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9 10:06:32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語文必修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教學內(nèi)容:梳理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情感
教學目標:熟練掌握教材內(nèi)容及梳理本單元在高考中出現(xiàn)的語言運用題
一、單元體制:本單元共三篇課文
《記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三篇文章從題目上看均屬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這條紅線貫穿文章的始終。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點讀《記念劉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體會《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當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zhí)政府請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wèi)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shù)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于這些傳說,竟至于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于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學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師根據(jù)學生探究的結果板書: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師根據(jù)學生探究的結果板書:
3.學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體會其中蘊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學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師匯總:
二、鏈接高考:在考場中出現(xiàn)的與本單元相關的語言運用題
1.(教師投影,學生欣賞)為劉和珍寫一則頒獎詞(4分)
劉和珍――在黑暗的時代中,你沒有沉論;在嚴酷的高壓下,你沒有沉默;在槍彈的攢射中,你依然前行。慮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為了國家復興,你奮然前行。你如流星剎那間閃過,卻爆發(fā)出奪目的光茫。
2.教師再投影課本中其他幾個人物的頒獎詞,學生欣賞
易水清寒,奪人心魄,因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氣砥礪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將你的名字刻在了歷史的豐碑上。太子丹的邀請只是你義無反顧的契機,真正讓你勇者無懼的是你心中的信仰;為國為民,才是俠之大者?。ㄇG軻)
千軍萬馬,戰(zhàn)火紛飛,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愛恨情仇,爾虞我詐,你是未能立業(yè)的英雄。但你的霸氣是許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許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業(yè)卻一樣名垂千古。(項羽)
含垢忍辱,你用頑強之志鑄就了史家之絕唱;廢寢忘食,你用赤誠之心完成了無韻之離騷。一部《史記》,講述著一個史學家應有的良知;一部《史記》,見證了一個史學家對歷史的忠貞;一部《史記》,記載的不僅僅是歷史,更是我們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司馬遷)
3.請同學們根據(jù)以上的幾個人物頒獎詞,思考:究竟應該怎樣寫頒獎詞?頒獎詞的寫作
4.教師再讀一則頒獎詞,讓學生猜寫的是誰,進一步體會上面的寫作方法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了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zhí)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了“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劉偉)
高中語文《林黛玉進賈府》教案
一 教學目標
透過服飾看王熙鳳
二 教學重難點
通過分析王熙鳳的服飾進一步了解王熙鳳
三 教學時數(shù)
15分鐘
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 同學們,當你們與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主要是透過什么來初步判定一個人呢?衣服長相還 是? (生答)
恩,大家都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今天我們就透過服飾來分析一下黛玉眼中的“神妃仙子”——王熙鳳
(二)研讀分析
曹雪芹是“江寧織造”的后人,對服飾描寫別具一格,他在《林黛玉進賈府》中對每個人物的服飾描寫都服從于人物的身份、地位與性格,而且有一定的美感。分析服飾描寫,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首先,我們來找出王熙鳳服飾描寫的句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接下來我們就通過服飾來進一步了
解王熙鳳。
1、 我們先看這些服飾的顏色(大家從文中找出顏色詞語):金、赤金、豆綠、玫瑰、縷金、大紅、五彩、石青、銀、翡翠。這些色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學生答) 【鳳姐服飾的顏色張揚,略帶收斂。鳳姐頭飾金色為主,衣服色澤基調(diào)是紅配綠,色彩對比強烈,顯出了人物較為張揚的個性。但外衣的石青色和宮絳的豆綠色又緩沖這份張揚。反映出鳳凡事爭強好勝的個性,同時她也懂得掩飾收斂。雖說石青色緩和了這份張揚,但是卻遮掩不了她的野心?!洞笄鍟洹芬?guī)定:從皇帝、后至王公大臣,其禮服(即袞服、龍褂、朝裙、補服等)一律用藍或石青色。所以清朝貴族崇尚藍和石青色,貴族階層里,都以石青色為貴。石青色雖然不是那么絢麗耀眼,但卻能體現(xiàn)出一種貴族氣息,能夠達到炫耀自己地位的作用。】
2、 接著我們看下王熙鳳服飾的材質:金絲,八寶、珍珠、珠玉、玉、洋緞、鼠皮等。鳳姐的飾品全是八寶、珍珠等,極盡奢侈和華麗。同時,鳳姐衣服的面料很昂貴,不是“洋貨”便是“皮貨”;而且紋樣與做工講究,就看“刻絲”,用熟的蠶絲做緯,生的蠶絲做經(jīng),熟絲是彩色的,生絲是單色的,然后用絲平織出圖案花紋……華貴精美,符合她的貴族少奶奶的身份,同時也透露出她對財富的熱衷與追求。
3、 (典型)不知大家注意到“五鳳朝陽掛朱釵”這個飾品沒,“五鳳朝陽”是釵形,“掛珠”是釵上垂飾的珍珠,連綴于鳳鳥的銜口上。這件首飾引人矚目和聯(lián)想。“朝陽五鳳”正好與王熙鳳字中的“鳳”吻合,“鳳”為百鳥之首,暗合了鳳姐管家主子的地位,也顯示了她的權勢與霸氣。你們也可以用同樣的道理來分析“盤螭瓔珞圈”。我們從顏色、材質、做工圖案等方面可見鳳姐在服飾上煞費苦心啊。茅盾先生也曾說:“人物服裝的描寫不是沒有目的性的,不應該為描寫服裝而描寫服裝。”而中國古代的服飾的核心是等級制度,衣冠服飾是尊卑貴賤等級序列的標志,任何人都不得僭越。衣冠服飾既可以顯示人的社會地位,也可以折射人的內(nèi)心世界。請同學們思考下,為什么她要如此精心設計自己的穿著呢?
【王熙鳳的服飾,表面是在于表示隆重地迎接黛玉,實際上其主要目的在于炫耀其地位、身份、財富和手中擁有的權力,從中也折射出其獨特的心態(tài)。】
① 向初來乍到的黛玉炫耀其身份、地位、與賈母的特殊關系。王熙風高貴的出身——大家閨秀,“金陵王”之千金;在賈府與眾不同的身份、地位——賈璉之妻,王夫人內(nèi)侄女;深得賈母的寵愛,與賈母的關系非常特殊——眾姑娘都不敢妝飾奢華而她卻敢妝飾奢華乃至俗不可耐,眾人在賈母面前“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而她卻先聞其聲后見其人,在賈母面前說笑隨意,打情賣俏,“放誕無禮”。這些無形的身份、地位、特殊的關系,或通過王熙鳳的言語流露出來,或通過王熙風的服飾顯現(xiàn)出來。在此王熙鳳的衣著服飾可以說就是她的地位、身份的物化,“處處留心,事事小心”的黛玉定能體察王熙鳳這身“打扮”的奧妙及其用意。
② 向黛玉炫耀她的財富。“東海缺了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王熙風娘家(王府)經(jīng)濟實力之雄厚可想而知;“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她婆家(賈府)財物之豐富由此可見。至于王熙風本人的財富有多少,從她披金掛銀、戴珠綴寶的服飾中略見一斑。同時,王熙鳳又是賈府財物的實際支配者,賈府財物任其揮霍,或假公濟私、據(jù)為已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對于虛榮心極強的王熙鳳來說,財富之多不便直言相告,但又得設法讓黛玉知道,因此,她只好借助自己的服飾炫耀出來,讓黛玉有所察覺。就此來看,王熙鳳的服飾正是炫耀其財富的金字招牌、無聲的廣告。
③ 向黛玉炫耀她所擁有的權勢。在賈府對財物,王熙鳳可任意調(diào)撥揮霍,這是財富支配權;對“丫頭老婆們”她可以頤指氣使,隨意處罰,這是治人權。集財產(chǎn)支配權、治人權于一身,可見王熙風權力之大,權勢之盛。為了更好地揭示王熙鳳所擁有的權勢,作品除了通過王熙鳳的語言外,還通過王熙鳳的服飾表露出來,王熙鳳此時此境的服飾正是她所擁有的權勢的象征。同是生活在賈府的“姑娘姊妹”,為何賈氏三姊妹的“釵環(huán)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唯有王熙鳳的打扮“與眾姑娘不同”,究其原因,主要的是沒有擁有王熙鳳那樣大的權力。王熙鳳能支配賈府的財物,愛怎樣就怎樣,不需要經(jīng)過他人之手。而賈氏三姊妹則不同,她們所需之財物,必須經(jīng)過王熙風這一關,要仰王熙鳳之鼻息。王熙鳳想給就給,想不給,只要找個托辭就可不給,賈氏三姊妹也奈何不得。從這點上看來,王熙鳳這身奢侈華麗的服飾正是無聲地炫耀了她所擁有的權勢。黛玉初進賈府,看到賈氏三姊妹“其釵環(huán)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而“自幼假充男兒教養(yǎng)的”王熙風此時卻一身“與眾姑娘不同”的“打扮”。論條件,賈氏三姊妹同樣擁有王熙風的條件,可她們?nèi)⒚脜s沒有王熙鳳那般打扮,原因何在?除了賈氏三姊妹在賈母面前不敢如王熙風這般“放誕無禮”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們不像王熙風那樣有“心眼”。作者對賈氏三姊妹的妝飾描寫只是輕輕地一筆帶過,而對王熙鳳的服飾進行濃墨重彩地詳描細寫,一方面是借賈氏三姊妹的妝飾來襯托王熙風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就是讓讀者從王熙鳳的服飾中更好地認識她不但生活奢侈,而且恃寵
驕人、爭強好勝、頗有心計等。
(三)總結
本堂課我們透過服飾來看王熙鳳的形象,我們看到了王熙鳳極盡奢侈的、頗費心機設計的服飾,同時也了解了王熙鳳這樣處心積慮設計服飾的目的。從而看到王熙鳳生活奢侈、恃寵驕人、爭強好勝、頗有心計等人物形象。
高中語文《林黛玉進賈府》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說家。名沾 ,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后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玄燁的伴讀和御前侍衛(wèi),后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jiān)察御使,極受玄燁寵信。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敗而飽嘗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階段,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jīng)十年創(chuàng)作了《紅樓夢》并專心致志地做著修訂工作,死后遺留《紅樓夢》前80回稿子。
高中語文課文《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相關文章:
1.高中語文必修三《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2.高中語文《林黛玉進賈府》教案(2)
3.高一必修三語文林黛玉進賈府預習教案
高中語文教學《寡人之于國也》鑒賞
1.結構嚴謹。
孟子的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nèi)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xiàn)了各部分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2.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運用比喻說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于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3.氣勢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表現(xiàn)在語言上是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如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暢談“使民加多”的道理時,連用四組排偶句,音節(jié)鏗鏘,氣勢充沛。
高中語文教學《寡人之于國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教學《寡人之于國也》鑒賞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新課標”將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設計分為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與探究”、“文化論著選讀與專題研討”。這五個系列各有側重,有的側重于實際應用,有的著眼于鑒賞陶冶,有的旨在引導探索研究。選修課的教學內(nèi)容多,所給的教學時間少,需要語文老師動腦筋、巧實踐,讓每個學生在課內(nèi)課外的語文學習中有所得,讓我們的語文教學達到有效甚至高效的目的。近年來,筆者根據(jù)本人的教學專長和興趣愛好,選取“詩歌與散文”系列,在對選修課和必修課進行比較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的教學策略研究,探索總結了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語文選修課與必修課課型設計的異同點
(一)選修課與必修課課型設計的相同之處
選修課與必修課的相同之處在于,兩種課型設計的理論基礎相同,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大體也相同。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構建高中語文新課程必須體現(xiàn)“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這三點是選修課和必修課這兩種課型設計的理論基礎。
選修課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標,但從本質上說,這些系列不管如何區(qū)分,只是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要求上的側重點不同,它們都是語文課的一部分。因此,凡是必修課常見常用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都是適用于選修課的,不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教學方法來應對它,也不能讓所謂的新的方法左右了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例如《唐宋家散文選讀》的教學,就一定要和必修階段的文言文教學采取不同的方法嗎?沒有這樣的必要,實際上也沒有這樣的可能,因為文言文的閱讀規(guī)律和教學規(guī)律是必須遵循的,該學習的實詞虛詞等一個也不能少,不能因為教學內(nèi)容安排在選修課中就可以無視這樣的基本規(guī)律。
(二)選修課與必修課課型設計的不同之處選修課與必修課的不同之處在于,理論基礎側重點不同。必修課突出課程的基礎性和均衡性,選修課更側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必修課突出的是課程基礎性與均衡性,它由五個模塊組成,它致力于學生良好思想文化修養(yǎng)的形成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增強,使學生“在語文的應用、審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較協(xié)調(diào)的發(fā)展”。選修課在體現(xiàn)課程基礎性的同時,則更注重了學生特長的形成與個性的發(fā)展。它由五個 系列組成,每個系列可設計若干模塊,使學生選擇的靈活性更大,選擇的空間更廣闊。新課標提出選修課“更應該致力于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相比必修的“基礎性、均衡性”特點,選修的這一點更應該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重視。
因為選修課教學的基本特點不同,它是以必修課為基礎的教學,是對必修課程的拓展和延伸,教學的要求理所當然更高一點。這既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是為了考慮學生參加高考的實際。正是由于具有一定的基礎,所以選修課的教學容量與必修課可以適當加大,教學的節(jié)奏可以適當加快。文本的處理,更不可面面?zhèn)樀?、按部就班,應該精心整合、大膽取舍,而且它要求活動多一點,為學生的自主研習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間。盡管不同的選修課程具有不同的特點,但和必修課相比都應該有更多、更豐富的活動式學習,在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某種意義上說,選修課程都是一種專題學習,而選修課程的教科書也大都是一種專題式結構,教學中應該加強專題意識,以更好地營造教學情景,增強課堂教學的張力,提高教學的效益?!肮餐A,多樣選擇”,是新課標設計選修課程的基本理念。就目前所見到的選修教材,容量準備都超過其預設的學分所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選中再選,將是選修教學的共同特點,即在所選擇的模塊中仍可以或者說仍必須進行學習內(nèi)容的選擇。選修課給學生更多一點自主,讓學生自由選擇的課程。一般說對所選擇的內(nèi)容都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條件,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以更充分地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必修課是選修課的基礎和前提,選修課是必修課的發(fā)展和提高。選修課與必修課是相輔相成的、互補的關系。
二、例談“詩歌與散文”系列的教學策略
(一)專題式討論教學以學生的實踐探索為主
專題式討論教學的特點是議題集中、內(nèi)涵豐富,具有整體性、結構性的功能,理論性較強,但它不是課堂中的一個局部環(huán)節(jié)或隨意性、添加性的教學活動,需要較周密的計劃與一定的組織、準備工作,時間要求也較高,在實踐中有時需要一節(jié)課甚至幾節(jié)課來完成。
上這種類型的課時,教師應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要讓學生自己多閱讀、多討論,形式豐富一些。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是此類選修課是否成功的主要標志。例如,在《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教學中,用專題探討教學指導學生閱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教師給出書目《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等,讓學生對什么是“文化散文”進行專題探討。弄清楚“文化散文”是多種涵義的集合,并在此討論上繼續(xù)延續(xù)專題式探討,品味余秋雨獨特的語言風格,進而探討余秋雨的散文風格。
〔教學案例〕選修一第三單元“漫步宋詞”第15課李清照詞二首
教學目標:
通過專題總結,讓學生對詞人李清照的一生有清晰認識。從而對她的所有詩詞有非常準確的解讀。
教學過程:一、誦讀《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和永遇樂(落日熔金)
二、下發(fā)當代散文家梁衡《亂世中的女神》全文,快速通讀
1.在了解她生平的基礎上,回顧《聲聲慢》。請學生從生平遭遇的角度分析她的創(chuàng)作心緒。
2.指導學生從生平看其寫作特色,找出分水嶺。
3.指導學生分析這兩首詞的意境和寫作手法,引導他們自己說出來。
(二)比較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
比較教學法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它可以促使學生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于聯(lián)系的普遍性、文學的形象性、以及文學欣賞的想象性和創(chuàng)造性,用比較教學法進行語文教學,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很多教師都有許多成功的實踐,甚至理性的總結。的確,語文教材里選編無不是經(jīng)典,它們自與其他名家名篇,包括有關的文獻或者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自然給我們進行比較教學提供了寬廣的舞臺。
上此類型的課時,教學應以學生自學為主。以《唐詩宋詞選讀》第二單元“聲律風骨兼?zhèn)涞氖⑻圃姟苯虒W版塊為例,我嘗試讓學生去體驗自己進行教學的樂趣。第二單元有6首詩歌,我把學生分成6組,要求每組學生嘗試講解一首詩歌。我在簡要講述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寫教案的基 本要點后,讓學生進行準備,從查資料、寫教案、做課件到講課等,全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學生在詩歌主題、寫作手法等各個方面進行對比的自學,我做一些必要的指導。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空前高漲,教學效果也不錯。在以后的宋詞教學中,我也陸續(xù)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受到學生的歡迎。
在比較教學中,教師不用說太多,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對兩首背景故事一樣的詩歌進行鑒賞,其過程有趣而豐富。此時,教師將幾個高考考點(表達技巧,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巧妙貫穿進去,效果好又不死板。
(三)角色扮演教學強調(diào)因材施教
角色扮演教學是一種模擬訓練方法,其特點是角色扮演的情境具有擬真性,由學生扮演某種任務的角色,要求扮演的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認知自發(fā)地投入,使他們真正體驗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與行為,以發(fā)現(xiàn)及改進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與行為表現(xiàn)。采用角色扮演法時,扮演角色的學生數(shù)量有限,其余學生則要求在一邊仔細觀察,對角色扮演者的表現(xiàn)用“觀察記錄表”方式,對其姿勢、手勢、表情和語言表達等項目進行評估,以達到教學的效果。觀察者與扮演者應輪流互換,這樣就能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模擬訓練。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對文中人物進行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從而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角色扮演教學的目的使實現(xiàn)學生愛好和特長的自我組合,因此我們要強調(diào)因材施教。
〔教學案例〕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傳記選讀》第三單元的讀排演教學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傳記選讀》第三單元有六篇古文,任務很重,我們?yōu)榱苏{(diào)動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選擇心儀的一位歷史人物,查找他的有關資料,用舞臺劇的形式再現(xiàn)他的人生經(jīng)歷。
設計目的:
1.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中唱主角。
2.通過活動帶動教學,引導學生在讀排演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技能。
3.通過讓學生親自表演、親身體驗,引導他們對文中人物進行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從而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設計方案:
以全班學生為一個整體單位進行組織,表演相關聯(lián)的一組人物,具體搡作步驟如下:
1.選拔一名導演。要求全員參與申請,每位學生都要寫出書面申請材料,內(nèi)容包括怎么確定演員人選,如何進行排演,有什么創(chuàng)新性的設計等等問題。通過此項活動,目的是要引導學生主動研度文本,同時學習如何化閱讀文本為舞臺劇本作品。
2.選拔若干名演員。同樣是要求全員參與,每人寫出一份篇書面材料,內(nèi)容包括你愿意扮演哪一個角色,并說明理由,你為什么不想扮演其他的角色等等問題。通過本項活動,目的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去研討文章內(nèi)容,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給出一定的評價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3.以上兩輪選拔中積累的文字內(nèi)容為學生上講臺宣讀和介紹自己寫的書面材料,師生共同評判,最終確定一名導演和若干名演員,然后進行表演。經(jīng)過師生觀看和評價后,再推選出一名最佳演員,頒發(fā)“最佳演員獎”給以表揚鼓勵。
4.表演分為兩輪,分別用原文的語言和現(xiàn)代漢語。目的是引導學生不僅要會背誦原文,而且還要會翻譯課文,達到熟練掌握文言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語文;生命課堂;教師;學生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更多關注的是知識的傳授與獲得,沒有把學生當作活生生的生命、發(fā)展中的生命來對待,也沒有顧及到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教師是教學機器,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上,教師沉悶地教,學生被動地學,不僅導致了課堂效率的低下,也導致了教師的厭教,學生的厭學。生命課堂正是針對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以關愛生命、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師生的生命價值為目標,選擇學習內(nèi)容,組織和設計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進行教學評價。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上述問題的認識。
一、高中語文“生命課堂”的概念 人的主動、健康發(fā)展是當代教育的終極追求。生命課堂,是從生命的視角,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對課堂教學所作的理想概括。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是師生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師生經(jīng)歷生命的活潑,展示生命的精彩,體驗生命的意蘊,最終實現(xiàn)每一個生命的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高中語文“生命課堂”――是以因高中語文的存在而使課堂生命充滿生機為表征,以學生的應用、審美、探究等能力發(fā)展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途徑,以教師幫助學生學習言語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為教師科研素養(yǎng)的達成手段,以師生的健康和諧發(fā)展的同步實現(xiàn)為最終目標的一種課堂教學新模式。
二、高中語文“生命課堂”的特征 (一)師生共同成長,目標柔性
課堂既是學生成長的“天堂”,也是教師的職業(yè)處所,專業(yè)的舞臺,事業(yè)的平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他們的發(fā)展存在著個體差異,發(fā)展目標不求整體劃一。
(二)重視體驗,關注過程
課堂體驗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教學過程是培育學生知情意的過程,是學生個性彰顯、拓展和提升的過程。教師放手讓學生體驗,想方設法讓學生體驗,在提高學生學習“過程”的質量時,提升自己作為研究型教師的水平。
(三)注重高中生認知與個性心理差異
經(jīng)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已出現(xiàn)明顯的差異,加之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是從 “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三個方面出發(fā)設計,課程分必修和選修,課程實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課堂中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等等,很容易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脫離文本,遠離言語,并以為應然。實際上,高中語文教學應以課本為“本”,以“言語”教學為“本”。課堂中的知識、能力、審美、情感等目標的實現(xiàn)應以“學習言語”為本,為“抓手”,在課堂演進的過程中達到和諧統(tǒng)一。
(四)注重語文能力的個性化發(fā)展
高中語文“生命課堂”把應用、審美與探究三大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語文素養(yǎng)目標實現(xiàn)的具體途徑。因為當代社會,學生必須掌握言語交際的規(guī)范和基本能力,必須通過言語應用才能培養(yǎng)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審美教育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知、情、意的全面發(fā)展。同樣,現(xiàn)代社會要求人們思想敏銳,富有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高中生身心發(fā)展?jié)u趨成熟,理應在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提高的基礎上,有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加德納說:“不同的智能組合是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異的主要根源?!?/p>
高中語文課堂上,學生對語文已有偏好?!吧n堂”尊重他們的偏好,為他們個性言語的發(fā)展搭建平臺,允許他們在應用、審美、探究能力發(fā)展方面具有個體的不平衡性。
三、“生命課堂”的構建與語文教學改革
此前的多次語文教學改革都只是較多地關注如何使學生更好的獲得知識,忽視了語文教學應該提升學生生命價值、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提升人對自然與自身的責任感。語文新課程改革的趨勢是以“立人”為中心,即教學要讓學生由過去死記語文知識轉到通過語言的形式去認識社會、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來;由過去以傳授知識訓練學生為主、轉到以人的發(fā)展為主上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關注,對課堂生命意識的覺醒,是培育“人”的教學。構建“生命”課堂就是為了讓語文教學更好的回歸培育人的本體價值。課堂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學不僅要體現(xiàn)其工具性,還要關注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和生命價值,為此,必須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四、高中語文“生命課堂”構建的途徑
(一)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采取不同教學模式
每個學生的性格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性格內(nèi)向則比較喜歡獨自學習,有的外向則喜歡談論且商討進行學習,老師可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滿足不同的學生。例如,在教學《鵲橋仙》一文中學生可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改變教學模式,對于牛郎和織女這兩個人物的形象,作者在文中所想要表達的感情,教師就可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來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酷愛影視的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梳理思路的學習,有些同學則可以通過活動表演把文章的情節(jié)以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一表現(xiàn)出來,有的則可以通過學生自己和要好的朋友商討問題等方式來加強對文章的印象,以此來達到課堂上有效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精心設計教案,讓文本“生活化”
在課堂教學中,要營造一種好的教學氛圍,就需要老師依據(jù)課本上的教學內(nèi)容,靈活地設計出讓師生、生生間相互交談、辯論的教學方案和內(nèi)容,培養(yǎng)和鼓舞學生勤于思考的能力。
(三)讓文本與生活相聯(lián)系,以文本彰顯生活魅力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應把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校教學課堂課本上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多進行實踐方面的活動安排,讓學生從這些活動中了解學習的樂趣和文章的思路,引發(fā)他們思考。
總之,語文的生命課堂是聯(lián)系老師和學生的樞紐,課堂教學對于每一個與它有關的主體都要營造活躍的生命力,才能讓其體現(xiàn)出課堂的創(chuàng)新。
【摘 要】針對高中語文教學的狀況,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分解知識點具體運用教材,進而優(yōu)化課堂結構。有意識地探索語文課堂實現(xiàn)“減負增效”的策略和方法,這在當前更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 高中語文課堂;減負增效;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向縱深方向發(fā)展的推進,原有的“勤勞加汗水”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當前新形勢下的教育任務。所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做好“減法”,怎樣做足“加法”,是當前語文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
一、在高中語文課堂實現(xiàn)“減負增效”,是由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決定的
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長期以來存在著“費時多、收效微、負擔重”的狀況。即便進行多次課程改革,這種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有的語文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忽略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使課堂進入放任無序的狀態(tài)。教師沒有發(fā)揮好課堂上引導者的作用,沒有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最終一堂課結束了教師沒有給學生什么,學生也沒有從本課中收獲什么。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尤其一些青年教師,對課堂駕馭能力不足,時常會在課堂教學中被學生的問題牽制,忽略了課前預設的實施,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師生都是費力不討好。
二、在高中語文課堂實現(xiàn)“減負增效”,是由高中語文學科的教材特點決定的
高中語文教材所選錄的課文材料有較強的主觀性,學生的主觀能力作用的發(fā)揮程度影響著對教材的理解。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把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有機結合,繼承和發(fā)揮了傳統(tǒng)教材的長處,注重了各個專題和每篇課文間的有機聯(lián)系,能把學生的語言、思維訓練和思想道德提高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如何靈活運用教材傳授知識、方法和技能,學生怎樣通過教材獲得知識、學習方法和技能,是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關鍵所在。
三、德育教育滲透到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
馬克思曾說過:“能給人以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yè)──在從事這種職業(yè)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nèi)獨立地進行創(chuàng)造?!睂崿F(xiàn)高中語文課堂的“減負增效”,就是教師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生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的“學”。我個人認為“減負”,更深層次的是教育觀念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達到“增效”的效果。盡管教與學沒有定法,但是只要我們肯專研,就會找到高中語文課堂“減負增效”的策略和方法。
(一)優(yōu)化教學設計,做足“加法”
教師備課,要“吃透”教材,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之前對這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進行的預設。教師要達成的有效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也要準備。學生的準備就是課前預習什么、怎樣預習,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給予充分的指導。學生的預習效果如何,教師可檢測掌握一手材料,預習的形式可以有口頭、預習學案等形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再根據(jù)學生的預習反饋結果,再次調(diào)整教學設計。通過優(yōu)化了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知識。
(二)分解知識點,做好“減法”
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三》為例,第一單元是欣賞小說,教學應該注重從小說的三個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入手關注全文,深入學習文本內(nèi)容。這時候就需要做好“減法”,分知識點進行教學?!独先伺c海》中的“大?!钡拳h(huán)境富有象征意義,對老人來說是生活、生存的環(huán)境,也是人物個性形成和展示的一個大背景、讓學生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把小說的知識點分解到每一典型的課文中,把每個知識點講透,把與知識點相關的高考題型講全,何愁不“增效”。
(三)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升效率
新課前的精彩導入,教師要精心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扎實的課堂教學,應該由課內(nèi)到課外、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教學過程要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思考、歸納、總結。在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應注重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研討,來生成新的問題,促使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促進各小組學習目標的完成。另外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有時也可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找資料或閱讀,更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鍛煉學生的探究與實踐能力。
四、高中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減負增效”的意義
高中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從功利的角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高考成績,從長遠的角度間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新理論的課程改革即將在神州大地破土而出,在高中語文課堂實現(xiàn)“減負增效”,也是適應新課標教學理念、教材組織形式、教學評價方式的需要,更是把學生從耗時長、效果低的學習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能力去全面發(fā)展,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做出貢獻。
在教學實踐中,還有豐富多彩的“減負增效”的策略和方法有待于我去發(fā)現(xiàn)?!皽p負增效”絕對不是一種口號和形式,在做了“減負”的嘗試,“增效”就成了教育教學中的需要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
參考文獻
[1]周曉篷.《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踐導讀[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
[2]任志鴻.《高中語文優(yōu)秀教案》[M].南方出版社,2009.12
【作者簡介】
關鍵詞:泰勒原理;高中語文;教學模式;課程編制
拉爾夫?泰勒(R .W. Tyler)在“八年研究”的基礎上于1949年出版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提出了極具普遍性但又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影響的“泰勒原理”。該原理旨在闡明一種觀察、分析以及詮釋一個教育機構所提供的課程及教學計劃的基本原理,它主要圍繞四個中心問題展開,即: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提供哪些教育經(jīng)驗才能實現(xiàn)這些目標?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jīng)驗?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些教育目標正在得以實現(xiàn)?泰勒認為要從事課程編制活動,就必須得先考慮這些問題。但是泰勒在他的書中并沒有直接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只是提出研究這些問題的方法與程序。同時他也認為這些問題的本身就構成了考察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實際上,人們在回答泰勒的這四個問題時,也就確立了課程編制的四個步驟:確定目標,選擇經(jīng)驗,組織經(jīng)驗,評價結果。泰勒原理在課程設計具體行動方面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是課程研究中的經(jīng)典范式。因此,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改革高中語文教學模式,我們無疑要運用泰勒原理,讓它在改革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指導我們科學的改革。
一、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泰勒提出應力求達到何種教育目標時,他認為確定教育目標是課程開發(fā)的出發(fā)點,因為其他所有的步驟都是圍繞目標展開的?!叭绻覀円贫ㄒ粋€教育計劃并力圖不斷地改進它,就很有必要對想要達到的教育目標有些概念。這些教育目標將成為選擇教學材料、勾勒教學內(nèi)容、形成教學步驟以及準備測驗和考試的標準?!保?]其次,制定目標最重要的是選擇,他建議要考慮學習者本身、當代校外生活、學科專家的建議等多方面的信息,然后通過哲學和學習心理學理論對教育目標進行篩選。最后,確定教育目標后,要采取有助于選擇學習經(jīng)驗和指導教學過程的方式來陳述教育目標,最有效的形式是每一個教育目標都包括“行為”和“內(nèi)容”兩方面,以明確指出教育的職責。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靈魂,它控制著課程,支配著教學的全過程,并規(guī)定著教與學的方向。它反映著教師對學生在已有基礎上取得哪些進步與發(fā)展的期望和追求,課堂的一切方面,組成部分和階段都必須服從它。因此,語文教學目標的制訂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語文課堂行為及語文教學評價都有重要的意義。設計清晰、表達明確的教學目標,既是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也是語文教學過程及評價的依據(jù)。高中語文教學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長期以來高中語文教學總是把教師備課,課堂內(nèi)容豐富有條理作為抓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講解占去了課堂的主要時間,沒有給學生的實踐提供足夠的機會,從而使學生成了語文知識的消極接受者,實際上,語文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
從泰勒所論述的教育目標的確定中可以看到,泰勒的課程模式較多地關注學生的需要,這正是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所需要改進的。泰勒關于課程設計過程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這個主體在其論述的問題中都有所體現(xiàn)。在論述學校應該追求的教育目標時,他要求從廣泛的來源中索取教育目標,其中之一包括從研究學習者本身去尋找教育目標,研究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并對研究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的方法做了詳細敘述。然而,我們的教育目標很多時候是由學科專家確定,并未從學生者本身、當代校外生活、學科專家建議等如此廣泛的來源中來確定教學目標,更沒有切實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學習經(jīng)驗的選擇及學習經(jīng)驗的組織,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開展,很大一部分也是由教育專家和教師來決定的,真正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出發(fā)的很少。因此根據(jù)泰勒理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實際需求,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從而使學生在獲得語文學習自信心和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最大限度地受益。
二、不斷調(diào)整課程編制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泰勒在課程編制過程中對于教育目標的確定中提出,要根據(jù)目標選擇學習內(nèi)容,組織學習內(nèi)容,再到學習結果的評價,似乎提供了課程編制的簡單且行之有效的直線性的課程編制過程。而事實上仔細閱讀泰勒的關于課程編制的基本原理,可以發(fā)現(xiàn)泰勒所論述課程編制的基本原理對課程的編制也是不斷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足,不斷提高的過程。泰勒在論述“如何評價學習經(jīng)驗的效果”時指出,“我們不但要分析評價的結果,以指出各種優(yōu)點和缺點,還有必要檢查這些資料,以便就這種特點類型的優(yōu)點和缺點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可能的解釋或假設?!保?]還明確指出利用一般程序,在泰勒看來,“課程編制是一種持續(xù)的過程,在編制材料和程序時,要對它們進行試驗,并評估它們的結果,指出其中的不當之處,提出改進的意見;然后就是重新規(guī)劃,重新編制課程,重新對其進行評估?!保?]可見,在泰勒眼里,課程編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根據(jù)實際狀況不斷地進行調(diào)整,并且利用評價來改進教育目標,從而改進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組織。首先,要在觀念上有對課程要不斷加以改造、調(diào)整的思想。教師對課程編制通常體現(xiàn)在其教案中,很多教師認為上課就是執(zhí)行教案的過程,具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似乎也是年復一年地使用同一個教案,很少意識到要對課程的編制進行不斷的調(diào)整。其次,不僅要利用評價來改進課程目標,改進學習經(jīng)驗的選擇和組織,同時應根據(jù)課程編制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確定因素,包括學生的因素及不確定的周圍情境等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地調(diào)整和改進課程編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方面,使課程適應不同情境下的教學需要,符合學生的實際。
因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所以語文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教學的特征:語文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內(nèi)容。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博覽群書,具備極強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而且要懂得如何通過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
首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學生修滿必修課程的10學分便可視為達到了高中階段本課程基本學業(yè)的最低要求,必修課程包含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方面的目標;同時設計了五個選修課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每個系列可以設計若干模塊。課標要求學校按照各個系列的課程目標,根據(jù)本校的課程資源和學生的需求,有選擇地設計模塊,開設選修課。在必修課之外開設選修課,以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發(fā)展的不同需求。另外,采用學分制,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這是促進我國語文課程改革與世界課程改革同步發(fā)展的重要舉措。為此,在課程編制中,要結合必修課和選修課,讓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幾方面獲得發(fā)展。此外,教師應采取各種手段開展并充分利用課堂互動活動。高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未來的實際情況比較貼近,因此教師在課程設計中應引導學生抓住語言要點,拓展學習內(nèi)容,揣摸好角色心理,指導學生設計符合角色身份的語言表達,提供盡可能逼真的場景安排,加上多媒體教學,形式多樣的互動教學必然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在生活中和其它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增強文化意識,重視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xiàn)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