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眾文化范文

時間:2022-10-16 00:26:37

序論:在您撰寫民眾文化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民眾文化

第1篇

本文通過觀察和記錄發(fā)生在我國臺灣地區(qū)嘉義縣樸子市的一場由民間團體發(fā)起的拯救“日新醫(yī)院”老建筑的運動,論述了我國臺灣地區(qū)建筑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民間力量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以及在我國臺灣地區(qū)《文化資產保護法》中規(guī)定的房屋產權和文化資產管理部門所拉扮演的角色。此事件說明隨著民眾文化資產保存意識的逐漸增強,許多瀕臨消失的優(yōu)秀歷史建筑將得到很好的保護。

關鍵詞:

臺灣建筑;臺灣日新醫(yī)院;文化資產保存;建筑遺產保護

1事件背景

1.1日新醫(yī)院歷史樸子市是我國臺灣地區(qū)嘉義縣的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關于樸子市最早的歷史記錄可以追溯到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當時樸仔腳地區(qū)(即今樸子地區(qū))僅有數間農舍和幾株樸仔樹,時逢鄰鎮(zhèn)百姓林馬從湄洲祖廟迎請媽祖,路過此地時恰好在樸仔樹下休息,當地居民聽聞便前來跪拜,并稱奉神命應當停駐在此。[1]335于是林馬和當地居民便在此為媽祖建廟,當地便以媽祖廟(今稱為配天宮)為中心逐步發(fā)展為城市。日新醫(yī)院是樸子人對當地醫(yī)療文化的共同記憶。日新醫(yī)院誕生于1936年,我國臺灣地區(qū)被日本統(tǒng)治時期,樸子第一代留學日本的醫(yī)師之一涂爐先生在結束學業(yè)回到家鄉(xiāng)之后,親自主持設計了這一棟二層洋樓式的建筑。[1]641建筑的一層為診所,二層為居住空間(見圖1)。建筑采用了三開間坡屋頂的中式建筑模板,同時吸收了洗石子墻面、歐式立柱以及花園陽臺等西方建筑元素,再加上居所空間采用的日本和式風格,使得這樣一棟巧妙融合了三種建筑風格的小洋樓成為樸子地區(qū)最早、最具代表性的近代醫(yī)館建筑。此外,涂爐醫(yī)師醫(yī)術精湛、醫(yī)德出眾,經常免費為經濟拮據的患者做治療,現在樸子市民中有很多長者曾受過他的照料和恩惠。因此日新醫(yī)院不僅是一座歷史建筑,同時承載了當地人深厚的情感寄托。

[2]1.2日新醫(yī)院現狀隨著我國臺灣地區(qū)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每一座老建筑都要面臨時代的選擇。[3]388日新醫(yī)院在歷經了多屆政府的更替后有幸規(guī)避了政府的拆遷,然而卻沒能躲過屋子主人的選擇。在2013年底,房子的所有權人涂爐醫(yī)師(已逝)的家人計劃把房子以先拆除后過戶的方式賣給建商(大陸稱之為房地產開發(fā)商)。樸子市的文化資產保存工作者和各界志愿者在得到老房子要被拆除的消息之后,立刻展開了為保留老建筑而努力的社會活動———“搶救日新醫(yī)院保存運動”,活動在當地居民的支持下迅速開展起來,同時成立了“社團法人樸子日新醫(yī)院保存協會(籌備處)”,試圖通過深入調查了解樸子市的醫(yī)療文化和現存的昔日醫(yī)館建筑來闡述日新醫(yī)院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挽留這座被主人拋棄的珍貴遺產。[4]9不幸的是,2013年12月,日新醫(yī)院主體結構遭到建商的強拆,建筑的正立面被完全拆除,周遭的門窗和內部的梁柱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損毀(詳見圖2)。在各界人士的努力爭取下,臺灣公部門(大陸稱之為政府部門)將日新醫(yī)院建筑列為“暫定古跡”[5](有效期為六個月并可延長一次,最終其是否可以作為古跡保留還需通過臺灣古跡審議委員會的認定),才得以讓這一棟醫(yī)館暫時免遭厄運,社會各界也因此更加積極地行動起來為建筑的保留而努力。2014年10月,日新醫(yī)院古跡保存協會在樸子市舉行了一場“日新醫(yī)院保存運動”的討論會,期間當地民眾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表達了對樸子市的熱愛。[4]35在會議現場,從樸子走出的藝術家們以詩朗誦、舞蹈和展示幻燈片等形式為民眾展現了不同職業(yè)的人對這座小鎮(zhèn)的回憶和熱愛。與此同時,針對日新醫(yī)院的保存方式進行熱烈討論的不僅有建筑師、學者和公部門負責人等專業(yè)人士,也有當地的老醫(yī)師(涂爐先生生前好友)、在樸子長大的青年人以及來自各地為文化資產保存而努力的志工等等。一位自幼生長在樸子市的黃先生在談到現已滿目瘡痍的日新醫(yī)院時,潸然淚下。與熱情的民眾相對照的是日新醫(yī)院的產權人涂家人和建商,活動現場并未發(fā)現他們的身影,只有涂爐醫(yī)師的兒子發(fā)來一封信件表達缺席的遺憾和歉意。當地文化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在會上通過對相關法律的宣傳讓在場的民眾都充分了解到了文化資產保存(大陸稱之為文化遺產保護)的司法認定程序和重要意義,然而當面對日新醫(yī)院的留存問題時卻引發(fā)了諸多爭議。原來在我國臺灣地區(qū),一棟老房子的保存會遇到諸如產權、經濟利益及社會輿論等因素的羈絆,而房子真正的產權人往往并不認可“文化保存”的觀念,一意孤行將房屋產權賣出進行投資建設。紛繁交錯的各方利益的沖突導致了這樣一棟精美的醫(yī)館被建商強拆的現狀,讓人看著散落滿地的建筑構件唏噓不已。

2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文化資產保存法》與“保存運動”

2.1法規(guī)與產權的制衡我國臺灣地區(qū)日新醫(yī)院的去留問題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首先,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它是我國臺灣地區(qū)政府為保存和活化在地文化資產,于1982年5月頒布的一部法律,之后又經過若干次的修正與完善。其法律地位被視為“母法”,任何涉及到我國臺灣地區(qū)文化資產(大陸稱之為文化遺產)項目的社會活動、政府工作及個人行為等都不得與《文資法》相違背。[6]《文資法》將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文化資產歸類為7類9種,它們分別是:①古跡、歷史建筑、聚落;②遺址;③文化景觀;④民俗及有關文物;⑤傳統(tǒng)藝術;⑥文物;⑦自然地景。《文資法》同時規(guī)定了古跡審議委員會啟動“國定古跡”的審議程序及公部門在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的職責范圍。本次保存運動的對象正是屬于受《文資法》保護第一類的歷史建筑的范疇。[7]其次,另一個影響日新醫(yī)院去留的重要因素是房屋的產權問題。土地和房屋在我國臺灣地區(qū)屬于私人財產,如果沒有得到產權人的允許,政府、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對房屋進行任何處置。換句話說,即使政府有心想認定一棟房子為古跡進行保護和修繕,也必須首先征得房屋產權人的認可,或是通過法律途徑將房子的產權移交給公部門或相關社會團體之后,才可以啟動古跡保護的程序。然而從根本上說,導致日新醫(yī)院被強拆是由于《文資法》中所認定的“房屋產權人”沒有文化資產保存的意識而引發(fā)的。盡管這座古老的醫(yī)館有著近八十年的歷史,在樸子市乃至嘉義縣的醫(yī)療文化歷史上有著獨特的意義,但是涂老先生早已過世,家人也久不在此居住,從表象上看這一棟建筑幾乎處于廢棄的狀態(tài)。當地政府和周邊的居民都沒有及時地了解到這一棟建筑對樸子醫(yī)療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直到醫(yī)館被涂家人賣給建商并準備進行拆除的消息擴散開來后,民眾和公部門才察覺到原來房屋的產權人健在,并且做出了如此令人震驚的舉動。社會各界才就此紛紛行動起來,指責屋主人和建商的拆除行為,從而拉開了“日新醫(yī)院保存運動”的帷幕。

2.2民間的力量參與本次日新醫(yī)院保存運動的民眾,或許會憂慮他們無力改變日新醫(yī)院的命運,然而此次運動本身卻喚起了更多人對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認同。在我國臺灣地區(qū),房子是屬于私人的財產,真正能決定一棟“老房子”未來命運的產權人,不乏存在“這是我自己的財產,跟別人沒有關系”[8]這樣的思想。誠然,如若不是房屋的主人愿意把自己的財產拿出來捐給文化資產管理部門加以保存和利用,旁人說什么也無濟于事,但困難并沒有阻礙臺灣民眾對古跡保存的熱情和關注。相反地,他們在用自己的努力去感化那些還未意識到文化傳承重要性的人們,相信總有一天,那些即將消逝的景觀、古跡和藝術品會得到妥善的安置。值得慶幸的是,經證實這一運動的最終結果是:在2014年12月,嘉義縣古跡審議委員會將日新醫(yī)院身份確立為“縣定古跡”,且得到了涂家人對古跡保存工作一定程度的認可,并希望早日完成房屋產權的轉讓;2015年4月,樸子市配天宮準備出資將日新醫(yī)院買下,未來日新醫(yī)院將成為“醫(yī)療文化博物館”(見圖3),連同樸子另外幾棟被保留下來的老醫(yī)館一同見證和紀念第一代扎根在樸子的老醫(yī)師。

3事件反思

導致我國臺灣地區(qū)日新醫(yī)院建筑主體如今以殘貌示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日新醫(yī)院閑置時間太久導致周圍民眾不知道這一棟建筑的主人身在何方,造成對歷史建筑的關注度不足。第二,日新醫(yī)院的主人并沒有想要對建筑進行保存的強烈意愿,而前期也沒有相關專業(yè)人士與屋主進行溝通,導致建商伺機而入早早簽訂了合約,使得現在產權和責任不明朗。第三,公部門相關人員沒有及時發(fā)現日新醫(yī)院的價值而號召民眾對其進行保護,導致文化認同感缺失。第四,建商對日新醫(yī)院進行強拆一事事發(fā)突然,加上建筑周圍無人看護,導致老房子如今無法完整保留。第五,盡管民眾和專業(yè)人士積極參與保存運動,但由于我國臺灣地區(qū)法律政策的制約,屋主態(tài)度才是決定事態(tài)走向的關鍵,導致保護工作困難重重。第六,缺乏社會資金的注入和政府部門的強力干涉。解決以上所述的六點困難并非不可能實現。表面上看,資金的缺乏似乎最容易填補。如果有一家實力雄厚的企業(yè)團體或資金充裕的個人可以對日新醫(yī)院進行認購,買下這棟建筑的產權,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但若想日后從根本上規(guī)避此類事件,就要從其他方面入手解決文化資產保存的根本困境。

一方面,從我國臺灣地區(qū)《文資法》和“產權人”的角度來看,在日新醫(yī)院主人涂老先生還在世的時候,如果能有人對其和家人進行勸說,向他們宣傳這棟建筑的歷史價值和意義,讓涂家人把這棟房子申報給公部門進行文化資產保存,就可以在法律程序上做到未雨綢繆,避免很多矛盾出現。另一方面,從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意義來看,如果每一位產權人、公部門負責人或者周圍民眾都能主動地去發(fā)掘那些還未被收入文化資產名錄的古跡,提前申請文化資產保存事項,早一點啟動古跡保存的程序,讓有價值的老建筑成為長期受法律保護的“國定古跡”而不是臨時去申請“暫定古跡”,那么強拆這樣的悲劇就不會再次發(fā)生。[9]23隨著民眾對當地文化認同感的提升,社會團體和個人為文化資產保存所迸發(fā)出的能量和精神感召力,在未來可以挽救更多的歷史財產?,F在所缺乏的只是一個助力的平臺。[10]如果越來越多的公部門負責人、建商代表或者其他老房子的產權人可以變成文化資產保存工作者,那他們未來的共同努力會讓下一棟老房子免遭厄運。事實上,此次“日新醫(yī)院保存運動”已經顯現了這樣一股推動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動力。從這一事件中我們看到了我國臺灣地區(qū)民眾在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所貢獻出的力量。只要社會各界都能對自己身邊的歷史建筑多一些關注,并對那些破壞古跡、意圖切斷文化傳承的行為站出來予以制止,就有可能把那些見證了當地歷史、承載了民眾情感的建筑保留下來,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留下有跡可循的歷史印跡,而不是千城一面的城市化痕跡。

參考文獻

[1]邱奕松.樸子市志[M].嘉義:樸子市公所,1998.

[2]修塘.嘉義市文化之旅[J].臺聲,2009(6):57-63.

[3]林美容.臺灣地區(qū)民間團體對無形文化資產的傳承與保護[G]∥民族服飾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國民族學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

[4]蘇明修.樸子醫(yī)療文化備忘錄[M].臺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5.

[5]林源,孟玉.從保護法規(guī)看臺灣地區(qū)的建筑遺產保護[J].建筑學報,2015(1):90-93.

[6]李日升.論私有歷史建筑物權的立法保護[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4.

[7]李東方.我國臺灣地區(qū)文化資產保護制度基本問題研究[J].經濟法論壇,2008(年刊):526-553.

[8]譚敏.對抗與融合:臺灣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保存問題研究[J].臺灣研究集刊,2015(1):80-82.

[9][日]木村勉.近代建筑解體新書———修復之計劃與技術[M].黃士娟,譯.臺北: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8.

第2篇

關鍵詞:客家飲食習俗;民眾飲食心理;文化內涵

1 客家人的飲食心理內涵

1.1 追求原真,養(yǎng)生觀念鮮明

正如客家民系淳厚的民風,客家人的飲食心理體現出追求樸實的特點。在對飲食的審美追求上,客家人更偏向于保持食物的原真性,即并不過多追求菜式的精致,而是強調原材料的取材方便性和新鮮度。在與當土著居民更加深入的融合之后,客家人不斷擴充取材范圍,山中常見的草藥和野生動物,田中常見的泥鰍、鱔魚、田螺、蛤、蚌等水中之物都成為客家人餐桌上的佳肴,具有濃郁的山野氣息和鄉(xiāng)村特色。

除了樸實淳厚的飲食審美追求,客家人對食物的養(yǎng)生之道也很講究,每到夏季,客家人常用仙人草汁調制“仙人{”,拌入適量的蜂蜜水或煉奶,是清熱解暑的可口甜品。客家人也甚是喜歡吃狗肉和羊肉,“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滿山走”,他們認為冬至吃羊肉有較好的進補功效,夏天吃狗肉則可治脾胃虛寒等疾病??图胰嗽缫寻阉麄兊酿B(yǎng)生之道融入到平時的飲食中去,從而達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1.2 趨吉避害,求福心愿強烈

客家人對飲食也很講究心理效應,如給食物做個好看的顏色、取個好聽的名稱,同時還會有意避開一些飲食忌諱,以滿足心理上的安慰。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的飲食行為禁忌有很多,例如吃飯過程中忌用筷子、調羹敲打碗盤,“敲碗敲碟,無吃無揶”,客家人認為用筷子敲碗敲盤會沒有飯吃。還有吃飯時不能教訓孩童,如果這樣做主管食祿的桌神就會被嚇跑。這些禁忌似乎沒有什么科學依據,但是卻表現出客家人希望納福避禍的飲食心理。

客家人長期生活在山區(qū),環(huán)境的封閉和惡劣讓他們更希望能夠生活過的安寧,在客家人心中,很多食物更是一種被賦予特殊寓意的精神象征。如客家人喜歡在節(jié)日里制作各種{類食物,春節(jié)期間制作甜{,寓意來年生活甜甜美美。當婦女出嫁三天后歸寧或者生完孩子回娘家,父母總會做些紅{給女兒帶回家送給親戚朋友,以此增添喜慶氣氛,賦予家庭幸福、人丁興旺的美好祝福。發(fā){因在{漿中加入了發(fā)酵粉,放碗中蒸熟后{面隆起開裂,有“大發(fā)”之意,被認為是發(fā)財致富的好征兆,深受人們的喜愛。

1.3 尊宗敬祖,宗族意識凸顯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客家人雖然遠離中原,但他們的骨子里卻有著濃濃的中原情懷??图胰讼嘈畔茸娴撵`魂始終關注著后代子孫的一切,祭祀可以讓祖先庇佑宗族后代,這既是客家人思念故土、尊宗敬祖的表現,更是漂泊的族群渴求得到庇護的心理訴求。

祭祖過程中,除了在祖先牌位前擺上祭品香燭、紙炮等祭祀常用品外,客家人的祭祀食物具有鮮明的客家地域特色。在客家人的祭祀桌上,魚、雞、豬必不可少,這些食物在宰殺時必須非常小心,通常以整只出現,盡可能保證外觀的完整性,對祭祀食物的嚴格要求也表達了客家人對祖先的敬意。祭祀用酒是祭祀活動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客家人相信,釀酒過程是否順利以及酒的味道都將影響來年家庭的命運。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客家人也將糖果、餅干擺上了祭祀桌,這也正是客家文化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印證。當他們相聚在祭祖公堂,借助食物在表達對祖先緬懷敬仰之情的同時,也加深了宗族內部成員間的認同感。

2 客家飲食習俗背后的民眾心理透視

2.1 積極適應環(huán)境的生存欲望

客家人飲食心理的形成受當地自然地理環(huán)境影響深遠,客家人多居住于閩粵贛三省山地丘陵地帶,當地氣候濕熱、山多地少、資源匱乏,在如此艱苦的生存條件下,客家人的生存欲望是相當強烈的,他們努力為自己改善飲食條件,積極適應當地自然環(huán)境,在窮山惡水中尋找合適的食材,重視養(yǎng)生以避免疾病災難,讓自己的客家族群能繁衍壯大,可見客家人堅忍不拔、勤勞勇敢的民族性格。

客家人對外來文化的也具有一定的包容心態(tài),使中原傳統(tǒng)習俗與當地的飲食風俗相結合,從而形成別有風味的客家飲食。另一方面,因為客家人所居住的地理環(huán)境較為封閉,受外界影響較少,因此他們的飲食心理較少受到外界的沖擊和影響,客家人以執(zhí)著的心態(tài)將先祖留下來的飲食制作代代傳承下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客家菜的飲食文化得到較為完整的保存。

2.2“客從中原來”的文化身份認同

“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客家人來自中原,他們作為具有中原漢族文化的攜帶者,本應該在蠻荒之地有著一席之地,然而卻要面對當地土著和外來廣府人的刁難和鄙夷,客家人在努力融入本土文化的同時,也希望通過身份認同來彰顯他們的來自中原的優(yōu)越之感,表達客家人遷徙故土后安土重遷的愿望,這其中也暗含著他們辛酸與無奈,只好借以食物來表達客家人的故鄉(xiāng)情懷。例如釀豆腐的由來被認為是北方餃子的變種,客家人南遷后思念家鄉(xiāng)的餃子,苦于沒有面粉,于是通過把肉餡包在豆腐里面的做法解決了他們的“思鄉(xiāng)之情”。客家人希望在食物中找到故鄉(xiāng)的記憶,他們對中原飲食之風的追求背后,蘊涵看一個漢族民系的精神密碼和味蕾記憶,在他們心中,每道食物不僅僅只是果腹之物,其背后更是承載著客家人的原鄉(xiāng)情懷,這也讓食物的精神意義遠遠超過食物本身的物質意義,形成一種文化符號,它是客家人的故鄉(xiāng)回憶,更是客家人寶貴的精神遺產。

3 在現代化飲食沖擊下民眾飲食心理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地區(qū)之間的封閉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客家人在飲食交流過程中的飲食心理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勞動強度的降低和飲食健康理念的傳播,使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飲食健康,養(yǎng)生客家飲食得到重新挖掘,一度被認為窮苦人家才吃的樹根、野菜被賦予健康綠色食品的標志,受到人們的追捧和重視,并在原有的飲食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更豐富的養(yǎng)生藥膳。另一方面,傳統(tǒng)客家飲食所講究的“肥、咸、香”開始受到外界的批判,認為這種重油重咸的飲食習慣不利于人的身體健康。

與此同時,客家人不再局限于當地的食材,而是融入其他地區(qū)的食材來豐富自身的飲食需求,對飲食的口感追求和烹飪技法也更加多樣化。近年來,客家飲食文化有力推動了客家地區(qū)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政府部門積極推動飲食的宣傳,向世界各地傳播客家美食和飲食文化,客家美食在制作手法、食用方式和外觀設計等方面也逐步適應這一發(fā)展的需要,飲食心理上的包容性更為突出。

客家人的飲食心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也在不斷改變,他們骨子里有著對中原遺風的追求,也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接受南國的飲食習慣,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將其融合吸收成為獨特的飲食之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客家人將以一種更加包容的心態(tài)去吸收接納新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慣,在與時俱進中形成全新的客家飲食文化。

參考文獻

[1] 黎章春.客家菜的形成及其特色[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5):41―43

第3篇

關鍵詞:地名變更 文化自覺 價值認同

地名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地理名稱,它承載著所在地區(qū)生存過的或現在仍在生活著的人們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內涵。但隨著近年來各地的城市化建設,許多舊有的街道、建筑不復存在,其原有的名稱自然而然被改變。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改革開放以來的地名變更為例,筆者經過考察發(fā)現,僅就小召前街辦事處下轄的小巷而言,三十年來的地名變動就有三次,分別是小東西巷(原玉泉巷)、小召前街(原半道街)、公園西路(原新民街),此外,新增設的其他小巷更是多達八處,包括五塔寺召東街、迎春巷、建華街、凱歌巷、二十六中南巷、工藝廠巷等。盡管《呼和浩特市地名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將地名管理納入城市管理項目之中依法進行管理,要求地名命名不得實行有償冠名,并就地名分類、地名管理、地名更名與公眾參與、歷史地名保護等進行了規(guī)范,但是由于對地名的保護力度不足、人們的關注度有限等,地名變更與文化流失的情況仍時有發(fā)生。

更為重要的是,筆者發(fā)現,在地名變更過程中,民眾始終處在被動狀態(tài),對新舊地名的變化關注度并不高,盡管許多民眾認為他們更愿意接受原有歷史承襲下來的地名,因為這些名字往往蘊含了老一輩人祖輩相傳的一些傳說、故事等,但如果地名強行被改變,他們也會被動接受,并最終隨大流以新地名稱之。在訪談時,玉泉區(qū)小召前街一位舊書店老板趙先生稱,他們對地名變動并不反對,也不贊成,因為地名變動對他們的影響雖然存在,但是并不顯著。

由此可見,在地名變動過程中,民眾文化自覺性與價值認同的流失已經成為頗為嚴重的問題,而且這是一個相互建構的過程――地名變更加速了文化自覺及價值認同的流失,這種流失又反過來助長了地名變更之風,因此這是一個復雜的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不僅會造成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方面的損失,也會弱化人在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而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培育文化自覺,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質,在人們關注地名變更對文化遺產的影響的同時,更要關注地名變更與民眾文化自覺及價值認同流失的催化作用。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自覺”與“價值認同”

根據先生的闡述,所謂的文化自覺即是生活在既定文化環(huán)境中的人對其文化的“自知之明”,也即對文化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發(fā)展趨勢的了解,以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huán)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學者李艷認為,文化自覺的重要特征包括實踐活動下文化創(chuàng)造的自在性與自為性、文化核心精神指導思想的一元性與文化結構的多元性。筆者認為,處在任何地理環(huán)境中的人們都有必要、也有能力了解該地區(qū)的文化,并對該地區(qū)地名的來源、形成過程有所了解,關心該地區(qū)的地名變動并能夠主動參與到地名文化的變動中來,這稱為文化自覺。

關于“價值認同”,弗洛伊德認為,認同是個人與他人、群體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即社會群體成員在認識和感情上的同化過程。吉登斯將認同的概念擴展到哲學的層面,在他看來,認同是連續(xù)發(fā)展的社會性產物,它不僅指一個社會在時間上的某種連續(xù)性,也是社會在反思活動中慣性地創(chuàng)造和維系的某種東西。賈英健進一步指出了價值認同的相關特征,認為價值認同具有主體的自主性、過程性、異質性與一定的流動性。筆者這里的“價值認同”主要指一定地區(qū)的民眾對該地區(qū)文化的認同,在這種認同基礎上不僅能夠自覺遵守一定的價值規(guī)范,也能夠主動參與。

(二)地名與文化自覺及價值認同的關系

筆者試圖通過進一步分析地名與文化自覺和價值認同的關系來了解地名變更對文化自覺與價值認同關系的影響,試圖證明在地名變更中,文化自覺及價值認同與地名變更的影響是相互的:

1.地名蘊含著價值認同:文化與歷史的認同

地名在最初的形成過程中與建筑和文化密切相關,地名的命名體現了這一社區(qū)人們對自己文化的觀點與表達。生活在同一群體中的人對所屬群體具有認同感,對地名文化會產生自知之明,這是文化的自我覺醒。比如玉泉區(qū)因玉泉井而得名,人們會由此名字聯想到關于康熙皇帝坐騎的傳說,人們會因此形成潛在的社會團結,從而增進對文化與歷史的認同。

2.地名承載了歷史文化記憶――以地名的文化功能為例

地名文化會整合歷史記憶:地名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與文化符號,它的延續(xù)與傳承體現了不同時代群體的記憶,在不斷變更的歷史中給人變中求穩(wěn)的安全感,同時整合記憶在價值認同的層面上,促進了社會規(guī)范的確立,因為地緣關系而聯結成的社會群體會遵守相同的社會秩序,這有利于人們產生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感,進而產生民族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團結。尤其在類似于呼和浩特市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由地名產生的民族認同感尤為強烈。

地名文化會喚起人們的情感理性:隨著社會的快節(jié)奏化,人們越來越依賴正式的社會制約,作為非正式制約的地名文化會喚起人們的文化記憶和情感理性,促進人們對生活環(huán)境的自覺保護。

地名文化能夠維持秩序:人們的生產生活是在一定的時空中進行的,穩(wěn)定的地名文化會根植于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之中,隨意變更地名會引起生活秩序的混亂,比如對出行路線、公交牌設立等造成不便的影響。

第4篇

在民間所特有的娛樂主要包括:民間大秧歌、踩高蹺以及二人轉等,每年在過節(jié)以及過年期間這些文化活動就會自發(fā)性形成,所以新時期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可以以此為主要切入點,這樣才能有效的聯系群眾,避免出現曲高和寡的情況,農民心里上愿意接受,才能最終實現融合,同時可以那排固定的時間來在村內播放電影,這樣才能有效滿足農民對于知識文化的追求欲望,相關單位要定時到農村開展書籍下鄉(xiāng)活動,書籍類可以包括農業(yè)、經濟、文化以及相關技能培訓等多個方面,在無形之中建立農民的文化品位以及修養(yǎng)意識,同時農村群眾有更為新穎的觀念以及開闊的視野,真正符合時展的要求,有效的避免了其在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盲目意識,在提升完善自身實際操作能力、水平的基礎上實現更為廣泛的增收,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在農村存在的主要勞動力就是青年人,這些人作為主要的群體承擔著整個家庭的全部的經營責任,同時由于自身年齡上的年輕化狀態(tài),所以也自然成為了能夠接受新鮮事物的主要群體,而這些青年人其自身存在的獨立自主意識變得越來越強,愿意主動參與文化,盡最大可能去改變農村中存在的落后發(fā)展狀態(tài),所以想要保證農村群眾文化發(fā)展可以將青年人納入到主要的群體建設中,通過相對廣義的科技文化知識來進一步促進青年人對于文化的感受。

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近年來三農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主題,各級鄉(xiāng)鎮(zhèn)政府開展了多種多樣的三下鄉(xiāng)活動,主要涉及到科技、文化以及衛(wèi)生方面,這樣農村中的男青年會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專業(yè)型人才,而農村女青年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其自身的藝術文化素養(yǎng)以及水平,最終實現農村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的有效結合。

在農村中存在的部分老年人出現了較為強烈的封建迷信思想情況,對于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帶來了限制性影響,老年人與社會時展之間存在的脫軌現象相對明顯,所以在開展群眾文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對于老年人要尤為關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其具備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多參與利于身心的文體活動,成為農村文化發(fā)展的夕陽紅色彩。

第5篇

主題詞:文化建設;文化惠民;幸福指數

Abstract: the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nation and the soul, is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ethnicities strong power. Guangxi HeZhou to create cultural advanced city for chanc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ries cultural huimin engineering, enhancing the happiness index of life. HeZhou culture huimin'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to guangxi cultural construction brought the enlightenment, to further advance the cultural huimin engineering with strong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culture construction; Cultural huimin; The happiness index

中圖分類號:E2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文化設施遍布城鄉(xiāng),文化內容豐富多彩,文化舞臺異彩紛呈,文化活動長盛不衰。在賀州,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讓群眾真真切切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為賀州贏來了一個又一個榮譽和喝彩。

一、夯實文化基礎設施,構建文化主要陣地

以創(chuàng)建文化先進市為契機,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城鄉(xiāng)文化基礎設施得到鞏固和壯大。一是城市陣地成為新引領。文化廣場、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體育館、文化中心、文化公園等一批文化設施相繼興建,初步實現了中心城區(qū)“十分鐘文化圈”。二是縣鄉(xiāng)陣地全覆蓋。所有縣區(qū)建有高標準文化館和圖書館,并新建了文化廣場;所有鄉(xiāng)鎮(zhèn)全面完成“五個一”工程(即“建設一棟文化綜合樓、一個籃球場、一個戲臺、組建一支文藝隊、一支籃球隊”),優(yōu)化了資源配置,初步形成融宣傳教育、信息服務、科學普及、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等于一體的鄉(xiāng)鎮(zhèn)文化中心。三是村級陣地得到保障。先后投入資金2億多元, 新建村(社區(qū))文化活動室(中心)160個,提質改造村(社區(qū))示范性文化活動室(中心)230個;累計建成890家農家書屋,覆蓋所有行政村;完成 1997個自然村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工程涉及62個鄉(xiāng)鎮(zhèn),2.6萬戶農戶,受益群眾達10.8萬人,消除了廣播電視覆蓋盲區(qū)。

二、精心培育亮點,促進文化發(fā)展大繁榮

以促進文化改革發(fā)展為方向,著力創(chuàng)新文化理念,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精心培育文化亮點。近年來,賀州打響了客家文化和瑤族文化品牌,獲得國家級獎勵的文藝作品100多項(件),其中客家民族舞蹈《賀州鼓神》、《賀州嶺南八音》等連續(xù)四次獲得國家最高文藝獎項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分別填補了廣西同類藝術的空白;本地原創(chuàng)客家歌曲《月光光》在全世界的客屬地區(qū)廣為流傳,成為客家人寄托思鄉(xiāng)之情的佳作;《板鞋搶親》獲全國第五屆民間藝術節(jié)特別獎,并在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中播出。成功舉辦中國(賀州)瑤族盤王節(jié)、桂臺客屬聯誼會暨首屆賀州市文化旅游節(jié)、富川臍橙文化節(jié)和昭平茶王文化節(jié)等節(jié)慶活動,提高了賀州知名度。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擁有臨賀故城、馬殷廟兩個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出土有戰(zhàn)國時期代表嶺南文化的神獸麒麟尊等文物,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42項。此外,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特色鮮明。賀州率先領銜,成為廣西首個實施“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的試點市,成功創(chuàng)建命名首批文藝村20個、文藝戶30個。

三、搭建文化舞臺,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以搭建文化舞臺為載體,用鮮活的內容、新穎的形式,為民眾奉上一臺臺“文化盛宴”。“廣場舞臺”好戲連演:每天傍晚,在城區(qū)廣場,百姓演員成批登上大舞臺,吹拉彈唱跳,盡情抒懷?!傲鲃游枧_”遍地開花:定期開展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服務活動,其中舉辦農村公益性電影和科技錄像放映2000多場,利用“流動圖書車”為群眾送去圖書15萬冊;堅持開展“送歡樂下鄉(xiāng)”活動,利用 “流動舞臺車”深入鄉(xiāng)村演出近300場。 “節(jié)慶舞臺”紅紅火火:以地方傳統(tǒng)節(jié)慶為契機,帶動民俗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先后舉辦社區(qū)文化節(jié)100多場,民俗文化活動200余次?!叭罕娢枧_”熱熱鬧鬧:廣場舞臺、流動舞臺、節(jié)慶舞臺的廣泛興起,激活了底蘊深厚的群眾文化,“鄉(xiāng)鄉(xiāng)有球賽,村村有戲看”在賀州已成為常態(tài),一年一度的富川縣白沙迎新春農民籃球比賽,至今觀眾人數已達5萬多人次。

四、開展“國學進萬家”活動,弘揚中華經典文化

以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題,廣泛開展傳統(tǒng)文化活動。賀州在廣西率先把“國學進萬家”活動作為一項長期性的讀書教育活動來抓,采取“國學進機關”、“國學進校園”、“國學進社區(qū)”、“國學進企業(yè)”、“國學進鄉(xiāng)村”、“國學進家庭”等形式,通過開展輪流解讀經典、現身說法宣傳經典、經典誦讀比賽、學國學談感悟、國學文藝演出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促進“國學進萬家”活動蓬勃而深入持久地開展?;顒娱_展以來,共發(fā)放國學經典書籍,包括《弟子規(guī)》、《素書》、《論語》等名書名著10萬余冊,發(fā)放國學光碟8萬余盒(片),舉辦“國學進萬家”專題講座180余場,舉辦國學與我征文活動6次,舉辦“國學”專題文藝匯演100多場,干部職工撰寫國學感悟文章1萬余篇,形成了人人自覺“誦經典、悟經典、行經典”的良好氛圍。

五、抓好隊伍建設,增強服務群眾能力

以實施“人才興文”為戰(zhàn)略,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各類人才投身文化事業(yè)提供廣闊舞臺。首先,加大對各類藝術人才,特別是文化活動策劃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通過舉辦大型文化活動,提高他們的策劃水平。其次,加強對基層文化干部、文藝人才的培訓輪訓,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采風行動、為學校、企業(yè)、業(yè)余劇團做文藝輔導等,提升他們的素質能力。近年來,先后邀請國內優(yōu)秀文藝團體或名家名人來賀“盛裝”演出累計15場,成功舉辦中國文聯、中國曲協”送歡樂•下基層走進賀州”慰問演出,2011′賀州•首屆廣西作家節(jié)暨《客家大歌》創(chuàng)作采風等大型文化活動;縣鄉(xiāng)文化中心開展自辦活動500余次,跨縣或跨省文化演出100多場;鄉(xiāng)村文化中心(室)協助市、縣劇團開展送戲下鄉(xiāng)300余場。

第6篇

    在農村存在的主要勞動力就是青年人,這些人作為主要的群體承擔著整個家庭的全部的經營責任,同時由于自身年齡上的年輕化狀態(tài),所以也自然成為了能夠接受新鮮事物的主要群體,而這些青年人其自身存在的獨立自主意識變得越來越強,愿意主動參與文化,盡最大可能去改變農村中存在的落后發(fā)展狀態(tài),所以想要保證農村群眾文化發(fā)展可以將青年人納入到主要的群體建設中,通過相對廣義的科技文化知識來進一步促進青年人對于文化的感受。

    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近年來三農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主題,各級鄉(xiāng)鎮(zhèn)政府開展了多種多樣的三下鄉(xiāng)活動,主要涉及到科技、文化以及衛(wèi)生方面,這樣農村中的男青年會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專業(yè)型人才,而農村女青年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其自身的藝術文化素養(yǎng)以及水平,最終實現農村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的有效結合。

    在農村中存在的部分老年人出現了較為強烈的封建迷信思想情況,對于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帶來了限制性影響,老年人與社會時展之間存在的脫軌現象相對明顯,所以在開展群眾文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對于老年人要尤為關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其具備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多參與利于身心的文體活動,成為農村文化發(fā)展的夕陽紅色彩。

第7篇

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作為哈爾濱市的文化品牌,其發(fā)展過程體現了哈爾濱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脈絡。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最初舉辦的目的是為了活躍人民文化生活,展示哈爾濱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取得的成就。群眾文化活動從最初的烘托氛圍、群眾自娛自樂已發(fā)展為社區(qū)文化、廣場文化、校園文化、企業(yè)文化等等多種文化形式并存,在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同時,開創(chuàng)出群眾文化的新天地,成為哈爾濱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組成,成為推動哈爾濱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通過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哈爾濱市群眾文化事業(yè)發(fā)展主要有這樣幾個特點:

1、從烘托氛圍到主體參與階段

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共舉辦了30屆,經歷了50年的發(fā)展歷程。全面貫徹執(zhí)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的方針。最初舉辦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活躍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舉辦的各類演出前提就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功利目的開始在哈爾濱的音樂舞臺逐漸占上風,開始忽視舉辦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目的,打著高雅藝術的旗號上演一些給領導和專家欣賞的劇目,所謂的高雅藝術充斥整個哈夏舞臺,群眾喜聞樂見的節(jié)目大幅減少。群眾文化活動從最初的主角一度淪為旁觀者,只是為烘托氛圍而存在,自身發(fā)展被冷落。改革開放以來,外來多種文化形式的涌入,開闊了人們視野,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劇場藝術已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但是文化行政部門只是注意到劇場藝術被沖擊而沒有有意識去發(fā)掘特色,還是處于計劃經濟時期的思維方式,一心想通過專業(yè)藝術帶動群眾文化的發(fā)展、一心想通過專業(yè)院團的演出以使群眾文化工作的水平得到普及和提高,這種違背群眾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做法極大地制約了哈爾濱市群眾文化工作的發(fā)展。2004年,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戰(zhàn)略方針,群眾文化的重要性得以重視,群眾文化工作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才成為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主體而存在。

2、工作思路發(fā)生改變,從普及與提高階段進入發(fā)展與引導階段

2004年哈爾濱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戰(zhàn)略,對群眾文化工作予以高度重視,群眾文化工作從從屬地位、烘托氛圍、普及與提高的工作思路轉為引導群眾開展有益身心、健康向上的活動,發(fā)展符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特征的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通過加強和促進群眾文化工作自身的發(fā)展,有意識地舉辦各種比賽,展示群眾文化工作的成果。開展廣泛的輔導活動,文化深入到社區(qū),把群眾文化工作納入到公共文化體系當中。合唱藝術歌會已舉辦8屆,哈爾濱市青少年聲樂、器樂、舞蹈、朗誦、美術(書法)比賽已舉辦11屆?!昂酶璐蠹页币雅e辦5屆。這種以發(fā)展和引導為主的具有連續(xù)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成規(guī)模的多層次群眾文化活動培育了大批文藝人才,為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提供了大批高質量的群文專場節(jié)目。從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發(fā)展來看,群眾從主體、陪襯又回歸到主體的過程,群眾文化活動從主角、配角到主體參與唱大戲的發(fā)展道路。

3、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從活躍人民群眾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到滿足人民群眾的多種精神文化需求的階段

一直以來,哈爾濱市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始終是活躍人民群眾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主要是自娛自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多種文化形式的大量出現,自娛自樂已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需要更多的方式展示和表現自我價值。群眾文化部門開始有意識的扶持和引導進行昂然向上的、健康有益的娛樂方式,開辦了歌曲創(chuàng)作、舞蹈培訓、器樂培訓等等多種培訓班,提高廣大群眾的素質。2004年第二十七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舉辦了“放歌哈爾濱”原創(chuàng)歌曲演唱會,推出了新創(chuàng)作出的20余首歌唱哈爾濱、贊美黑龍江的優(yōu)秀歌曲。突出哈爾濱人自己寫歌,自己演唱,以及名人寫哈爾濱,名家唱哈爾濱的特色。一首首歌唱哈爾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發(fā)展成就的優(yōu)秀原創(chuàng)歌曲,不但激發(fā)了廣大市民愛我家鄉(xiāng)、建我家鄉(xiāng)的積極熱情,更讓哈爾濱這座城市名揚四方。大型鼓表演《鼓舞龍江》以其全新的藝術表演形式,激揚的藝術風格,充分展示了民族民俗的風情,也以其群眾性的廣泛參與而被人們廣泛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