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研討式教學法論文范文

時間:2023-02-27 11:16:55

序論:在您撰寫研討式教學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研討式教學法論文

第1篇

“以人為本”是現代最主要的教育理念?!氨尽笔侵甘挛锏母?,在世界萬物萬事中,“人”才是根本。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深入地研究學生,有效地服務學生。教師只要落實好“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教學工作才能做實、做好,才能把促進全面學生發(fā)展。在憲法學研討式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就是要以人為主、以人為重、以人為先,面對當今越來越多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學生觀”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教鞭下,對學生采取同一評價標準和整體劃一的評價方式,教師是教書的機器,學生是學習的機器,教師看重的是學生的分數,而忽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這是傳統(tǒng)教學上的失誤或失敗,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學生觀”必須得到徹底的改革。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即教師在憲法學研討式教學中承認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差異,研究差異,從學生的角度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既關注那些將來可能成為“家”的少數學生,更要關心那些將來成為“匠”的大多數學生,實現教育教學面前無差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具有“服務”意識,憲法研討式教師不再是唱“獨角戲”,教師不再是課堂上高高在上的權威神圣不可挑戰(zhàn)。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教師必須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服務,樹立“一切為了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服務意識。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因此,教師在憲法研討式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給學生充分參與學習、討論、有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面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特別是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不要強求課堂上一致的標準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點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自己來推導出結論,領悟發(fā)現、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教師必須具備寬容的心態(tài)。當今學生個性越來越張揚,也許會在憲法研討式中出現突發(fā)事件,學生提出與當今主流價值觀相悖的觀點和看法,給憲法研討式教學帶來不利影響。面對突況,教師首先要冷靜,不要以言語壓制學生,要允許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其次,教師要寬容,換位思考,俯下身子與學生平等對話,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主流價值觀思考。教師具備寬容的心態(tài),就具備了教師的愛心。愛和感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寬容,因為寬容是一種無聲而有力的教育,是一種愛和感動的教育,換來的必是教學的雙贏。

二、目標層面的教學理念———有效教學

憲法研討式教學有其教學目標,即實現有效教學。有效教學作為憲法研討式教學目標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豐富學生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指一個人所儲備知識的結構體系,是一個人經過專門學習培訓后所擁有的知識體系的構成情況與結合方式。憲法研討式教學要求學生所達到的目標是既有憲法學專門知識,又有廣博的憲法學拓展知識。憲法研討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式。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學生將來擔任現代社會職業(yè)崗位的必要條件,是人才成長的基礎。憲法研討式教學既注重憲法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也注重相關知識的介紹,學生在掌握憲法學基礎知識基礎上,通過討論或辯論向外延伸和拓展相關知識。學生為了在完成教師布置的研討式教學的任務,必須查閱相關資料,拓展與憲法學相關的課外知識。因此,憲法研討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合理、豐富的知識結構。

(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通過憲法研討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提高學生文獻檢索能力。教師布置憲法學研討式教學選題后,要求學生通過查找相關資料解決每個選題。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文獻檢索能力提高了。第二、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憲法研討式教學要求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第三、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憲法研討式教學要求學生對查閱資料,并對每個選題撰寫1000字左右的發(fā)言稿,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提高了。第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憲法學研討式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而且教師還要組織學生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討論或辯論,學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憲法研討式教學這種民主、和諧、開放式的教學,有助于解放學生的口,讓其去問、去說、去講、去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長才干;有助于建立“主—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無疑會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產生重要影響。

(三)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人格是指人類心理特征的整合、統(tǒng)一體,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組織,是一個人與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表現出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緒反映的特征。人格包括兩部分:性格與氣質。憲法學研討式教學中學生之間互動、師生之間互動,這種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懂得尊重和合作,懂得如何面對課堂上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有利于學生形成沉穩(wěn)的性格和良好的氣質,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三、操作層面的教學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創(chuàng)新

憲法研討式教學操作層面的教學理念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創(chuàng)新學習。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具有自立性,即學習主體都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人;自主學習具有自為性,即學習主體能夠進行自我學習和思考;自主學習具有自律性,即學習主體對自己學習的自我約束性和規(guī)范性。憲法學研討式教學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布置課堂研討選題后,要求學生根據選題查找相關資料,對選題進行分析、思考。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強調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狀。憲法學研討式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fā)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探究學習具有四個方面特點:第一、探究學習的主體是學生;第二、探究學習離不開教師指導;第三、探究學習從問題或任務出發(fā);第四、探究學習必須遵循科學的研究方法。憲法學研討式教學強調學生探究學習,學生在對教師布置的選題進行深入探究式的研究,即對選題所涉及到的研究現狀、觀點進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要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在辯證分析基礎上提出自己新的觀點和看法。通過憲法學研討式教學的探究學習,學生不僅能獲得知識,更重要的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加他們的情感體驗。在探究學習中,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獲得同樣重要。

(三)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結構化的、系統(tǒng)的學習策略,通過分組方法,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和任務。合作學習是一種取長補短、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的學習策略。憲法學研討式教學通過分組討論對選題形成小組觀點,然后在教師組織、引導下進行課堂研討,通過課堂研討環(huán)節(jié),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憲法學研討式教學中的分組討論和課堂研討都是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憲法學研討式教學屬于問題式合作學習。問題式合作學習是指教師和學生互相提問、互為解答、互作教師、既答疑解難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種合作學習形式。這種合作學習模式又可分為生問生答、生問師答、師問生答等方式。在憲法學合作學習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競爭意識。

(四)創(chuàng)新學習

第2篇

啟發(fā)教學法

啟發(fā)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講解營銷策略時,我會先讓學生們說說他們喜歡的品牌,然后,再讓他們去談談為什么喜歡這個品牌,對這個品牌了解多少,是否知道這個品牌是如何推廣的。最后,自然而然的引出要講解的營銷策略相關知識。

講解完以后,再讓學生們運用所學習的知識,為自己喜歡的品牌設計一套營銷策略。這樣一來,學生們一入題就會處于一個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并會不斷地進行分析和思考,直到最終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實際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了思維,也鍛煉了其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

現場教學法

現場教學法,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們帶到與之相關的場所,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以便于學生在現實場所中更深刻、更直觀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例如:在講解產品組合時,我會將學生們帶到校園內的一家超市中,結合該超市的實際情況,現場為他們講解什么是產品組合,該超市的產品組合情況、寬度、深度和關聯性等,讓學生們擺脫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學習,使他們在現實場所中輕松、愉快、直觀的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

實戰(zhàn)教學法

中國有句俗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創(chuàng)新和改革市場營銷教學方式,其終極目標無非都是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性、應用性的市場營銷人才。所以,采用實戰(zhàn)教學法,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實戰(zhàn),是最為理想的一種的教學模式。

實戰(zhàn)教學法,是指以學校為依托,創(chuàng)辦專業(yè)對外服務的營銷策劃機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輔助,為廣大小型企業(yè)提供免費的或低費的市場調查、產品推廣宣傳、廣告策劃創(chuàng)意、促銷活動設計等營銷服務,實現“學用合二為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將所學習到的相關理論知識,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運用到現實操作和市場競爭的最前沿,使得他們能夠更直接地掌握市場營銷策略和戰(zhàn)法,不斷鍛煉營銷實戰(zhàn)技能,真正地體悟市場營銷的真諦。

第3篇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ethods in a Problem-oriented Classroom

ZHONG Hui, ZANG Han, DONG Ji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 China)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teaching, a problem-oriented class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teaching, it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riched and suitable for students of various majors to integrate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greatly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cross-disciplinary student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classroom discussion mechanism,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 unified teaching system is formed by combining theory learning, innovation experiment discussion, innovation project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learning and active thinking in the form of discussion, explanation, experiment practice and argument.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ve interest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skills, to provide a good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collaborat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requires that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should be explored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Key words:Problem-oriented; innovative projects; interdisciplinary.

1 概述

近年?恚?跨學科的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在本質上仍不能擺脫傳統(tǒng)模式的束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內容:眾所周知由于計算機技術更新比較快,而其課程教學內容又不能及時更新。其原因在于計算機技術變革性不斷加快,然而其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確要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對于計算機類課程教材和大綱的更新一般都是落后于計算機最新技術發(fā)展,因而使得計算機眾多新技術、新知識不能及時更新教材。使用舊的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總是跟不上計算機最新技術的發(fā)展,沒能體現教學的先進性,不能適應社會環(huán)境對人才的需求。(2)教學方法: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日益廣泛的應用,跨學科課程教學面臨著豐富的課程內容與有限的學時之間的矛盾。單一的教學方式主要以語言、文字作為傳播信息的媒介,傳播的信息量少,單調乏味,教師上課難,學生學習更難。教學效率低下,效果也不好,因而研究使用新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2 常規(guī)使用教學方法

2.1講授法

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目前經常使用教學方法。就是教師用口頭語言向學生講授知識。主要講授包括講述知識內容、講解概念含義、講讀啟發(fā)引導思路和講演實驗演示過程。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知識還是主要有賴于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自己去理解掌握領會,才能消化和鞏固知識。

2.2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看,作示范性例子實驗,通過實驗觀察獲得感性知識用來說明和印證所講授的知識。它能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印象,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學生通過感性認識,引起學習的興趣,提高注意力,有助于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掌握;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2.3問答法

它是教師按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解讀學生獲取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它特別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問答可以是根據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深化、系統(tǒng)掌握已學的知識。也可以向學生提出思考??題,逐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問答式教學可以由教師和學生互為問答的形式來體現;通過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它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

2.4實驗法

學生使用教學設備,通過親自操作實驗,觀察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跨學科教學課程中,實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快速發(fā)展,實驗法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學生把跨學科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2.5實習法

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加強實驗操作水平。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學生參加實際項目操作,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項目。實習法和實驗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能力等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1]。

3 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堂討論法提出

問題討論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單獨提出來,在結合實際和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方法,可分大組進行。在對大量參考文獻參閱和親身教學經歷提出切合工作實際的教學方法,結合跨學科專業(yè)課程內容和學生生源的實際情況,針對各類學生專業(yè)基礎參差不齊的特點,在計算機類部分課程中進行教學方式和開放方式的改革。該方法要達到實現教學目的的基本途徑,課堂討論教學必須有明確的導向性,要以學生的理解方式和能力為導向,以培養(yǎng)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在教學中進行以“項目導向、任務引領”為基本的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實施教學改革。主要針對適合跨專業(yè)學習的課程為實例,研究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總結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重點是改進教學方法,將實驗教學和討論融入課堂,以項目實例為案例,引導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和理解,以小組討論為基礎,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互相促進,互相學習的研討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逐步掌握計算機技術能力,更好的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針對《無線網絡技術原理與應用》課程,在跨專業(yè)課程教學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1)任務驅動案例式教學:“任務驅動”模式組織教學是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循規(guī)蹈矩的知識和技能學習變?yōu)樯鷦拥木唧w問題解決方案。如在《無線網絡技術原理與應用》課程的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任務驅動方式解決課程教學難點,把抽象的理論問題轉化為學生身邊經常接觸的無線局域網wifi連接、wifi漫游連接、無線手機蜂窩通信、智能家居無線傳感網、無線mesh網應用等問題,進而解釋無線網絡通信的各層協(xié)議原理,同時在培養(yǎng)綜合技能方面也采用任務驅動模式[2]。

(2)問題導向自主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方式是要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如在無線網絡系統(tǒng)課程中設置了4個開放無線實驗,在教學要求中規(guī)定學生自主選擇2-4個開放實驗項目,并且要求學生參加專業(yè)教師的課題討論工作,鼓勵以項目導向方式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3)協(xié)作式教學:計算機的發(fā)展情況是千變萬化的,協(xié)作式學習起到一種互相啟發(fā),分工負責,團結合作的鍛煉學生團隊工作精神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適合于分組進行的較復雜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和探討性課后實訓的完成。

(4)開設跨學科專業(yè)的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項目。為適應多專業(yè)學生學習和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實時增加實驗項目,以綜合實驗為主,提供探索性項目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采用學生“參與式”、教師“引導式”的教學方式,包括自主實驗、綜合項目和問題研究等研究型實驗課目。其實驗課程只對實驗結果提出要求,不說明方法、步驟,引導學生自主的用所學專業(yè)理論和思維方法,自己選擇實驗方案、步驟、裝置,觀察分析實驗結果,完成實驗目標。這種新的知識體系主要是關心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產生多方面自主的學習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表現,進一步引導和針對性對個性化學生的科研訓練[3]。

(5)體驗式教學:為了使學生得到崗位技能訓練和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可以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安排學生進行操作實習,從而為學生在真實的職業(yè)環(huán)境里得到鍛煉,使學生職業(yè)能力與企業(yè)的崗位標準得到統(tǒng)一。學生在工作中承擔課題任務,并獲得定期討論。

(6)互動式討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與學生討論教學內容,還要進行教學方式的討論,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努力尋找學生提出問題的原因,研究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過程中他的思維方式和認識過程,針對不同的學生問題找到能夠讓學生方便理解,提高知識接受能力的方式方法,找到能夠讓學生容易理解的類似實例和知識原理,做到舉一反三,通過討論,知識問答,內容辯論,讓學生能夠有邏輯的由淺入深的接受課堂內容,了解知識的起源、過程、解決方法和結論總結,扎扎實實理解,為下一步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大小良好的基礎。

靈活運用以上幾種教學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為目標的教育思想。學生既學到了理論知識也掌握了實踐技能,并具有了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該教學方法具有可行性[4]。

第4篇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課題研討式教學法;科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5-0157-03 研究生教育處于教育鏈的最高端,只有將研究生教育做好了,我國才能真正地成為教育強國,人才大國。但近年來,由于研究生招生數量的急劇增加,致使研究生教育有了向本科生教育回歸的趨勢,導致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出現下滑,不能完成研究生教育的目標。因此,如何創(chuàng)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成了當務之急。為創(chuàng)新研究生教育模式,筆者做過長期的思考。在閱讀先生的《留英記》一文時,受馬林諾斯基教學方法的啟發(fā),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所講授的課程,筆者設計出一套新的教學方法,并將其運用到筆者所講授的《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史專題研究》一課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套教學方法很難用一個詞來完整地表述出其含義,為敘述方便,暫且稱其為課題研討式教學法。

一、課題研討式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筆者在第一次實施課題研討式教學法時,選修《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史專題研究》的碩士研究生共有7名同學,學校將該課程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二學期開課,共16課時。為使教學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筆者沒有機械地按照學校的安排上課,而是按照課題研討式教學法的設計做了調整。

筆者將課題研討式教學的整個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教師課堂講授階段,第二階段為學生查閱資料、進行田野調查和撰寫論文階段,第三階段為課堂學生報告和討論階段,第四階段為指導學生課下進一步修改完善論文階段。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筆者所在學校寒假較長的特點,筆者將第一階段的工作安排在第一學期期末進行。在學生基本完成學校安排的第一學期課程后,利用學生的空余時間,筆者召集選修《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史課題研究》課程的7名同學進行課堂講授,首先講授《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史》學科的基本理論、主要研究內容、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研究趨勢,學術界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田野調查和文獻搜集的基本方法、途徑;其次,筆者將自己精心設計的十個選題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每人選擇一個課題進行研究,并要求學生利用寒假時間完成第二階段的任務。

第二階段的工作主要由學生在寒假期間自主進行,但對于學生碰到的問題,也要求學生利用電話、電子郵箱和QQ等通信工具隨時與筆者聯系,以隨時給學生以指導。學生在寒假所要完成的任務主要有:一是認真閱讀一到兩本代表性的學術專著,以系統(tǒng)了解本學科的基礎知識;二是通過“中國知網”檢索與所選課題相關的學術文章,了解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三是進行田野作業(yè),調查家鄉(xiāng)建國以來與所選課題相關的民間文化事像的變遷狀況,并搜集與所選課題相關的地方文獻;四是運用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所調查搜集的資料,撰寫學術論文;五是在所寫論文的基礎上,制作用以課堂報告的PPT。

第三階段是課堂報告和討論階段,在第二學期開學后的正式上課時間里進行。為使課堂討論更有效果,筆者并沒有在一開學就進行課堂報告和討論,而是讓每個學生將自己所搜集的資料和撰寫的論文初稿發(fā)給其他六位同學,要求每位學生認真閱讀其他六位同學的論文和資料,了解其他同學的研究成果,以便在課堂討論時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自己繼續(xù)修改充實論文和PPT。經過兩周的準備,從第三周起開始正式上課,每次上課時間為兩課時,每次上課首先由一位學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報告,報告時間不超過一節(jié)課。在學生報告結束后,主要由其他同學予以點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做報告的學生同時做出解答。在學生討論過程中,筆者主要是傾聽,只是不時地插話,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如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帶動學生的思考。在討論會結束后,筆者再用幾分鐘的時間就學生的論文和討論會中出現的問題做一簡單評點,并要求已做報告的學生根據同學和筆者的建議繼續(xù)修改完善論文,未做報告的同學課下好好準備。

第四階段主要是學生在課下修改完善論文。做過報告的學生根據同學和筆者的建議修改完論文后,再交給筆者,筆者再提出修改意見,讓學生繼續(xù)修改,并要求學生完全按照正規(guī)學術規(guī)范撰寫,直到修改到筆者基本滿意為止。對于其中質量較高、達到公開發(fā)表水平的幾篇論文,筆者向有關刊物推薦,結果有三篇論文得以發(fā)表。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結果,都非常高興。

二、課題研討式教學法的作用

實踐表明,將課題研討式教學法引入研究生教學中是一項有益的嘗試。它對于培養(yǎng)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1.課題研討式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探索精神。課題研討式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作用,從選擇課題到撰寫論文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即使是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也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選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也是課題研討式教學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囿于學生的基礎問題,課題難以讓學生完全自主確定,需要由教師設計,但每個學生研究的課題不是由教師分配,而是由學生自主選擇,并允許學生做一定程度的改動,教師只是介紹科研選題的原則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條件選題。由于課題是學生自己選擇的,就有興趣,有動力去進行研究。在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也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并不發(fā)表長篇大論,只是組織學生互相啟發(fā),互相辯論,使討論能夠熱烈而有序地進行。

2.課題研討式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綜合素質。研究生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為目標,課題研討式教學法有利于實現研究生教育的目標,提高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綜合素質。課題研討式教學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著眼于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科研能力。在課題研討式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講授學科的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講授本學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指導學生如何選題,使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入門途徑。課題研討式教學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著重于訓練學生搜集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寫作論文的能力。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課堂報告和討論訓練學生的表達、交流和互相啟發(fā)能力。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則通過要求嚴格按照學術規(guī)范修改論文,訓練學生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經過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學生基本熟悉了科學研究的整個過程,掌握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從而為以后撰寫碩士畢業(yè)論文奠定了基礎。

3.課題研討式教學法有利于促進教師水平的提高,實現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教學相長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精華,但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這一教育理念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教與學基本上是單向性的。課題研討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其著眼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這就要求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科研積極性,實現學生學習和科研的密切結合,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變成科研過程。學生學習模式的改變也要求教與學關系的重新定位,教與學由單向性關系變?yōu)殡p向性關系。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變成了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在這種雙向交流中,一方面,學生活躍性的思維所形成的新觀點可以給教師以啟發(fā);另一方面,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可以促使教師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這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僅學生得到了提高,教師也從中受益。

三、實施課題研討式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課題研討式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yǎng)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為了使這種教學法發(fā)揮其應有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也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1.課題研討式教學適應于小班教學,不適合于大班教學。課題研討式教學需要教師有效掌控整個教學過程,并對學生進行個別化指導,只有實行小班教學才能做到。筆者以前在上大課時,也曾嘗試過課堂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但因為難以掌控,往往都流于形式,沒有什么效果,最后不得不采取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

2.課題研討式教學法適合專題研究類課程。課題研討式教學法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帶有研究性質,要求學生利用已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此教學方法不適合那些以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目的的基礎類課程。

3.對學生的考核要考慮到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的表現,而不能僅僅考慮學生最后的論文。課題研討式教學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需要學生認真對待,如果僅考核學生的論文,就可能使學生只注重最后的論文寫作,就不能調動學生對待其他環(huán)節(jié)的積極性,從而達不到培養(yǎng)學生從事科研工作綜合素質的目的。

4.需要教師具備強烈的責任心。課題研討式教學是由多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費時較長。教師需要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必要的掌控。如果教師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能實施有效的掌控,那么,課題研討式教學法就會流于形式,不能達到教學要求,實現教學目標。因此,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而且在課下都要盡心盡責。

5.在設計選題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一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設計的題目不能太大,要盡量小一點、具體些。如果題目太大,學生難以做精做細,會流于泛泛而談。二要考慮到學生的研究條件,設計的題目使學生有條件去完成。筆者在設計課題時,主要考慮了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學術界已有的研究狀況,盡量選取那些學術界已有了一定研究,但還有研究余地的課題。如果學術界還沒有研究,對于學生來說就難以進行研究。如果學術界已研究的很成熟,那么學生只能重復前人的觀點,不可能進行創(chuàng)新。二是田野調查的時間和經費問題。在學生正常上課期間,不可能抽出時間讓學生去進行田野調查,至于經費就更談不上了。所以,筆者設計的課題盡量使學生能夠利用寒假回家過春節(jié)時間,在家鄉(xiāng)完成。

俗話說,教無常法,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實現研究生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但就目前而言,在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中,課題研討式教學法是其他教學方法難以比擬的。對于筆者的探索,學生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還要繼續(xù)探索,使其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留英記[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246-272.

[2]郝明君.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15-118.

[3]謝美華,張增輝.探究式教學在研究生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1,(2):61-63.

[4]歐陽麗莎.德國“探討式”教學模式初探[J].教學研究,2008,(1):58-61.

[5]王玉.對研究生專題研究導向式教學方式的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1):44-48.

第5篇

 

一、引言

 

宏觀經濟學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經濟學類專業(yè)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性課程,也是一門緊密聯系實際的實踐性課程。由于宏觀經濟學理論性強,派別多,系統(tǒng)龐大,教學內容豐富,涉及大量圖表、經濟模型和專業(yè)術語,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為國外教材,與中國的現實國情存在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從當前的教學實踐看,講授型課堂仍然在宏觀經濟學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內容形式單一,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從學生的反饋評價看,學生不能及時理解掌握其基本理論和要點,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針對本課程的學科特點,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引入研討式教學法,通過構建一個研討型課堂,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加強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研討式教學法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的優(yōu)勢

 

研討式教學法起源于德國教育家弗蘭克創(chuàng)辦的師范學校,這種教學模式在西方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中被廣泛運用。直到1997年研討式教學法才被引入國內,隨后被得到極大關注。研討式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大量查閱相關文獻及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與教師進行全面、具體、自主和自由的學術探討,從根本上充分挖掘課堂參與者——教師和學生的潛能,打造一個在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多角度、多層次的認識互動的課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達到“學有所獲、教學相長”的教育目的。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它的明顯優(yōu)勢體現如下:

 

(一)教學過程更加真實。

 

宏觀經濟學的研討主題一般是現實經濟社會中的一些熱點問題,貼近生活,具有高度真實性,因此教學過程相較于傳統(tǒng)講授法更真實。比如在講授宏觀經濟政策實踐時,教師可以將研討主題設定為“中國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政策實踐”。研討現實中的真實熱點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彌補學生實踐不足的“短板”。

 

(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宏觀經濟學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專業(yè)基礎課,其能力要求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而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法適用于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卻嚴重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研討式教學方法是一種能讓學生共同參與到現實問題的探討中,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的一種學習方法。把宏觀經濟學課堂變成一個研討型課堂,可以彌補講授型課堂的不足,并且能更好地讓學生緊跟學術前沿、促進學生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強化,實現本課程的教學目標。

 

三、研討式教學法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的實踐

 

將研討式教學法運用于宏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確定研討主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求知欲。同時,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以研討主題為核心展開討論,在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研討式教學法在宏觀經濟學課堂中的實踐看,研討型課堂的設計既要考慮學生的參與度,又要考慮課堂的可控性。不僅包含課堂的研討過程,而且應貫穿于課前的準備、課中的研討和課后的評價等全過程。具體來看,該模式的操作程序具體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一)科學設計研討主題

 

研討式教學法以“問題”為中心,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問題研究”的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在參透教材內容和教學重難點,并且充分考慮學生實際的基礎上,科學設計與課程內容相關又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研究性探索性問題。

 

研討式教學法能否實現教學目標,研討主題的確定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設計研討主題時不能根據主觀想法隨便確定,必須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根據課程內容、性質及能力要求,精心設計。同時,研討式教學法能否取得良好教學效果,能否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當中取決于研討主題難度的高低,太難、太專的主題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很難參與,太過淺顯、簡單的問題不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因此,研討主題必須在考慮學生研究能力的基礎上,科學設計,問題難度要適中。具體來講,聯系宏觀經濟學的課程特色及要求,在講到國內生產總值部分時,教師可以把研討主題設定為“中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GDP的變動情況、變動原因及影響因素”;講授宏觀經濟政策實踐時,可確定主題為“中國與美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政策比較分析”;針對增長理論,可確定討論主題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源泉及與主要發(fā)達國家的比較分析”等。這些研討主題的確定,既依托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激發(fā)學生興趣,又留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研究的空間。

 

(二)合理安排研討小組

 

確定研討小組是研討式教學過程的準備階段,教師在“導論”課上,先介紹宏觀經濟學的性質、內容、學習意義及能力要求,然后講解宏觀經濟學的學習方法,特別是研討式教學法的內涵、教學過程,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完成任務要求,使學生對研討式教學法有一個基本認識。

 

每次研討課前,由教師向學生提供研討主題,讓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和研究,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和興趣確定選題。在學生初步選題確定后,根據自愿組合、優(yōu)勢互補、分工合作的原則組成每組3-5名成員的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研討式學習。

 

確立研討小組后,學生自主查閱搜集整理相關資料,由于學生對于查閱資料經驗相對不足,因此教師需要告知學生查找資料的方法和要求,幫助學生制訂研究計劃。此階段各小組可以通過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學術期刊文獻檢索網站檢索文獻,閱讀經典原著,還可根據需要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等,學生通過材料閱讀、歸納總結、形成基本觀點,最后撰寫研究報告和制作PPT講演稿。

 

(三)組織課堂討論

 

通過對某個經濟熱點問題的探討、分析,獲得對問題的正確認識,形成經濟學思維方式,以此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宏觀經濟學研討式教學法的最終目的。課堂討論是這一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

 

在課堂研討過程中,每個小組推舉一人向全班同學介紹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陳述過程需要有觀點、數據、材料支撐,形成一個完整的論證體系。在小組代表陳述完畢后,同小組同學可以對該問題進行補充。接下來是教師和其他同學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師生可以對該問題進行提問,由小組代表回答,還可以進行辯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真正發(fā)揮主導作用,正確引導,使學生明確研討主題,抓住爭論的焦點。教師要把握課堂研討時間,既要讓學生參與討論,又不能影響教學進度。最后是教師點評,從形式到內容,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同時對學生疑惑的問題進行集中解答、補充說明。研討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深入交流和互動,真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研討的課后延伸

 

研討階段結束并不意味著教學終點。研討課程結束后,教師和學生都應進行總結。教師的總結包括研討主題的確定是否恰當,學生在搜集整理資料、研討等各個階段的表現,對研討課堂的把握有沒有改進的余地,等等。學生可以從在閱讀、分析和研討過程中學到的知識;課前準備、課中研討等過程中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等進行總結。同時,經過研討階段,學生可以對研討主題撰寫研討心得或直接撰寫小論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包括論文的規(guī)范性要求、論證方法和研究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筆者從本院研討式教學法在宏觀經濟學課堂中的推行來看,總體還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增強。這種問題驅動型教學方法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由于研討式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從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到觀點的提煉,再到具體解決問題方法的確定,從報告論文的撰寫到主要觀點結論的陳述都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并在此過程中,極大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從筆者對參與宏觀經濟學研討型課堂的學生口頭調查及專門針對研討式教學法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來看,超過90%的學生反映“研討式教學法優(yōu)于以往的講授型教學方法”。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意識。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對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研討式教學法要求學生最后撰寫報告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論文撰寫的規(guī)范要求,無形中激發(fā)學生的科研興趣。在課堂上,每年會有部分同學撰寫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科研小論文。

 

研討式教學法在理論上具有宏觀經濟學課堂中實踐的諸多優(yōu)勢,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還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第一,加強教師課前準備,強化對學生的指點和輔導。實際上,在研討型課堂中,對教師的學術能力、組織能力及課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學生在文獻收集和對主題的把握方面由于經驗不足,難免出現偏差,教師需要及時輔導。第二,優(yōu)化研討教學流程。在研討過程中需要教師把握每個階段的時間,包括學生陳述的時間,學生提問的時間,課堂討論時間,以及最后教師點評的時間。并且從課前準備、課中討論到課后評價都需要教師合理安排時間,并監(jiān)督各個小組的完成進度情況,否則,很難實現預期目標。第三,考核評價體系亟待優(yōu)化。學生在研討式課堂中的表現,具體包括在研討小組中承擔的角色、完成的任務、課堂研討中的參與積極性等應該納入最終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四、結語

 

研討式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很好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本文通過教學實踐,初步探討研討式教學法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的優(yōu)勢、具體實施過程及亟待完善的地方,希望在后續(xù)研究中繼續(xù)不斷補充和完善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

第6篇

1.問題解決型討論教學法的特點

(1)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更深刻理解。運用問題解決型討論教學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遇見各種各樣難題。此時,老師應幫助學生找出難點問題,并告訴學生會如何解決問題。經過這樣一系列的討論教學,學生對這些知識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思考,將各種知識點進行有效銜接,從而找到解決機械制圖課中的難點問題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養(yǎng)成了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因此,采用該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3)有利于學生了解企業(yè)需求,提高綜合素質。訂單式培養(yǎng)的學生,在進校時普遍比較盲目,對自己畢業(yè)后將進入的企業(yè)存在認識不清這種情況。因此,教師應讓各位學生對相關企業(yè)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從而有目的地學習,以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能力、溝通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素質。

(4)有利于教師業(yè)務能力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與傳統(tǒng)教學法不同的是,問題解決型討論教學法的特點是,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的引導者、監(jiān)督者,所以,教師需要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及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2.問題解決型討論教學法的實施

(1)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愛思考的班級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地營造學生勤學好問、愛思考的班級氛圍,因為在這氛圍中,學生才能徹底地放松,做到有的放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2)緊密聯系企業(yè),合理設置教學問題。教師需要充分了解企業(yè)的產品,對企業(yè)自己設計生產的零件,并且成本不太高的,教師可以將其作為課題開展教學。

(3)周密、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問題解決型討論教學法是教師先找出學生學習機械制圖課程時將會遇見的難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激勵,促使學生對該問題進行思考,在這一過程會出現一些突況,教師需要周密、合理地安排時間,以便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4)重視學生的想法和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并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評價學生,讓學生明白正確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這樣激勵學生對該問題不斷思考,以達到拓展學生思維空間的教學目的。

3.運用問題解決型討論教學法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過于擔心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整個討論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但有時過于擔心學生的接受能力。其實,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學會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2)教師要起到引導、監(jiān)督的作用。在整個教學討論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過有時并未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教師要做的是創(chuàng)造適合發(fā)揮主體作用的環(huán)境,起到該有的監(jiān)督作用。

第7篇

中醫(yī)學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課程,其內容抽象,知識涉及相關學科多,與西醫(yī)學臨床思維差異大。鑒于中醫(yī)學的學科特點和社會對醫(yī)學人才的新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能完全勝任,筆者對研討式教學法運用在中醫(yī)學的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索與實踐。

1 對象與方法

在2007級臨床醫(yī)學本科專業(yè)隨機抽取2個班,即實驗班A班36人,和對照班B班35人。A班以研討式教學法教學,B班采取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A、B班采用同樣的授課教師,統(tǒng)一的教材。

研討式教學法具體分為以下5步:(1)老師簡要概述基本理論和解釋重點難點,學生分組;(2)老師指導選題,學生查找資料;(3)同學間或師生間分析、討論;(4)小組完成論文或綜述,學生介紹組內討論、研究成果;(5)組間交流學習,老師補充相關知識并總結提升。

2 結果

2.1 師生對研討式教學法評價的調查

在教學中,我們對實驗班學生進行了無記名方式問卷調查,發(fā)出問卷71份,收回有效問卷71份,有效回收率為100%;同時邀請了我校部分教學管理人員和中醫(yī)教研室的老師參與研討式教學法教學的聽課,課后發(fā)出教師調查問卷7份,收回有效問卷7份,有效回收率為100%,結果詳見表1。表1 實驗班學生、老師對研討式教學法的評價(略)

通過對表1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初探研討式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臨床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自學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喜歡初探研討式教學法的學生達到70.4%,其中非常用喜歡的為53.5%,一般喜歡的為16.9%;老師達到71.4%,其中非常喜歡的為42.8%,一般喜歡的為28.6%。對于不喜歡此教學法的11.2%學生也經過分析,這些學生主要是基礎較差,自學能力差的學生。從結果可以看出初探研討式教學法并不適應所有的學生,尤其對于大一新生還需要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

2.2 考試成績分析

我們對實驗班和對照班期末統(tǒng)一考核并進行成績分析。考卷由教務處統(tǒng)一命題,實驗班為(77.28±12.12)分,對照班為(72.84±11.13)分;實驗班與對照班中醫(yī)學成績比較,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P

3 討論

3.1 運用在中醫(yī)學教學中的優(yōu)點

3.1.1 有利于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和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舊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淹沒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相反,研討式教育法實現了教學的三大轉變,教學方式從“講授式”到“研討式”,課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教學目標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學生不在是知識的簡單“存儲器”而是“發(fā)現者”,師生關系從“主客關系”到“都是參與者”,堂上堂下師生可以充分的交流和研究,學生成為整個中醫(yī)學學習過程的主體。

3.1.2 有利于學生知識積累和綜合能力提升

研討式教學法在每個階段都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1]。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并經過自己處理后運用知識來完成論文或綜述,并逐步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

3.2 在實踐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研討式教學法在中醫(yī)學教學的具體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基礎較差,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難以適應。此外學生數量多,很多都采用大班上課,教師數量相對不足,使教學效果難以為繼。

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針對性強的社會活動,研討式教學法當然也不可能完美無缺或在任何情況下都完全適用,至少不是對所有類型和基礎的學生都適用[2]。如何結合學科特點和學校、師生的實際情況,適當運用教育理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適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