,未用藥組孕婦僅常規(guī)產前檢查及監(jiān)護。最后通過觀察新生兒和孕婦血清乙肝病毒標志物來評價干預效果。孕婦采分娩前靜脈血2 ml,新生兒采臍靜脈血2 ml,檢測乙肝病毒標志物(HBVM)(ELISA法,試劑由上??迫A有限公司提供)。
2 結果
用藥組42例孕婦分娩出的新生兒有3例HBsAg陽性,未用藥組38例孕婦所生新生兒有14例HBsAg陽性,并且用藥組孕
婦HBsAg滴度及HBV-DNA水平較用藥前明顯下降。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